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用的回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82954发布日期:2022-05-11 12:54阅读:91来源:国知局
训练用的回球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球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训练用的回球装置。


背景技术:

2.球类运动既需要足够的耐力与爆发力,也需要良好的技能,因此,专业选手为了提升技能,除了会有教练指导外,还需要反复练习。
3.以羽毛球运动为例,目前球员的训练方式大约有以下两种:
4.1、协同教练或其它球员陪练:由于是两个球员对打,因此,在不同思维及不同情境下,会有不同的球路,所以,球路变化最多。但是,训练时间,会受限于陪练球员或教练的时间,机动性较低。
5.2、由发球机发球:可以配合训练的球员,在任何时间进行训练,且球路可以根据设定模式有多种变化。但是,发球机无法回击羽毛球,因此,击发的每一颗球只能被球员回击一次,而会在训练过程中耗用大量的羽毛球,且在相同的设定模式下,击发的球路固定,无法训练球员接球时的临场反应。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时间不受限制,且不需要对手的自我模拟训练,及能够提升球员临场反应的训练用的回球装置。
7.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用的回球装置,包含支撑单元、回球单元,及限位单元。
8.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支架。
9.所述回球单元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架,且与第一轴线夹能够缩放的第一夹角,并包括具有弹塑性且适用于反弹球件的板件。
10.所述限位单元形成在所述支撑单元与所述回球单元间,且用于稳定所述回球单元于所述第一夹角。
11.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用的回球装置,所述板件具有支撑层,及叠置在所述支撑层且适用于反弹所述球件的弹性层,所述支撑层用于支撑所述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由高硬度的泡棉制成。
12.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用的回球装置,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转动组,所述转动组具有枢接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架且以所述第一轴线为中心摆动的第一换向件,及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回球单元的第二换向件,所述第一换向件与所述支撑单元夹能够缩放的第二夹角,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换向件枢接于所述第一换向件且以第二轴线为中心摆动,并与所述第一轴线夹所述第一夹角,所述第二轴线实质上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
13.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用的回球装置,所述限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架与所述回球单元间且用于带动所述回球单元缩放所述第一夹角的俯仰限位组,所述俯仰限位组以液压、气压、电动力其中一种为动力源。
14.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用的回球装置,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架
且枢接于所述第一换向件的衔接件,所述衔接件与所述第一换向件夹所述第二夹角,所述限位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第一换向件与所述回球单元间且能够缩放所述第二夹角的偏转限位组,所述偏转限位组以液压、气压、电动力其中一种为动力源。
15.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用的回球装置,所述限位单元还包括遥控器,所述俯仰限位组与所述偏转限位组以电动力为动力源,所述遥控器用于控制所述俯仰限位组带动所述回球单元,及用于控制所述偏转限位组带动所述回球单元。
16.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用的回球装置,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两个沿第二轴线方向相间隔的支架,及连接所述支架一端且适用于立置于球场的底座,所述第二轴线实质上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
17.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用的回球装置,所述回球单元能够转动地枢设在所述支架间,且还包括围绕所述板件的边框,所述边框具有两个形成在两侧的螺孔,所述限位单元包括两个第一栓件,每一个所述第一栓件具有能够转动地通过各自的支架且螺合于各自的螺孔的螺杆,及迫抵在各自的支架的栓头。
