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轮式溜冰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53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直线轮式溜冰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轮式溜冰鞋,尤其与一种包括鞋体、轮座、冂形架滑轮的溜冰鞋有关。
一般市面上常见的直线溜冰鞋均是将滑轮组直接设置于轮架内,这种设计因未考虑防震性,故滑轮易因承受过大的不良撞击而损坏,为解决这个问题,台湾专利号为84204450的专利案件提出利用设置于前、后轮度与冂形架间的两组扭力弹簧来承受滑轮的冲击,使溜冰鞋具缓冲平衡之功效。但因这种设计只适用于前、后轮座为分离式设计的溜冰鞋,且前、启轮座成型需两组模具,成本较高,不利推广运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线轮式溜冰鞋,它能有效地缓冲在高低不平地面上滑行时所承受的不良冲击,且因轮座为一体成型,故适用性较广,且可降低制造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鞋体、轮座、两簧片、两组冂形架及四滑轮等组成,其中,轮座为一体成型制成,设于鞋体底部,轮座前后端各设置一承置板,承置板底部用铆固方式固设一簧片,簧片的两端略向下弯折成钩形抵掣部,并分别抵掣于冂形架的顶面,冂形架分别枢设于轮座前后适当位置,四滑轮则分别组设于冂形架内。当滑行至高低不平处,冂形架将上抵簧片的抵掣部,通过簧片的压缩、回复的变形可使溜冰鞋具有较好的缓冲平衡功效。
本实用新型因为采用两簧片来代替通常所用的扭力弹簧,故能更有效地缓冲遇跳跃状况时地面对滑轮的冲击,延长滑轮的寿命;同时由于轮座改为一体成型制造,使轮座与溜冰鞋的组合因无前后轮座的差别而更为简易且适用性更广,同时因减少了模具数量也降低了制造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图。
请参阅
图1,本实用新型包含一轮座1、二簧片2、二冂形架3及四滑轮4、铆钉5、鞋体6,其中轮座1是一体成型制成,轮座1前后端各浮凸高起,各成型一承置板11、12,承置板11、12两侧向下垂伸两垂片13以连接两承置板11、12,并在后承置板12的中央设一凹槽121,令凹槽121的底缘高度与前承置板11略为等高,垂片13于两承置板11、12间适处设相连的辅强肋131,垂片13于两承置板11、12下方各设一穿孔132、133,供冂形架3的枢设;簧片2是一片体,片体中央为一水平段21,前后两端部22呈向下弯折并于末端形成一钩形抵掣部23;冂形架3底部的前后端各设轮轴孔供滑轮4组设,并于冂形架3中央设一穿孔31。
请参阅图2,簧片2的水平段21分别以铆钉5铆设在轮座1的前承置板11及后承置板12的四槽121底缘,而滑轮4则分别组装于两冂形架3内,使冂形架3置入轮座1的垂片13间,并分别枢设于两穿孔132、133处,令承置板11、12下方之簧片2以其钩形抵掣部23抵于冂形架3顶面。
请参阅图3,轮座1装置于鞋体6的底部,当溜冰鞋滑经不平路面时,冂形架3将以枢设于轮座1处为中心做偏摆,遇路面高突处的滑轮4将上扬,进而令冂形架3顶面压迫簧片2的抵掣部23,当路面回复平坦时,簧片2本身的复归力则推抵冂形架3回复水平状,藉由簧片2的压缩与复归使溜冰鞋在不平路面上仍得保持一较佳之平衡感;而遇跳跃状况时,则藉由簧片2之设计,可减低地面对滑轮4的冲击,达到缓冲及延长滑轮4寿命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直线轮式溜冰鞋,包含一轮座(1)、二冂形架(3)、四滑轮(4)及鞋体(6);轮座(1)设于鞋体(6)的底部;四滑轮(4)分别组设于冂形架(3)内,而冂形架(3)是一前一后枢设轮座(4)之中,其特征在于它设有簧片(2)以及轮座(1);轮座(1)是一体成型式,其前后端各成型一承置板(11)(12),簧片(2)是一片体,其中央为一水平段,前后两端部向下弯折并于末端处形成一钩形抵掣部(23),两簧片(2)是以水平段分别铆设于轮座(1)之前、后承置板(11)(12)底部,两抵掣部(23)皆抵掣于冂形架(3)之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线轮式溜冰鞋,其特征在于可在轮座(1)的后承置板(12)中央设一凹槽(121),并令凹槽(121)的底缘与前承置板(11)大致等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轮式溜冰鞋,包括鞋体6、轮座1、簧片2、二冂形架3及滑轮4等组件,其中,轮座1为一体成型制成,于前后端适处分别成型一承置板11、12设于鞋体6的底部,藉之,当冂形架3内之滑轮4受力而向上偏摆时,冂形架3将上抵簧片2之抵掣部23而使溜冰鞋更具缓冲、平衡感,且因轮座1为一体成型式,故可节省模具费用、减低成本。
文档编号A63C17/00GK2234289SQ9520988
公开日1996年9月4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2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2日
发明者陈定兴 申请人:陈定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