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呼吸内科肺功能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41833发布日期:2022-01-26 17:5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呼吸内科肺功能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儿童呼吸内科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2.肺功能锻炼装置是呼吸内科科常见的术后肺部康复锻炼的医疗器具,利用功能锻炼装置为患者提供呼吸训练,从而辅助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在医院经常采用呼吸锻炼装置仅仅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的呼吸过程进行有效锻炼,从而达到改善患者呼吸系统的目的;传统呼吸锻炼装置对患者的呼吸过程进行强化训练,仅仅加强了患者的呼吸肌的强度,锻炼的方式单一枯燥缺乏趣味性,同时单一的针对患者的呼吸肌进行强化训练导致训练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呼吸内科肺功能康复训练器,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训练装置存在训练方式单一训练过程枯燥导致患者的训练积极性差和锻炼效果不佳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有吹气管,所述吹气管连通有气压缸,所述气压缸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开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上啮合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单向间歇机构,所述单向间歇结构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啮合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上固定连接有槽轮机构,所述槽轮机构上固定连接有记数筒,所述记数筒上设有若干个记数区,所述记数区前侧的箱体上开有观测口;
5.所述单向间歇机构包括有转盘,所述转盘与第一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第二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上开有两个一百八十度分布的棘齿槽,上侧所述棘齿槽上配合有与转盘转动连接的棘爪,所述棘爪与所述转盘之间安装有扭簧,下侧所述棘齿槽上配合有与箱体固定连接的弹性的限位片。
6.优选的,所述活塞杆后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后侧的箱体上开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上套有弹簧没所述弹簧位于活塞杆与箱体之间。
7.优选的,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有与吹气管相配合的卡扣,所述卡扣上侧的吹气管为波纹管结构。
8.优选的,所述齿轮槽的齿数等于第一齿轮总齿数的一半,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的传动比为1:2。
9.优选的,所述槽轮机构包括有拨盘和槽轮,所述拨盘与第三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槽轮与记数筒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记数区的个数与所述槽轮上的槽数相对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突出的优点:记数筒的转动与呼吸训练相结合在儿童锻炼时可以得到通过观察口看到不同记数区上的不同画面,提高儿童的训练兴趣,降低训练
过程中的枯燥感,增大训练的动力,有助于儿童早日康复;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训练装置存在训练方式单一训练过程枯燥导致患者的训练积极性差和锻炼效果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向间歇机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槽轮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标号:1、箱体;2、吹气管;3、气压缸;4、活塞杆;5、齿轮槽;6、第一齿轮;7、单向间歇机构;701、转盘;702、转动块;703、棘齿槽;704、棘爪;705、扭簧;706、限位片;8、第二齿轮;9、第三齿轮;10、槽轮机构;1001、拨盘;1002、槽轮;11、记数筒;12、记数区;13、导向杆;14、弹簧;15、卡扣;16、观测口。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7.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固定连接有吹气管2,所述吹气管2连通有气压缸3,所述气压缸3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杆4,所述活塞杆4上开有齿轮槽5,所述齿轮槽5上啮合有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6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单向间歇机构7,所述单向间歇结构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8,所述第二齿轮8上啮合有第三齿轮9,所述第三齿轮9上固定连接有槽轮机构10,所述槽轮机构10上固定连接有记数筒11,所述记数筒11上设有若干个记数区12,所述记数区12前侧的箱体1上开有观测口16;
18.所述单向间歇机构7包括有转盘701,所述转盘701与第一齿轮6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701转动连接有转动块702,所述转动块702与第二齿轮8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702上开有两个一百八十度分布的棘齿槽703,上侧所述棘齿槽703上配合有与转盘701转动连接的棘爪704,所述棘爪704与所述转盘701之间安装有扭簧705,下侧所述棘齿槽703上配合有与箱体1固定连接的弹性的限位片706;所述活塞杆4后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3,所述导向杆13后侧的箱体1上开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13上套有弹簧14没所述弹簧14位于活塞杆4与箱体1之间。
19.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儿童向吹气管2内反复吹气,吹气管2内的气压推动活塞杆4在气压缸3内的移动来训练孩子的肺功能,为了使训练过程不过与单调无趣,在活塞杆4移动过程中会带动过程中会通过齿轮槽5带动第一齿轮6转动,第一齿轮6转动带动单向间歇机构7运动,单向间歇机构7带动第二齿轮8转动,第二齿轮8带动第三齿轮9和槽轮机构10进行转动,槽轮1002结构带动记数筒11进行单向的旋转,记数筒11的各个记数区12内有递增的数字标识比并且各个记数区12内粘贴有不同的趣味贴纸,训练者没通过吹气管2推动活塞杆4在气压缸3内运动一个行程,在箱体1的观测口16的位置就看到记数筒11转换一个记数区12,记数区12上数字和贴纸可以增大训练儿童的训练兴趣,增大儿童训练的积极性;活塞杆4后侧的导向杆13与箱体1之间只有前后滑动的自由度,保证活塞杆4在气压缸3内水平前后移动,弹簧14对活塞杆4的向后移动提供一个阻力,增大孩子的训练难度,达到的更好
的训练效果,同时在活塞杆4相对气压缸3向后侧移动之后,弹簧14可以使活塞杆4恢复至初始状态的作用,为下次训练做准备,如图2和图3所示,当活塞杆4向后移动时,活塞杆4带动第一齿轮6进行逆时针的转动,第一齿轮6带动转盘701逆时针转动,转盘701逆时针转动通过棘爪704和棘齿槽703的配合带动转动块702进行逆时针的转动,齿轮槽5上的齿数为第一齿轮6齿数的一半,齿轮槽5可以带动第一齿轮6逆时针转动一百八十度,同时第一齿轮6通过转盘701、棘爪704和棘齿槽703的配合带动转动块702转动一百八十度,将转动块702上的两个棘齿槽703的位置刚好对换,之后在弹簧14作用下活塞杆4向前运动,活塞杆4向前运动时齿轮槽5带动第一齿轮6进行顺时针转动,第一齿轮6道带动转盘701和棘爪704进行顺时针转动,棘爪704顺时针转动时棘爪704与棘齿槽703脱离配合,限位片706与棘齿槽703配合避免转动块702发生回转现象,棘爪704随转盘701顺时针转动一百八十度后,棘爪704再次与上侧的棘齿槽703配合,等待下次运动,活塞杆4在气压缸3内的一个行程可以带动第一齿轮6往复回转一百八十度,第一齿轮6的往复回转带动转动块702单向转动一百八十度,从而是转盘701、棘爪704、扭簧705、转动块702、棘齿槽703和限位片706共同构成单向间歇机构7;转动块702转动一百八十度带动第二齿轮8转动一百八十度,第二齿轮8与第三齿轮9的传动比为1:2,第二齿轮8带动第三齿轮9刚好转动一周,第三齿轮9带动槽轮机构10内的拨盘1001转动一周,槽轮机构10内拨盘1001转动一周,拨盘1001的运动刚好带动槽轮1002转动一个槽,槽轮机构10上的槽数与记数筒11上的记数区12相对应,槽轮1002转动一个槽刚好使记数筒11转动一个记数区12的弧度;从而达到活塞杆4每做一个行程,观测口16内的记数区12发生一次改变的情况。
20.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训练装置存在训练方式单一训练过程枯燥导致患者的训练积极性差和锻炼效果不佳的问题。。
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