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护理康复训练装置

文档序号:27156736发布日期:2021-10-30 09:0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肿瘤患者护理康复训练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肿瘤科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肿瘤患者护理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肿瘤化疗是肿瘤治疗的一种手段,临床上是通过化学药物来杀灭肿瘤细胞来控制肿瘤病的病情。化疗药物对周围末梢神经产生损害作用,患者可出现肢端麻木,肢端感觉迟钝、肢体不协调等,因此,在化疗期间,需要根据身体情况做适当的训练,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但是对于那些不方便出门的患者来说,一般需要护理人员协助做一些简单的肢体蜷曲训练,不但增加护理人员的负担,而且四肢的协调性达不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肿瘤患者护理康复训练装置,有效的解决了肿瘤患者肢体协调性训练不方便的问题。
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座椅本体,座椅本体左端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倒l型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倒l型的滑板,两个滑板运动方向相反,座椅本体下方转动连接有两个前后相对且前后轴向的支撑轴,两个支撑轴的转动方向相反,两个支撑轴的相背端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摆杆,摆杆上侧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缓冲槽,缓冲槽底部经弹簧连接有移动杆,两个移动杆的相对端分别设有握把。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患者坐在座椅本体上,双脚交替蹬动脚蹬,带动患者的上肢交替左右摆动,能够很好的训练患者肢体的协调性,且训练的幅度及速度可由患者根据身体情况自主控制,训练效果佳,设置在摆杆左右摆动时,导柱在弧形槽内滑动,增加患者训练时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训练的顺利进行,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8.图3是本实用新型剖切右视轴测图。
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平行于座椅本体左侧面的剖切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1.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座椅本体1,座椅本体1左端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倒l型的滑槽2,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倒l型的滑板3,两个滑板3运动方向相反,座椅本体1下方转动连接有两个前后相对且前后轴向的支撑轴4,两个支撑轴4的转动方向相反,两个支撑轴4的相背端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摆杆5,摆杆5上侧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缓冲槽6,缓冲槽6底部经弹簧
连接有移动杆7,两个移动杆7的相对端分别设有握把8。
12.为了使两个滑板3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的两个滑槽2底部经过渡槽9连通。
13.为了使两个支撑轴4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的座椅本体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10,支撑轴4与其对应的支撑板10转动连接,两个支撑轴4相对端分别设有第一锥齿轮,座椅本体1上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且可与两个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14.为了使支撑轴4产生转动,所述的座椅本体1左侧开设有开口朝右的让位槽,让位槽左侧与前侧的滑槽2连通,前侧的滑板3右侧开设有多个齿槽,让位槽内转动连接有可与齿槽啮合的齿轮11,齿轮11前端与前侧的支撑轴4上分别同轴设有带轮,两个带轮经皮带连接。
15.为了使摆杆5稳定摆动,所述的座椅本体1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支撑轴4同轴线的弧形槽12,摆杆5上设有导柱13,导柱13自由端插入对应的弧形槽12内。
16.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的滑板3前端固定有脚蹬14。
17.为了对座椅本体1起到稳定支撑,所述的座椅本体1下侧设有多个支撑腿。
1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设置前侧的脚蹬14位于后侧的脚蹬14的上侧的初始状态;患者坐在座椅本体1上,两只脚分别放置在对应的脚蹬14上,双手分别握持对应的握把8,然后左脚向下蹬动脚蹬14,前侧的脚蹬14带动对应的滑板3向下移动,前侧的滑槽2内的气体经过渡槽9进入后侧的滑槽2内,使得后侧的滑板3带动右脚向上移动;
19.同时,齿轮11与滑板3上的齿槽啮合并产生逆时针转动,齿轮11经带传动带动前侧的支撑轴4逆时针转动,进而使前侧的摆杆5带动左上肢向左摆动;同时经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使得后侧的第一锥齿轮产生顺时针转动,后侧的支撑轴4经后侧的摆杆5带动右上肢向右摆动;
20.当前侧的滑板3底部与对应的滑槽2底部接触时,右脚向下蹬动后侧的脚蹬14,使得后侧的滑板3向下移动,后侧滑槽2内的气体进入前侧的滑槽2内,使得前侧的滑板3经脚蹬14带动左脚向上移动,同时经过齿轮11、带传动使得左上肢向右摆动,右上肢向左摆动;患者双脚交替蹬动滑板3,在实现双腿运动的同时,使得患者的双上肢实现交替的左右摆动,有效促进腿部及上肢的血液循环,且还可以起到往复抬肩的作用。
21.本实用新型在摆杆5上侧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移动杆7,为的是在患者上肢向右摆动时,对应侧的肩部会略向上抬起,当手摆过身体时,手与肩部之间的距离变小,移动杆7挤压弹簧并向下移动,在达到训练效果的同时,增加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提高治疗效果。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患者坐在座椅本体上,双脚交替蹬动脚蹬,带动患者的上肢交替左右摆动,能够很好的训练患者肢体的协调性,且训练的幅度及速度可由患者根据身体情况自主控制,训练效果佳,设置在摆杆左右摆动时,导柱在弧形槽内滑动,增加患者训练时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训练的顺利进行,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肿瘤患者护理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座椅本体(1),其特征在于,座椅本体(1)左端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倒l型的滑槽(2),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倒l型的滑板(3),两个滑板(3)运动方向相反,座椅本体(1)下方转动连接有两个前后相对且前后轴向的支撑轴(4),两个支撑轴(4)的转动方向相反,两个支撑轴(4)的相背端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摆杆(5),摆杆(5)上侧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缓冲槽(6),缓冲槽(6)底部经弹簧连接有移动杆(7),两个移动杆(7)的相对端分别设有握把(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患者护理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滑槽(2)底部经过渡槽(9)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患者护理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本体(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10),支撑轴(4)与其对应的支撑板(10)转动连接,两个支撑轴(4)相对端分别设有第一锥齿轮,座椅本体(1)上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且可与两个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患者护理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本体(1)左侧开设有开口朝右的让位槽,让位槽左侧与前侧的滑槽(2)连通,前侧的滑板(3)右侧开设有多个齿槽,让位槽内转动连接有可与齿槽啮合的齿轮(11),齿轮(11)前端与前侧的支撑轴(4)上分别同轴设有带轮,两个带轮经皮带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患者护理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本体(1)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支撑轴(4)同轴线的弧形槽(12),摆杆(5)上设有导柱(13),导柱(13)自由端插入对应的弧形槽(12)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患者护理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板(3)前端固定有脚蹬(14)。

技术总结
肿瘤患者护理康复训练装置,有效的解决了肿瘤患者肢体协调性训练不方便的问题;包括座椅本体,座椅本体左端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倒L型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倒L型的滑板,两个滑板运动方向相反,座椅本体下方转动连接有两个前后相对且前后轴向的支撑轴,两个支撑轴的转动方向相反,两个支撑轴的相背端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摆杆,摆杆上侧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缓冲槽,缓冲槽底部经弹簧连接有移动杆,两个移动杆的相对端分别设有握把;通过患者坐在座椅本体上,双脚交替蹬动脚蹬,带动患者的上肢交替左右摆动,能够很好的训练患者肢体的协调性,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熊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3.10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