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康复用足踝部减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3885发布日期:2023-03-29 09:35阅读:82来源:国知局
骨科康复用足踝部减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骨科康复用足踝部减重装置。


背景技术:

2.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损伤,ao系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技术,已成为不稳定踝关节骨折的公认治疗方法。传统的术后管理是6周的非负重膝下石膏固定。这种传统方案的有害后遗症是关节僵硬,疼痛,水肿和肌肉萎缩。为避免关节疼痛、关节粘连以及骨量丢失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尽早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是必要的。长期制动和不负重不仅会导致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也会导致步态异常,异常步态一旦形成将很难纠正,这要求踝关节骨折术后应尽早开始负重以及步行训练。
3.减重步行训练,目前是临床上应用最多并且治疗效果最明显的一种训练方式,现在已经得到国际康复医学界的普遍认可。但目前减重步行训练多针对脑卒中、脊髓损伤、脑瘫等病种,对于骨科术后病人的临床上常用的减重步态训练涉及较少。广义的减重步行训练系统有悬吊减重、水浮力减重、反重力跑步机以及减重步行机器人,不过以上减重方式多受到场地限制,仪器笨重、使用不方便并且价格昂贵,而且不能实现日常的一个训练,使得患者脱离医院环境实现家庭自主康复有一定难度。虽然针对于踝关节骨折术后的病人有多种矫形支具的研发,具有保护和限制活动的功能,但大多不具备减重效果,导致恢复训练不彻底,还易造成行走时由于腿部力量不足产生的二次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日常使用的骨科康复用足踝部减重装置,能够将足踝部的轴向压力减轻来保护骨折内固定的一个稳定性,避免行走时由于腿部力量不足产生的二次损伤,并且能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步态的训练,实现行走恢复训练功能。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骨科康复用足踝部减重装置,包括踏板、用于与地面接触的支撑件和用于与腿部固定连接的固定件,所述踏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沿竖直方向上分别和固定件滑动连接;两个固定件的底侧沿竖直方向上分别和支撑件弹性连接,当所支撑件接触地面时,所述踏板相对于两侧的支撑件悬空设置。
7.优选的,所述踏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穿束绑带的固定孔。
8.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侧板和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底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侧板设置在第一安装孔中。
9.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前侧设置有倾斜的尖端部,所述尖端部和地面构成缺口。
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两根第一滑杆;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和第一滑杆对接的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杆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滑孔中,且在第一连接块
和固定件之间的第一滑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滑杆的上端伸出到固定件上端并和限位块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第一滑杆的上端分别伸入到所述通孔中,并通过第一螺钉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导向件的一侧延伸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踏板的侧边设置在第二安装孔中。
13.优选的,所述导向件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两根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上段为直径更大的滑动部,所述固定件的下端延伸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内部设置有和滑动部对接的第二滑孔,所述滑动部可滑动设置在第二滑孔中;所述限位部的下端设置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的限位孔紧贴第二滑杆直径更小的一段设置。
14.优选的,所述固定件的上端延伸设置有安装部,两个固定件的安装部分别和固定小腿的绑缚装置连接。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6.一、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减重装置,可穿戴于病人的脚踝部上,可以实现病人日常的一个训练行走,相对于一些减重设备,比如水浮力减重或者是充气式的反重力跑步机等等,其结构简单轻便、体积小,价格便宜,对于场地的要求较低。
17.二、本实用新型中,当病人的脚步固定在踏板上后,在行走的过程中,踏板下压,就会带动固定件下压弹簧,使得弹簧有一个反向的弹性力来支撑人体的脚踝部以及小腿,通过弹性减重,将足踝部的轴向压力减轻来保护骨折内固定的一个稳定性,避免行走时由于腿部力量不足产生的二次损伤,并且能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正常步态的训练,实现行走恢复训练功能。这样,就可以让病人在术后早期通过减重装置,来进行负重的训练,平衡的训练以及步态的训练,来促进骨折的愈合,并且能够达到纠正步态的效果。有效避免了长期制动和不负重导致的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以及步态异常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足踝部减重装置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半剖图;
20.图3为图2的侧视图;