18.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用的回球装置,所述限位单元还包括两个枢设在所述支架的摆臂,及两个安装在所述边框且沿所述第二轴线相间隔的第二栓件,每一个所述摆臂沿长度方向延伸,并具有多个沿所述长度方向排列的穿孔,每一个所述第二栓件能够脱离地穿置在各自的摆臂对应的穿孔。
19.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用的回球装置,每一个所述支架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延伸,并具有多个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排列的通孔,且每一个所述第一栓件通过各自的支架对应的通孔。
20.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用的回球装置,所述回球单元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板件的背架,及至少一个连接于所述背架且枢接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架的连动件。
21.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用的回球装置,所述至少一个支架具有形成在一端的螺孔,所述至少一个连动件具有连接于所述背架的连接段,及两个相反于所述连接段且界定出凹槽的耳座,所述凹槽供所述至少一个支架穿置,所述限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栓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栓件具有能够转动地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连动件的所述耳座且螺合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架的螺孔的螺杆,及迫抵在对应的耳座的栓头。
22.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用的回球装置,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两个支架、两个连动件,及两个弹性组,每一个所述支架具有第一套件,及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能够移动地套合于所述第一套件的第二套件,所述第一套件具有多个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排列的定位孔,所述第二套件穿置在所述第一套件内,并具有所述螺孔,及破孔,每一个所述弹性组能够被压缩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套件内,并具有穿出所述破孔且能够弹动地卡抵于对应的定位孔的卡抵部。
23.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用的回球装置,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延伸的支架,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多个连接于所述支架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相间隔,所述回球单元的一端抵靠在其中限位件。
24.本实用新型的训练用的回球装置,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适用于安装在壁面且与所述支架成第三夹角的背架,所述回球单元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背架、所述壁面两个中的其中一个。
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可以调整角度且具有弹塑性的回球单元,使球员除了可以不断回接反弹的球件外,还可以在所述球件的反弹角度与反弹距离不固定的情形下,训练接球时的实时反应、控球力量,及回击角度,而提升训练的多样性效果,包含敏捷度、肌耐力、稳定性、控球手感,及模拟打球的拟真度。
附图说明
26.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27.图1是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训练用的回球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28.图2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29.图3是是沿着图2中的线
ⅲ‑ⅲ
所截取的剖视图;
30.图4是侧视示意图,说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回球单元能够调整第一夹角;
31.图5是类似于图4的侧视示意图,但所述回球单元能够沿第一轴线调整高度;
32.图6是侧视示意图,说明所述第一实施例用于回弹球件;
