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型体育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829817发布日期:2023-04-19 22:0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型体育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康复训练,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型体育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体训训练中,若有拉伤等情况的产生,一般无法在进行运动训练,在康复训练时也仅能从低重量训练中进行康复,传统康复训练需要通过专用康复设备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但由于康复期训练时间较短,在康复中心与住所之间的转移造成了康复的不便。

2、中国专利cn111991751b公开了一种力量训练机,包括本体,本体包括支架和两个拉力组件,拉力组件包括拉手组件和配重机构,配重机构包括阻力调节组件、驱动轮和导向单元,拉手组件包括拉力绳,拉力绳的第一端用于供使用者施加拉力,拉力绳的第二端固定于驱动轮上,驱动轮在阻力调节组件的驱动下转动,以使拉力绳卷绕在驱动轮的轮面上并产生配重拉拽力;导向单元包括支撑架和转向件,转向件上设置有导向轮,拉力绳绕设于导向轮的部分轮面上,导向轮用于限制拉力绳的延伸方向,转向件可相对支撑架水平转动,以使导向轮转向不同方向。该方案提供的力量训练机,能满足使用者多个部位的锻炼需求,提高了使用者的体验感,占用空间小,但上述方案在实际使用时,由于配重拉拽力通过电机的驱动力实现,需要额外设置电池组件以及供电设备,占用较多内部空间,不适用无动力环境,同时在电量不足时提供的拉拽力不稳定,影响到使用稳定性和适应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由于配重拉拽力通过电机的驱动力实现,需要额外设置电池组件以及供电设备,占用较多内部空间,不适用无动力环境,同时在电量不足时提供的拉拽力不稳定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组合型体育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组合型体育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两个收纳框体,且相邻的收纳筐体末端之间通过铰接块转动连接,所述铰接块顶部设有存储盒,所述收纳框体内腔固定安装有配重机构,所述配重机构一侧连接有牵引绳索,所述牵引绳索另一端穿过收纳框体顶部开设的通槽并延伸至收纳框体外,所述收纳框体顶部固定安装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内设有导向机构,且牵引绳索穿设于导向机构内并在末端连接有拉动环。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5、所述配重机构包括滑辊,所述滑辊滑动连接在收纳框体内,所述滑辊外侧壁转动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一侧与牵引绳索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远离牵引绳索的一侧设有多个拓展配重块。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配重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收纳框体内的三角板,所述滑辊滑动连接于三角板顶部倾斜面,所述三角板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固定连接在对应位置滑辊一侧,用于通过滑辊在三角板顶部倾斜的回滚带动绳索复位。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安装环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环体,且环体内转动连接有配重杆,所述环体另一端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相邻的拓展配重块一侧,且靠近环体一侧的拓展配重块顶部通过弹力绳索固定连接有配重调节杆,且配重调节杆插置连接在相应位置拓展配重块顶部开设的卡孔内,用于调节相应的拓展配重块重力调节训练强度。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配重机构还包括减震箱,所述减震箱内腔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拓展配重块一侧两端均开设有滑孔,且拓展配重块通过滑孔套设在导向杆外,所述导向杆末端设有阶装块,且导向杆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于拓展配重块和阶装块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两端均通过转轴和轴承转动连接在移动座内腔,所述调节丝杆外侧壁螺纹连接有丝杆座,所述丝杆座顶部和一侧均限位连接有角度可调的转盘,且两侧转盘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且牵引绳索穿设于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之间。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转盘外侧壁周侧开设有多个第一卡孔,且丝杆座两侧靠近对应位置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的对应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嵌设有滑套,且滑套内滑动连接有卡杆,且卡杆末端卡接在对应位置第一卡孔内,所述卡杆末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卡杆外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把手和固定板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收纳框体一侧设有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收纳框体一侧的隐藏座,所述隐藏座顶部设有引导框,所述引导框两侧框体之间设有可滑动的伸缩板,且引导框一侧设有第一限位螺栓,且两侧引导框之间滑动连接有挂接牵引绳索和拉动环的杆体,用于引导杆体带动牵引绳索移动的轨迹。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9、所述引导框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弹力杆,所述隐藏座内腔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卡座,所述卡座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弹力杆插置连接在卡座顶部开设的通孔内,且卡座一侧通过第二限位螺栓与弹力杆一侧限位连接,用于通过横置在隐藏座内的引导框竖直插置。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1、一种组合型体育康复训练装置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2、s1、当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时,通过将收纳框体围绕铰接块打开摊平后,训练者通过拉动两侧拉动环和牵引绳索带动后侧配重机构移动;

23、s2、训练者拉动牵引绳索至行程末端后,配重机构移动至最大性行程位置,此时控制拉动环和牵引绳索复位后,配重机构复位至原行程位置;

24、s3、重复训练动作完成康复训练后,将两侧收纳框体围绕铰接块转动收起进行放置。

2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6、1、本发明中,当进行训练时,通过将收纳框体展开平铺后,训练者拿持拉动环带动牵引绳索移动拉动后侧滑辊和配重杆移动,配重杆移动能够带动后侧连接块和拓展配重块移动,拓展配重块能够通过一侧的配重调节杆连接相应重量的拓展配重块,快速调节拉动重量,当拓展配重块移动时,拓展配重块能够充分挤压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利用自身弹力能够在训练者松脱牵引绳索后带动拓展配重块复位至减震箱内,通过第二弹簧的自身弹力实现在训练时拓展配重块的自复位,通过拓展配重块与牵引绳索的连接实现拖拽力的配重调节,无需额外设置电力组件,在折叠收纳框体后,方便转移到相应训练康复位置,使得训练者在康复训练时无需去到康复训练室内,提高康复训练的便携性和可处理性。

27、2、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三角板和滑辊,滑辊通过前端牵引绳索拉动而移动时,滑辊能够通过两侧滑块在对应位置的滑辊内滑动,当滑辊在三角板顶部滑动移动至倾斜面顶部后,当松脱牵引绳索后,滑辊能够在三角板顶部倾斜面向三角板底侧滑动,通过滑辊在三角板顶部的滑动辅助牵引绳索移动复位,提高牵引绳索的自主复位效果。

28、3、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导向机构,牵引绳索能够通过第二导向轮和第一导向轮外部的缠绕延展,通过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能够降低牵引绳索的拉动摩擦力,并且在牵引绳索围绕第一导向轮转动时,限位牵引绳索的向上拉动方向,拉动卡杆自转盘外部的第一卡孔移出后,通过转动第一导向轮通过底部转盘在丝杆座顶部转动,转盘转动能够带动第一导向轮调节导向方向,通过对收纳框体摆放位置或挂接位置调节后,通过调控牵引绳索的向上拉动时的倾斜角度,改变拉动方向调节锻炼肌肉位置,提高训练方式的多样性和适应能力。

29、4、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引导机构,拉动两侧引导框后,引导框能够通过底侧伸缩板展开,调节引导框的展开位置,并且引导框自隐藏座内抽出后,通过引导框底部弹力杆卡入卡座顶部,展开后将引导框竖直形成轨道,方便在做负重训练时,将牵引绳索通过后侧拉动环置入杆体后,依次通过在引导框内滑动,有利于提供限位的移动行程路线,提高牵引绳索移动训练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