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打侧踹腿技术训练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27692333发布日期:2021-12-01 03:4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打侧踹腿技术训练装置及方法

1.本发明属于体育教学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散打侧踹腿技术训练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散打侧踹腿是散打基本技术之一,是重要的得分手段,侧踹腿水平高的可重创对手,但因技术难练,动作质量提高较难,侧踹腿速度和力度不够,在真正的散打比赛中使用较少;再有,侧踹腿技术不正确,提膝高度不够时,会形成上撩腿,踹击力度不够,同时易被对方阻截,目前在学校内散打运动员进行侧踹腿训练时,普遍都是一个人拿着沙袋,另一个往沙袋上侧踹进行训练,这样不仅容易伤到陪练者,且对陪练者的力量要求比较大,特别是对于高水平运动员,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陪练,这样就不能很好的训练运动员的侧踹力量。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打侧踹腿技术训练装置及方法,散打训练人员用力侧踹该装置上移动车的脚靶,脚靶在受到冲击力的作用下会带动重物上升,这样能够辅助训练散打运动员的侧踹力量。
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打侧踹腿技术训练装置,该装置包括框架,框架内设有旋转架,旋转架的第一端铰接在框架的的顶部,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立的第二端通过伸缩件与框架相连接,通过伸缩件的伸缩运动控制旋转架的倾斜角度,旋转架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滑轮,旋转架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滑轮;旋转架上设有移动车,且移动车能够在旋转架上移动,移动车上连接脚靶;还包括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与移动车相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连接重物,移动车在旋转架上往复移动能够通过钢丝绳带动重物移动。
5.进一步地,移动车的底部连接支撑柱,在所述支撑柱高度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且其中一个固定孔内插有脚靶柱,脚靶柱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固定孔,脚靶固定在脚靶柱的端部。
6.进一步地,脚靶柱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孔,且脚靶柱能够在第一固定孔内进行移动,在所述脚靶柱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重合的第三固定孔。
7.进一步地,还包括提膝目标训练架,提膝目标训练架包括设置在框架上的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上连接有第二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上连接有第三支撑件,其中第一支撑件能够在框架上进行上下移动,第二支撑件能够在第一支撑杆在沿着第一水平方向移动,第三支撑件能够在第二支撑件上沿着第二水平方向移动,第一水平方向和第二水平方向相垂直,第三支撑件的端部连接通过膝盖撞击的第一橡胶球。
8.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件通过弹性件设置在框架上,且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能够实现第一支撑件上下往复移动。
9.进一步地,第二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均为弹性件。
10.进一步地,提膝目标训练架至少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旋转架的两侧。
11.进一步地,还包括头碰目标训练架,头碰目标训练架设置在框架上与旋转架相对立的一侧,所述头碰目标训练架主要包括设置在框架上的第四支撑件,第四支撑件能够在框架上进行上下移动,第四支撑件连接第五支撑件,第五支撑件能够在第四支撑件上沿着靠近旋转架的方向移动,第五支撑件上连接通过头部撞击的第二橡胶球。
12.进一步地,第四支撑件和第五支撑件为柔性件。
1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基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散打侧踹腿技术训练装置的训练方法,该训练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14.训练人员站在框架内部,保证旋转架位于训练人员的左侧或右侧;
15.根据训练人员的高度,调整旋转架的倾斜程度,使得训练人员侧踹的时候脚能够接触到脚靶,同时可以根据训练者的高度和柔韧水平调整旋转架的倾斜度,从而控制侧踹腿倾斜角度、高度;
16.训练人员提膝,然后侧踹脚靶,使得脚靶在受到冲击力之后,移动车能够在旋转架上向上移动,从而通过钢丝绳拉动重物向上移动,完成训练人员的侧踹力量训练。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8.本发明提供的散打侧踹腿技术训练装置可以使得散打运动员站在框架内部旋转架一侧的时候,根据运动员的高度调整旋转架的倾斜程度,运动员提膝,然后侧踹脚靶,脚靶受到冲击力之后会带动移动车在旋转架上移动,从而拉动重物上升,这样可以训练散打运动员的侧踹力量,提高侧踹的实战能力,同时当散打运动员每侧踹一次,移动车会自动回到原位,避免人工去调整,提高了训练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打侧踹腿技术训练装置的第一角度结构图;
