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棋自动裁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190阅读:9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军棋自动裁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棋子和裁判器组成的军棋自动裁判装置。
军棋在下暗棋时,需要有人或裁判器作栽判,否则无法进行。目前的裁判器是由按钮开关控制的,它是在棋子上设置凹凸点,根据凹凸点的不同排列来区分棋子。裁判时,裁判器上对应凸点的按钮开关受到压力而接通,对应于凹点的按钮开关不受压力而不接通。由于不同棋子上凹点的分布位置和数量不同,所以手指在按压棋子时的感觉也有所不同,从而容易猜出棋子的名称,造成泄密。另外凹凸点只能设置在棋子的正面(即有字面),不能设置在其它面上,否则将破坏棋子外观的一致性,从而能从外观上猜出棋子名称。这就使得每次裁判时都要翻转棋子使其正面朝下地放在裁判器上,很不方便。为此,1992年7月14日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军棋自动裁判装置”专利(申请号92216477.0),提供了一种保密性好,使用方便的军棋自动裁判装置。但是,它需要有专门设计的比较复杂的裁判电路,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增加了制造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的军棋自动裁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棋子和裁判器两部分组成。在棋子上设置有两组导电触点,对于不同的棋子,根据棋子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分别将这两组触点按不同的数量和间隔用导线进行联接,构成两条搭接电路。不同的棋子有不同的搭接电路,以此相互区分。在裁判器中设置有两组导线,其中每一根导线的两端各联接一个导电触点,构成两组桥路。裁判器上的导电触点与棋子上的导电触点相互一一对应。搭接电路和桥路控制指示灯与电源的接通和断开,由指示灯作出裁判指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棋子保密性好,裁判器使用方便,裁判迅速。


图1是棋子和裁判器的外型示意图。
图2是棋子上的触点联接方式示意图。
图3是裁判器电路原理图。
图4是裁判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
图1,在裁判器(1)上有一个裁判槽(2),裁判槽(2)的大小刚好能放入两个背靠背并列的棋子(3),在裁判槽(2)内有四排导孔(4),每个导孔(4)内各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导电动触点(5),这些触点通过在裁判器内部的导线联接成两组桥路。棋子(3)底面上有两组导电静触点(6)它们通过在棋子内部的导线联接成两条搭接电路。动触点(5)与静触点(6)一一对应。裁判时,将两个棋子(3)放入裁判槽(2)内,轻轻按下,使静触点(6)和动触点(5)相接触,于是指示灯(7)即可发出裁判指示信号。
参照图2,棋子上有22个导电触点(图中圆圈代表触点),分为两组,每组11个。把它们从左至右编号,上面一排为第一组,编号为S10~S1A;下面一排为第二组,编号为S20~S2A。对于不同的棋子,将这两组触点分别按不同的数量和间隔用导线进行联接,构成两条搭接电路。具体联接方式如下所述。为了叙述方便,只写出相联接的触点的编号,其余没有写出编号的触点为空置触点,即不与任何触点相联接。司令S10~S19、S20~S21(表示第一组从S10至S19的各个触点全部相联接,第二组从S20至S21的各个触点全部相联接,其余触点空置。下同。),军长S10~S18、S20~S22,师长S10~S17、S20~S23,旅长S10~S16、S20~S24,团长S10~S15、S20~S25,营长S10~S14、S20~S26,连长S10~S13、S20~S27,排长S10~S12、S20~S28,工兵S10~S11、S20和S29(S21~S28空置),地雷S10和S12~S19(S11空置)、S20~S29,炸弹S10~S19、S20~S29,军旗S20~S29。图2是各棋子的触点联接方式示意图,其对应关系是T1-司令,T2-军长T3-师长,T4-旅长,T5-团长,T6-营长,T7-连长,T8-排长,T9-工兵,T10-地雷,T11-炸弹,T12-军旗。
