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碟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237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飞碟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动或游戏用球具,尤指一种飞碟状的球体。
在既有印象中“圆”代表一种浑然无阻折易于移动完整无缺的意象,在人类生活演化中不难看到它被运用的例子,尤其在近代运动领域里更是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凡被称为球者均脱离不了“圆”的影子,人类就是经由开发这些大大、小小球具进而订定各类操作规则后相互以君子较量,自此横生逸趣,丰富了人类不少生活内涵。
然而就在以“圆”主导球体世界数世纪以来,人们不禁要问难道“纯圆”是所有球体不可或缺的造型要素吗 其答案当然不是,因为突破这种“纯圆”窠臼设计的羽毛球、橄榄球等也早为人们着迷青睐多时了,这表示“纯圆”并非所有球具的外在。由于人类长期习惯于利用纯圆形球具,故而对于大小球具的控制方式至为娴熟,甚至可凭其经验法则,归纳并演绎出整套精准的过程预测,进而达到预知效果的操控;这种现象尤其可以在某些安排的球赛中从部份善于操作的“选手”、“教练”,甚至包括长期沉浸在观察选手们比赛而培养出深具敏锐观察力,且为数不赀的广大“观众群”身上看到;于是,整个比赛场几乎成了表演台,只见选手在既知的结果下卖力地改换各种技巧,而观众也毫不含糊地从选手们细腻的动作中洞悉而预知了比赛结果;如此周而复始的结果,终导致参赛者和观众两者都失去了原本因参与比赛在过程上或是结果上所应具有的那种不可预测且能激励人心的惊奇震憾感受;至此,人们(包括选手和观众)参与赛会结果只落得成为杀时间的木头棋子毫无乐趣可言。
赌博故非匡正人心游戏,然就因为它具备了这种不可预测结果的魅力,让人趋之若鹜、勇往直前,甚至前仆后继。反观目前以单调的“纯圆”为主体的球类活动,与其容忍处处充斥着纯技巧性样板动作再也激不起令人期待可激荡出任何惊奇涟漪,倒不如再多用点心思另辟溪径,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创造出一款饶富乐趣的新球具。
有鉴于现有以“纯圆”为主体所设计出的「球」形球具,无论其控制方式、结果表现均已为人类所洞悉而缺少了令人惊奇及不可预测的震撼感受,因此一种完全跳脱此窠臼并赋予全新设计即将引发世人震撼惊奇的球具于是在此诞生。本发明即是该球具的实际表现。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该球体的纵向圆锥高(设为X轴线)与横向圆径(设为Y轴线)的比值为0.11~1,并在纵向圆锥高的上下末端与横向圆径的圆周间以几近直线的弧形线予以相连使成为一种以上、下对称圆锥体所构成似飞碟状的球体,这种球在运动或游戏时具有不可预期性,从而可让人们运动或游玩时的兴趣更加盎然。
为此,本发明特征在于一种飞碟球,其纵向圆锥高(经设定为X轴线)与横向圆径(经设定为Y轴线),为因应不同的类别需要而有不同尺度,其X轴线长与Y轴线长比值为0.11~1;本发明分别由纵向圆锥高上、下两端点向横向圆径的圆周连接一种极近直线的弧形线,以此构成一种上、下对称的圆锥形而整体成为一种似飞碟造型的球体;此种形状的球体可在固定横向圆径下藉纵向对称圆锥高在一定范围内增减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对称扁锥厚飞碟造型球体;另外,该球体的内部,可为一种可充气的组织、实心组织或是一种多层同心的组织,而外表面具有止滑装置或为一光滑表面,同时配合其整体尺寸大小变化而能够形成一系列不同功能的球具。
现将本发明所产生效果综合如下第一、其圆锥碟形外观提供了在空气动力上的不同表现结果,如以横向圆径为轴心所提供的楔形面对空气或任何介质即产生具切开效果,而使本发明能产生高速移位效果;相对地,一旦以纵向的圆锥面朝运动方向前进,则其阻力必定增强而减低了其移动速度,藉此能够创造该球运作乐趣,以别于传统纯圆球只能靠投掷或打击力来改变球速。
第二、由于本发明的飞碟形状(倘被设计用来被打击时)其被打击或着地时的作用点面的不同,而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此种难以事先预测的结果,增加了该球具运作快感。
第三、因为本发明的非纯圆造型,使得必须创造出另套有别于传统以纯圆为主球类的游戏规则,这种结果无疑给了人类新的思考及丰富的想像空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为一种超越传统球类模式的跨世纪作品,以下是其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至图3是本发明的一系列外观的其中数个外观立体图;图4至图6是本发明不同实施态样的外观平面图;图7至图9是本发明的内心实施态样剖视图。
