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指锻炼器

文档序号:33595523发布日期:2023-03-24 21:27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指锻炼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锻炼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指锻炼器。


背景技术:

2.神经内科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
3.而曾患有脑梗塞、脑出血等一类神经性疾病的病人在进行外科手术后,会伴随有肢体肌力减退、手指活动不利等情况,一般该类病人在术后需要进行复健锻炼,但事实上这一类复健锻炼通常在病人家属的帮助下完成,使得病人的复健活动无法独立且有质量的进行,导致病人的病情进展较为缓慢,亟需一种手指锻炼器,便于病人自行锻炼且可控制手指锻炼力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指锻炼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指锻炼器,包括安置筒,所述安置筒两侧均加工成曲面,所述安置筒为透明材质,所述安置筒的顶端开设有五个深度不同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
6.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五个指套,五个所述指套依次对应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所述指套的底端加工成贴合手指尖的曲面,五个所述指套分别设在五个插孔的内部,所述指套的底端延伸至插孔的内部底端,所述指套的顶端延伸出插孔的顶端,所述指套的外侧与插孔的内壁插接,所述指套的外端设有活动机构,相邻的两个活动机构之间设有连接结构;
7.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延伸块,两个所述延伸块之间设有两个项链扣,两个所述延伸块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项链扣的一开合端贯穿通孔的内部且与延伸块锁定,两个所述项链扣通过弹性皮筋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安置筒的底端固定设有底座。
9.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第一弧形夹和第二弧形夹,所述第一弧形夹设在第二弧形夹的一侧,所述第一弧形夹和第二弧形夹均设在指套的外侧,所述第一弧形夹和第二弧形夹的内侧均与指套的外侧接触,所述第一弧形夹的一端与第二弧形夹的一端通过铰链铰接,所述第一弧形夹的外侧设有一对卡扣。
10.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的一只固定设在第一弧形夹的外侧,所述卡扣的另一只固定设在第二弧形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弧形夹和第二弧形夹通过卡扣锁定。
11.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皮筋的材质为硅胶橡皮筋。
12.进一步的,所述指套的顶端固定套设有橡胶包边,所述第一弧形夹和第二弧形夹均设在橡胶包边的下方。
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中的一个所述延伸块固定设在第一弧形夹的外侧,另一个所述延伸块固定设在第二弧形夹的外侧。
14.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5.1、病人手指未发力前,多个指套两两之间由于弹性皮筋的牵引相隔较近,当病人手指发力时,多个指套呈发射状分离,此时弹性皮筋被拉伸,病人手指间歇性的有规律地发力,以便手指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将多个指套从安置筒内部向上移,上下调节活动机构在指套上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改变手指发力点的位置,以便对手指各处进行全面的锻炼;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弧形夹和第二弧形夹沿着指套上下移动时,第一弧形夹和第二弧形夹的底端均与插孔的顶端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保证多个活动机构移动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避免引起病人发力不当,给病人造成不正确的锻炼引导。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后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置筒和底座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锻炼机构主视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a部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b部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机构示意图;
24.图中:1、安置筒;2、底座;3、插孔;4、固定机构;5、指套;6、橡胶包边;7、第一弧形夹;8、第二弧形夹;9、卡扣;10、延伸块;11、弹性皮筋;12、通孔;13、项链扣。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1:
27.参照说明书附图1-7,该实施例的一种手指锻炼器,包括安置筒1,所述安置筒1两侧均加工成曲面,所述安置筒1为透明材质,所述安置筒1的顶端开设有五个深度不同的插孔3,所述插孔3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4,安置筒1设计成透明材质,便于观察插孔3内部固定机构4,使得病人将手指插进对应的位置;
28.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五个指套5,五个所述指套5依次对应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所述指套5的底端加工成贴合手指尖的曲面,符合指尖的轮廓,便于手指插入指套5内进行锻炼,五个所述指套5分别设在五个插孔3的内部,所述指套5的底端延伸至插孔3的内部底端,所述指套5的顶端延伸出插孔3的顶端,所述指套5的外侧与插孔3的内壁插接,便于对五个指套5进行定位,所述指套5的外端设有活动机构,相邻的两个活动机构之间
设有连接结构,活动机构设置便于带动连接机构沿着指套5外侧在垂直方向上移动位置;
29.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延伸块10,两个所述延伸块10之间设有两个项链扣13,两个所述延伸块10上均开设有通孔12,所述项链扣13的一开合端贯穿通孔12的内部且与延伸块10锁定,两个所述项链扣13通过弹性皮筋11连接,根据病人的可承受的运动量大小,更换两个项链扣13之间不同的弹性系数的弹性皮筋11。
30.所述安置筒1的底端固定设有底座2,底座2的设置便于对安置筒1进行支撑。
31.所述卡扣9的一只固定设在第一弧形夹7的外侧,所述卡扣9的另一只固定设在第二弧形夹8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弧形夹7和第二弧形夹8通过卡扣9锁定,卡扣9对第一弧形夹7和第二弧形夹8进行锁定。
32.所述弹性皮筋11的材质为硅胶橡皮筋,硅胶橡皮筋柔软不变形、耐磨损不开裂且使用寿命长。
33.所述指套5的顶端固定套设有橡胶包边6,所述第一弧形夹7和第二弧形夹8均设在橡胶包边6的下方,橡胶包边6的设置防止手指直接插入指套5中被指套5的顶端磨损。
34.所述连接机构中的一个所述延伸块10固定设在第一弧形夹7的外侧,另一个所述延伸块10固定设在第二弧形夹8的外侧,通过延伸块10将连接机构与活动机构固定。
35.将多个指套5从安置筒1内部向上移,上下调节活动机构在指套5上的位置,即可改变手指发力点的位置,以便对手指各处进行全面的锻炼,此时手指复健的病人将五根手指插进指套5内,病人手指未发力前,多个指套5两两之间由于弹性皮筋11的牵引相隔较近,当病人手指发力时,多个指套5呈发射状分离,此时弹性皮筋11被拉伸,病人手指间歇性的有规律地发力,以便手指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
36.实施例2:
37.参照说明书附图1-2、4-5,该实施例的一种手指锻炼器,所述活动机构包括第一弧形夹7和第二弧形夹8,所述第一弧形夹7设在第二弧形夹8的一侧,所述第一弧形夹7和第二弧形夹8均设在指套5的外侧,所述第一弧形夹7和第二弧形夹8的内侧均与指套5的外侧接触,所述第一弧形夹7的一端与第二弧形夹8的一端通过铰链铰接,所述第一弧形夹7的外侧设有一对卡扣9。
38.调节活动机构时,第一弧形夹7和第二弧形夹8沿着指套5上下移动时,第一弧形夹7和第二弧形夹8的底端均与插孔3的顶端接触,可以保证多个活动机构移动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39.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