2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打侧踹腿技术训练装置的第二角度结构图;
2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踹腿技术训练装置中门型框架的结构图;
2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踹腿技术训练装置中旋转架的结构图;
23.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踹腿技术训练装置中提膝训练架的结构图;
24.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踹腿技术训练装置中头碰目标训练架的结构图。
25.图中:1、门型框架,101、左侧框架,102、顶部框架,103、右侧框架,104、中间梁,2、旋转架,201、伸缩件,202、移动车,203、支撑柱,204、脚靶,205、第一滑轮,206、第二滑轮,207、钢丝绳,208、重物,209、脚靶柱,210、支撑柱插孔,211、第二销轴孔,212、导轨,213、第一销轴孔,3、提膝训练架,301、第一支撑件,302、第二支撑件,303、第三支撑件,304、第一橡胶球4、头碰目标训练架,401、第四支撑件,402、第五支撑件,403、第二橡胶球。
具体实施方式
26.参见图1

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打侧踹腿技术训练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呈长方形设置的门型框架1,在所述门型框架的顶部设有一个旋转架2,该旋转架2的第一端的铰接在门型框架长度方向上一端的侧棱上,第二端通过伸缩件201连接在门型框架1的顶部,这样通过伸缩件的伸缩运动能够控制旋转架的倾斜程度。
27.本实施例中旋转架上设有移动车202,该移动车能够在旋转架上移动,且移动车的
底部连接支撑柱203,其中支撑柱的底部连接脚靶204,通过给脚靶一定的冲击力,所述移动车会在旋转架上进行移动。
28.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旋转架上第一端设有第一滑轮205,第二端具有第二滑轮206,同时移动车上设有连接钢丝绳207的一端,钢丝绳207的另一端直接穿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连接一个重物208,这样给移动车的移动添加一定的阻力。
29.所以,本实施例提供的侧踹腿技术训练装置,当散打人员站在框架底部的时候,可以通过侧踹给移动车上的脚靶一个冲击力,由于移动车的移动会受到重物的重量限制,需要散打人员踹出一定的力量,才能驱使移动车的移动,这样可以帮助提高散打人员的侧踹力量,同时当散打训练人员每侧踹一次,移动车会自动回到原位,避免人工去调整,提高了训练的方便性。
30.具体的,参见图3所示,其中门型矩形框架1主要包括是由三个矩形框架组成分别为左侧框架101,顶部框架102以及右侧框架103,其中顶部框架102分别与左侧框架101和右侧框架102的顶部焊接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门型框架。
31.其中左侧框架的顶部中间位置向上形成一个缺口,这样可以在这个缺口内来安装旋转架的第二端,旋转架的第二端可以铰接在左侧框架缺口内,这样保证旋转架安装在门型框架的中间位置处。
32.为了安装旋转架上的伸缩件201,其中顶部框架的中心设有一个中间梁104,该中间梁104与顶部框架的长边相平行,且中间梁104的右端与右侧框架的顶部中间位置相连接,由于左侧框架的中间位置向上形成倒置的u型凸台,所以中间梁的左端与左侧框架的顶部中间位置相连接,直接与顶部框架的两条长棱通过中间杆相连接,实现中间梁的固定。
33.进一步地,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中的旋转架2也是过矩形框架,该矩形框架的底部设有两个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导轨212主要用于移动车的导向移动。
34.所述移动车202可以为一个板型件或者框架类的结构,且结构不做具体的限定,只要保证能够在旋转架上的导轨上移动,同时移动车202上连接有支撑柱203即可,在所述移动车202与所述旋转架1相对接的一面上连接滚轮,所述滚轮嵌入在旋转架的导轨212内,这样可以实现移动车在旋转架的移动。
35.参见图4所示,矩形框架的第一端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滑轮205,第二端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滑轮206,钢丝绳207的一端直接与移动车202相连接,另一端直接穿过第一滑轮205和第二滑轮206通过一个挂钩连接一个重物或者沙袋208,该沙袋位于左侧框架的外侧,沙袋内盛有一定的砂子,这样可以根据训练人员不同的水平更换不同重量的沙袋。
36.进一地,本实施例中连接在移动车上的支撑柱优选为矩形钢管,同时在该支撑柱的长度方向每隔一定的距离设有一个支撑柱插孔210,同时在其中一个支撑柱插孔上插有脚靶柱211,该脚靶柱211可拆卸地固定在支撑柱203上,所述脚靶柱也优选为矩形钢管,且矩形钢管的截面尺寸与方口的尺寸相同,脚靶固定在支撑柱的端部,且脚靶面向散打人员的一侧。
37.作为本实施中优选的方案,参见图4所示,其中支撑柱的在没有设置支撑柱插孔的两个相对立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销轴孔213,第一销轴孔的数量与另外两个侧面上的支撑柱插孔210的数量相同,且均在同一高度上,脚靶柱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个第二销轴孔211,这样当脚靶柱插在支撑柱上的插孔内第一销轴孔213和第二销轴孔211相重合的时候,
