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骨科用腿部康复辅助锻炼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74117发布日期:2021-08-24 12:2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骨科用腿部康复辅助锻炼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腿部康复锻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骨科用腿部康复辅助锻炼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骨科用腿部康复辅助锻炼设备几乎都是为了训练患者的下肢力量,由于患者长时间无法站立,其腿部的力量退化,通过下肢训练,使腿部功能逐渐康复。

目前现有大多骨科用腿部康复辅助锻炼设备在患者锻炼时,易造成大腿部再次受创,危及患者生命,对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骨科用腿部康复辅助锻炼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骨科用腿部康复辅助锻炼设备,包括底座、支撑架和防护装置,所述底座与支撑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设置的支撑脚,所述支撑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镜像设置的转动踏板,所述防护装置位于底座的表面设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防护弹簧,所述防护弹簧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拉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插设在防护弹簧中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贯穿连接块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靠近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与限位杆的表面相抵。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远离底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镜像设置的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呈“z”型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表面卡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防护板的一端与限位杆的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踏板的内壁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限位装置呈镜像设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远离转动踏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转动踏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转动踏板的表面相抵。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脚部相抵。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贯穿转动踏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滑块远离限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转动踏板的下表面相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防护装置,当大腿部需要防护时,向远离连接块方向拉动拉块,带动限位杆同向滑动,防护弹簧发生形变,将防护板与支撑架卡接,随即向靠近限位杆方向转动转动杆,使得转动杆的限位孔与限位杆正对,松开拉块,防护弹簧为挣脱束缚产生弹力带动限位杆与挡块相抵,随即将锻炼者双腿放置于防护板的凹槽处,完成防护,目前现有大多设备在患者锻炼时,易造成大腿部再次受创,危及患者生命,该装置的应用避免上述问题且有效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限位装置,当患者脚部需要缓冲时,在锻炼过程中,患者的脚部挤压挡板使其向远离转动踏板的方向运动,带动限位块与滑块同向滑动,限位弹簧发生形变,当卡块滑动至最远处时,挡板无法继续滑动,当患者脚部停止锻炼时,限位弹簧为挣脱束缚带动挡板与限位板复位,完成限位,目前现有大多设备在锻炼过程中,患者的脚部易与转动踏板脱离,导致患者重心失衡,造成患者受伤,该装置的应用避免上述问题且有效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骨科用腿部康复辅助锻炼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骨科用腿部康复辅助锻炼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骨科用腿部康复辅助锻炼设备中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骨科用腿部康复辅助锻炼设备中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支撑脚;2、底座;3、支撑架;4、转动踏板;5、转动把手;6、防护装置;61、固定座;62、挡块;63、连接块;64、防护弹簧;65、拉块;66、限位杆;67、支撑杆;68、防护板;7、限位装置;71、限位弹簧;72、限位块;73、滑块;74、卡块;75、挡板;76、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骨科用腿部康复辅助锻炼设备,包括底座2、支撑架3和防护装置6,底座2与支撑架3的表面固定连接,底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设置的支撑脚1,支撑架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镜像设置的转动踏板4。

下面具体说一下其防护装置6和限位装置7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如图1和图3所示,防护装置6位于底座2的表面设置,防护装置6包括固定座61,固定座61与底座2的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座6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3,连接块6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防护弹簧64,防护弹簧64远离连接块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65,拉块6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66,限位杆66插设在防护弹簧64中并与其滑动连接,限位杆66贯穿连接块63并与其滑动连接,固定座61靠近连接块6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块62,挡块62与限位杆66的表面相抵,支撑架3的表面卡接有防护板68,防护板68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杆67,支撑杆67远离防护板68的一端与限位杆66的表面滑动连接。

其整个防护装置6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防护装置6,当大腿部需要防护时,向远离连接块63方向拉动拉块65,带动限位杆66同向滑动,防护弹簧64发生形变,将防护板68与支撑架3卡接,随即向靠近限位杆66方向转动转动杆,使得转动杆的限位孔与限位杆66正对,松开拉块65,防护弹簧64为挣脱束缚产生弹力带动限位杆66与挡块62相抵,随即将锻炼者双腿放置于防护板68的凹槽处,完成防护,目前现有大多设备在患者锻炼时,易造成大腿部再次受创,危及患者生命,该装置的应用避免上述问题且有效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如图1和图4所示,转动踏板4的内壁设置有限位装置7,限位装置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装置7呈镜像设置,限位装置7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弹簧71,限位弹簧71远离转动踏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2,限位块72与转动踏板4的内壁滑动连接,限位块7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75,挡板75与转动踏板4的表面相抵,挡板7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6,限位板76与脚部相抵,限位块7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73,滑块73贯穿转动踏板4并与其滑动连接,滑块73远离限位块7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74,卡块74与转动踏板4的下表面相抵。

其整个的限位装置7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限位装置7,当患者脚部需要缓冲时,在锻炼过程中,患者的脚部挤压挡板75使其向远离转动踏板4的方向运动,带动限位块72与滑块73同向滑动,限位弹簧71发生形变,当卡块74滑动至最远处时,挡板75无法继续滑动,当患者脚部停止锻炼时,限位弹簧71为挣脱束缚带动挡板75与限位板76复位,完成限位,目前现有大多设备在锻炼过程中,患者的脚部易与转动踏板4脱离,导致患者重心失衡,造成患者受伤,该装置的应用避免上述问题且有效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2所示,支撑架3的远离底座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镜像设置的转动把手5,转动把手5呈“z”型设置。

其整体的工作原理为,当大腿部需要防护时,向远离连接块63方向拉动拉块65,带动限位杆66同向滑动,防护弹簧64发生形变,将防护板68与支撑架3卡接,随即向靠近限位杆66方向转动转动杆,使得转动杆的限位孔与限位杆66正对,松开拉块65,防护弹簧64为挣脱束缚产生弹力带动限位杆66与挡块62相抵,随即将锻炼者双腿放置于防护板68的凹槽处,完成防护,目前现有大多设备在患者锻炼时,易造成大腿部再次受创,危及患者生命,该装置的应用避免上述问题且有效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当患者脚部需要缓冲时,在锻炼过程中,患者的脚部挤压挡板75使其向远离转动踏板4的方向运动,带动限位块72与滑块73同向滑动,限位弹簧71发生形变,当卡块74滑动至最远处时,挡板75无法继续滑动,当患者脚部停止锻炼时,限位弹簧71为挣脱束缚带动挡板75与限位板76复位,完成限位,目前现有大多设备在锻炼过程中,患者的脚部易与转动踏板4脱离,导致患者重心失衡,造成患者受伤,该装置的应用避免上述问题且有效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