电动吹泡玩具主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2728发布日期:2021-05-04 10:1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电动吹泡玩具主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儿童玩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吹泡玩具主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自动吹泡泡的玩具大部分制作成泡泡玩具枪的形式,但现有的玩具泡泡枪形态单一,结构不合理,出泡速度慢,而且泡液转化为气泡的转化率低,泡液的残留率高,且残留的泡液容易积聚并向地面垂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电动吹泡玩具主体结构,它出泡速度快,而且泡液转化为气泡的转化率高,泡液的残留率低。

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一种电动吹泡玩具主体结构,包括有电机、风叶、抽液机构,电机前端设有前输出轴,电机后端设有后输出轴,电机前输出轴、电机后输出轴的轴向为纵向,电机前输出轴驱动连接风叶,电机前输出轴和风叶的转轴位于同一直线上,风叶朝向前方;所述抽液机构包括有硅胶软管、挤液头和抽液齿轮,挤液头的中央形成有挤液孔,挤液头的挤液孔也朝向前方,硅胶软管的前端连接所述挤液孔;抽液齿轮在偏心位置设有挤压块,所述硅胶软管绕过挤压块,挤液头位于风叶前方;抽液齿轮的转轴为横向;电机的后转输出轴驱动连接有蜗杆,蜗杆的轴向为纵向,蜗杆驱动连接有蜗轮,蜗轮的轴向为横向,蜗轮和所述抽液齿轮之间设有第一传动齿轮组,第一传动齿轮组中各齿轮的轴向为横向;

其主要特点在于,在挤液头的前方还安装有转盘,转盘的转轴为纵向;转盘设有多个出泡孔,各个出泡孔布置在转盘的偏心位置,且各个出泡孔中心到转盘转轴之间距离均等于所述挤液头的挤液孔到转盘转轴之间距离;转盘的边缘形成有外齿,转盘的外齿啮接有纵向小齿轮,纵向小齿轮的轴向为纵向,纵向小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纵向传动杆,纵向传动杆同轴固定连接有冠状齿轮,冠状齿轮的转轴延伸方向也为纵向,冠状齿轮啮接有传动小齿轮,传动小齿轮的轴向为横向,所述抽液齿轮和传动小齿轮之间设有第二传动齿轮组,第二传动齿轮组中各齿轮的轴向也为横向。

较好的是,挤液头前端的纵向位置与所述转盘后端面的纵向位置平齐;还设有固定不动的抹液片,抹液片前沿的纵向位置也与所述转盘后端面的纵向位置平齐;抹液片与所述挤液头布置在转盘转轴的相对两侧,抹液片前沿的长向为转盘的径向;当转盘的出泡孔转动经过抹液片前方时,抹液片的前沿相对于出泡孔运动而扫过出泡孔。

更好的是,在纵向传动杆和冠状齿轮的转轴还之间还设有传动软轴,该传动软轴为一根弹簧,弹簧的中心轴线为纵向,弹簧前端与纵向传动杆的后端套接在一起,弹簧后端与冠状齿轮的转轴套接在一起。

在纵向小齿轮和纵向传动杆之间还设有传动软轴,该传动软轴为一根弹簧,弹簧的中心轴线为纵向,弹簧前端与纵向小齿轮的转轴套接在一起,弹簧后端与纵向传动杆的前端套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电机在驱动风叶和抽液机构的同时,还通过蜗杆蜗轮、第一传动齿轮组,抽液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组、传动小齿轮、冠状齿轮、纵向传动杆和纵向小齿轮驱动转盘自转,使转盘的各个出泡孔不停轮流从挤液头和抹液片前方抹过,由于转盘可以设置多个出泡孔,使得相邻两个出泡孔抹过挤液头之间的时间间隙很短,挤液头挤出的泡液能迅速被抹平并吹成气泡,因而出泡速度快,而且泡液转化为气泡的转化率高,泡液的残留率低。

二、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既用于驱动风叶和抽液机构,还再用于驱动转盘,充分发挥电机的作用,使得整体结构紧凑,而且各功能构件由于利用同一电机驱动,因而在时间上配合准确,有利于将泡液成功转化为气泡。

三、抹液片还可以将转盘上存留的泡液再次抹平,并由出泡孔吹成气泡吹走,更进一步提高泡液转化为气泡的转化率。

四、抹液片与所述挤液头布置在转盘转轴的相对两侧,而且都接触转盘的后端面,因而可以使转盘转动平稳;而转盘转动平稳有利于保证挤液头与转盘后端面贴合,也有利于保证抹液片前沿与转盘后端面贴合,从这个角度也能保证绝大部分的泡液都被抹平进而吹成气泡,更减少泡液残留。