33.图7是类似于图6的侧视示意图,但所述球件回弹后的飞行路径不同;
34.图8类似于图2的立体图,但所述回球单元与两个支架的第一夹角为0 度;
35.图9是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训练用的回球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36.图10是所述第二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37.图11是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训练用的回球装置的第三实施例;
38.图12是所述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39.图13是所述第三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40.图14是所述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41.图15是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训练用的回球装置的第四实施例;
42.图16是所述第四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43.图17是所述第四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
44.图18是类似于图15的立体图,但遥控器用于控制回球单元调整角度;
45.图19是侧视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训练用的回球装置的第五实施例;及
46.图20是类似于图19的侧视图,但回球单元抵靠在壁面与支架间。
具体实施方式
47.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训练用的回球装置的一个第一实施例,包含一个支撑单元1、一个回球单元2,及一个限位单元3。
48.所述支撑单元1包括两个沿一条第一轴线z方向延伸且沿一条第二轴线 x方向相间隔的支架11,及一个连接所述支架11一端且适用于立置于一个球场(图未示)的底座12。每一个所述支架11具有多个沿所述第一轴线z方向排列的通孔111。所述第二轴线x实质上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z。
49.所述回球单元2枢设在所述支架11间,且与所述第一轴线z夹一个第一夹角θ1,而能够以所述第二轴线x为中心相对所述支架11俯仰摆动,并包括一个具有弹塑性且适用于反弹一个球件4(如图6)的板件21,及一个围绕所述板件21周缘的边框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板件21具有一个支撑层 211,及一个叠置在所述支撑层211上的弹性层212。所述支撑层
211可以是木料或强化玻璃,用于支撑所述弹性层212。所述弹性层212由高硬度的泡棉制成。所述边框22具有两个形成在两侧的螺孔221。所述第一夹角θ1小于90度。
50.所述限位单元3安装在所述支撑单元1与所述回球单元2间,并包括两个第一栓件31。每一个所述第一栓件31具有一个螺杆311,及一个相反于所述螺杆311的栓头312。所述螺杆311能够转动地通过各自的支架11对应的通孔111,且螺合于所述边框22的各自的螺孔221。所述栓头312迫抵在各自的支架11。
51.参阅图1、图4与图5,调整并缩放所述回球单元2的第一夹角θ1时,只需旋退所述第一栓件31,并扳动所述回球单元2至需求的角度后,再旋进所述第一栓件31,使所述第一栓件31的螺杆311螺合于所述边框22的螺孔 221,至所述栓头312迫抵于所述支架11锁紧所述边框22后,就可以稳定所述回球单元2于默认的第一夹角θ1。
52.调整所述回球单元2的高度时,只需卸离所述第一栓件31,再沿所述第一轴线z方向调整所述回球单元2至预定的高度,使所述边框22的所述螺孔221对准所述支架11对应的通孔111,然后,旋进所述第一栓件31,使所述第一栓件31的螺杆311通过所述支架11的通孔111,并螺合于所述边框22的螺孔221,就可以固定所述回球单元2于默认的高度。
53.参阅图3、图4与图6,以所述球件4为羽毛球为例,训练时,只需将本实用新型置放于球员前方,就可以在球员将所述球件4击打至所述板件21 的弹性层212时,通过所述弹性层212的弹塑性,回弹所述球件4,此时,球员可以回接由所述板件21反弹的球件4,并再次将所述球件4击打至所述板件21的弹性层212。如此周而复始,一直到球员漏接所述球件4,且所述球件4落地为止。
54.由于所述板件21与所述第一轴线z间的第一夹角θ1会决定所述球件4 反弹的高度,因此,球员可以根据训练的需求,调整所述板件21至适当的角度,举例来说,如图6所示,当所述第一夹角θ1越大时,所述球件4反弹的高度就越高,且所述球件4的飞行路径会由所述板件21向上飞升,借此,可以反复进行杀球的训练,如图7所示,当所述第一夹角θ1越小时,所述球件4反弹的高度越低,且所述球件4的飞行路径会越接近直线,借此,可以反复进行正拍、或反拍的抽球训练、平球训练。
55.另外,由于所述球件4击打至所述板件21的角度、力量,会影响所述球件4反弹时的角度,及反弹的距离,因此,随着球员击打所述球件4时的角度不同、力量不同,回弹的所述球件4就会有不同的角度变化,落点也会改变,因此,除了可以训练接球时的技巧外,还可以训练球员的临场反应。
