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旱冰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74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旱冰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用带子固定的鞋底金属板分为二部分可供调整的冰鞋、特别是旱冰鞋。
目前普遍使用的同类旱冰鞋,结构包括前后鞋底板、前后轮支架、前后轮轴、轮子、大梁以及其与鞋底板的紧固件,其中大梁支承于前后鞋底板下方、并可供鞋底板在其上面调整的连接固定作用。由于大梁的下方支承是前后轮支架内侧的四个突点,所以其承载能力较弱,使用过程旱冰鞋前后二部分的连接固定结构容易产生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旱冰鞋,使大梁的承载能力强,旱冰鞋前后二部分的连接固定结构不易变形。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旱冰鞋,包括前后鞋底板、前后轮支架、前后轮轴、轮子、大梁以及其与鞋底板的紧固件,其中前后轮支架分别位于前后鞋底板下方,前后轮轴分别装于前后轮支架上,轮子装于轮轴上,大梁穿置于前后轮支架内且支承于前后鞋底板下方,其特征在于前后轮支架内壁上设有折曲台阶以构成大梁长滑槽的底。
上述方案由于前后轮支架内壁有折曲台阶构成一个有底的长滑槽,大梁配合在长滑槽内比起配合于前后轮支架内侧的四个突点上,可以大大增强大梁的承载能力和克服了鞋前后二部分的连接固定结构易变形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具体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案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中省去缓冲器部分)。
参照
图1~图2,本旱冰鞋,包括前鞋底板1和后鞋底板2、前轮支架3和后轮支架4、前轮轴5和后轮轴6、轮子7~10、大梁11以及其与鞋底板的紧固件12和13,其中前后轮支架3、4分别位于前后鞋底板1、2下方,前后轮轴5、6分别装于前后轮支架3、4上,轮子7、8分别装于前轮轴5两边,轮子9、10分别装于后轮轴6两边,大梁11穿置于前后轮支架3、4内且支承于前后鞋底板1、2下方,特征是前后轮支架3、4上均设有折曲台阶14、15等以构成大梁11的长滑槽的底。另外,旱冰鞋前后端还设有塑胶摩擦件的缓冲器16、17;大梁11的二个脚端部18、19均朝内弯曲,以增加大梁的强度和承裁力大梁11与鞋底板的紧固件12、13处还设有一个垫高件20等以方便紧固件的拧紧;前后鞋底板1、2均是由铆钉21等分别与前后轮支架3、4固紧在一起的。
旱冰鞋装上鞋帮和穿上鞋带后便可交付使用,使用前可松开紧固件12、13,把前后鞋底板1、2之间的距离调整到合适位置后拧紧紧固件12、13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旱冰鞋,包括前后鞋底板、前后轮支架、前后轮轴、轮子、大梁以及其与鞋底板的紧固件,其中前后轮支架分别位于前后鞋底板下方,前后轮轴分别装于前后轮支架上,轮子装于轮轴上,大梁穿置于前后轮支架内且支承于前后鞋底板下方,其特征在于前后轮支架内壁上设有折曲台阶以构成大梁长滑槽的底。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冰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梁的二个脚端部均朝内弯曲。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旱冰鞋,结构包括鞋底板、轮支架、轮轴、轮子、大梁及其紧固件,轮支架位于鞋底板下,轮轴装于轮支架上,轮子装于轮轴上,大梁穿置于轮支架内且支承于鞋底板下,特征是轮支架内壁上设有折曲台阶以构成大梁滑槽的底,大梁脚端朝内弯曲。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增强大梁承载能力,克服鞋前后二部分的相对位置易变形的优点。
文档编号A63C1/22GK2288746SQ9720159
公开日1998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3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3日
发明者沈贤如 申请人:沈贤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