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呼吸科的肺活量锻炼装置

文档序号:35321541发布日期:2023-09-04 09:1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呼吸科的肺活量锻炼装置

本技术涉及呼吸科的,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呼吸科的肺活量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1、根据调查显示,肺活量的降低使人到老年以后,较容易发生多种肺部健康的疾病,例如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并且由于肺部手术或喉部手术亦可能造成肺活量降低。

2、医院中现有的医疗器械没有专门针对病人肺部训练的医疗器械,只能通过一些锻炼的方式提升肺活量,比如游泳、跑步等运动,但上述方式受限于场地因素无法做到随时随地锻炼,而且游泳、跑步等运动不太适合老年人,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3、市面上也有一些便携式的肺活量锻炼装置,但是大多数肺活量锻炼装置配重固定,无法根据不同使用者具体调节,不能很好的适用多数使用者。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基于呼吸科的肺活量锻炼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肺活量锻炼和按需调节配重的基于呼吸科的肺活量锻炼装置。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呼吸科的肺活量锻炼装置包括:罐体;注水结构,所述注水结构设于所述罐体的顶端内部;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安装于所述罐体的内部;指示结构,所述指示结构设于所述罐体的表面,所述指示结构包括观察窗,所述观察窗贯穿所述罐体的表面;训练结构,所述训练结构固定于所述罐体的内部,所述训练结构包括罩体、活塞板、负重箱、导液管和排气管,所述罩体固定于所述罐体的内部,所述活塞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罩体的内部,所述负重箱固定于所述活塞板的顶面,所述导液管的底端贯穿所述负重箱的顶部,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罩体内部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罐体与外部连通;引气结构,所述引气结构连接于所述罐体的底端侧壁,所述引气结构包括引气管和安装头,所述引气管连接于所述罐体的底端侧壁,且所述引气管与所述罩体的底部连通,所述安装头固定于所述引气管的另一端;进气结构,所述进气结构螺纹连接于所述安装头的顶面,所述进气结构包括安装筒和咬嘴,所述安装筒螺纹连接于所述安装头的顶面,所述咬嘴固定于所述安装筒的顶面。

3、优选的,所述注水结构包括顶盖、水箱和供水管,所述顶盖螺纹连接于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水箱设于所述罐体的顶端内部,所述供水管安装于所述水箱的底端,且与所述水箱内部连通。

4、优选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电池、控制器、泵体和按钮,所述电池和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所述水箱的底部,且所述电池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泵体安装于所述供水管的底端,且所述电池和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泵体电性连接,所述按钮安装于所述罐体的表面,且所述按钮与所述电池和所述泵体以及所述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5、优选的,所述指示结构还包括高度尺,所述高度尺设于所述罐体的表面。

6、优选的,所述罩体和所述负重箱为透明塑料制成,且当所述活塞板和所述负重箱到达所述罩体顶部时,所述排气管恰好处于所述活塞板的下方。

7、优选的,所述训练结构还包括聚气槽,所述聚气槽设于所述活塞板的底面。

8、优选的,所述进气结构还包括吸水环和过滤垫,所述吸水环安装于所述安装筒的内壁,两个所述过滤垫分别安装于所述吸水环的顶部和底部。

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呼吸科的肺活量锻炼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呼吸科的肺活量锻炼装置,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适合使用者随时随地使用,而且内部设有所述水箱,利用所述控制结构可以根据使用者锻炼强度自由调节所述负重箱的重量,从而调节所述活塞板在所述罩体内升降的难易程度,具有可调节的锻炼强度,能够适用于不同需求的使用者。此具有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肺活量锻炼和按需调节配重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呼吸科的肺活量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呼吸科的肺活量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结构(2)包括顶盖(21)、水箱(22)和供水管(23),所述顶盖(21)螺纹连接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所述水箱(22)设于所述罐体(1)的顶端内部,所述供水管(23)安装于所述水箱(22)的底端,且与所述水箱(22)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呼吸科的肺活量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3)包括电池(31)、控制器(32)、泵体(33)和按钮(34),所述电池(31)和所述控制器(32)安装于所述水箱(22)的底部,且所述电池(31)与所述控制器(32)电性连接,所述泵体(33)安装于所述供水管(23)的底端,且所述电池(31)和所述控制器(32)与所述泵体(33)电性连接,所述按钮(34)安装于所述罐体(1)的表面,且所述按钮(34)与所述电池(31)和所述泵体(33)以及所述控制器(32)之间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呼吸科的肺活量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结构(4)还包括高度尺(41),所述高度尺(41)设于所述罐体(1)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呼吸科的肺活量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51)和所述负重箱(54)为透明塑料制成,且当所述活塞板(52)和所述负重箱(54)到达所述罩体(51)顶部时,所述排气管(56)恰好处于所述活塞板(52)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呼吸科的肺活量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结构(5)还包括聚气槽(53),所述聚气槽(53)设于所述活塞板(52)的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呼吸科的肺活量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结构(7)还包括吸水环(72)和过滤垫(73),所述吸水环(72)安装于所述安装筒(71)的内壁,两个所述过滤垫(73)分别安装于所述吸水环(72)的顶部和底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呼吸科的肺活量锻炼装置。所述基于呼吸科的肺活量锻炼装置包括罐体;注水结构,所述注水结构设于所述罐体的顶端内部;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安装于所述罐体的内部;指示结构,所述指示结构设于所述罐体的表面,所述指示结构包括观察窗;训练结构,所述训练结构固定于所述罐体的内部,所述训练结构包括罩体、活塞板、负重箱、导液管和排气管;引气结构,所述引气结构连接于所述罐体的底端侧壁,所述引气结构包括引气管和安装头;进气结构,所述进气结构螺纹连接于所述安装头的顶面,所述进气结构包括安装筒和咬嘴。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呼吸科的肺活量锻炼装置具有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肺活量锻炼和按需调节配重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于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