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球类清洗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球类体育器材用快速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球类运动盛行于全球,而不管是室内球场还是室外球场,人们在运动时,由于球体与场地灰尘、手掌汗渍、足履污物接触,都会有所沾染,长此以往,球体变脏,严重的还会影响球体运动轨迹,而目前人们在清洗球体时,最为简单的就是用湿布擦抹,但也耗时耗力,而一些机械化的清洗设备,多为水洗、脱水、烘干等流程,一方面对水资源的损耗较多,另一方面,过多的水分沾染也会影响某些皮革类球体的表皮,且此类结构往往数倍乃至数十倍于球体体积,占用空间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球类体育器材用快速清洗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球类体育器材用快速清洗装置,包括两侧开口的箱体,箱体内转动安装圆环,箱体与圆环通过第一动力装置连接,第一动力装置能够带动圆环以其自身为中心转动,圆环内设有两个开口相对的第一半球形壳,第一半球形壳分别与圆环通过第一间距调节件连接,第一半球形壳内均匀设置喷头,喷头均连接清洁剂罐,第一半球形壳内分别设有第二半球形壳,第二半球形壳分别与圆环通过第二间距调节件连接,第二间距调节件分别贯穿对应的第一半球形壳,第二间距调节件与圆环通过第二动力装置连接,第二动力装置能够带动间距调节件以其自身为中心转动,第二半球形壳上分别对应喷头开设通孔,第二半球形壳内均设置毛刷,箱体内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三半球形壳,第三半球形壳和圆环之间设置导向槽道,第三半球形壳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卷布装置,两个卷布装置通过清洁布连接,清洁布覆盖于第三半球形壳的开口处,清洁布的宽度是第三半球形壳直径的1.6倍以上,第三半球形壳的底部连接真空风机,第三半球形壳的上方设有第三动力装置,第三动力装置能够带动球类器材在第三半球形壳内转动。
如上所述的一种球类体育器材用快速清洗装置,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为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第一齿轮,圆环的外周开设一圈齿槽,第一齿轮与圆环上的齿槽啮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球类体育器材用快速清洗装置,所述的第一间距调节件为第一伸缩杆,第二间距调节件为第二伸缩杆。
如上所述的一种球类体育器材用快速清洗装置,所述的第二动力装置包括第二齿轮、第二电机和第三齿轮,第二伸缩杆的固定杆外周均固定安装第二齿轮,圆环的内壁固定安装两个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分别与对应的第二齿轮啮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球类体育器材用快速清洗装置,所述的第二半球形壳内可拆卸安装第四半球形壳,第四半球形壳上同样设置供清洁剂穿过的通孔,毛刷均固定安装于第四半球形壳的内壁。
如上所述的一种球类体育器材用快速清洗装置,所述的导向槽道靠近圆环的一端高于另一端,圆环的内壁对称设置另外两个同样结构的导向槽道。
如上所述的一种球类体育器材用快速清洗装置,所述的卷布装置包括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数个插条,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套管,套管的内壁开设与插条一一对应的插槽,插条均位于对应的插槽内且与之滑动配合,套管外周靠近端部的位置均开设环形槽,套管的外周开设凹槽,凹槽的两端均与对应的环形槽连通,凹槽内设有c型杆,c型杆的两端均位于对应的环形槽内且通过轴和扭簧连接,扭簧给予c型杆以贴合凹槽的力,清洁布的一端位于凹槽和c型杆之间。
