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09044发布日期:2024-02-22 21:0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握把带缠绕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


背景技术:

1、握把带的作用能够吸收手心出现的汗液,在很多的体育项目里面会用得到,防止在进行赛事时打滑,就会用到这一类的吸汗带。

2、目前,公号为:cn216687981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握把缠绕带,包括缠绕带本体,缠绕带本体包括胶黏层、eva层、基层和防滑层,eva层位于胶黏层的上端面,基层位于eva层的上端面,防滑层位于基层的上端面;设置有eva层、基层和防滑层能够提升耐老化、耐水解年限,增强使用手感,缠绕带本体通过胶黏层黏合在握把上,便于安装握把缠绕带,能够用于自行车握把、棒球握把或者钓竿握把使用时的止滑、耐磨、减震效果。

3、在羽毛球拍的生产中,大多都会在握把处缠绕上握把带,以便于球拍的销售,因此需要用到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加快握把带的缠绕,从而达到加快球拍的生产,现有的羽毛球拍握把带,大多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将握把带缠绕在球拍的握把之上,然而采取人工的方式,不仅速度慢效率低,且会加大人工的消耗,从而会导致球拍的生产效率降低,且会加大生产资金的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旨在解决现有的羽毛球拍握把带,大多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将握把带缠绕在球拍的握把之上,然而采取人工的方式,不仅速度慢效率低,且会加大人工的消耗,从而会导致球拍的生产效率降低,且会加大生产资金消耗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包括调节夹持机构、卡接组件、移动组件、底座、支撑柱和放置器,所述调节夹持机构设置在支撑柱的顶部,所述卡接组件设置在底座顶部的前侧,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底座的内部,所述支撑柱焊接在底座顶部的后侧,所述放置器栓接在放置器的顶部;

3、所述调节夹持机构包括连接组件、调节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支撑柱的顶部,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连接组件的内部,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连接组件的顶部。

4、为了使连接组件达到对调节组件和夹持组件进行连接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调节块、第一调节孔和限位槽,所述第二调节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所述第一调节孔开设在第二调节块的两侧,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支撑柱的顶部。

5、为了使调节组件配合连接组件使用,从而达到对夹持组件进行调节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块、双向螺纹杆、第一连接块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调节块设置在第二调节块的左侧,所述第一调节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所述双向螺纹杆螺纹连接在第一调节孔的内壁,所述第一连接块焊接在双向螺纹杆的左侧,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块的左侧,所述第一电机的右侧栓接在支撑柱的左侧。

6、为了使夹持组件达到对羽毛球拍的一端进行夹持限位的效果,同时夹持组件可进行调节从而对不同尺寸的球拍进行夹持限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限位板、第二电机、第一调节柱、固定板、滑槽和第一调节杆,所述限位板螺纹连接在第一调节杆的表面,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一调节杆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与固定板的顶部栓接,所述第一调节柱栓接在第一调节块的顶部,所述固定板栓接在滑槽内部前侧后侧的顶部,所述滑槽开设在第一调节柱顶部的中部,所述第一调节杆转动连接在滑槽内部的底部。

7、为了使卡接组件达到配合夹持组件使用,从而在对球拍把手进行缠绕握把带时,达到对球拍进行限位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优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合块、第二连接块、第三电机、转动孔、连接板和电动升降板,所述卡合块转动连接在连接板内部的后侧,所述第二连接块焊接在卡合块的前侧,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表面与转动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块的前侧,所述第三电机的后侧与连接板的前侧栓接,所述转动孔开设在连接板的前侧,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电动升降板的顶部,所述电动升降板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的前侧。

8、为了使移动组件达到对卡接组件进行前后调节的效果,从而可使得卡接组件配合夹持组件可对不同长度的球拍进行限位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二调节杆、第四电机、第三调节块、第二调节孔、调节槽和连接孔,所述第二调节杆螺纹连接在第二调节孔的内壁,所述第四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二调节杆的前侧,所述第四电机的后侧栓接在底座的前侧,所述第三调节块滑动连接在调节槽的内部,所述第三调节块的顶部与放置器的底部栓接,所述第二调节孔开设在第三调节块的前侧和后侧,所述调节槽开设在底座顶部的中部,所述连接孔开设在底座的前侧,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与第二调节杆的前侧转动连接。

9、为了使第二调节柱配合第一调节柱和限位板使用,达到对球拍一端进行夹持限位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块的顶部栓接有第二调节柱,所述第二调节柱与夹持组件配合使用。

