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03337发布日期:2023-02-01 01:0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


背景技术:

2.踝泵运动已被多方研究调查证实,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显著作用。踝泵运动内容包括“足背的趾屈和背屈”、“足踝内旋与外旋”,其模式一般分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主动运动是指患者足部肌力≥3级以上,可自行完成训练;被动运动是指患者足部肌力《3级,需他人协助完成训练。但无论是何种方式的踝泵运动,我院临床上均没有仪器来进行相应的辅助锻炼,导致患者的锻炼效果差,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作用低。
3.为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我院临床各科室均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如:加强深静脉血栓的评估与筛查、对不同风险程度的患者采取对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其中在物理治疗方面,包括指导与督促踝泵运动训练、进行肢体气压功能治疗。其中肢体气压功能治疗由专门的气压治疗仪辅助锻炼。而指导与督促踝泵运动训练则由患者或家属在护士的指导下自行锻炼,存在训练动作不规范、训练程度各有差异、训练效果无法确定等缺点。
4.中国专利cn 209790317 u公开了一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踝泵运动训练装置,其包括底板、踏板、小腿支撑垫、电热丝、角度标示盘、角度限位装置、动合按钮和计时器。踏板一侧的底板上垂直固定有角度标示盘,角度标示盘上开有弧形镂空部,弧形镂空部边缘设有角度刻度线,踏板靠近角度标示盘一侧固定有滑杆,滑杆前端位于弧形镂空部内,滑杆两侧的弧形镂空部内分别设有一角度限位装置,角度限位装置上设有动合按钮,动合按钮与固定在角度标示盘外侧的计时器电连接。该装置能够有效避免屈伸角度不够和在最大屈伸角度时保持时间过短的问题,规范训练动作,提高踝泵训练质量,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5.但是,现有的踝泵训练仪在主动训练或者被动训练中不能根据患者自身恢复的情况调节阻力的大小,从而使得训练时阻力比较单一,无法很好地适用恢复情况不同的患者。
6.因此,急需要一种训练阻力可调的、适用不同恢复情况的患者的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训练阻力可调的、适用不同恢复情况的患者的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包括底座、腿座、足座、足垫、伸缩件及阻力支架,所述腿座及足座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开地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足垫的一端与所述足座铰接,所述足垫的背面与伸缩件的第一端铰接,所述伸缩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足座铰接,所述阻力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阻力弹性件,所述支架本体呈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阻力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所述阻力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足垫连接,借由所述支架本体的滑动以定位与所述足垫之间的距离以调节所述阻力弹性件的阻力。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借助阻力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阻力弹性件,当支架本体相对底座滑动至足座的前方时,可为跖屈训练提供阻力,当支架本体相对底座滑动至足座的后方时,可为背屈训练提供阻力。由于阻力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足垫上另一端连接于支架本体上,当支架本体距离足座越远时其阻力越大,所以阻力支架的移动还能根据与足座距离的大小来调节阻力的大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适用性更广,适用不同恢复情况的患者。
10.较佳地,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通过一连动件连接,所述连动件呈可滑动地穿置于所述底座上。
11.较佳地,所述阻力弹性件包括第一阻力弹性件及第二阻力弹性件,所述第一阻力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足垫上,所述第一阻力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阻力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足垫上,所述第二阻力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上。
12.较佳地,所述支架本体还可相对底座具有与所述底座相互平行的卧倒位置及与所述底座相互垂直的直立位置,所述支架本体还可相对所述底座转动以于所述卧倒位置及所述直立位置之间切换。
13.较佳地,所述支架本体还包括第一枢转座及第二枢转座,所述第一枢转座及所述第二枢转座可相对所述底座移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枢转座枢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枢转座枢接。