如上所述的一种球类体育器材用快速清洗装置,所述的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开设螺孔,螺孔内螺纹安装螺柱,螺柱位于螺孔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数个把杆的一端,把杆的外周均与套管的端部接触,套管的两端均固定安装环形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球类体育器材用快速清洗装置,所述的第三动力装置包括第四电机,第四电机为双轴电机且其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滚轮,第四电机通过第三伸缩杆连接箱体内壁。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采用喷头将清洁剂喷洒于球类器材表面,相比于浸泡水洗的方式,更为节水,如球类器材为篮球等皮革类球,则清洁剂选用皮革清洗剂,如球类器材为高尔夫球等可水洗类球,则清洁剂选用混有去污成分的水即可,使用时,用户将待洗球放入下方的第二球形壳内,此时,第一间距调节件、第二间距调节件均处于收缩状态,然后使第一间距调节件、第二间距调节件伸展,至第一半球形壳、第二半球形壳合拢,喷洒清洗剂,每次喷洒清洗剂的时长约为0.5s,初始时,喷洒1-3次即可,然后通过第一间距调节件收回第一半球形壳,然后启动第二动力装置,两个第二半球形壳反向运动,其内的刷毛即可对球类器材表面进行清刷,清刷过程中,可暂停第二动力装置并补充清洁剂,清刷完成后,通过第一动力装置使圆环转动90°,即第二间距调节件一前一后分布,打开第二半球形壳,球类器材通过导向槽道向第三半球形壳内移动,于此之前,通过真空风机将第三半球形壳内的气压变为负压,而清洁布又会阻挡外界气体进入第三半球形壳内,因此,在气压作用下,清洁布逐渐贴合于第三半球形壳的内壁,当球类器材落入第三半球形壳内后,再通过第三动力装置转动球类器材,清洁布能够将经过清刷后与球类器材分离但还附着于球体表面的污物及清洁剂擦除,之后将球类器材从第三半球形壳内取出即可。本装置能够对球类进行机械化清理,用户仅需手动放球及取球,不废水,不伤球,球类清洗结束后可立即投入使用,尤其适合各体育馆、训练馆,将第一间距调节件、第二间距调节件、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等通过电路连接plc控制器,按上述步骤设定好,还能够完成自动化清洗;于箱体靠近圆环的一侧设置球类储放及能够将单球运送至第二球形壳内的上料装置,于箱体另一侧设置将球类从第三半球形壳内取出的卸料装置,如简易机械手等,并配合plc控制器,能够完成批量自动化清洗,更为节省用户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卷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卷布装置的两种状态示意图;图4是套管的结示意图;图5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球类体育器材用快速清洗装置,如图所示,包括两侧开口的箱体1,其底面四角设置带锁止件的移动轮,顶部设置有推动箱体1移动的推杆,箱体1内转动安装圆环2,圆环2的外周通过轴承座和支架连接箱体1内壁,其轴线横向设置,箱体1与圆环2通过第一动力装置连接,第一动力装置能够带动圆环2以其自身为中心转动,圆环2内设有两个开口相对的第一半球形壳3,第一半球形壳3分别与圆环2通过第一间距调节件连接,第一半球形壳3内均匀设置喷头4,喷头4均连接清洁剂罐,清洁剂罐未于图中示出,每个第一半球形壳3对应的喷头4通过一根管路连接清洁剂罐,可将第一半球形壳3设为中空结构,类似淋浴头,也可采用带有多根分支的管路一一连接喷头4,管路上设置泵以将罐内的清洁剂输送至喷头4处,第一半球形壳3内分别设有第二半球形壳5,两个第二半球形壳5的开口相对,两个第二半球形壳5合拢后能够组成一个球形壳,第二半球形壳5分别与圆环2通过第二间距调节件连接,第二间距调节件分别贯穿对应的第一半球形壳3,第二间距调节件与圆环2通过第二动力装置连接,第二动力装置能够带动间距调节件以其自身为中心转动,第二半球形壳5上分别对应喷头4开设通孔6,清洁剂从喷头4处喷出后穿过通孔6进入第二半球形壳5内,球类器材放在两个第二半球形壳5内时,清洁剂即可喷洒于球类器材表面,第二半球形壳5内均设置毛刷,箱体1内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三半球形壳7,固定安装于箱体1内,其顶面邻近圆环2的底部,第三半球形壳7和圆环2之间设置导向槽道8,导向槽道8为凹面朝上的弧形结构,通过支架连接箱体1内壁,能够将球类器材引导向第三半球形壳7,同时能够避免球类器材从导向槽道8上掉落,第三半球形壳7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卷布装置,两个卷布装置通过清洁布9连接,清洁布9覆盖于第三半球形壳7的开口处,清洁布9的宽度是第三半球形壳7直径的1.6倍以上,导向槽道8的底部略高于清洁布9,第三半球形壳7的底部连接真空风机10,真空风机10的进风口连通第三半球形壳7内部,第三半球形壳7的上方设有第三动力装置,第三动力装置能够带动球类器材在第三半球形壳7内转动。