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槽杠杆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64347发布日期:2021-10-24 09:1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槽杠杆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驱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导槽杠杆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2.儿童玩具已经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木马是小孩子最喜爱的玩具之一,能够锻炼身体协调性,增强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前挺平衡能力、和锻炼儿童的抓握能力和手臂肌肉,广受欢迎。现有专利中,申请号为cn201620518288.6的一种孔明遛遛马,公开日为20161026,公开了一种行进木马,包括主框架、龙头、前腿组件、座垫固定架、后腿组件、脚蹬组件和座垫等部件,结构复杂,制造困难,一旦损坏维护不方便,因此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导槽杠杆驱动装置,结构合理,精简结构,降低制造难度,便于维护,增强趣味。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导槽杠杆驱动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由两个t字形侧板组成的四边形围框,所述机架下方连接导槽杠杆件,两个所述t字形侧板的下端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导槽杠杆件的中部,所述导槽杠杆件前端设有两个前导槽板,两个所述前导槽板上设有对称的前导槽,所述导槽杠杆件后端设有后导槽板,所述后导槽板上设有后导槽,所述机架后端转动连接后腿,所述后腿包括两个后腿支杆,所述后腿支杆上部之间设有后导槽连接轴,所述后导槽连接轴和后导槽相配合滑动,所述机架前端转动连接转向摇块,所述转向摇块中部设有竖直套管,所述竖直套管为中空管,所述竖直套管下部两侧设有前导槽连接轴,所述前导槽连接轴和前导槽相配合滑动,所述竖直套管内转动连接有扶手插杆,所述扶手插杆上端设有扶手,所述扶手插杆下端固定设有前腿,所述前腿包括两个前腿支杆,所述后腿支杆和前腿支杆下端均设有单向轮。
5.进一步的,所述前导槽和后导槽为同向倾斜的长槽。
6.进一步的,所述导槽杠杆件前部下方设有脚踏,所述脚踏通过连杆连接导槽杠杆件下端。
7.进一步的,所述导槽杠杆件中部下方设有趾跟压板,所述趾跟压板通过连杆分别固定连接导槽杠杆件的前中部和后中部。
8.进一步的,所述导槽杠杆件后部上方设有随动座,所述随动座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导槽杠杆件上端。
9.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后部上端固定连接固定座。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连接合理,精简结构,节省工序,提高生产制作效率,维护方便,加工简单,儿童骑乘,控制使用简便,同时能够极大调动身体协调性,带来更多趣味,拓展儿童大脑和身体的配合能力,适宜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导槽杠杆件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向摇块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两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6.如图所示:1、机架,2、t字形侧板,3、导槽杠杆件,4、前导槽,5、后导槽,6、后腿,7、后导槽连接轴,8、转向摇块,9、竖直套管,10、前导槽连接轴,11、扶手插杆,12、扶手,13、前腿,14、单向轮,15、脚踏,16、趾跟压板,17、随动座,18、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9.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一种导槽杠杆驱动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包括由两个t字形侧板2组成的四边形围框,所述机架1下方连接导槽杠杆件3,两个所述t字形侧板2的下端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导槽杠杆件3的中部,所述导槽杠杆件3前端设有两个前导槽板,两个所述前导槽板上设有对称的前导槽4,所述导槽杠杆件3后端设有后导槽板,所述后导槽板上设有后导槽5,所述机架1后端转动连接后腿6,所述后腿6包括两个后腿支杆,所述后腿支杆上部之间设有后导槽连接轴7,所述后导槽连接轴7和后导槽5相配合滑动,所述机架1前端转动连接转向摇块8,所述转向摇块8中部设有竖直套管9,所述竖直套管9为中空管,所述竖直套管9下部两侧设有前导槽连接轴10,所述前导槽连接轴10和前导槽4相配合滑动,所述竖直套管9内转动连接有扶手插杆11,所述扶手插杆11上端设有扶手12,所述扶手插杆11下端固定设有前腿13,所述前腿13包括两个前腿支杆,所述后腿支杆和前腿支杆下端均设有单向轮14,所述前导槽4和后导槽5为同向倾斜的长槽。
20.脚部驱动部分的结构为:(1)所述导槽杠杆件3前部下方设有脚踏15,所述脚踏15通过连杆连接导槽杠杆件3下端。(2)所述导槽杠杆件3中部下方设有趾跟压板16,所述趾跟压板16通过连杆分别固定连接导槽杠杆件3的前中部和后中部。
21.后座部分的结构为:(1)所述导槽杠杆件3后部上方设有随动座17,所述随动座17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导槽杠杆件3上端。(2)所述机架1后部上端固定连接固定座18。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23.一、前腿13前伸原理:坐在机架1后部,随动座17通过身体下压,如图5机架1可设座垫18,重力压机架1,致前腿13、后腿6呈外分开状态,此时,前导槽连接轴10处于最低处,后
导槽连接轴7处于最高处。
24.由前后腿的单向轮14作用,此时后腿6止退,从而前腿13向前外伸出。
25.二、后腿6跟进原理:踩下脚脚踏15,上身抬起,重力通过脚踏15作用,拉动导槽杠杆件3前部向下,前导槽4和后导槽5同步向内拉前腿13、后腿6。此时,由于单向轮14作用,前腿13止退,后腿6跟进。
26.三、整体行进原理:重复一、二步骤,即坐下压、抬臀踩,推动整个装置前行。
27.转向原理:
28.转向摇块8作用下,带动前腿13前后摇动过程中,转动扶手12,即可实现转向。
29.带有趾跟压板16的实施例结构,踩趾伸,导槽杠杆件3向前倾斜,前腿13止退,后腿6跟进;跺脚收,导槽杠杆件3向后倾斜,后腿6止退,前腿13向前,循环重复上述,步骤实现前进。
3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