56.参阅图4与图8,当要收纳本实用新型的回球装置时,只需调整所述回球单元2的第一夹角θ1=0度,就可以使所述回球单元2平行于所述支架11,而缩减整体所占用的空间,并提升收纳时的空间效益。
57.参阅图9与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第二实施例,其与所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同样包含所述支撑单元1、所述回球单元2,及所述限位单元3,差异在于:
58.所述限位单元3还包括两个枢设在所述支架11的摆臂32,及两个安装在所述边框22且沿所述第二轴线x方向相间隔的第二栓件33。每一个所述摆臂32沿一个长度方向l延伸,并具有多个沿所述长度方向l排列的穿孔 321。每一个所述第二栓件33能够脱离地穿置在各自的摆臂32对应的穿孔 321。
59.借此,当所述回球单元2稳定于默认的第一夹角θ1后,可以转动所述摆臂32,至所
述摆臂32对应的穿孔321与固定在所述边框22上的第二栓件 33对合后,就可以通过所述摆臂32支撑所述回球单元2,并通过所述第二栓件33限制所述回球单元2的角度。借此,进一步在球员击球的过程中,维持所述板件21的第一夹角θ1,不会因为球件4(图未示)击打于所述板件 21的力量过大,而有角度偏移的情形。
60.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所述摆臂32具有限位作用,因此,所述第一栓件 31不限于是螺栓,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变化例中,也可以是一种插销。
61.参阅图11~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第三实施例,其与所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同样包含所述支撑单元1、所述回球单元2,及所述限位单元3,差异在于:
62.所述支撑单元1还包括两个能够被压缩的弹性组13。且每一个所述支架 11具有一个第一套件112,及一个沿所述第一轴线z方向能够移动地套合于所述第一套件112的第二套件113。所述第一套件112具有多个沿所述第一轴线z方向排列的定位孔114,所述第二套件113穿置在所述第一套件112 内,并具有一个形成在一端的螺孔115,及一个破孔116。每一个所述弹性组13安装在所述第二套件113内,并具有一个穿出所述破孔116且能够弹动地卡抵于对应的定位孔114的卡抵部131。
63.所述回球单元2还包括一个连接于所述板件21的背架23,及两个连接于所述背架23且枢接于所述支架11的连动件24。每一个所述连动件24具有一个连接于所述背架23的连接段241,及两个相反于所述连接段241且界定出一个凹槽242的耳座243。所述凹槽242供各自的支架11穿置。
64.所述限位单元3的每一个所述第一栓件31的螺杆311沿所述第二轴线 x方向能够转动地通过各自的连动件24的所述耳座243,且螺合于各自的支架11的螺孔115,每一个所述第一栓件31的栓头312迫抵在对应的耳座243。
65.借此,调整所述回球单元2的第一夹角θ1时,同样只需旋退所述第一栓件31,并扳动所述回球单元2带动所述背架23与所述连动件24,就能够以所述第二轴线x为中心转动至需求的第一夹角θ1,然后,再旋进所述第一栓件31,使所述第一栓件31的螺杆311螺合于所述支架11的螺孔115,至所述栓头312迫抵于所述耳座243锁紧所述连动件24后,就可以稳定所述回球单元2于默认的第一夹角θ1。
66.调整所述回球单元2的高度时,只需迫挤所述弹性组13的卡抵部131 脱离所述支架11的第一套件112的定位孔114,就可以伸缩所述第二套件 113,并带动所述回球单元2沿所述第一轴线z方向升降至预定的高度,然后,释放所述弹性组13,使所述弹性组13的卡抵部131卡抵于对应的定位孔114,就可以固定所述回球单元2于默认的高度。
67.应当注意的是,调整所述回球单元2的高度时,不限于是通过伸缩所述第二套件113的方式,在本实施的其它变化例中,也可以通过液压、或气压或电动力等方式改变所述支架11的高度,由于本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根据以上说明可以推知扩充细节,因此不多加说明。
68.参阅图15、图16与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第四实施例,其与所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同样包含所述支撑单元1、所述回球单元2,及所述限位单元3,差异在于:
69.所述支撑单元1还包括一个连接于所述支架11另一端且沿所述第二轴线x方向延伸的衔接件16,及一个转动组17。
70.所述转动组17具有一个枢接于所述支架11且以所述第一轴线z为中心左右摆动的
第一换向件171,及两个安装在所述回球单元2且沿所述第二轴线x方向相间隔的第二换向件172。所述第一换向件171与所述衔接件16 夹一个能够缩放的第二夹角θ2。所述第二换向件172枢接于所述第一换向件171且以所述第二轴线x为中心相对所述第一换向件171摆动,并与所述第一轴线z夹所述第一夹角θ1。
71.所述限位单元3包括两个安装在所述第一换向件171且沿所述第二轴线 x方向相间隔的俯仰限位组35,及一个安装在所述第一换向件171且邻近其中一个所述俯仰限位组35的偏转限位组36。
