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围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111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围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立体、传统(平面)两用的立体围棋。
现行的传统围棋是由围棋子和围棋盘组成,围棋盘盘面(平面)上有纵横各19道等距离的平行线,它们相互交叉构成361个交叉点。对奕双方一方执黑棋子(先下),另一方执白棋子(后下),轮流在棋盘上的361个交叉点的任意无子处下子,最后根据传统围棋活棋、公活、贴目等的规定,以黑方多于183 1/4 子时为胜,否则为负来确定胜负。传统围棋只是平面(两维)上的智力竞技、娱乐用品,而缺少人类存在的立体空间(三维)的智力竞技、娱乐锻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设计出一种既能具备传统围棋的特点,又具有独特的立体对奕乐趣、通过娱乐竞技的对奕过程提高人们三维空间的思维能力、比传统平面围棋思维量更大的、立体、传统(平面)两用的立体围棋。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围棋子、围棋盘组成,围棋盘的盘面上有纵横等距离的平行线而形成的数个交叉点,在每个交叉点的上方有棋子托架。棋子托架由互成90°的托架杆和托架圈组成,托架杆的下端插入盘面上的纵线上的一定位置而使整个托架圈所形成的平面与围棋盘面平行,数个托架圈的圆心在围棋盘面上的投影与交叉点重合(参见


图1),数个托架圈和围棋盘盘面共同组成了立体围棋盘。
本实用新型的围棋盘是由两个半棋盘组成,活页将两个半棋盘联接而形成围棋盘(参见图6、图8),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中的围棋盘的另一盘面为传统式平面围棋盘(见图4)。
本实用新型中的围棋盘可用木材、也可用塑料制成。
为了满足围棋教学、讲棋或电视讲解的需要,本实用新型可做成悬挂式立体围棋,由磁性围棋子,磁性围棋盘组成(参见
图12),在磁性围棋盘上有纵、横等距离的平行线而形成数个交叉点,在每个交叉点上方有棋子托架,棋子托架由在同一平面的托架杆和托架圈组成,托架杆的一端装入磁性围棋盘上纵线上一定位置,数个托架圈和磁性围棋盘组成了磁性立体围棋盘。
本实用新型既继承了传统平面围棋的特点(其竞赛规则与传统平面围棋基本相同),又具有独特的立体围棋对奕乐趣,通过娱乐,竞技的对奕过程提高人们的三维空间的思维能力,比传统平面围棋竞技思维量更大,是一种立体、传统(平面)两用的立体围棋。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本实用新型(翻盖式)结构示意图图2
图1中A部放大图图3
图1中B部放大图图4
图1中C向视图图5本实用新型(抽插式)结构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折叠式Ⅰ)结构示意图图7图6中D部放大图图8本实用新型(折叠式Ⅱ)结构示意图图9图8中E部放大图
图10本实用新型(板式)结构示意图
图11
图10中F部放大图
图12悬挂式立体围棋结构示意图
图13
图12中G部放大图
图14
图12中H向视图
图15悬挂式立体围棋中棋子托架结构示意图
图16本实用新型棋路说明图Ⅰ
图17本实用新型棋路说明图Ⅱ以上图中各序号的说明1 围棋子2 围棋盘3 盘面4 交叉点5 棋子托架6托架杆7 托架圈8 立体围棋盘9 半棋盘10 活页11 盘面12棋盘框13定位钉14定位孔15固定塑料帽16空腔17方台18撇扣19提手20磁性围棋子21磁性围棋盘22交叉点23棋子托架24托架杆25托架圈26磁性立体围棋盘27悬挂孔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由围棋子1,围棋盘2组成,围棋盘2的盘面3上有纵、横各13道等距离的平行线(相邻两纵线或横线的距离比传统围棋大些,使纵线全长等于传统围棋的纵线全长,横线全长等于传统围棋横线全长)而形成169个交叉点4,在每个交叉点4的上方有棋子托架5,托子托架5由互成90°的托架杆6和托架圈7组成,托架杆6的下端插入盘面3纵线上的一定位置,使其托架圈7所在平面与盘面3互相平行,托架圈7的圆心在盘面3上的投影与交叉点4重合,托架圈7所在平面离围棋盘盘面3的垂直高度以略大于传统棋子高度的2倍为宜,这样就构成了以托架圈7所在平面的另一个棋盘盘面,它们也是纵横各13道托架圈,相应也有169个交叉点,把每一个托架圈7看成一个交叉点,它们分别与盘面3上的交叉点4相联,这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在一定立体空间上具有三维立体方向的立体围棋盘8,立体围棋盘8交叉点总数为338个(参见
