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14576发布日期:2021-08-17 13:5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球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类运动训练辅助装置,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发球机。



背景技术:

在篮球运动中,运动员的投篮和接球都是十分重要的训练项目。传统的篮球训练中,投篮一般是运动员连续多次投篮,然后停止训练去将散落在球场的篮球回收,再连续进行多次投篮。而接球训练则依赖其他人帮忙将球传送过来。上述传统的篮球训练中,运动员需要花费时间去回收篮球,训练效率很低,训练连贯性也很差,而且还要其他人来辅助训练,不利于运动员单独训练,且市面上的产品拆装复杂且不好摆放,整体摆放容易占据多余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发球机,其可克服上述问题,能够实现单人训练,并可以折叠收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球机,其包括有底座、折叠框架、折叠下球组件和网罩,所述的折叠框架架设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折叠下球组件安装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网罩挂设在所述的折叠框架上,所述的折叠框架位于所述的折叠下球组件的上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折叠框架包括网罩伸缩杆、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所述的第一折叠板和所述的第二折叠板铰接,所述的网罩伸缩杆安装在所述的第一折叠板和所述的第二折叠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折叠下球组件包括有翻转件、旋转件和下球导轨,所述的下球导轨通过所述的翻转件连接在所述的旋转件,所述的旋转件旋转连接在所述的底座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折叠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的网罩伸缩杆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的第二折叠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的网罩伸缩杆的第二安装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球导轨上设有导向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球导轨设有便于翻转不干涉所述的底座用的翻转缺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折叠下球组件还包括有锁紧件,所述的锁紧件安装在所述的底座上并拧紧与所述的旋转件;所述的旋转件设有限位所述的下球导轨的限位件和固定孔;所述的翻转件设有伸展固定孔和收纳固定孔,所述的伸展固定孔和所述的收纳固定孔与所述的固定孔通过插栓配合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折叠板设有下球槽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折叠板上设有用于收纳所述的网罩伸缩杆的伸缩杆收纳架,所述的伸缩杆收纳架设有与篮筐配合安装的篮球框固定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底座包括有折叠板安装座和滑动底座,所述的滑动底座安装在所述的折叠板安装座上,所述的滑动底座和所述的折叠板安装座相互拆卸,所述的折叠板安装座与所述的第二折叠板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底座、折叠框架、折叠下球组件和网罩之间的装配,使得训练员能够单人实现投篮训练,同时,由于折叠框架和折叠下球组件能够进行折叠,可以在不使用发球机时,对发球机进行折叠起来,减少仓库的占用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c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2、3、4、5、6、7、8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球机,其包括有底座1、折叠框架2、折叠下球组件3和网罩4,其中:

参考1、2、3、4、5、6所示,底座1包括有折叠板安装座11和滑动底座12,滑动底座12安装在折叠板安装座11上,滑动底座12和折叠板安装座11相互拆卸,采用可拆卸的结构能够便于底座1收纳。滑动底座12底部设有滑轮121,滑轮121便于发球机移动。

参考1、2、3、4、5、6所示,折叠框架2位于折叠下球组件3的上方。折叠框架2包括网罩伸缩杆21、第一折叠板22、第二折叠板23和固定支撑杆24,第二折叠板23安装在折叠板安装座11上,第一折叠板22和第二折叠板23铰接,第一折叠板22设有下球槽孔222,下球槽孔222可与第二折叠板23收纳折叠配合,球体可以通过下球槽孔222滑落至下球组件3处,第一折叠板22以第二折叠板23为基准可以实现向上翻转折叠收纳,在不使用时减少占用空间。第一折叠板22上设有第一安装槽221,第二折叠板23上设有第二安装槽231,网罩伸缩杆21分别通过第一安装槽221和第二安装槽231安装在第一折叠板22和第二折叠板23上。第二折叠板23上设有的伸缩杆收纳架232,伸缩杆收纳架232用于收纳网罩伸缩杆21,伸缩杆收纳架232还用于安装在篮球架上的篮球框,伸缩杆收纳架232设有篮球框固定座2321,篮球框固定座2321为圆弧形凹槽,与篮球框相互配合,篮球框固定座2321可以使得折叠框架2整体安装在篮球架时平衡稳定,从而防止安装好时发球机整体前倾。伸缩杆收纳架232设有把手233,训练员可以通过把手233移动发球机。第一折叠板22上设有若干个固定调节孔223,固定支撑杆24铰接在第二折叠板23,并通过固定调节孔223连接第一折叠板22,从而固定第一折叠板22和第二折叠板23的位置,避免第一折叠板22和第二折叠板23在使用时发生晃动翻转。固定支撑杆24可以调节与第一折叠板22和第二折叠板23的连接位置,实现第一折叠板22和第二折叠板23在展开和收纳时都能达到最好的固定效果。第一折叠板22设有拉网口224,拉网口224用于与网罩4配合固定。