本发明采用喷头4将清洁剂喷洒于球类器材表面,相比于浸泡水洗的方式,更为节水,如球类器材为篮球等皮革类球,则清洁剂选用皮革清洗剂,如球类器材为高尔夫球等可水洗类球,则清洁剂选用混有去污成分的水即可,使用时,用户将待洗球放入下方的第二球形壳5内,此时,第一间距调节件、第二间距调节件均处于收缩状态,然后使第一间距调节件、第二间距调节件伸展,至第一半球形壳3、第二半球形壳5合拢,喷洒清洗剂,每次喷洒清洗剂的时长约为0.5s,初始时,喷洒1-3次即可,然后通过第一间距调节件收回第一半球形壳3,然后启动第二动力装置,两个第二半球形壳5反向运动,其内的刷毛即可对球类器材表面进行清刷,清刷过程中,可暂停第二动力装置并补充清洁剂,清刷完成后,通过第一动力装置使圆环2转动90°,即第二间距调节件一前一后分布,打开第二半球形壳5,球类器材通过导向槽道8向第三半球形壳7内移动,于此之前,通过真空风机10将第三半球形壳7内的气压变为负压,而清洁布9又会阻挡外界气体进入第三半球形壳7内,因此,在气压作用下,清洁布9逐渐贴合于第三半球形壳7的内壁,当球类器材落入第三半球形壳7内后,再通过第三动力装置转动球类器材,清洁布9能够将经过清刷后与球类器材分离但还附着于球体表面的污物及清洁剂擦除,之后将球类器材从第三半球形壳7内取出即可。本装置能够对球类进行机械化清理,用户仅需手动放球及取球,不废水,不伤球,球类清洗结束后可立即投入使用,尤其适合各体育馆、训练馆,将第一间距调节件、第二间距调节件、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等通过电路连接plc控制器,按上述步骤设定好,还能够完成自动化清洗;于箱体1靠近圆环2的一侧设置球类储放及能够将单球运送至第二球形壳5内的上料装置,于箱体1另一侧设置将球类从第三半球形壳7内取出的卸料装置,如简易机械手等,并配合plc控制器,能够完成批量自动化清洗,更为节省用户时间。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为第一电机11,固定安装于箱体1的内壁顶面,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第一齿轮12,圆环2的外周开设一圈齿槽,第一齿轮12与圆环2上的齿槽啮合。用户通过启动第一电机11能够带动圆环2转动,一是用于使两个第二半球形壳5的开口从上下相对变成前后相对,之后第二半球形壳5相背运动即可使其内的球类器材掉落;二是用于改变球类器材与第二半球形壳5的相对位置,使两个第二半球形壳5略微分离,以与球类器材产生间隙,然后使圆环2转动,此时在重力作用下,球类器材会相对于第二半球形壳5运动,然后再使两个第二半球形壳5合拢后继续清洗,清洗范围更为全面,能够避免脏净相间的情况出现。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间距调节件为第一伸缩杆13,第二间距调节件为第二伸缩杆14,第一半球形壳3上的贯穿孔径应大于第二伸缩杆14的固定杆直径,第一伸缩杆13和第二伸缩杆14均为多级电推杆,圆环2和第一半球形壳3各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13的一端,第二伸缩杆14的一端与圆环2轴承连接,第二伸缩杆14的另一端与第二半球形壳5固定连接。该结构能够方便快捷的调节第一半球形壳3、第二半球形壳5与圆环2的间距,实现第一半球形壳3与第二半球形壳5的分离、合拢,以及两个第二半球形壳5的分离、合拢。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动力装置包括第二齿轮15、第二电机16和第三齿轮17,第二伸缩杆14的固定杆外周均固定安装第二齿轮15,圆环2的内壁固定安装两个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第三齿轮17,第三齿轮17分别与对应的第二齿轮15啮合。两个第二电机16同步启停且转动方向相反,能够带动两个第二半球形壳5同步反向运动,从而能够对其内的球类器材进行有效清洗。
