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锻炼装置

文档序号:25590023发布日期:2021-06-22 17:06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锻炼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炼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顽固性高血压、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以及猝死等心血管疾病。

随着人口老年化的加速,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当今社会医疗负担和死亡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心脏康复可改善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因而,以运动锻炼为核心的心脏康复治疗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理论上,所有的心脏病患者均应进行运动康复,但心内科的患者在疾病恢复过程中体能下降明显,医生需要根据患者既往体力活动情况和运动实验来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对于高危的患者,如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应在医疗监督下进行循序渐进式的运动锻炼。

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可根据患者身体条件进行多功能调节的锻炼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锻炼装置,通过手握拉手,通过电机第一电机转动,调节支撑件的高度,从而调节手臂抬起的高度,通过手臂同时左右摆动锻炼腰部,通过手臂相对/相向摆动,对胸部进行锻炼,通过将滑动轴推送至第一卡合槽内,调节手臂张开的角度,适用不同身高的使用者;通过站在站台上扭动进行锻炼,通过第二电机驱动转动盘转动,使得卡合块与第二卡合槽接触对站台在水平方向上进行限位,此时站台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第二电机继续驱动转动盘转动,使第一限位件的限位块插入方形孔内,对站台进行固定,牵拉件、限位件、转动件与站台配合,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锻炼需求,同时能够对身体的多个部位进行锻炼。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锻炼装置,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驱动件和支撑件,驱动件驱动支撑件位于支撑架上上下移动,支撑件的下方转动设有转动件,转动件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牵拉件,支撑架上设有站台,支撑架内设有对站台进行限位的限位件。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内设有导向孔,放置槽内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放置槽内设有转动连接孔,转动连接孔上设有第一滑动连接孔;

所述支撑底座的下方设有放置孔,放置孔与转动连接孔连通,转动连接孔位于放置孔和第一滑动连接孔之间,放置孔内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第一贯穿孔;

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底座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二贯穿孔,支撑杆上设有第一t型滑槽,第一t型滑槽与第二贯穿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在支撑杆上,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紧固连接有丝杠,丝杠位于第二贯穿孔内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滑动块,滑动块上设有与丝杠配合的螺纹孔,滑动块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下方设有支撑盘,支撑盘的下方设有圆形滑槽,圆形滑槽的截面为t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支撑环,第一支撑环的下方设有第二支撑环,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的截面为t型结构,转动件通过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位于圆形滑槽内滑动,第二支撑环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动槽的上方连通设有阵列分布的限位槽,限位槽的一侧连通设有第一卡合槽;

所述限位槽内设有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上设有第二滑动连接孔,第二滑动连接孔内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滑动连接孔的内壁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滑动限位柱,滑动限位柱位于第二滑动连接孔内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牵拉件包括牵拉绳,牵拉绳的一端设有u型块,另一端设有拉手,u型块内设有滑动轴,牵拉件通过滑动轴与第一滑动槽配合滑动,滑动轴正对限位槽时,向上推动u型块,通过滑动轴挤压滑动限位柱,将滑动轴推送至第一卡合槽内,通过滑动限位柱对滑动轴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站台包括支撑台,支撑台的下方设有导向环,站台通过导向环与放置槽配合,支撑台的下方设有第三支撑柱,第三支撑柱位于导向孔内滑动,第三支撑柱的下方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三支撑柱紧固连接另一端与导向孔的内壁紧固连接,第三支撑柱位于导向环内;

所述支撑台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连接块位于导向环与第三支撑柱之间;

所述导向环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卡合槽和对称分布的方形孔;

所述站台和支撑架之间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的一端通过第一安装孔固定在支撑架上,另一端通过第二安装孔固定在站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固定在安装板的下方,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一贯穿孔紧固连接有齿轮;

所述限位件还包括位于转动连接孔内转动的转动盘,转动盘上滑动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限位件和对称分布的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上设有第四弹性件,第四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限位件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卡合块;

所述转动盘包括环型盘主体,环型盘主体上设有与齿轮啮合传动的齿圈,环型盘主体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滑动槽,第二滑动槽为弧形,第二滑动槽的截面为t型结构,环型盘主体位于转动连接孔内转动;

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限位块,限位块的下方设有t型滑动块,第二限位件与第一限位件的结构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二限位件的限位块上设有滑动槽体。

进一步的,所述卡合块位于滑动槽体内滑动,第四弹性件的一端与卡合块紧固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槽体的内壁紧固连接,第一限位件的限位块比第二限位件的限位块长;

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均通过t型滑动块位于第二滑动槽内滑动,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均通过t型滑动块位于第一滑动连接孔内滑动;

所述转动盘在转动时,卡合块比第一限位件的限位块先与导向环接触,卡合块与第二卡合槽配合对站台在水平方向上进行限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锻炼装置通过手握拉手,通过电机第一电机转动,调节支撑件的高度,从而调节手臂抬起的高度,通过手臂同时左右摆动锻炼腰部,通过手臂相对/相向摆动,对胸部进行锻炼,通过将滑动轴推送至第一卡合槽内,调节手臂张开的角度,适用不同身高的使用者;

2、本发明锻炼装置通过站在站台上扭动进行锻炼,通过第二电机驱动转动盘转动,使得卡合块与第二卡合槽接触对站台在水平方向上进行限位,此时站台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第二电机继续驱动转动盘转动,使第一限位件的限位块插入方形孔内,对站台进行固定,牵拉件、限位件、转动件与站台配合,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锻炼需求,同时能够对身体的多个部位进行锻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锻炼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限位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支撑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转动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转动件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牵拉件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站台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限位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转动盘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一限位件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二限位件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限位件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锻炼装置,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架1,如图1、图2所示,支撑架1上设有驱动件2和支撑件3,驱动件2驱动支撑件3位于支撑架1上上下移动,支撑件3的下方转动设有转动件4,转动件4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牵拉件5,支撑架1上设有站台6,支撑架1内设有对站台6进行限位的限位件7。