参考1、2、3、4、5、6、7、8所示,折叠下球组件3安装在底座1的折叠板安装座11上,折叠下球组件3包括有翻转件31、下球导轨32、导向板33、旋转件34和锁紧件35,下球导轨32连接在翻转件31上,翻转件31翻转连接在旋转件34,旋转件34旋转连接在底座1上。旋转件34设有限位件341,限位件341在下球导轨32翻下时与下球导轨32抵触并用于限制下球导轨32过渡下翻,下球导轨32可以通过翻转件31和旋转件34实现转向以及翻转收纳,旋转可以更换下球方向,向上翻转可以折叠收纳起来,在不使用时,可以减少空间,便于存放。旋转件34上设有固定孔342,翻转件31设有伸展固定孔311和收纳固定孔312,在下球导轨32使用时,下球导轨32向下伸展,此时伸展固定孔311与固定孔342通过插栓配合,防止下球导轨32使用时上下晃动,在收纳时,下球导轨32向上翻转,此时收纳固定孔312与固定孔342通过插栓配合,防止下球导轨32收纳时向下松动。下球导轨32上设有导向板33,导向板33可以在球体从下球槽孔222落下至下球导轨32时起到导向的作用,还能起到挡板的作用,防止球体脱离轨道,让球体更稳更精准地沿着下球导轨32滑落。下球导轨32呈倾斜的“l”型,这样可以让球体更加顺畅地滑落。下球导轨32设有翻转缺口321,翻转缺口321可以在下球轨道32翻转收纳时不干涉折叠板安装座11和活动底座12,以至于更好地折叠起来。锁紧件35安装在底座1的折叠板安装座11上并拧紧于旋转件34,防止下球导轨32在使用时摇晃。

参考1、2、3所示,网罩4挂设在折叠框架2的网罩伸缩杆21上,并通过拉网口224固定在第一折叠板22上,网罩4张开可以拦截在投篮训练时,掉落的球体,从而让球体掉落在发球机内,在从发球机内的下球组件3的下球导轨32滑落至训练员手中。

参考图1、3、4、6、7、8所示,使用装配展开时,底座1中的折叠板安装座11和滑动底座12相互配合安装,再者把第二折叠板23固设在折叠板安装座11上,接着把第一折叠板22铰接在第二折叠板23上,再通过固定支撑杆24把第一折叠板22和第二折叠板23固定好,继续把网罩伸缩杆21安装在第一折叠板22和第二折叠板23上的第一安装槽221和第二安装槽231,然后把网罩4挂设在网罩伸缩杆21上,挂上后需要把网罩4固设在第一折叠板22上的拉网口224上。折叠下球组件3上的下球导轨32通过翻转件31和旋转件34的配合安装在折叠板安装座11上,安装好之后把下球导轨32翻下来即可,使得折叠框架2的下球槽孔222位于下球组件3的下球导轨32上方。训练员通过第二折叠板23的伸缩杆收纳架232安装在篮球架的篮筐上,从而让网罩4能够拦截球架掉落的球,训练员训练投篮,投篮中了或者不中,球体均会掉落,球体掉落在网罩4内,由于网罩4和网罩伸缩杆21架设成四棱锥的形状,因此,球体会落入到第一折叠板22中的下球槽孔222中,然后再滑落至下球导轨32顺着下球导轨32把球滑送至训练员手中,采用这样的结构的发球机就能实现单人投篮训练。训练员可以先拧松锁紧件35并通过旋转件34旋转下球导轨32的方向然后再次拧紧锁紧件35固定下球导轨32,便可实行多方向的投篮训练。

参考图2、5、7所示,在发球机不需要用时,可以发球机折叠收纳起来,拆卸网罩4,拆卸网罩伸缩杆21,把拆卸后的网罩伸缩杆21安放在第二折叠板23上的伸缩杆收纳架232上,然后松开固定支撑杆24,把第一折叠板22向上折叠起来,折叠完之后,可以调节固定支撑杆24连接在第一折叠板22上的固定调节孔223的不同位置,使得固定好第一折叠板22和第二折叠板23使得其折叠固定到恰当好处的位置,不那么靠得太紧,平衡左右两边的重力,然后通过翻转件31把下球导轨32向上翻转折叠收纳起来,由于下球导轨32设有翻转缺口321,因此在折叠收纳时不会干涉到底座1中的折叠板安装座11和滑动底座12。在折叠收纳好之后,可以把滑动底座12拆卸出来,减轻发球机的重力,方便搬运。采用可以折叠的结构可以在不适用发球机时可以收纳起来,减少仓库占用面积。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