72.每一个所述俯仰限位组35用于缩放所述第一夹角θ1,并具有一个连接于各自的第二换向件172且沿一个第三轴线y方向伸缩的第一连动件351。每一个所述俯仰限位组35能够以液压、或气压或电动力为动力源,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俯仰限位组35为电动马达,由于是一般市售的产品,于此不多加说明。所述第三轴线y实质上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z、所述第二轴线x。
73.所述偏转限位组36用于缩放所述第二夹角θ2,并具有一个连接于所述衔接件16且沿所述第三轴线y方向伸缩的第二连动件361。所述偏转限位组36能够以液压、或气压或电动力为动力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偏转限位组36为电动马达,由于是一般市售的产品,于此不多加说明。
74.借此,调整所述回球单元2的第一夹角θ1时,只需通过开关(图未示) 控制所述俯仰限位组35的第一连动件351伸缩,就可以通过所述第二换向件172与所述第一换向件171的枢接关系,推动所述回球单元2以所述第二轴线x为中心转动,待转动至需求的第一夹角θ1后,通过抵顶在所述第二换向件172与所述第一换向件171间的所述俯仰限位组35,使所述回球单元 2稳定于默认的第一夹角θ1。
75.另外,除了可以调整所述回球单元2的第一夹角θ1外,本实施例还能够调整所述回球单元2的第二夹角θ2,调整时,同样只需通过开关(图未示) 控制所述偏转限位组36的第二连动件361伸缩,就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换向件171与所述衔接件16的枢接关系,推动所述第一换向件171连同所述第二换向件172与所述回球单元2以所述第一轴线z为中心转动,待转动至需求的第二夹角θ2后,通过抵顶在所述第一换向件171与所述衔接件16间的所述偏转限位组36,使所述回球单元2稳定于默认的第二夹角θ2。
76.应当注意的是,所述俯仰限位组35与所述偏转限位组36不限于是通过开关控制,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变化例中,也可以如图18所示,所述限位单元3还包括一个遥控器37。借此,可以通过无线遥控的方式,以所述遥控器 37控制所述俯仰限位组35带动所述回球单元2,或控制所述偏转限位组36 带动所述回球单元2。
77.参阅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第五实施例,其与所述第一实施例同样包含所述支撑单元1、所述回球单元2,及所述限位单元3,差异在于:
78.所述支撑单元1包括一个适用于安装在一个壁面5的背架14,及一个连接于所述背架14且与所述背架14夹一个第三夹角θ3的支架15。所述支架 15沿一个第一轴线z方向延伸。较佳的,所述第三夹角θ3实质上为90度,当然也能够根据场地或使用需求,改用不同的第三夹角θ3。
79.所述限位单元3包括多个连接于所述支架15的限位件34。所述限位件 34沿所述第一轴线z方向相间隔且沿一个第二轴线(图未示)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34是一种
角锥。
80.使用时,只需将所述回球单元2抵靠在所述背架14与所述支架15间,且通过所述其中一个限位件34阻挡并限位所述回球单元2,就可以使所述回球单元2稳定于所述背架14与所述支架15间。且当所述回球单元2的一端抵靠在越邻近所述背架14的限位件34时,所述回球单元2的另一端就越远离所述支架15,所述回球单元2与所述支架15间的第一夹角θ1就越大,相反的,当所述回球单元2的所述一端抵靠在越远离所述背架14的限位件34时,所述回球单元2的所述另一端就越邻近所述支架15,所述回球单元2 与所述支架15间的第一夹角θ1就越小。借此,同样可以在球员击球的过程中,维持所述回球单元2的第一夹角θ1。
81.应当注意的是,所述回球单元2不限于抵靠在所述背架14,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变化例中,也可以在所述背架14较短或仅为一个连接媒介时,抵靠在所述壁面5。另外,所述背架14不限于以所述背架14连接于所述壁面5,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变化例中,也可以省略所述背板14,而如图20所示,所述回球单元2稳定于所述壁面5与所述支架15间。
82.应当注意的是,所述球件4不限于是羽毛球,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变化例中,也可以是桌球、网球、足球

等,当不以此为限。
83.经由以上的说明,能够将前述实施例的优点归纳如下:
84.1、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较性高,可以在使用时间不受限制,且不需要对手的情形下,自我模拟训练,进而提升使用上的方便性与实用性。
85.2、且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训练的需求,任意调整所述回球单元2的角度及高度,使反弹的球件4能够有不同的球路变化,且只要所述球件4不落地,就能够不断回击所述球件4。
86.3、再者,球员除了可以不断回接反弹的球件4外,还可以在所述球件4 的反弹角度与反弹距离不固定的情形下,训练接球时的实时反应、控球力量,及回击角度,而提升训练的多样性效果,包含敏捷度、肌耐力、稳定性、控球手感,及模拟打球的拟真度。
8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变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