14.较佳地,所述阻力支架还包括用于锁定所述支架本体位于所述直立位置的第一锁定机构及用于锁定所述第一枢转座及所述第二枢转座的当前滑移位置的第二锁定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枢转座与第一支架之间,所述第二锁定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枢转座与所述底座之间。
15.较佳地,所述阻力支架还包括用于提醒阻力大小的阻力标记结构,所述阻力标记结构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架本体可移动至所述足垫的前方或者后方,所述阻力标记结构的显示范围在所述支架本体的移动范围上。
16.较佳地,所述阻力标记结构设有颜色不同的以区分不同训练模式的第一阻力标记结构和第二阻力标记结构,所述第一阻力标记结构及所述第二阻力标记结构以所述足垫与所述足座的铰接点为原点呈对称分布。
17.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还包括触控屏,所述触控屏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触控屏包括显示单元以及声音输出单元。
18.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还包括把手、脚轮及固定绷带,所述把手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一侧上,所述脚轮设于所述底座的另一侧上,所述脚轮可相对所述底座枢转,所述脚轮可相对所述底座具有接触地面的第一位置及离开地面的第二位置;所述腿座及所述足垫上均设有用于固定肢体的所述固定绷带。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在主动训练跖屈运动模式的正视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在主动训练背屈运动模式的正视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在被动训练模式的正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25.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100包括底座1、腿座2、足座3、足垫4、伸缩件5及阻力支架6。腿座2及足座3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开地设于底座1上。可理解的是,腿座2用于放置小腿,足座3用于放置脚跟。脚底贴平于足垫4。具体地,腿座2及足垫4上均设有用于固定肢体的固定绷带7。借助固定绷带7固定好小腿以及脚步。较优的是,脚座可相对底座1移动调节,从而适应不同腿长的人。
26.请参阅图1至图4,足垫4的一端与足座3铰接,足垫4的背面与伸缩件5的第一端铰接,伸缩件5的第二端与足座3铰接。当主动运动时,用户的脚掌自主发力并将力传递到足垫4上以做跖屈或者背屈的运动。当被动运动时,伸缩件5伸缩以驱使足垫4向前枢转或者向后枢转以带动足垫4上的脚做跖屈或者背屈的运动。可理解的是,脚掌朝靠近小腿的方向发力时是背屈运动,脚掌朝原离小腿的方向发力时是跖屈运动。举例而言,伸缩件5为电动伸缩杆,当电动伸缩杆通电时为被动训练模式,当电动伸缩杆不通电时为主动训练模式。可理解的是,电动伸缩杆不通电时可以在外力作用下伸缩。电动伸缩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不在此赘述。
27.请参阅图1至图4,阻力支架6包括支架本体61及阻力弹性件62。支架本体61呈可滑动地设于底座1上,阻力弹性件62的一端与支架本体61连接,阻力弹性件62的另一端与足垫4连接,借由支架本体61的滑动以定位与足垫4之间的距离以调节阻力弹性件62的阻力。举例而言,当支架本体61移动至足垫4的前方时,是为跖屈模式提供阻力;当支架本体61移动至足垫4的后方时,是为背屈模式提供阻力。
28.具体地,支架本体61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611及第二支架612,第一支架611及第二支架612通过一连动件(图中未示)连接,连动件连接于第一支架611及第二支架612的底端,连动件呈可滑动地穿置于底座1上。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连动件连接于第一支架611与第二支架612的顶端,故不以此为限。
29.具体地,阻力弹性件62包括第一阻力弹性件621及第二阻力弹性件622,第一阻力弹性件621的一端呈可拆卸地连接于足垫4上,第一阻力弹性件62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支架611上;第二阻力弹性件622的一端呈可拆卸地连接于足垫4上,第二阻力弹性件62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架612上。举例而言,第一阻力弹性件621及第二阻力弹性件622为弹簧,但不以此为限。
30.较优的是,阻力支架6还包括用于提醒阻力大小的阻力标记结构,阻力标记结构设于底座1上。阻力标记结构的显示范围在支架本体61的滑动范围上。借助阻力标记结构从而可清楚地知道支架本体61所在位置的阻力大小。具体地,阻力标记结构设有颜色不同的以区分不同训练模式的第一阻力标记结构631和第二阻力标记结构632,第一阻力标记结构631及第二阻力标记结构632以足垫4与足座3的铰接点为原点呈对称分布。举例而言,第一
阻力标记结构631为红色,第二阻力标记结构632为蓝色,但颜色不以此为限,还可以为其他颜色。当支架本体61在第一标记结构的范围内移动时,越靠近原点其阻力越小,越远离原点其阻力越大。第一阻力标记结构631位于原点的前方,用于标记跖屈模式的阻力。第二阻力标记结构632位于原点的后方,用户标记背屈模式的阻力。同理地,当支架本体61在第二标记结构的范围内移动时,越靠近原点其阻力越小,越远离原点其阻力越大。