图1),本实用新型的围棋盘2的盘面11为传统围棋盘。围棋盘2是采用木材(或塑料)制成,托架5是用铁丝(或塑料)制成,四个定位钉13的一端穿过围棋盘2盘面3中的孔插入传统围棋盘面11上的棋盘框12内的定位孔14,定位钉13的另一端装上塑料固定帽14而将盘面3固定在棋盘框12上。便可下立体围棋。如果要下传统的平面围棋,可将固定帽取下,将盘面3翻面再装入定位钉13而将带托架圈的盘面3藏于棋盘框12所形成的空腔16内。
本实用新型也可做成抽插式(参见图5)或折叠式(参见图6、图8)或板式(参见
图10)。
折叠式立体围棋的围棋盘2是由两个半棋盘9所组成,用两个活页10固定两个半棋盘9,图6中所给出的折叠式Ⅰ型的结构示意图表明折叠方向是向传统围棋盘面11折叠便于携带和收藏。图8中所给出的折叠式Ⅱ型的结构示意图表明,折叠方向是向立体围棋盘面8折叠,折叠后棋子托架不外露,消除了折叠式Ⅰ型的缺点。折叠式Ⅱ型的结构是在每半棋盘9面上多了3个木质(或塑料)方台17,方台17略高于棋子托架5的高度,以便有折叠时能装棋子托架5的空间。在棋盘上还安装有撇扣18和提手19,便于携带。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是由磁性围棋子20、磁性围棋盘21组成的悬挂式立体围棋(参见
图12)。在磁性围棋盘21的盘面上有纵横互相平行的各13条直线构成的下层棋路(横线长度等于传统平面围棋横线长度,纵线长度等于传统平面围棋的纵线长度)而形成数个交叉点22,在纵线的适当位置装上数个棋子托架23(每个装接点离盘面上的最近纵、横直线交叉点22的距离等于磁性围棋子20的下底圆半径),棋子托架23由在同一平面的托架杆24和托架圈25组成,数个托架圈25与磁性围棋盘21组成了磁性立体围棋盘26。托架圈25的截面形状为半椭圆形(即为磁性围棋子20最大轴截面的形状),其长轴的尺寸略小于磁性围棋子20下底圆的直径,其半短轴尺寸略大于磁性围棋子20的高度。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讲棋或教学时,可利用其上的悬挂孔27将其挂在墙上。下层棋子可将磁性围棋子20直接下在磁性围棋盘21的盘面上的纵横直线交叉点上,上层棋子可将磁性围棋子由上至下插入托架圈25内。
如果需要可将悬挂式立体围棋的磁性围棋盘的另一盘面做成传统平面围棋盘(参见
图14)。
下面简略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下法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的下法继承了传统围棋的下法① 下子两人对局,各执一色传统围棋棋子,黑方先下第一着,然后白方下第二着(让二子以上的让子局则白先黑后,与传统围棋同),每人每次下一颗子,双方轮流交替直至终局。
棋子应下在棋盘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和传统平面围棋类似)或下在棋子托架的托架圈上,如
图16所示的“
”形点上,棋子可下在棋盘的交叉点和托架圈的没有棋子的任意一处,(已有棋子的交叉点和托架圈不能再下子),下子后不得拿回或挪动,即通常所说“不得悔棋”。
② 棋子的“气”和提子所谓棋子的气就是棋子(放于交叉点或托架圈的棋子)周围以直线紧联(可见直线即是盘面上的直线,假想直线即是纵、横棋子托架所形成的与可见直线相对的直线和每一个托架圈与下面对应的交叉点所形成的直线,它们都未在盘面上画出,而在盘上又形象地体现出想象中的直线)的交叉点。
如棋路说明
图16上方a、b、c三处所示,角上的一子有三口“气”(a处,用“×”表示“气”),比传统围棋多一口“气”,即多了高度方向上的一口“气”),边上的一子有四口“气”(如b处所示),中间的一子有五口“气”(如c处所示)。
如果两个以上的同色棋子联在一起,它们就联成一个整体,其“气”就以整体计算,如棋路说明
图17上方k处所示,6个棋子就有11口“气”。当一方的一个或多个棋子被对方的棋子紧紧包围,它们的“气”全被对方棋子封死,形成无“气”状态时,应立即把它们从棋盘上拿掉,术语叫做“提”(所有术语沿用传统围棋的术语)。如棋路说明
图16右边d、e、f三处所示角上三个黑子围住一个白子的情况(d处无“气”的白子应被提掉),边上四个黑子围住一个白子的情况(如e处所示),中间五个黑子围住一个白子的情况(如f处所示)。围住多个棋子与上同理,如棋路说明
图17右方1处所示10个黑子围住3个白子。
③ 死棋和活棋几个同色棋子围住的交叉点就是棋“眼”,如棋路说明
图16的下方角g处就有一个完整的“眼”(“眼”用“×”标出),边上h处有一完整的“眼”,腹中i之处有一个完整的“眼”。
围住两个交叉点以上的“眼”叫“大眼”,只算一个眼,如棋路说明
图17下方m处所示,14个黑子围住3个交叉点。
