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复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3487发布日期:2023-04-21 22:00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肢体复健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肢体复健器,具体为一种肢体复健器。


背景技术:

1、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疾病的临床医学,主要通过内科手段进行研究,神经内科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康复训练时大多会使用到肢体复健器,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康复训练,现有的训练器材在使用时大多只能进行单一的训练,只能对上肢或下肢进行训练,需要更换设备,且训练器材增大了占地面积,因此需要结构可以使肢体复健器可以对患者的上肢及下肢进行训练,减少占地空间。

2、现有的肢体复健器存在的缺陷是:

3、专利文件cn214232602u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肢体复健器,保护的权项“包括底杆、伸缩杆、a螺纹孔、a螺栓、固定座和坐垫,所述坐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靠垫,所述坐垫的表面开设有b螺纹孔,所述b螺纹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b螺栓,所述坐垫通过b螺栓活动连接有把手,所述底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上表面开设有a滑槽。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肢体复健器,本设备提供一种复健结构,在使用时,将双脚放在脚踏板内,使用绑带将患者的脚部进行固定,使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相粘结,最后患者可以将脚来回移动,带动a滑块在a滑槽内滑动,可以活动患者的膝关节和脚部,提高患者的训练效果,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度”。

4、然而上述公开文献的肢体复健器主要考虑提高患者的训练效果,没有考虑到可以对上肢进行训练的问题。

5、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可以对上肢下肢都可以训练的器材,进而能够减少训练器材的占地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肢体复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使用者上肢和下肢进行训练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肢体复健器,包括底板、支撑架和调节器,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框架,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架;

3、所述支撑架的内壁安装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壁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外壁环绕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两侧外壁均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壁安装有把手,所述滑动杆的外壁环绕安装有弹簧,且弹簧位于滑块的下方;

4、所述支撑架的内壁安装有螺纹套筒,所述框架的内壁安装有调节器。

5、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内壁贯穿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坐垫。

6、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内壁安装有多组定位杆。

7、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内壁安装有转动轴,且转动轴位于调节器的一侧,转动轴的两端均安装有脚踏板。

8、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筒的内壁贯穿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滑块的内部,螺纹杆的另一端安装有转盘。

9、优选的,所述调节器的内壁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的外壁安装有齿条,调节器的内壁贯穿安装有转动杆,且转动杆位于滑动块的一侧,转动杆的外壁环绕安装有齿轮,且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滑动块的内壁设有多组贯穿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转动轴和滑动槽可以对患者的上肢及下肢进行康复训练,神经内科在对患者的下肢进行康复训练时,患者的双手可以握住把手使身体保持平衡,在需要对患者的上肢进行训练时,转动转盘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时螺纹套筒使螺纹杆移动位置,螺纹杆的一端移动出滑块的内部后,对滑块的位置不再进行限位,患者的双手握住把手,推动把手移动带动连接块移动,连接块移动时带动滑块移动位置,滑块移动时弹簧通过自身的弹性可以对滑块造成阻力,可以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康复训练,达到可以对患者上肢及下肢进行康复训练的目的,不用再使用其他的器械对患者的上肢进行训练,可以减少训练器材的占地空间;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调节器可以对坐垫的高度进行调整,对坐垫的高度进行调整时,将定位杆移动出贯穿孔的内部,对滑动块的位置不再进行定位,使转动杆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时通过齿条使滑动块移动位置,滑动块移动时带动支撑杆移动,支撑杆移动带动坐垫移动,将坐垫的高度移动至预定的高度后,推动定位杆复位进入到贯穿孔的内部,对滑动块的位置进行定位,进而对坐垫的高度进行定位,达到调整坐垫高度的目的,便于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设备,进行肢体康复训练。



技术特征:

1.一种肢体复健器,包括底板(1)、支撑架(4)和调节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框架(2),所述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复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的内壁贯穿安装有支撑杆(101),支撑杆(101)的顶端安装有坐垫(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复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的内壁安装有多组定位杆(2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复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的内壁安装有转动轴(3),且转动轴(3)位于调节器(6)的一侧,转动轴(3)的两端均安装有脚踏板(3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复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筒(5)的内壁贯穿安装有螺纹杆(501),且螺纹杆(501)的一端延伸至滑块(403)的内部,螺纹杆(501)的另一端安装有转盘(5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复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6)的内壁安装有滑动块(601),滑动块(601)的外壁安装有齿条(602),调节器(6)的内壁贯穿安装有转动杆(603),且转动杆(603)位于滑动块(601)的一侧,转动杆(603)的外壁环绕安装有齿轮(604),且齿轮(604)与齿条(602)相啮合,滑动块(601)的内壁设有多组贯穿孔(60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肢体复健器,包括底板、支撑架和调节器,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框架,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壁安装有螺纹套筒,所述框架的内壁安装有调节器。本技术通过安装有转动轴和滑动槽可以对患者的上肢及下肢进行康复训练,神经内科在对患者的下肢进行康复训练时,患者的双手可以握住把手使身体保持平衡,在需要对患者的上肢进行训练时,患者的双手握住把手,推动把手移动带动连接块移动,连接块移动时带动滑块移动位置,滑块移动时弹簧通过自身的弹性可以对滑块造成阻力,可以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康复训练,达到可以对患者上肢及下肢进行康复训练的目的,不用再使用其他的器械对患者的上肢进行训练。

技术研发人员:雷玉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鲁西南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