31.较优的是,支架本体61还可相对底座1具有与底座1相互平行的卧倒位置及与底座1相互垂直的直立位置,支架本体61还可相对底座1转动以于卧倒位置及直立位置之间切换。当不需要用到本实用新型的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100时,可将支架本体61卧倒。当需要阻力支架6工作时,将阻力支架6转动至直立位置。具体地,支架本体61还包括第一枢转座613及第二枢转座614,第一支架611相对第一枢转座613枢转,第二支架612相对第二枢转座614枢转。较优的是,阻力支架6包括用于锁定支架本体61位于直立位置的第一锁定机构64。第一锁定机构64为弹簧插销,弹簧插销安装于第一枢转座613及第二枢转座614上。第一支架611朝向第一枢转座613的侧壁上设有锁定槽孔结构641,第二支架612朝向第二枢转座614的侧壁上设有锁定槽孔结构641。当第一支架611及第二支架612枢转至直立位置时,通过弹簧插销插置于该锁定槽孔结构641中,从而锁定第一支架611和第二支架612当前的直立位置。借助第一锁定机构64,从而使得直立位置的第一支架611及第二支架612稳定牢靠,防止训练时发生枢转。可理解的是,弹簧插销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不在此赘述。较优的是,阻力支架6还包括第二锁定机构65。可理解的是,第一枢转座613及第二枢转座614可相对底座1移动。借助第二锁定机构65,当第一枢转座613及第二枢转座614移动到位后通过第二锁定机构65锁定第一枢转座613及第二枢转座614的当前位置。具体地,第二锁定机构65包括锁定件651,锁定件651安装于第一枢转座613及第二枢转座614上,底座1还设有与锁定件651配合若干个锁定槽652,当锁定件651位于锁定槽652内时,可阻挡锁定件651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活动,以此锁定第一枢转座613及第二枢转座614滑动调节后的位置。举例而言,底座1的外壁凸伸有若干凸条653,两相邻的凸条653之间形成锁定槽652。举例而言,锁定件651呈上下翻转设置,锁定件651向上翻转至一离开锁定槽652的释锁位置及向下翻转至一配合于锁定槽652的锁定位置。
32.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100还包括把手9,把手9连接于底座1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的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100还包括脚轮8,脚轮8设于底座1的一侧上。具体地,脚轮8设于把手9相对的另一侧。脚轮8可相对底座1枢转,脚轮8可相对底座1具有接触地面的第一位置及离开地面的第二位置。当需要移动本实用新型的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100时,将脚轮8位于第一位置时,方便拖行整个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100。当拖行到特定位置时,将脚轮8位于第二位置,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100无法拖行,从而避免使用过程中发生移动。
33.请参阅图1及图5,本实用新型的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100还包括触控屏10,触控屏10设于底座上。借助触控屏10,用于选择训练模式、训练角度及训练时间等等。触控屏10还内置有声音输出单元及计时单元,用于主动训练时计时及到时间后提示人们换另一种运动模式。举例而言,当选择训练模式为主动训练时,则伸缩件不通电。需要手动地将阻力支架从卧倒位置翻转至直立位置,并调节好阻力支架与原点之间的距离。计时单元在计时,时间到点后,则声音输出单元发出提示音,以提示用户训练完成,用户可将阻力支架移动至相反
方向,以进行另一方向的训练。可理解的是,时间的选择有5分钟、10分钟、15分钟及20分钟等,互不以此为限。当选择训练模式为被动训练时,还需要选择训练角度。可理解的是,角度的选择范围有10
°
、15
°
、25
°
、35
°
、45
°
度等等,故不以此为限。被动模式下的训练时间由程序设定,即伸缩件的通电时间,伸缩件通电伸缩,以带动足垫在选定的角度范围内枢转,训练时间到后,则切换另一方向开始训练。可理解的是,当训练模式是被动模式时,无需用到阻力支架,此时可将阻力支架枢转至卧倒位置,阻力弹性件可从足垫中拆卸。
34.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当需要用到本实用新型的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100时,先使脚轮8枢转至第二位置;将脚跟放置于足座3上,将脚掌贴于足垫4上,将小腿放置于腿座2上,并用固定绷带7固定小腿以及脚面。接着,通过触控屏10选择训练模式,若选择的是主动模式,则需要设置训练时间以及调整阻力支架的位置。将阻力支架6移动至足座3的后方以进行背屈模式的训练,并根据第二阻力标记结构632标注的阻力大小确定阻力支架6当前的位置,确认位置后,将锁定件651翻动至锁定槽652内以锁定阻力支架6的当前位置;训练时间到了之后,则重新调节阻力支架的位置以进行跖屈模式的训练;将阻力支架6释锁并移动至足座3的前方以进行跖屈模式的训练,并通过第一阻力标记结构631标注的阻力确定阻力支架6当前的位置,确认好后将锁定件651翻动至锁定槽652内以锁定阻力支架6的当前位置;训练到时间提示音响了之后即可停止。若选择的是被动训练模式,则还需要设置好训练角度以及时间。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100借助阻力支架6包括支架本体61及阻力弹性件62,当支架本体61相对底座1滑动至足座3的前方时,可为跖屈训练提供阻力,当支架本体61相对底座1滑动至足座3的后方时,可为背屈训练提供阻力。由于阻力弹性件62的一端连接于足垫4上另一端连接于支架本体61上,当支架本体61距离足座3越远时其阻力越大,所以阻力支架6的移动还能根据与足座3距离的大小来调节阻力的大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踝泵运动功能锻炼仪100适用性更广,同时适用于情况严重以及恢复较好的患者。
36.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