一个 眼的棋在没有外气时,对方可以在眼内下子,这样就使这块棋处于无气状态,这块棋就被提掉了,如棋路说明
图17左方n处所示,五个黑子只围住了一个眼,外气已全被白子封死,白棋只要在n位投一子就可提全部黑子。
一般来说,一个眼的棋无论有无外气,最终都将被对方提掉,而是死棋。
棋路说明
图16左边j处所示,黑棋被白棋封死外气,但黑棋有两个完整的“眼”(a、b处示),如果白方在一个“眼”内下子,黑子另一个“眼”还有一口气,而白子下在眼内之子正处于无气状态,按规定(完全与传统围棋的规则吻合)应提出去。因而有两个眼的棋是“活棋”。
④ 终局立体围棋的终局有两种一种是某一方在对奕中途认输,术语叫“中盘负”,胜一方就是“中盘胜”,另一种是双方收完官子的终局,这时盘面上黑白双方活棋的界限已完全划清,双方交界处一个空点也没有,双方都认为再无棋可下了。
⑤ 终局计算立体围棋的胜负,决定于双方所占空间的领域的大小,即双方活棋所占交叉点的多少,占得多者为胜,少者为负。棋盘上共有338个交叉点,双方各占169个交叉点,即为和棋,超过此数者为胜,不足此数者为负。
但实际对局时和传统围棋一样,应结合黑棋先下优势的情况计算终局,方法如下
由于黑子先走,参照传统围棋贴目的方法,如果黑子为169子就应视为输棋。沿用传统围棋的贴目方法即黑子在终局时贴出2 3/4 子,以求平衡。黑方须以171 3/4 子归本(169+2 3/4 =171 3/4 )。黑方如得172子,白方得166子时,黑方胜 1/4 子,如黑方得171子,白方得167子则白方胜 3/4 子。黑方多于171 3/4 子时为胜,否则为负,一般说来,无和棋。
⑥ 其它至于让子棋,双活棋、打劫、打二还一等都和传统围棋规定的实质性内容完全吻合。
权利要求1.一种包含围棋子(1)、围棋盘(2)的立体围棋。其特征在于围棋盘(2)的盘面(3)上有纵横等距离的平行线而形成数个交叉点(4),在每个交叉点(4)的上方有棋子托架(5)。棋子托架(5)由互成90°的托架杆(6)和托架圈(7)组成,托架杆(6)的下端插入盘面(3)上的纵线上的一定位置而使数个托架圈(7)所在的平面与盘面(3)平行,托架圈(7)的圆心在盘面(3)上的投影与交叉点(4)重合,数个托架圈(7)和盘面(3)形成了立体围棋盘(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围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围棋的围棋盘(2)是由两个半棋盘(9)组成,活页(10)将两个半棋盘(9)联接而形成围棋盘(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围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围棋的围棋盘(2)的盘面(11)是传统的平面围棋盘。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围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围棋的围棋盘(2)可以用木材,也可用塑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围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围棋的围棋盘(2)可以用木材,也可用塑料制成。
6.一种包含磁性围棋子(20)、磁性围棋盘(21)的悬挂式立体围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围棋的磁性围棋盘(21)上有纵横等距离的平行线而形成的数个交叉点(22)、在每个交叉点(22)上方有棋子托架(23)、棋子托架(23)由在同一平面的托架杆(24)和托架圈(25)组成,托架杆(24)的一端装入磁性围棋盘(21)上一定位置而使数个托架圈(25)与磁性围棋盘(21)形成了磁性立体围棋盘(2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传统(平面)两用的立体围棋,由围棋子、围棋盘组成。围棋盘的盘面上有纵横等距离的平行线而形成的数个交叉点,在每个交叉点上有棋子托架,棋子托架包含托架杆、托架圈,数个托架圈和围棋盘盘面而形成了立体围棋盘。本实用新型既继承了传统平面围棋的特点(其竞赛规则与传统围棋基本相同),又具有独特的立体对奕乐趣。通过娱乐、竞技的对奕过程提高人们的三维立体空间的思维能力。
文档编号A63F3/00GK2033698SQ8821292
公开日1989年3月8日 申请日期1988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1988年5月20日
发明者李刃 申请人:李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