五、在纵向小齿轮和冠状齿轮的转轴还之间还设有传动软轴(弹簧),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传动软轴(弹簧)能在纵向传动杆和冠状齿轮之间起到传递力矩的传动作用;而当转盘出现异常(例如小孩手指伸入转盘的多个出泡孔而卡住转盘)时,传动软轴(弹簧)和纵向传动杆、冠状齿轮之间将出现打滑,因此弹簧软轴实际上起到过载离合器的作用,可以使玩具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动吹泡玩具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动吹泡玩具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结构中部分主要构件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结构从另一角度表达的示意图。

图6是挤液头、转盘、抹液片三者安装关系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挤液头、转盘、抹液片的变化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该电动吹泡玩具主体结构,包括有电机1、风叶2、抽液机构,电机1前端设有前输出轴11,电机1后端设有后输出轴,电机前输出轴11、电机后输出轴的轴向为纵向,电机前输出轴11驱动连接风叶2,电机前输出轴11和风叶2的转轴20位于同一直线上,风叶2朝向前方;所述抽液机构包括有硅胶软管3、挤液头4和抽液齿轮5,挤液头4的中央形成有挤液孔40,挤液头的挤液孔40也朝向前方,硅胶软管3的前端连接所述挤液孔40;抽液齿轮5在偏心位置设有挤压块51,所述硅胶软管3绕过挤压块51,挤液头4位于风叶2前方;抽液齿轮5的转轴50为横向;电机1的后转输出轴驱动连接有蜗杆61,蜗杆61的轴向为纵向,蜗杆61驱动连接有蜗轮62,蜗轮62的轴向为横向,蜗轮62和所述抽液齿轮5之间设有第一传动齿轮组71,第一传动齿轮组71中各齿轮的轴向为横向。

图1、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在挤液头4的前方还安装有转盘8,转盘8的转轴83为纵向;转盘8设有多个出泡孔80,各个出泡孔80布置在转盘8的偏心位置,且各个出泡孔80中心到转盘83转轴之间距离均等于所述挤液头的挤液孔40到转盘转轴83之间距离(如图2、图6、图7所示);转盘8的边缘形成有外齿81,转盘的外齿81啮接有纵向小齿轮82,纵向小齿轮82的轴向为纵向,纵向小齿轮82同轴固定连接有纵向传动杆9,纵向传动杆9同轴固定连接有冠状齿轮91,冠状齿轮91的转轴延伸方向也为纵向,冠状齿轮91啮接有传动小齿轮92,传动小齿轮92的轴向为横向,所述抽液齿轮5和传动小齿轮92之间设有第二传动齿轮组72,第二传动齿轮组72中各齿轮的轴向也为横向。

图1、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挤液头4前端的纵向位置与所述转盘8后端面的纵向位置平齐;还设有固定不动的抹液片41,抹液片41前沿(如图6、图7中ab所示)的纵向位置也与所述转盘后端面的纵向位置平齐;抹液片41与所述挤液头4布置在转盘转轴的相对两侧,抹液片前沿(如图6、图7中ab边沿所示)的长向为转盘的径向;当转盘的出泡孔80转动经过抹液片41前方时,抹液片41的前沿(如图6、图7中ab边沿所示)相对于出泡孔80运动而扫过出泡孔80,如图7所示;在纵向传动杆9和冠状齿轮91的转轴还之间还设有传动软轴93,该传动软轴93为一根弹簧,弹簧93的中心轴线为纵向,弹簧93前端与纵向传动杆9的后端套接在一起,弹簧93后端与冠状齿轮91的转轴套接在一起。

上述实施例玩耍时,硅胶软管3的后端插入配套的泡液瓶,电机1在驱动风叶2和抽液机构的同时,还通过蜗杆蜗轮、第一传动齿轮组71、抽液齿轮5、第二传动齿轮组72、传动小齿轮92、冠状齿轮91、纵向传动杆9和纵向小齿轮82驱动转盘8绕着转盘转轴83自转,使转盘的各个出泡孔80不停轮流从挤液头4和抹液片41前方抹过,挤压块51不断挤压胶软管3而向挤液孔40挤出泡液,并通过挤液孔40吹成气泡。当某一个出泡孔80转动经过挤液头4前方时的状态如图6所示,当出泡孔80转动经过抹液片41前方时的状态如图7所示。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传动软轴(弹簧)改为设置在纵向小齿轮82和纵向传动杆9之间,弹簧前端与纵向小齿轮的转轴套接在一起,弹簧后端与纵向传动杆的前端套接在一起。实施例二其余方面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