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乒乓球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7007发布日期:2023-02-14 15:07阅读:39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运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乒乓球拍。


背景技术:

2.传统的乒乓球拍的击球板与手柄的轴线之间在同一直线上,在实际使用中,尤其是对于直板拍的方式,拍与源力点肘之间形成了一个角度,由于这个角度,球拍、手腕、和肘三个击球源力点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球拍为一条边、小臂为另一条边,而发力线为斜边。实际上,斜边是不存在的,只是由于拍和小臂的存在,源力点肘和击球点拍的直接连线构成了虚拟的三角形的斜边。
3.三角形的性质为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直板拍是通过小臂肘和手腕及拍击球的,但真正的力量线应该是肘和击球点的连线,所以选手击球的力量用的是小臂肘和球拍是两条边之和,而真正作用在球的力量是第三条边。这个性质证明直板拍击球的力量一部分消耗在直扳和小臂形成的角度上,可以说直板拍用的力量大而作用在球的力量小,这就是直板攻击力小于横板的基本原因。
4.从握拍的方式上,直拍是拇指和食指在手柄前,中指和无名指小手指在拍面背面摄住球拍,这样打球时是用手指传导力量,在乒乓球技术低的层次中这种缺陷是不明显的。但到现在乒乓球直径的加大,击球力量必然加大。而手指力量小且不能向外背,这就形成手指手腕小臂必然形成一定程度的反关节运动且加大击球的力度。这时直板拍通过手指把力传导到球拍的致命缺点显露了出来。力量因手指关节的力弱而不会强大,反关节运动又阻碍了行动的流畅。所以在乒乓球直径加大后,手指传导力已无法发挥其技术特长。
5.同时,手指传导力使关节在生理活动范围外进行击球,造成肌肉与骨关节受到非正常范围内的伸拉和扭曲造成动作和发力不流畅,由于握拍方法是通过手指传导力量,而不是直接用手掌发力,造成直板拍正反手无力。每次撞击球力量的反作用力会作用到手腕形成扭曲腕关节的力量。腕关节必须克服这个反作用力才能正确地把球打出去,这就是直板拍最大的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更符合人体关节结构学和运动力学的乒乓球拍,方便拿握,且能发挥出更大力量的乒乓球拍。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乒乓球拍,由固定连接的手柄和击球板组成,手柄的中心线和击球板的中心线形成的角度为30
°
,手柄和击球板的连接点位于击球板的对称轴线上,手柄的端部一侧为直角,其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凸起,所述凸起在手柄一侧由圆弧过渡,凸起的顶部为圆球状,击球板的厚度为5-10mm,在击球板的一侧面板上、靠近直角端的手柄处设置有弧形倒角。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凸起的最远点到手柄的中心线的垂
直距离为30mm,在手柄的凸起一侧、距手柄末端25mm 处的手柄宽面到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5mm。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距手柄末端25mm 处向末端弧形延伸形成凸起。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弧形倒角的弧所对应的圆的直径为20mm。
12.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技术效果如下:
13.本申请乒乓球拍手柄向上旋转,使得手柄中心线与乒乓球拍中心线构成30 度的夹角。这样乒乓球拍的击球拍中心线就会与小臂中心线重合或平行。直拍击球点就会移到小臂中心线延长线上(乒乓球拍中心线上)。乒乓球拍的击球板中心线与小臂中心线重合或平行,没有了击球点与小臂构成的三角形作用力点,击球点和小臂中心线在同一力线上,从而消除了击球力量的损失,消除了无用功和扭曲力。
14.本申请的握拍方式从手指传导力变为了手掌直接发力。通过拇指和食指夹住手柄,中指、无名指、小手指三指贴在球拍背面。手指放松,腕关节能灵活机动发力流畅。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乒乓球拍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球拍的手握示意图;
17.其中,1、击球拍,2、手柄,3、弧形倒角,4、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19.如图1所示,一种乒乓球拍,由固定连接的手柄2和击球板1组成,手柄2的中心线和击球板1的中心线形成的角度为30
°
,手柄2和击球板1的连接点位于击球板1的对称轴线上,手柄2的端部一侧为直角,其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凸起4,在距手柄2末端25mm 处向末端弧形延伸形成凸起4,所述凸起4在手柄一侧由圆弧过渡,凸起4的顶部为圆球状,击球板1的厚度为5-10mm,在击球板1的一侧面板上、靠近直角端的手柄处设置有弧形倒角3,弧形倒角3的弧所对应的圆的直径为20mm。
20.凸起4的最远点到手柄2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30mm,在手柄的凸起4一侧、距手柄2末端25mm 处的手柄宽面到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5mm。
21.如图2所示,为人手握住本申请乒乓球拍的示意图,由拇指,食指夹住手柄2,手柄末端圆形凸起4抵住拇食指间的合谷穴位置,具体地,拇指在手柄2正面,与从背面环绕到手柄2与击球板1结合处的食指交合夹住手柄2,中指、无名指、小指三指抵住击球板1背面拍面并自然均布,食指环绕手柄2至球拍正面,放置于弧形倒角3处,手柄2的圆球状的凸起抵住人手的合谷穴,这样的握拍就形成手掌发力的基本方式;同时,拇指和食指夹住手柄2而凸起吻住人手的合谷穴,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在背面抵住拍体,这时凸起4成为了在握拍时保证击球拍1的中心线和手柄2的中心线夹角正确的一个支点。


技术特征:
1.一种乒乓球拍,由固定连接的手柄(2)和击球板(1)组成,其特征在于:手柄(2)的中心线和击球板(1)的中心线形成的角度为30
°
,手柄(2)和击球板(1)的连接点位于击球板(1)的对称轴线上,手柄(2)的端部一侧为直角,其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凸起(4),所述凸起(4)在手柄一侧由圆弧过渡,凸起(4)的顶部为圆球状,击球板(1)的厚度为5-10mm,在击球板(1)的一侧面板上、靠近直角端的手柄处设置有弧形倒角(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4)的最远点到手柄(2)的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30mm,在手柄的凸起(4)一侧、距手柄(2)末端25mm 处的手柄宽面到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在距手柄(2)末端25mm 处向末端弧形延伸形成凸起(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弧形倒角(3)的弧所对应的圆的直径为2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乒乓球拍,属于体育运动器材技术领域,由固定连接的手柄和击球板组成,手柄的中心线和击球板的中心线形成的角度为30


技术研发人员:杨康强 杨炅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康强
技术研发日:2022.10.11
技术公布日:2023/2/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