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72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和直排滑轮鞋(In-Line Roller Skater)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具煞车功能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
按,习用的直排滑轮鞋煞车方式一般而言有两种,其中之一,如


图1所示,是利用滑轮鞋前端所设的突柱压抵路面来停止滑行,该种煞车方式的缺失在于使用者欲停止滑行时,必须以位于身体后侧的滑轮鞋来产生煞车作用,然由于身体姿势的关系,使用者实际上能够施加于该滑轮鞋的重量有限,因此所能产生的制动力量并不大。另一种煞车方式,则如图2所示,是利用滑轮鞋鞋跟所设的煞车垫压抵路面来停止滑行,该种煞车方式亦有缺失,因为当使用者以鞋跟压抵路面时,其重量会由另一滑行的滑轮鞋来支撑而非该煞车垫,因此所能产生的煞车作用甚小;再者,当使用者欲以鞋跟上的煞车垫来压抵路面时,其必须使脚趾部朝向空中,此种姿势并不使用于正常的走路或跑步,是以脚部并无适当的肌肉来产生该等煞车力量,使用者将会发现其很难对该煞车垫施加压力,更且使用者如果将身体重量偏向仅有一支撑点的煞车脚时,其将会失去平衡。
为了改进前述两种煞车方式的缺失,美国第5,232,231号专利案提出了一种较为进步的煞车结构,该结构主要是取用一底侧加设有侧板的鞋靴,利用该等侧板将该鞋靴枢接于一固设有多数滑轮的轮架上,然后再于鞋靴与轮架间设置一杠杆机构,以及于各滑轮的轴心处设置受该杠杆机构控制的煞车垫,当使用者的脚根下压时,藉由杠杆原理可使各煞车垫对各滑轮产生有效的煞车作用。
该种结构事实上仍有欠理想,例如,其并无法配合一般的鞋靴及滑轮使用,容组件太多,使得滑轮鞋超重,另外,最重要的是,该结构煞车时,各滑轮将于极短的时间停止转动,使用者将因受到该种煞车力量的反作用力而跌倒。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改良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其煞车动作不必藉由特殊的身体姿势来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则在提供一种改良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其是以渐进的方式对滑轮施加制动力量。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乃在提供一种改良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其可配合一般的鞋靴及滑轮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改良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其可视使用者的需要加入或移除煞车作用。
缘是,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包含有一轮架;多数的滑轮,以排成直线且可在同一平面上转动的方式装设于该轮架上;一鞋架,供固接容置使用者脚部的鞋靴,是以具有至少一转动支点与该轮架枢接,用以使该鞋架的前后端可以该支点为转动轴心上下位移;一制动机构,以相对于至少一滑轮的方式固接于该鞋架上,当该鞋架位于一第一位置时,该制动机构与其所相对的滑轮相距一预定间隔,而当该鞋架位于一第二位置时,该制动机构会对该滑轮产生制动作用;以及一偏压机构,设于该轮架与该鞋架之间,用以产生一偏压力量使该鞋架于未受外力时保持于该第一位置,当有相反且大于该偏压力量的外力作用该鞋架的一端时,该鞋架会位移至该第二位置。
其中还包含有一开关装置,是装设于该轮架与该鞋架之间,当该装置位于关闭状态时,无论有无外力作用,该鞋架将常保持于该第一位置,当该装置位于开启状态时,该鞋架可于该第一及第二位置间位移。
其中该鞋架是以具有一活动支点及一固定支点的方式与该轮架连接,其中该固定支点是对应鞋靴的鞋跟部,各该支点相隔一预定距离,当该赶架的后端以该固定支点为转动轴心往一第一方向上位移时,该鞋架的前端会随该活动支点往相反于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上位移。
其中还包含有一开关装置,是装设于该轮架与该鞋架之间,当该装置位于关闭状态时,无论有无外力作用,该鞋架将常保持于该第一位置,当该装置位于开启状态时,该鞋架可于该第一及第二位置间位移。