在图1至图3所示的是本发明一系列外观的其中三种实施态样立体图,本发明的特征如图4至图6所示,在于以横向圆径Y为基准,然后使纵向圆锥高X与横向圆径Y的比值介于0.11~1之间,如此形成从较扁圆至较浑圆的一系列形体;惟本发明并非一种纯圆球体,连系于纵向圆锥高X和横向圆径Y的两末端X1、Y1间的线条为一种趋近于直线的弧形线L,该弧形线L是以纵向圆锥高X的上、下两末端X1、X2为轴心,朝横向圆径Y的圆周连接,构成上下各为对称的圆锥形1而整体为似飞碟形2的球体,如图1至图3所示。
类似图4至图6所示的球体可因应操作的需要而有不同的内装;如图7、图8所示,其可能是由皮革、化学皮所封闭包覆着一充气空间所构成的球体(如图7所示),此种球体的外覆皮3的某些区域为因应时常的撞击或首先碰触地面而有加厚的组织30。图8显示的则是另一种内装模式,其提供了较佳的强度但又保有不错的弹性,于是其为一种复合多层同心体4设计。另外,本发明的球体亦可以是一种单层心即实心体5,如图9所示。本发明除在内装的变化上有上述的不同形式外,如现有球具般,为了各种不同操作的需要,其表面可能设有适当的磨擦装置或全然是光滑的表面,如图4至图6所示,这种磨擦装置可为一种凹沟纹60(图4)、凹槽61(图5)或完全未设的光滑面62(图6)甚至是其他的止滑设计。另外,在图6中可看出,其纵向圆锥高X的上下末端X1、X2可能形成一小平面63或趋近于平面的弧面,藉此提供本发明的飞碟状球体能有较稳固的置放能力,此平面63在纵向圆锥高等于横向圆径时亦可设在横向圆径Y的末端Y1。
如上所述的飞碟球体,由于在横向圆径Y末端Y1处形成了似楔刀的形状,因此以该端部向前的行进便具有破除风阻的优良空力效用,对于该球体的移动能力有很大增益;相对地,若以纵向圆锥高X的末端X1、X2为前导的行进方式,其空力效用便较降低,而若以两末端X1(X2)、Y1间的平面为前导的移动方式,其风阻是最大的;因此,藉由投掷、敲击本发明的不同部位所造成的前进移动效果并不相同,加上本发明在落地时因着地部位的不同而有程度不等的弹跳能力及迥异的弹射方向,从而创造出一种令人难以预测想像的操作效果,这是传统纯圆形球体所无法达成的;此外,伴随本发明诞生的是必须设计出一套有别于以往的游戏规则,在此游戏规则下能引发人类沉寂已久的想像空间并使惊奇期待的心情再次展现无疑。
权利要求
1.一种飞碟球,其特征在于该球体的上下对称的纵向圆锥高与横向圆径的比值为0.11~1,而一条近乎直线的弧形线连接于纵向圆锥高的上下末端与横向圆径的圆周间,形成一种上下为对称的圆锥形而整体为一近似飞碟状的球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碟球,其特征在于球体的内心为一种空心或可充气组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碟球,其特征在于球体的内心为一种具有弹性的复合多层同心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碟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或可充气组织内心的外覆皮的某些区域设有加厚的组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碟球,其特征在于球体外表面设有止滑装置或呈光滑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碟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外表面的止滑装置为凹沟纹或凹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碟球,其特征在于纵向圆锥高的上下末端为一小平面或近乎平面的弧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球体,其特征是该球体纵向圆锥高(X轴线)与横向圆径(Y轴线)的比值为0.11~1,并以近乎直线的弧形线连接于上述纵向圆锥高上下末端与横向圆径的圆周间形成上、下为对称的圆锥形而整体外观宛如飞碟状的球体,球体的内部可为一种空心(可充气)、实心或复合多层同心结构,其外表则呈现完全光滑或者适当的止滑设计;利用该“非纯圆”球体的外相和操作过程的不可预期性,让人们有运动游戏时充满无穷的感官乐趣。
文档编号A63B43/00GK1292298SQ9912178
公开日2001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11日
发明者高建隆 申请人:高建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