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下肢用康复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56923发布日期:2023-01-17 16:0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术后下肢用康复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术后下肢用康复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2.一些腿部伤病患者通常在术后需要使用康复装置对腿部患处进行训练恢复,使腿部患处能够痊愈,同时增加患者的抵抗力,因此需要使用到术后下肢用的康复训练器材。现有的下肢康复训练器材大多为独立放置的体型比较庞大的训练机器,并不适用于一些术后行动不便需要卧床的患者,为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对病床进行改造的康复训练装置,该种改造造价高,且改造后的病床虽然可有效进行康复训练,但其作为长期躺卧的病床的舒适度大大降低;针对该技术问题,亟需一种能适用于普通病床的便捷式安装拆卸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使用及收纳方便且使患者对下肢进行运动的术后下肢用康复护理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5.一种术后下肢用康复护理装置,包括背面固定于床尾挡板上的固定板、朝向所述固定板做腿部伸缩运动的脚部推拉装置以及腿部屈伸装置,所述固定板前面的两侧设有横板,两个所述横板的相向面设有滑槽,所述脚部推拉装置包括与固定板平行设置的脚踏板和拉簧组件,所述脚踏板设于两个所述横板之间,所述脚踏板两侧的后端设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外侧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块;所述脚踏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所述拉簧组件连接;所述腿部屈伸装置包括相互铰接拱起的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斜板底面中部和第二斜板底面中部的拉簧件,所述第二斜板的后端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与所述脚踏板底部连接,所述第一斜板的前端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设有卡接至病床扶手处的卡接件。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和脚踏板的相向面均设有若干对钩环;所述拉簧组件包括若干个拉簧,所述拉簧两端设有可拆装的钩至所述钩环的挂钩。
7.进一步的,所述脚踏板的前面设有脚面固定环。
8.进一步的,所述脚踏板的前侧底部设有垫板,所述垫板前侧设有铰接轴,所述第二斜板的后端设有套接所铰接轴的铰接轴承。
9.进一步的,所述垫板上设有棉质材料制成的且上表面内凹的脚踝垫。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斜板上表面设有腿部固定环;所述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对应所述拉簧件的位置均设有容置槽,所述拉簧件铰接于两个所述容置槽的相反端部。
11.更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两端连接有朝向前侧延伸的防滑胶垫,所述防滑胶垫上分布有数个按摩柱。
12.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的上表面设有浅槽,所述浅槽上方设有塑料面板,所述浅槽内设有电加热膜,所述电加热膜通过电线连接至设于转轴一端侧部的控制装置。
13.进一步的,所述塑料面板的横截面均为波纹面;所述转轴的两端为伸缩杆结构。
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背面设有两个竖向滑槽,所述竖向滑槽内侧壁设有锯齿,所述竖向滑槽上设有两端为弧形的滑板,两个所述滑板的前侧均连接于一挂板,所述挂板为卡至床尾挡板上方的倒u型板体。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术后下肢用康复护理装置固定于床尾,并将卡接件卡接至病床扶手的竖杆上实现快捷安装,在使用时患者将腿部屈膝后放置斜板上,脚部抵至脚踏板进行伸展屈膝运动。拉簧组件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调节拉簧的数量,实现针对不同康复时期患者下肢的康复训练。此外,还对腿部进行保温按摩,利于患者下肢的康复。该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具有随装随用,方便收纳等优点。
附图说明
17.图1为实施例1的术后下肢用康复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实施例1的第一斜面的前端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实施例2的术后下肢用康复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实施例3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实施例4的固定板的固定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术后下肢用康复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23.实施例1
24.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术后下肢用康复护理装置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25.本实施例一种术后下肢用康复护理装置,包括背面固定于床尾挡板上的固定板1、朝向所述固定板1做腿部伸缩运动的脚部推拉装置以及腿部屈伸装置,所述固定板1前面的两侧设有横板2,两个所述横板2的相向面设有滑槽22,所述脚部推拉装置包括与固定板1平行设置的脚踏板3和拉簧组件,所述脚踏板3设于两个所述横板2之间,所述脚踏板3两侧的后端设有延伸杆30,所述延伸杆30的外侧设有与所述滑槽22相配合的滑块36;所述脚踏板3与所述固定板1之间通过所述拉簧组件连接;所述腿部屈伸装置包括相互铰接拱起的第一斜板40和第二斜板41、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斜板40底面中部和第二斜板41底面中部的拉簧件42,所述第二斜板41 的后端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与所述脚踏板3底部连接,所述第一斜板40的前端套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两端设有卡接至病床扶手处的卡接件6。
26.在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直接将该装置放置床尾,将卡接件卡接至病床扶手的竖
杆上(当然该处卡接件也可设置为绑绳或其他固定方式),患者将腿部屈膝后放置斜板上,脚部抵至脚踏板进行伸展屈膝运动。在使用完毕后,直接拆下收纳即可,患者不需要转移位置进行训练,使用方便,利用率高。
27.所述固定板1和脚踏板3的相向面均设有若干对钩环11;所述拉簧组件包括若干个拉簧12,所述拉簧12两端设有可拆装的钩至所述钩环11的挂钩19。拉簧拆装简易,使用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调节拉簧的数量,实现针对不同康复时期患者下肢的康复训练。
28.实施例2
2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术后下肢用康复护理装置进行了下述改进。
30.图3所示,所述脚踏板3的前面设有脚面固定环33。
31.所述脚踏板3的前侧底部设有垫板34,所述垫板34前侧设有铰接轴 35,所述第二斜板41的后端设有套接所铰接轴35的铰接轴承43。
32.所述垫板34上设有棉质材料制成的且上表面内凹的脚踝垫37,增加脚部舒适性。
33.所述第二斜板41上表面设有腿部固定环44,所述第一斜板40和第二斜板41对应所述拉簧件42的位置均设有容置槽49,所述拉簧件42铰接于两个所述容置槽49的相反端部,两个斜板呈180
°
时,拉簧件恰好置于容置槽内。
34.所述转轴5两端连接有朝向前侧延伸的防滑胶垫60,所述防滑胶垫60 上分布有数个按摩柱66。该处所述垫板用于垫在患者臀部下方,可进一步保证固定患者身体与康复器械的相对位置。
35.实施例3
3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术后下肢用康复护理装置进行了下述改进。
37.图4所示,所述第一斜板40和第二斜板41的上表面设有浅槽46,所述浅槽46上方设有塑料面板47,所述浅槽46内设有电加热膜48,所述电加热膜48通过电线连接至设于转轴5一端侧部的控制装置7。所述塑料面板47的上表面为横截面均为波纹面;所述转轴5的两端为伸缩杆结构。通过对腿部保温,促进下肢的血液流动,在屈膝伸展运动时,腿部在波纹面上摩擦按摩,利于患者下肢的康复。
38.实施例4
3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术后下肢用康复护理装置进行了下述改进。
40.图5所示,所述固定板1的背面设有两个竖向滑槽13,所述竖向滑槽 13内侧壁设有锯齿17,所述竖向滑槽13上设有两端为弧形的滑板14,两个所述滑板14的前侧均连接于一挂板15,所述挂板15为卡至床尾挡板上方的倒u型板体。该结构可将固定板快速固定于病床尾板上,方便装置的固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