更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半球形壳5内可拆卸安装第四半球形壳18,第四半球形壳18上同样设置供清洁剂穿过的通孔6,毛刷均固定安装于第四半球形壳18的内壁。该结构使得毛刷能够进行更换,第四半球形壳18和第二半球形壳5通过螺钉连接,拆装都比较方便。
更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导向槽道8靠近圆环2的一端高于另一端,圆环2的内壁对称设置另外两个同样结构的导向槽道8,两个第二伸缩杆14的连线与圆环2内两个导向槽道8的连线相互垂直。当圆环2向前或向后转动90°时,圆环2内的导向槽道8和圆环2外的导向槽道8对齐,此时第二半球形壳5分离,球类器材受重力作用下落,圆环2内的导向槽道8能够防止球类器材向右移动,能够正确将球类器材引导向第三半球形壳7。
更进一步的,如图2或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卷布装置包括第三电机19,固定安装于箱体1内,图1中为了清楚展示第三半球形壳7以及导向槽道8,仅于图1中表示了清洁布9的水平铺设方式,未示出第三电机19等相关结构,第三电机19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数个插条20,第三电机19的输出轴上套装套管21,套管21于图1中横向设置,套管21的内壁开设与插条20一一对应的插槽22,插槽22均贯通套管21,插条20均位于对应的插槽22内且与之滑动配合,套管21外周靠近端部的位置均开设环形槽23,套管21的外周开设凹槽24,凹槽24的两端均与对应的环形槽23连通,凹槽24内设有c型杆25,c型杆25的两端均位于对应的环形槽23内且通过轴和扭簧连接,扭簧给予c型杆25以贴合凹槽24的力,清洁布9的一端位于凹槽24和c型杆25之间。前后两个套管21一上一下地设置,通过两个第三电机19的启停控制,即用于卷绕清洁布9的第三电机19先工作,将塌陷于第三半球形壳7内的清洁布9绷直,然后放卷的第三电机19工作,能够使清洁布9相对于第三半球形壳7运动,污浊处越过第三半球形壳7后,卷绕的第三电机19停止,放卷的第三电机19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后停止,以便于真空风机10将清洁布9吸贴于第三半球形壳内壁,能够改变清洁布9与球类器材的接触位置,用于两次清洗之间的调整,用户无需频繁更换清洁布9;环形槽23、凹槽24和c型杆25的配合用以使清洁布9与套管21连接,分离时用户将c型杆25掰出凹槽24内即可,初始状态下,清洁布9缠绕于其中一个套管21上,随着使用,清洁布逐渐向另一个套管21转移,直至清洁布9的一面趋于全部使用,然后将缠绕有清洁布9的套管21卸下并翻转180°后重新插到输出轴上,再将清洁布9的活动端连接至对应套管21上,能够利用清洁布9的另一面继续擦拭球类器材,能够降低用户清洗清洁布9的频率,也提高了清洁布9的利用率。
更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电机19的输出端开设螺孔26,螺孔26内螺纹安装螺柱27,螺柱27位于螺孔26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数个把杆28的一端,把杆28的外周均与套管21的端部接触,套管2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环形板29。该结构能够避免在第二电机19工作过程中,套管21与第二电机19分离,从而提升使用安全性,环形板29能够避免清洁布9缠绕不到套管21上,以免清洁布9缠绕过程中出现与第二电机19的输出轴纠缠的情况。
更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三动力装置包括第四电机30,第四电机30为双轴电机且其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滚轮31,第四电机30通过第三伸缩杆32连接箱体1内壁。第三伸缩杆32选用多级电推杆,其收缩时不会影响球类器材落入第三半球形壳7内,其伸展时,滚轮31外周与球类器材表面接触,然后启动第四电机30,在摩擦力的带动下,滚轮31带动球类器材在第三半球形壳7内转动,能够对球类器材表面全面擦拭,滚轮31的轴线横向设置,能够避免在搓揉时导致清洁布9无法覆盖第三半球形壳7的内壁,另于第三半球形壳7内同样设置数个喷头4,该喷头4通过管路连接储水罐,管路上同样设置有泵,用以将清洁布9微微打湿,以更好地擦拭球类器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