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瘫儿童用上肢锻炼装置

文档序号:38004803发布日期:2024-05-17 12:13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脑瘫儿童用上肢锻炼装置

本技术属于脑瘫肢体复健,具体是一种脑瘫儿童用上肢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1、脑瘫是一种综合征,是由于出生前发育中的胎儿到出生后1个月的婴儿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脑部非进行性的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常伴随感觉、认知、交流、行为异常,抽搐,感知觉障碍。脑瘫可致终身性残疾,需要长期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脑瘫的患儿一旦确诊,在婴幼儿时期就应尽早开始请专科医生治疗。治疗脑瘫的方法很多,也有广泛应用的各类矫形器具,功能电刺激装置,以及外科矫形,有关神经方面的新技术、新疗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脑瘫患儿的家长和亲友应有信心和耐心,坚持为宝宝治疗。一般的康复都是在医院进行的,一旦脱离医院就无法康复锻炼,传统的康复装置比较复杂,操作需要在医生帮助下进行,因此需要一种方便家庭和医院使用的锻炼装置,可以训练上肢的发力和肌肉力量。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 215195226 u,公开了一种儿童上肢三阶训练组合装置,包括基座、悬臂、拉绳、吊环、锁止孔、滑动部、销轴,销轴穿入滑动部内的一端插合在其中一个锁止孔内,滑动部与基座之间通过弹性拉伸单元连接,使悬臂朝下摆动时具有缓冲。通过拉动吊环,使悬臂克服弹性拉伸单元的拉力而朝下摆动,摆动过程中,通过弹性拉伸单元的阻力来实现上肢康复锻炼,另外通过将滑动部滑动至合适位置,并将销轴插入对应的锁止孔内,进而能够实现弹性拉伸单元对悬臂的弹性拉伸力的力矩能够进行调节,从而能够调节锻炼强度,提升锻炼效果。

3、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上述实用新型仍存在如下缺点:不同程度的脑瘫儿童训练需求不同,有的需要自主训练,有的需要被动训练,导致不同程度的儿童在进行上肢康复训练时,达不到较好的锻炼强度或者说锻炼效果不理想,且在训练过程中枯燥乏味,不能使患者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所以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脑瘫儿童用上肢锻炼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脑瘫儿童用上肢锻炼装置,可以自主选择主动和被动两种训练方式,适用范围更广,并且有趣味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脑瘫儿童用上肢锻炼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一侧安装有座椅,底板上表面远离座椅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通过横杆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下部远离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梁,横梁两侧均悬挂有若干铃铛。

3、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套设在第一连杆两端,第一连杆靠近第一支撑架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第一连杆靠近第二支撑架一端横向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远离第二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远离第三连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一端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旋转轴远离支撑杆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两侧均啮合有第二半齿轮和第三半齿轮,第二半齿轮和第三半齿轮均同轴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杆,l型连接杆远离第二半齿轮和第三半齿轮一端连接有脚踏板,l型连接杆下方架设在与底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槽上。

4、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将脑瘫儿童坐在座椅上,当脑瘫儿童患病程度较浅,可以自主训练时,不需要康复师或家人上下踩动脚踏板,而是脑瘫儿童自主握住转盘,转动转盘,和转盘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杆随之转动,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绕第一连杆连接处为圆心做圆周运作,从而带动第三连杆,第三连杆带动第四连杆做上下运动,第四连杆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旋转轴,旋转轴同轴固定连接的不完全齿轮带动啮合的第二半齿轮和第三半齿轮运动,第二半齿轮和第三半齿轮带动固定连接的l型连接杆,l型连接杆远离第二半齿轮和第三半齿轮一端的脚踏板做上下运动,当脚踏板向上运动时,触碰横梁上的铃铛,铃铛发出响声,增添训练的趣味性。

5、当脑瘫儿童患病程度较深,不能自主训练时,康复师或家人站在儿童对面,上下踩动脚踏板,脚踏板带动l型连接杆,l型连接杆带动第二半齿轮和第三半齿轮转动,第二半齿轮和第三半齿轮啮合的不完全齿轮转动,驱动第四连杆远离旋转轴一端上下运动,第三连杆在第四连杆的驱动下,带动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一侧圆周运动,第二连杆带动第一连杆旋转运动,第一连杆固定连接的转盘也做旋转运动,将脑瘫儿童的手握住转盘,在康复师或家人的帮助下做推拉运动。

6、进一步,座椅底部通过伸缩杆与底板连接。

7、有益效果:可以通过伸缩杆调节座椅的高低,可以针对不同身高的患者儿童使用。

8、进一步,伸缩杆远离座椅一端设置有滑块,底板上表面设置有滑槽,伸缩杆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9、有益效果:可以通过滑槽来调节座椅和支撑杆之间的远近,可以根据训练效果来调整距离,使训练更加有效。

10、进一步,滑槽一侧设有卡齿。

11、有益效果:将伸缩杆底部的滑块向滑槽没有齿一侧推,便可以调节距离,当推动至合适位置时,便将伸缩杆底部的滑块向滑槽带有卡齿一侧推动,利用卡齿固定住座椅。

12、进一步,旋转轴的长度大于横杆的长度,横杆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杆的长度。

13、有益效果:旋转轴的长度大于横杆的长度,横杆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杆的长度,从而使得支撑杆的存在不会影响到连杆之间的连动。

14、进一步,座椅靠背两侧固定连接有绑带,绑带上设置有绑带调节器。

15、有益效果:用绑带固定,避免脑瘫儿童从座椅上滑落或摔倒,通过绑带调节器调整绑带长短。

16、进一步,转盘为圆环结构。

17、有益效果:脑瘫儿童可以用手握住圆环,同时可以训练手部的抓握。

18、进一步,座椅上表面和转盘表面均套设有软垫。

19、有益效果:增加软垫,使脑瘫儿童在做训练时更加舒适,减少不适感。



技术特征:

1.一种脑瘫儿童用上肢锻炼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底板上表面一侧安装有座椅,底板上表面远离座椅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通过横杆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支撑杆下部远离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梁,横梁两侧均悬挂有若干铃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瘫儿童用上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座椅底部通过伸缩杆与底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瘫儿童用上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伸缩杆远离座椅一端设置有滑块,底板上表面设置有滑槽,伸缩杆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脑瘫儿童用上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滑槽一侧设有卡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瘫儿童用上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轴的长度大于横杆的长度,横杆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杆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瘫儿童用上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座椅靠背两侧固定连接有绑带,绑带上设置有绑带调节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瘫儿童用上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转盘为圆环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瘫儿童用上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座椅上表面和转盘表面均套设有软垫。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脑瘫肢体复健技术领域的一种脑瘫儿童用上肢锻炼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一侧安装有座椅,底板上表面远离座椅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连接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支撑杆下部连接有横梁,横梁两侧均悬挂有若干铃铛,第一连杆连接有转盘,第一连杆靠近第二支撑架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连接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连接有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两侧均啮合有第二半齿轮和第三半齿轮,第二半齿轮和第三半齿轮均连接有L型连接杆,L型连接杆连接有脚踏板。本技术可以自主选择主动和被动两种训练方式,适用范围更广,并且有趣味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丽君,吴至凤,吴长利,王文娟,姚瑶,苏丽莎,彭利双,郑琳,魏莉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115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