10、为了使卡接槽内部为多尺寸卡合槽,从而可达到对不同尺寸球拍把手的另一端进行卡接限位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优选的,所述卡合块的后侧开设有卡接槽。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该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通过调节夹持机构的设置,调节夹持机构包括连接组件、调节组件和夹持组件,通过连接组件的设置,连接组件可起到对调节组件和夹持组件进行连接的效果,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调节组件可起到配合连接组件使用,从而达到对夹持组件进行调节的效果,通过夹持组件的设置,夹持组件可起到对羽毛球拍的一端进行夹持限位的效果,同时夹持组件可进行调节从而对不同尺寸的球拍进行夹持限位,通过卡接组件的设置,卡接组件可起到配合夹持组件使用,从而在对球拍把手进行缠绕握把带时,达到对球拍进行限位的效果,且卡接组件可配合放置器使用,快速的在球拍把手上缠绕上握把带,通过移动组件的设置,移动组件可起到对卡接组件进行前后调节的效果,从而可使得卡接组件配合夹持组件可对不同长度的球拍进行限位的效果,从而通过调节夹持机构、卡接组件、移动组件和放置器使用,可起到对不同尺寸球拍的把手进行快速缠绕握把带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包括调节夹持机构(1)、卡接组件(2)、移动组件(3)、底座(4)、支撑柱(5)和放置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夹持机构(1)设置在支撑柱(5)的顶部,所述卡接组件(2)设置在底座(4)顶部的前侧,所述移动组件(3)设置在底座(4)的内部,所述支撑柱(5)焊接在底座(4)顶部的后侧,所述放置器(6)栓接在放置器(6)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01)包括第二调节块(1011)、第一调节孔(1012)和限位槽(1013),所述第二调节块(1011)滑动连接在限位槽(1013)的内部,所述第一调节孔(1012)开设在第二调节块(1011)的两侧,所述限位槽(1013)开设在支撑柱(5)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02)包括第一调节块(1021)、双向螺纹杆(1022)、第一连接块(1023)和第一电机(1024),所述第一调节块(1021)设置在第二调节块(1011)的左侧,所述第一调节块(1021)滑动连接在限位槽(1013)的内部,所述双向螺纹杆(1022)螺纹连接在第一调节孔(1012)的内壁,所述第一连接块(1023)焊接在双向螺纹杆(1022)的左侧,所述第一电机(1024)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块(1023)的左侧,所述第一电机(1024)的右侧栓接在支撑柱(5)的左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103)包括限位板(1031)、第二电机(1032)、第一调节柱(1033)、固定板(1034)、滑槽(1035)和第一调节杆(1036),所述限位板(1031)螺纹连接在第一调节杆(1036)的表面,所述第二电机(1032)固定连接在第一调节杆(1036)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1032)的底部与固定板(1034)的顶部栓接,所述第一调节柱(1033)栓接在第一调节块(1021)的顶部,所述固定板(1034)栓接在滑槽(1035)内部前侧后侧的顶部,所述滑槽(1035)开设在第一调节柱(1033)顶部的中部,所述第一调节杆(1036)转动连接在滑槽(1035)内部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2)包括卡合块(201)、第二连接块(202)、第三电机(203)、转动孔(204)、连接板(205)和电动升降板(206),所述卡合块(201)转动连接在连接板(205)内部的后侧,所述第二连接块(202)焊接在卡合块(201)的前侧,所述第二连接块(202)的表面与转动孔(204)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203)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块(202)的前侧,所述第三电机(203)的后侧与连接板(205)的前侧栓接,所述转动孔(204)开设在连接板(205)的前侧,所述连接板(205)固定连接在电动升降板(206)的顶部,所述电动升降板(206)固定连接在底座(4)顶部的前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3)包括第二调节杆(301)、第四电机(302)、第三调节块(303)、第二调节孔(304)、调节槽(305)和连接孔(306),所述第二调节杆(301)螺纹连接在第二调节孔(304)的内壁,所述第四电机(302)固定连接在第二调节杆(301)的前侧,所述第四电机(302)的后侧栓接在底座(4)的前侧,所述第三调节块(303)滑动连接在调节槽(305)的内部,所述第三调节块(303)的顶部与放置器(6)的底部栓接,所述第二调节孔(304)开设在第三调节块(303)的前侧和后侧,所述调节槽(305)开设在底座(4)顶部的中部,所述连接孔(306)开设在底座(4)的前侧,所述连接孔(306)的内壁与第二调节杆(301)的前侧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块(1011)的顶部栓接有第二调节柱(7),所述第二调节柱(7)与夹持组件(103)配合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块(201)的后侧开设有卡接槽(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快速缠绕结构的握把带,属于握把带缠绕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调节夹持机构、卡接组件、移动组件、底座、支撑柱和放置器,调节夹持机构包括连接组件、调节组件和夹持组件,连接组件可对调节组件和夹持组件进行连接,调节组件可配合连接组件使用,从而对夹持组件进行调节,夹持组件可对羽毛球拍的一端进行夹持限位,卡接组件可起到配合夹持组件使用,从而在对球拍把手进行缠绕握把带时,达到对球拍进行限位的效果,且卡接组件可配合放置器使用,快速的在球拍把手上缠绕上握把带,移动组件可起到对卡接组件进行前后调节的效果,从而使得卡接组件配合夹持组件可对不同长度的球拍进行限位。

技术研发人员:戴江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亿凌荣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3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