可以通过销轴插入第一销轴孔和第二销轴孔从而将脚靶柱和支撑柱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就实现脚靶柱209和支撑柱203的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可以根据训练人员高度或者训练目的调整脚靶柱的在支撑柱上的高度以及与散打运动员之间的距离。
38.所述脚靶204优选为柔性件或者脚靶柱的外表面铺设有一层柔性件,这样可以避免脚靶过硬对散打运动员的脚踝一定的反冲力从而引起受伤的可能。
39.参见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门型框架顶部中间设有一个中间梁103,伸缩件201安装在在所述中间梁上,所述伸缩件可以为伸缩气缸或者伸缩液压缸,该伸缩气缸或者伸缩液压缸的缸体端部铰接在中间梁103,另一端的伸缩杆端部与旋转架2相连接,这样通过伸缩气缸或者伸缩液压缸的伸缩运动能够控制旋转架的倾斜程度,以更好提高散打运动员的训练效果。
40.目前散打人员在进行侧踹动作之前必须进行提膝工作以及身体侧倒动作,其中提膝高度或者身体侧倒的程度,都会影响着侧踹力量的发挥以及动作的标准性,为了进一步训练提膝侧踹动作的标准性,参见图1和5所示,本实施例在门型框架中顶部框架的两个相对较长的侧棱上安装有两个相同的提膝训练架,图中只画了一个,其中提膝目标训练3架主要包括第一支撑件301、第二支撑件302以及第三支撑件303,其中第一支撑件301、第二支撑件302以及第三支撑件303也为矩形框架,这三者相互连接且相互垂直,组成一个类似坐标系的结构,第一支撑件301竖直放置,第二支撑件302能够在第一支撑件301上进行左右方向的移动,第三支撑件303能够在第二支撑件302上进行前后移动,所述第三支撑件的端部连接第一橡胶球304,通过第三支撑件303的前后移动可以调整端部的第一橡胶球304与散打运动员之间的距离。
41.这样散打运动员在进行侧踹之前,可以先通过提膝工作使散打运动员的膝盖部位与第一橡胶球304接触,然后再进行侧踹动作,这样可以很好的训练散热运动员的提膝动作,以帮助他更好的完成侧踹动作。
42.其中门型框架的两个长侧梁上均设有一个竖直方向的方形筒305,第一支撑件嵌入到该方形筒内,在所述第一支撑件301的高度方向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插孔,第二支撑件302插入到其中一个第一插孔内,且与第一支撑件可拆卸的连接,并且第二支撑件水平设置,且第二支撑件的轴线垂直与第一支撑件轴线,其中第一支持件和第二支撑件具体的连接结构,与移动车上支撑柱和脚靶柱的连接结构相同,这样就不再进行过多的赘述。
43.进一步地,第二支撑件302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二插孔,其中第三支撑件303垂直插在第二插孔内,且与第二支撑柱可拆卸的连接,并且第二支撑件与第三支撑件的连接结构,与移动车上支撑柱和脚靶柱的连接结构相同,这样就不再进行过多的赘述。
44.这样第一支撑件301、第二支撑件302以及第三支撑件303相互垂直,其中第二支撑件302能够在第一支撑件301上进行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调整,第三支撑件303能够在第二支撑件302上进行前后方向的调整,这样可以根据散打运动员的位置,通过协调控制第一支撑件301、第二支撑件302以及第三支撑件的位置,保证散打运动员在提膝时候能够碰到第一橡胶球。
45.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件301是嵌套到方形筒305内,且不会从方形筒305中滑出,具体地,可以在在方形筒305内的底部开口向内形成的凸台,第一支撑件的外壁面上设有挡件,当第一支撑件嵌入到方形筒内的时候,可以通过外壁面上的挡件与方形筒底部的凸台
接触避免其在方形筒内滑出,同时在第一支撑件的顶部与方形筒内部顶面之间设有弹簧,这样当散打人员在进行提膝训练的时候,当第三支撑件收到向上的撞击力的时候,可以通过第一支撑件来挤压弹簧,减少缓冲。
46.参见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门型框架上的中间梁还安装有头碰目标训练架4,所述头碰目标训练架主要包括第四支撑件401和第五支撑件402,其中第四支撑件401竖直放置在中间梁104上,第四支撑件401上连接有第五支撑件402,第五支撑件402的端部连接第二橡胶球403,这样当散打人员在侧踹的时候,身体会向一侧侧倾,通过头部撞击第二橡胶球403来练习侧倒速度和幅度大小,体会迅速倒身顶胯技术。
47.其中第四支撑件401垂直于第五支撑件402,且也能够进行左右方向的调整,第四支撑件401和第五支撑件402的连接结构,与移动车上支撑柱和脚靶柱的连接结构相同,这样也不再进行过多的赘述。
48.需要说明的就是,所述第四支撑件和第五支撑件可以选用弹性件,起到辅助保护运动员的头部的作用。
49.下面详细说明一下基于上述一种散打侧踹腿技术训练装置的训练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50.训练人员站在框架内部,保证旋转架位于训练人员的左侧或右侧;
51.根据训练人员的高度,调整旋转架的倾斜程度,使得训练人员侧踹的时候脚能够接触到脚靶,同时可以根据训练者的高度和柔韧水平调整旋转架的倾斜度,从而控制侧踹腿倾斜角度、高度;
52.训练人员提膝,在提膝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膝盖与第一橡胶球接触,这样能够训练提膝的动作;同时身体向一侧倾倒保证头部与第二橡胶球接触;
53.散打人员在身体侧向倾倒的时候同时侧踹脚靶,使得脚靶在受到冲击力之后,移动车能够在旋转架上向上移动,从而通过钢丝绳拉动重物向上移动,完成训练人员的侧踹力量训练。
5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55.以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