支撑架1包括支撑底座11,如图3、图4、图5所示,支撑底座11上设有放置槽12,放置槽12内设有第一支撑柱13,第一支撑柱13内设有导向孔131,放置槽12内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连接块14,第一连接块14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41,放置槽12内设有转动连接孔15,转动连接孔15上设有第一滑动连接孔151。

支撑底座11的下方设有放置孔16,放置孔16与转动连接孔15连通,转动连接孔15位于放置孔16和第一滑动连接孔151之间,放置孔16内设有安装板17,安装板17上设有第一贯穿孔171。

支撑底座11上设有支撑杆18,支撑杆18的一端与支撑底座11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二贯穿孔191,支撑杆18上设有第一t型滑槽19,第一t型滑槽19与第二贯穿孔191连通。

驱动件2包括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21固定在支撑杆18上,第一电机21的输出轴上紧固连接有丝杠22,丝杠22位于第二贯穿孔191内转动。

支撑件3包括滑动块31,如图6所示,滑动块31上设有与丝杠22配合的螺纹孔32,滑动块31上设有连接杆33,连接杆33的下方设有支撑盘34,支撑盘34的下方设有圆形滑槽35,圆形滑槽35的截面为t型结构。

转动件4包括第一支撑环41,如图7所示,第一支撑环41的下方设有第二支撑环42,第一支撑环41和第二支撑环42的截面为t型结构,转动件4通过第一支撑环41和第二支撑环42位于圆形滑槽35内滑动,第二支撑环42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滑动槽43,第一滑动槽43的上方连通设有阵列分布的限位槽44,限位槽44的一侧连通设有第一卡合槽45。

限位槽44内设有第二支撑柱46,如图8所示,第二支撑柱46上设有第二滑动连接孔47,第二滑动连接孔47内设有第一弹性件48,第一弹性件48的一端与第二滑动连接孔47的内壁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滑动限位柱49,滑动限位柱49位于第二滑动连接孔47内滑动。

牵拉件5包括牵拉绳51,如图9所示,牵拉绳51的一端设有u型块52,另一端设有拉手54,u型块52内设有滑动轴53,牵拉件5通过滑动轴53与第一滑动槽43配合滑动,滑动轴53正对限位槽44时,向上推动u型块52,通过滑动轴53挤压滑动限位柱49,将滑动轴53推送至第一卡合槽45内,通过滑动限位柱49对滑动轴53进行限位。

站台6包括支撑台61,如图10所示,支撑台61的下方设有导向环62,站台6通过导向环62与放置槽12配合,支撑台61的下方设有第三支撑柱63,第三支撑柱63位于导向孔131内滑动,第三支撑柱63的下方设有第二弹性件64,第二弹性件64的一端与第三支撑柱63紧固连接另一端与导向孔131的内壁紧固连接,第三支撑柱63位于导向环62内。

支撑台61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连接块66,第二连接块66上设有第二安装孔67,第二连接块66位于导向环62与第三支撑柱63之间。

导向环62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卡合槽65和对称分布的方形孔68。

站台6和支撑架1之间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的一端通过第一安装孔141固定在支撑架1上,另一端通过第二安装孔67固定在站台6上。

限位件7包括第二电机71,如图2所示,第二电机71固定在安装板17的下方,第二电机71的输出轴穿过第一贯穿孔171紧固连接有齿轮72。

限位件7还包括位于转动连接孔15内转动的转动盘73,转动盘73上滑动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限位件74和对称分布的第二限位件75,如图11所示,第二限位件75上设有第四弹性件76,第四弹性件76的一端与第二限位件75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卡合块77。

转动盘73包括环型盘主体731,如图12所示,环型盘主体731上设有与齿轮72啮合传动的齿圈732,环型盘主体73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滑动槽733,第二滑动槽733为弧形,第二滑动槽733的截面为t型结构,环型盘主体731位于转动连接孔15内转动。

第一限位件74包括限位块741,如图13所示,限位块741的下方设有t型滑动块742,第二限位件75与第一限位件74的结构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二限位件75的限位块741上设有滑动槽体751,如图14所示,卡合块77位于滑动槽体751内滑动,第四弹性件76的一端与卡合块77紧固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槽体751的内壁紧固连接,如图15所示,第一限位件74的限位块741比第二限位件75的限位块741长。

第一限位件74和第二限位件75均通过t型滑动块742位于第二滑动槽733内滑动,第一限位件74和第二限位件75均通过t型滑动块742位于第一滑动连接孔151内滑动。

转动盘73在转动时,卡合块77比第一限位件74的限位块741先与导向环62接触,卡合块77与第二卡合槽65配合对站台6在水平方向上进行限位。

使用时,手握拉手54,通过电机第一电机21转动,调节支撑件3的高度,从而调节手臂抬起的高度,通过手臂同时左右摆动锻炼腰部,通过手臂相对/相向摆动,对胸部进行锻炼,通过将滑动轴53推送至第一卡合槽45内,调节手臂张开的角度,适用不同身高的使用者;通过站在站台6上扭动进行锻炼,通过第二电机71驱动转动盘73转动,使得卡合块77与第二卡合槽65接触对站台6在水平方向上进行限位,此时站台6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第二电机71继续驱动转动盘73转动,使第一限位件74的限位块741插入方形孔68内,对站台6进行固定,牵拉件5、限位件7、转动件4与站台6配合,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锻炼需求,同时能够对身体的多个部位进行锻炼。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