21.图标:1-固定件,11-限位部,111-第二滑孔,112-固定盖,1121-限位孔,12-安装部,121-第三安装孔,13-第一滑孔,2-导向件,21-连接部,211-第二安装孔,212-第三螺钉,22-第二滑杆,221-滑动部,3-第一连接块,31-第一安装孔,311-第二螺钉,32-弹簧,33-第一滑杆,34-限位块,341-第一螺钉,4-侧板,41-尖端部,5-踏板,51-凸起,52-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
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
25.如图1~3所示,一种骨科康复用足踝部减重装置,包括踏板5、用于与地面接触的支撑件和用于与腿部固定连接的固定件1。
26.所述踏板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件2,所述导向件2沿竖直方向上分别和固定件1滑动连接。这样的设计,可以方便调整踏板5的高度,在将脚部固定在踏板5上后,可以根据不同的人(脚部不一样、腿长不一样等)滑动调整踏板5,使得踏板5处于一个合适的高度(一般情况下,脚部固定在踏板5上后,需要脚踝部位于固定件1位置高度处),再将腿部和固定件1连接,实现完全的固定,方可进行行走训练,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27.两个固定件1的底侧沿竖直方向上分别和支撑件弹性连接,当支撑件接触地面时,所述踏板5相对于两侧的支撑件悬空设置。当脚踩踏板5下压时,就会带动固定件1下压,由于固定件1和支撑件弹性连接,固定件1就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支撑,能够将足踝部的轴向压力减轻来保护骨折内固定的一个稳定性,避免行走时由于腿部力量不足产生的二次损伤,并且能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步态的训练,实现行走恢复训练功能。
28.具体的,支撑件包括侧板4和第一连接块3,第一连接块3的底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1,侧板4设置在第一安装孔31中。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侧设置在第一安装孔31中后,通过第二螺钉311将侧板4和第一连接块3固定连接。
29.进一步的,在侧板4的前侧设置有倾斜的尖端部41,尖端部41和地面构成缺口。病人在行走恢复的时候,由于手术、脚部力量有限等原因,整个减重装置无法被很高的抬起,侧板4的尖端部41始终上翘,不容易踢到地面,可以有效减少病人摔跤的情况。
30.进一步的,第一连接块3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两根第一滑杆33;固定件1上设置有和第一滑杆33对接的第一滑孔13,第一滑杆33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滑孔13中,且在第一连接块3和固定件1之间的第一滑杆33上套设有弹簧32;滑杆的上端伸出到固定件1上端并和限位块34固定连接。这样的设计将固定件1和支撑件(侧板4、第一连接块3)弹性连接,当固定件1受到下压的力时,就会压缩弹簧32,弹簧32始终会提供一个反向的弹性力支撑固定件1。
31.更进一步的,限位块34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第一滑杆33的上端分别伸入到所述通孔中,并通过第一螺钉341固定连接。这样的设计,通过一个限位块34将若干个第一滑杆33的上端连接在一起,限位块34可以限定第一滑杆33的位置,当固定件1上下滑动时,就会同步压缩弹簧32,但由于限位块34的存在,第一滑杆33始终和固定件1的第一滑孔13滑动连接,而不会脱离固定件1。
32.本实用新型中,导向件2的一侧延伸设置有连接部21,所述连接部21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11,所述踏板5的侧边延伸设置有凸起51,所述凸起51卡接在第二安装孔2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连接方式,凸起51设置在第二安装孔211中后,通过第三螺钉212将凸起51和连接部21固定连接。
33.进一步的,导向件2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两根第二滑杆22,所述第二滑杆22的上段为直径更大的滑动部221,下段直径较小。固定件1的下端延伸设置有限位部11,所述限位部11内部设置有和滑动部221对接的第二滑孔111,所述滑动部221可滑动设置在第二滑孔111中。限位部11的下端设置有固定盖112,固定盖112上设置有限位孔1121,第二滑杆22上直径
更小的一段(下段)设置在限位孔1121中。这样的设计可以方便将第二滑杆22稳定牢固的设置在第二滑孔111中,通过固定盖112完成限位,后期也方便拆装。
34.进一步的,踏板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穿束绑带的固定孔52,固定孔52中可以固定有绑带,用于固定脚部(脚掌、脚踝、脚背等)。
35.进一步的,固定件1的上端延伸设置有安装部12,安装部12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安装孔121,两个固定件1的安装部12通过第三安装孔121分别和固定小腿的绑缚装置连接。
36.这样的设计,可以在安装部12上设置有绑缚装置,并将绑缚装置和人体的小腿固定连接;而脚部将固定在踏板5上。行走的时候,当侧板4紧贴地面时,整体身体的重力经脚部落在踏板5上,踏板5下压的过程中,脚部和小腿同步下压,带动固定件1也同步下压,进而压缩弹簧32,弹簧32的反作用力会向上作用,给与小腿部一个向上的弹力,从而实现脚踝部的减重,避免人体的全部重量压在脚踝上,造成二次损伤。
37.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减重装置,可穿戴于病人的脚部上,可以实现病人日常的一个训练行走,相对于目前的一些减重设备,比如水浮力减重或者是充气式的反重力跑步机等等,其结构简单轻便、体积小,价格便宜,对于场地的要求较低。可以让病人在术后早期通过减重装置,来进行负重的训练,平衡的训练以及步态的训练,来促进骨折的愈合,并且能够达到纠正步态的效果。有效避免了长期制动和不负重导致的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以及步态异常的情况发生。
38.操作原理:
39.将病人的脚固定在踏板5上后,滑动调整踏板5的高度,然后将固定件1和人体的小腿固定连接(可通过固定脚部的绑缚装置连接,但不限于此种固定方式,只要可以实现腿部和固定件1的连接即可)。
40.在行走训练的过程中,两侧的侧板4落地后,踏板5和固定件1下压,固定件1下压压缩弹簧32,使得弹簧32有一个反向的弹性力来支撑人体的小腿部,避免全部重力集中在脚踝部上,通过弹性减重,将足踝部的轴向压力减轻来保护骨折内固定的一个稳定性,避免行走时由于腿部力量不足产生的二次损伤,并且能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正常步态的训练,实现行走恢复训练功能。
4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