其中该轮架具有相隔且并列的二侧板,各该滑轮是枢接于各该侧板上,该鞋架亦具有相隔且并列的二侧板,以及位于各该侧板上端用以将二者连接在一起的一前、后支撑板;该鞋架各该侧板间的距离稍大于该轮架的二侧板,用以使该鞋架可套设于该轮架外侧,该前支撑板是与鞋靴的底部前端固接,该后支撑板是与鞋靴的跟部固接。
其中该轮架与该鞋架的各侧板后端是藉一第一轴梢枢接在一起形成该固定支点。
其中该轮架的二侧板前端相对位置上分别设有一条形孔,一第二轴梢穿经该鞋架的各侧板前端与各该条形孔用以形成该活动支点。
其中该制动机构包含有一煞车块,是藉一固定梢固设于该鞋架二侧板后端之间,当该鞋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煞车块会压抵于其所对应的滑轮轮面而产生制动作用。
其中该煞车块具有二煞车斜面分别对应二相邻滑轮的轮面。
其中该偏压机构具有一偏压弹簧以及一卡笋,该卡笋是固设该轮架的其中一侧板内侧,该偏压弹簧具有一螺旋状身部心及二开放支臂,该螺旋状身部是套穿该第一轴梢,各该支臂其中的一是抵靠于该卡笋上,另一支臂是抵靠于该鞋架的后支撑板底面。
其中该轮架具有相隔且并列的二侧板,各该滑轮是枢接于各该侧板上,该鞋架亦具有相隔且并列的二侧板,以及位于各该侧板上端用以将二者连接在一起的一前、后支撑板,该鞋架各该侧板间的距离稍大于该轮架的二侧板,用以使该鞋架可套设于该轮架外侧,该前支撑板用与鞋靴的底部前端固接,该后支撑板用与鞋靴的跟部固接。
其中该轮架与该鞋架的各侧板后端是藉一第一轴梢枢接在一起形成该固定支点。
其中该轮架的二侧板前端相对位置上分别设有一条形孔,一第二轴梢穿经该鞋架的各侧板前端与各该条形孔用以形成该活动支点。
其中该制动机构包含有一煞车块,是藉一固定梢固设于该鞋架二侧板后端之间,当该鞋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煞车块会压抵于其所对应的滑轮轮面而产生制动作用。
其中该煞车块具有二煞车斜面分别对应二相邻滑轮的轮面。
其中该偏压机构具有一偏压弹簧以及一卡笋,该卡笋是固设该轮架的其中一侧板内侧,该偏压弹簧具有一螺旋状身部以及二开放支臂,该螺旋状身部是套穿该第一轴梢,各该支臂其中之一是抵靠于该卡笋上,另一支臂是抵靠于该鞋架的后支撑板底面。
其中该开关装置包含有一扳耳,以可在一第三及第四位置间位移的方式固于该鞋架一侧板外侧;一长杆,以其一端与该扳耳固接,另一端往该鞋架侧板内侧延伸;一卡接部设于该轮架的一侧板上,当该扳耳位于该第三位置时,该长杆的自由端不与该卡接部接触,使该开关装置处于开放状态,而当该扳耳位于该第四位置时,该长杆的自由端与该卡接部卡接,使开关装置处于关闭状态。
其中该鞋架侧板对应于该扳耳的位置上设有一弧形透孔,该卡接部为一开口弯槽,该扳耳的一端枢接于该侧板上,另一端与该长杆的一端固接,该长杆的自由端是穿经该透孔往该侧板内侧延伸,当该扳耳位于该透孔的一端时,该长杆的自由端位于该弯槽外,使该开关装置是处于开启状态,而当该扳耳位于该透孔的另一端时,该长杆的自由端是进入该弯槽内,使该开关装置处于关闭状态。
以下兹举一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习用直排滑轮鞋煞车方式之一的示意图;图2为习用直排滑轮鞋煞车方式之二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与一鞋靴结合后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其中鞋架位于第一位置,开关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的部分剖视平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其中鞋架位于第一位置,开关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时的部分剖视平面示意图;以及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其中鞋架位于第二位置时的部分剖视平面示意图。
请参阅各图式,一直排滑轮鞋如图3中图号10所示,其具有一鞋靴12用以容置使用者的脚部,以及一以适当的装置固接于该鞋靴12底部的滑轮总成14。
请结合参阅图4,该滑轮总成14具有一轮架20,排成直线地枢接于该轮架上的四滑轮22、24、26、28,一与该轮架20枢接的鞋架30,一固设于该鞋架30上的制动机构32,以及分别设于该轮架与该鞋架间的一偏压机构34及一开关装置36。
该轮架20具有二并列的侧板38、40,各该滑轮分别藉一轴梢42及一螺帽44枢接于该二侧板38,40之间,前述仅是诸多枢接方式之一而已,各该滑轮只要排成一直线且可在同一平面上转动,当然亦可以其他适当的方式与各该侧板枢接。
