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健身装置,涉及弹跳杆,具体涉及具有高弹跳能力的弹跳杆。
背景技术:
1、弹跳杆运动是一项广受青少年欢迎的运动。对于大多弹跳杆,其构成是把手、弹力缸、弹力杆,经由弹力缸对弹力杆产生弹性作用,供使用者作弹跳运动。而现有的弹跳缸,弹力缸内单独设有张力弹簧,弹力缸下端连设有踏板,上端连设有把手,使用者相对地面作踩压,藉由张力弹簧的回弹力形成跳跃,从而上下跃动。弹跳杆的弹跳高度取决于弹跳组件的回弹力大小,弹跳组件的回弹力可通过弹跳组件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具有高弹跳能力的弹跳杆,其弹跳高度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具有高弹跳能力的弹跳杆,其包括把手架、支架、弹跳组件、脚踏板,支架顶部设有把手架,两个支架之间设有弹跳组件,弹跳组件的缸体、支架底部设有脚踏板,弹跳组件的活塞杆底部设有橡胶脚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跳组件包括缸体、活塞杆、压缩弹簧,所述缸体包括上缸体、下缸体,上缸体、下缸体之间设有固定隔板,活塞杆上设有第一活塞、止位板,第一活塞位于上缸体内,第一活塞将上缸体分为第一缸体、第二缸体,止位板位于下缸体内,活塞杆贯穿固定隔板和缸体底部,固定隔板与止位板之间的活塞杆上套有压缩弹簧,第一缸体、第二缸体、下缸体分别设有通气孔,第一缸体的通气孔上配有堵塞。
4、进一步的,所述止位板与下缸体配合,下缸体内部设有导向柱,导向柱沿着下缸体轴向设置,导向柱贯穿止位板。
5、更进一步的,下缸体底部的缸帽与下缸体通过螺纹连接,缸帽上设有定位凹槽,导向柱端部插入定位凹槽中。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7、当弹跳杆下落与地面发生撞击时,弹跳组件的活塞杆向上移动,第一活塞向上挤压第一缸体,第一缸体被向上挤压体积变小,第一缸体的气压增大,第四缸体内的压缩弹簧被止位板挤压,压缩弹簧被压缩。当弹跳杆在弹跳组件的回弹力下被向下反弹时,弹跳组件的回弹力取决于第一缸体气压对第一活塞的向下挤压力和压缩弹簧的回弹力,从而活塞杆的反弹速度快,弹跳组件的回弹力强度大,弹跳杆的弹跳高度高。
1.具有高弹跳能力的弹跳杆,其包括把手架、支架、弹跳组件、脚踏板,支架顶部设有把手架,两个支架之间设有弹跳组件,弹跳组件的缸体、支架底部设有脚踏板,弹跳组件的活塞杆底部设有橡胶脚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跳组件包括缸体、活塞杆、压缩弹簧,所述缸体包括上缸体、下缸体,上缸体、下缸体之间设有固定隔板,活塞杆上设有第一活塞、止位板,第一活塞位于上缸体内,第一活塞将上缸体分为第一缸体、第二缸体,止位板位于下缸体内,活塞杆贯穿固定隔板和缸体底部,固定隔板与止位板之间的活塞杆上套有压缩弹簧,第一缸体、第二缸体、下缸体分别设有通气孔,第一缸体的通气孔上配有堵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高弹跳能力的弹跳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止位板与下缸体配合,下缸体内部设有导向柱,导向柱沿着下缸体轴向设置,导向柱贯穿止位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高弹跳能力的弹跳杆,其特征在于,下缸体底部的缸帽与下缸体通过螺纹连接,缸帽上设有定位凹槽,导向柱端部插入定位凹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