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撑式跑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792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撑式跑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器械,具体涉及跑步机。
在体育运动中,跑步是一种很基本的运动方式,所以跑步机长期以来一直受欢迎。根据市场调查,现在流行的跑步机主要由环形皮带、滚筒和支架组成,使用时,脚踏动皮带,皮带绕滚筒转动,两手扶支架,以掌握身体的平衡。有的跑步机带有电动机,由电动机带动皮带运动,人逆皮带的运动方向跑,总的看来,这类跑步机存在如下缺点1.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最简单的跑步机每台也难下千元,电动的要1-5万元;2.体积较大,占空间较多,一般家庭很难安放,使实际应用受到很大局限;3.除较高级的跑步机外,在使用时都要两手扶着支架跑,两臂很难作摆动,而且用所有的跑步机跑的动作都受机器的影响,比较被动,脚的后蹬力小,与真正的跑步差别较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能作跑步练习的简易的器械,价格较低,占空间较小,而使用时动作又能与真正的跑步更接近。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撑竿撑住身体跑,撑竿内装有压缩弹簧,因此撑竿的长度可随外部压力而变化。使用时撑竿的下端抵住身体前方的地面,另一端斜向上抵在小腹与裆之间。跑动蹬地时身体有前冲力和上跳力,撑竿随之压缩,同时其对地面的角度随身体向上抬起,到再次蹬地时,撑竿的弹簧的反弹力和人体的重力使身体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撑竿可用口径不同的管体相套接组成,也可用管体和不同口径的直棍套接组成,外层的管体为套管,内层的管体或直棍为滑管或滑棍。管体内装有压缩弹簧,具有在长度方向的张力,张力的强度,对于一般成年人使用的,应保证撑竿在受到10--30kg的压力时能有伸缩反应。
撑竿的下端装有顶头。顶头向前和对地的两面互呈直角,朝撑竿的一面有凹槽,撑竿的下端置于凹槽中,用销子把撑竿头部与顶头相联接,但角度可活动,以适应撑竿在使用中对地面的仰角来回变动。为了使撑竿撑地时不会向前滑出,使用时要将撑竿的顶头抵住墙根、台阶或其他障碍物,在室内这种条件是不难办到的。
撑竿的上端装有体托,形如展翅的蝴蝶,使用时顶在小腹和裆之间。它与撑竿的角度不可沿水平面转动,但可前后俯仰,以适应身体的俯仰变化。体托与撑竿上部利用销钉、紧固螺钉或其他方法相联接,联接的位置可调,用于对撑竿长度的调节。撑竿的长度一般以相当于人体的高度为宜。
撑竿内层的滑管或滑棍4下端固定有滑套2,用以控制滑管或滑棍在套管内滑动的方向不会偏离套管的中心轴线,同时,对下压住套管内的弹簧。套管的上口有套管盖3,套管盖以螺口与套管1相联接。滑管或滑棍4从套管盖3的中央穿过,进入套管1,但滑套不能穿过套管盖,以保证滑管或滑棍不会被套管内的弹簧顶出,保持撑竿的整体性。当套管盖被拧下时,滑管或滑棍即与套管分开。若为更便于存放,设计时可增加套管的节数,减少每节的长度。
本发明若与踏脚垫或踏板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要求踏脚垫或踏板具有弹性,使用时脚踏其上会感到舒适,以利于增加活动量。踏脚垫或踏板与撑竿的顶头通过拉索、拉竿或在地面垫的胶皮垫相联接,使它在使用时不会后滑。
由于撑竿的支撑点与人体的重心很接近,且跑动时脚是踏在地上或固定的垫子上,不滑动,因此身体很容易掌握平衡,两手不必扶东西,两臂可自由摆动;由于撑竿随压力而收缩,可适应跑动蹬地前冲的动作,因此,脚部可发挥后蹬力;脚蹬地后,利用身体腾空时间,腿部可作前后摆动;这些和实际跑步的动作都较接近。
本发明较之现行的跑步机有如下优点1.价格比一般跑步机低得多;2.结构简单,占空间小,适用的环境较广,尤其是适合家庭使用;3.跑步的动作完全是主动的,脚可发挥后蹬力,两臂可自由摆动,比用跑步机跑的动作更接近实际。
以下对附图作说明附

图1套管内安装弹簧示意图;附图2滑管与滑套及套管盖联接情况示意图;附图3前撑式跑步器使用情况示意图。
图中标记1.套管;2.滑套;3.套管盖;4.滑管或滑棍。
权利要求
1.一种供跑步活动用的跑步器,其特征在于a.具有支撑身体的撑竿;b.撑竿的上端装有体托;c.撑竿的下端装有顶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竿,其特征在于a.以口径不同的管体或以管体与口径不同的直棍套接组成;b.管体间或管体与直棍间可相对滑动;c.管体内装有压缩弹簧;d.最上端的一节与体托相联接的位置可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托,其特征在于形如展翅的蝴蝶;它与撑竿在左右方向上呈直角,而在垂直方向上角度是活动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头,其特征在于其朝外的两个面互呈直角;对撑竿的一面与撑竿的下端相联接;与撑竿在垂直方向上的角度是活动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器,其特征在于还可以和一个踏脚垫或踏板相联接,配合使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前撑式跑步器涉及运动器械,具体涉及跑步机。本发明采用撑竿由地面向上斜撑,顶端有体托,形如展翅的蝴蝶,从身体的前方撑住小腹与裆之间的部位作跑步动作,两臂自由摆动。撑竿下端有顶头,用时将顶头顶住墙根或其他障碍物。撑竿内有压缩弹簧。用时撑竿随每次蹬地而伸缩,同时角度随身体向上扬起,再次蹬地时身体被反弹回原处。撑竿可分段拆开。总之,本器械比跑步机结构简单,价格低,占空间小,而使用时动作更接近真实的跑步。
文档编号A63B26/00GK1196965SQ98101140
公开日1998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31日
发明者高锡庚 申请人:高锡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