上述棋子的触点联接方式也可以作如下变化第一组触点的联接方式不变,只改变第二组,即把第二组中相互连续地联接的触点改成只联接两端的触点,中间的触点可以不联。例如,师长的S20~S23可以只是S20和S23相联接,而中间的S21和S22可以空置不联。所有棋子都可以如此处理(但炸弹还应联接S28)。或者,第二组触点的联接方式不变,只改变第一组,把第一组触点中相互连续地联接的触点改成只联接两端的触点,中间的触点可以不联。
裁判器的电路如图3所示,包括44个导电触点、22根导线、2个指示灯和1个电源。44个导电触点分成两组,每组22个,各属于对弈双方中的一方,并且与棋子上的触点一一对应。A10~A1A和A20~A2A分别与A方棋子上的触点S10~S1A和S20~A2A相对应;B10~B1A和B20~B2A分别与B方棋子上的触点S10~S1A和S20~A2A相对应。22根导线也分为两组,每组11根。每根导线的两端各与一个触点相联接,其一端与一方棋子上的第一组中的触点联接,另一端与另一方棋子上的第二组中的触点联接,以此构成两组桥路。桥路A1A-B20和A2A-B10与电源的一端(如负极)相联接,桥路A10-B2A和A20-B1A分别通过指示灯LA和LB与电源的另一端(如正极)相联接。
裁判时,两个被裁判的棋子上的触点分别与裁判器上的触点一一对应接触。如果一方棋子获胜,另一方棋子失败,则失败一方的指示灯通过本方棋子上的一条搭接电路和对方棋子上的另一条搭接电路以及裁判器上的桥路与电源接通,于是该指示灯亮,而获胜一方的指示灯不能通过另外两条搭接电路和桥路与电源接通,所以不亮。如果双方棋子同归于尽,则两个指示灯都通过相应的搭接电路和桥路与电源接通,所以都亮。由此达到裁判的目的。
例如,一方是师长,另一方是旅长,则情况如图4所示。对应于旅长一方的指示灯通过师长的第一条搭接电路和旅长的第二条搭接电路以及桥路与电源接通,所以该指示灯亮。而对应于师长一方的指示灯需要通过师长的第二条搭接电路和旅长的第一条搭接电路以及桥路才能与电源接通,但是这两条搭接电路没有通过桥路搭接起来,彼此是断开的,因此这个指示灯不能与电源接通,所以不亮。于是,裁判结果为旅长负,师长胜。
本实用新型的裁判槽可以如
图1所示做成能同时容纳两个棋子的一个槽,也可以做成两个槽,每个槽内各容纳一个棋子。棋子上的触点可以设置在棋子的任何面上,例如底面,上面,正面和侧面(正面指有字面,底面、上面和侧面指棋子立起时下边的面、上边的面和两侧的面),但最好设置在底面,这样比较方便。当然若在底面和上面同时设置则更方便。在设置棋子上的触点时必须保证所有棋子外形一致,以保证棋子的保密性和不影响下明棋。棋子上的触点之间的联接线要隐蔽,不能明显暴露。最好将棋子上的触点之间的联接线隐藏在棋子的内部,而在棋子的外部只露出触点。裁判器上的桥路可以是由导电触点和导线两部分组成的,也可以将导电触点和导线制做成一体,例如将一根导线的两端作为触点,以此构成桥路。
权利要求1.一种由棋子和裁判器组成的军棋自动裁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棋子上设置两组导电触点,对于不同的棋子,分别将这两组触点按不同的数量和间隔用导线进行联接,构成两条搭接电路,在裁判器上设置有两组导线,将这两组导线中的每一根导线的两端各联接一个导电触点,构成两组桥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棋自动裁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棋子上的两组导电触点由22个导电触点组成,每组11个,裁判器上的两组导线由22根导线组成,每组11根,每根导线的两端各联接一个导电触点。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军棋自动裁判装置,其特征在于裁判器上的构成桥路的导线和导电触点是一体。
专利摘要一种军棋自动裁判装置,由棋子和裁判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棋子上设置两组导电触点,对于不同的棋子,分别将这两组触点按不同的数量和间隔用导线进行联接,构成两条搭接电路,在裁判器上设置有两组导线,将这两组导线中的每一根导线的两端各联接一个导电触点,构成两组桥路。搭接电路和桥路控制指示灯发出裁判指示信号。
文档编号A63F3/00GK2130568SQ9221660
公开日1993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28日
发明者王忠石 申请人:王忠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