该鞋架30具有二相隔且并列的侧板46、48,以及位于各该侧板上端用以将二者连接在一起的一前、后支撑板50、52,该鞋架30各该侧板间的距离稍大于该轮架20的二侧板,用以使该鞋架30可套设于该轮架20外侧,该前支撑板50与鞋靴12的鞋底前端固接,该后支撑板52与鞋靴的鞋底跟部固接。
该轮架20与该鞋架30是藉一贯穿各该侧板后端的第一轴梢54及一螺帽55枢接在一起,且藉此形成一固定支点,该轮架20二侧板前端的一相对位置上分别设有一条形孔56,一第二轴梢58穿经该鞋架30的各侧板前端与各该条形孔56,并于其开放端螺固一螺帽59用以形成一活动支点,进一步言之,本实用新型在设计上是使该鞋架30的后端受一下压力量(于本实施例是当使用者的脚后跟往下压)时,可以自一第一位置(于本实施例为使用者身体重量分布于脚掌部位时该鞋架30所处的水平位置)以该固定支点为转轴往下位移至一第二位置,在此同时,该鞋架30的前端会随该活动支点往上位移(如图7所示)。
该制动机构32具有一以橡胶或其他具弹性且耐磨擦的材质制成的煞车块60,是藉一固定梢62及一螺帽63固接于该鞋架30二侧板后端,且介于第三与第四滑轮26、28之间,该煞车块60与各该滑轮相对的部位分别设有一倾斜面64、66。当该鞋架30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煞车块60是与各该滑轮26、28相距一预定间隔(如图6所示),而当该鞋架30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煞车块60会随其后端往下位移,而使各该料面64、66分别压抵于第三及第四滑轮26,28的轮面上产生制动作用(如图7所示)。
该偏压机构34具有一偏压弹簧68以及一卡笋70,该偏压弹簧68具有一螺旋状身部72以及二开放支臂74,76,该螺旋状身部72于本实施例是套穿于该第一轴梢54的稍身,当然其亦可套穿于一固接在该轮架20或该鞋架30和固定梢上,该卡笋70是固设该轮架20的侧板38内侧,其中一支臂74是抵靠于该卡笋70上,另一支臂76是抵靠于该鞋架30的后支撑板52底面。藉此,该弹簧68将产生一偏压力量使该鞋架30于未受外力或压力位于脚掌部位时保持于该第一位置,而当有相反且大于该偏压力量的外力作用该鞋架30的后端(即使用者的脚后跟向下踩压)时,该鞋架30会位移至该第二位置。
该开关装置36具有一扳耳78是藉一螺栓80及一螺帽81枢接于该鞋架30的侧板46外侧,一长杆82以其一端与该扳耳78固接,另一端自该侧板46所设的一弧形透孔84往内延伸。该轮架20的二侧板38、40对应于该轴栓80的位置分别设有一卡接部(于本实施例为一开口弯槽86)。当使该扳耳78位于一第三位置(于本实施例为该透孔82的上端)时,该长杆82的自由端是位于该弯槽86外,使得该鞋架30可随外力在第一及第二位置间位移,换言之,此时,该开关装置36是处于开启状态。而当该扳耳78被扳至一第四位置(于本实施例为该透孔84下端,如图5所示)时,该长杆82的自由端将进入该弯槽86内受其卡制,使得该鞋架30无法随外力位移而常保持于该第一位置,换言之,此时,该开关装置36是处于关闭状态。在此必须一提的是,本实施例是于该透孔84的上下端边缘各设有一凹入88、90,该板耳78开放端内侧面设有一凸起(图上未示),当该扳耳78位于第三或第四位置时,该凸起可分别嵌入各该凹入88、90内,如此可避免该开关误动作。
由前述可知,当使用者欲使该滑轮鞋10具有煞车功能时,是使该扳耳78位于该透孔82上端,而当其不欲有煞车功能时,则只须将该扳耳78往下扳动至位于该透孔82下端(如图5所示)即可。在该滑轮鞋10具有煞车功能的情况下,使用者于滑行中由于身体重心大部分分布于脚掌部位,因此该制动机构32不会发生作用(如图6所示),而当欲停止滑行,使用者只须将脚后跟用力下压,该煞车块60即会随该鞋架30的后端向下位移而使其二斜面64、66分别压抵于该第三及第四滑轮26,28的轮面产生制动作用(如图7所示),此制动力量是与使用者后脚跟的压抵力量成正比。反之,当使用者欲再滑行时,其只须释放该下压动作,该煞车块60即会随该鞋架30往上位移脱离各该滑轮而解除制动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直排滑轮鞋的滑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轮架;多数的滑轮,以排成直线且可在同一平面上转动的方式装设于该轮架上;一鞋架,供固接容置使用者脚部的鞋靴,是以具有至少一转动支点与该轮架枢接;一制动机构,以相对于至少一滑轮的方式固接于该鞋架上;以及一偏压机构,设于该轮架与该鞋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含有一开关装置,是装设于该轮架与该鞋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鞋架是以具有一活动支点及一固定支点的方式与该轮架连接,其中该固定支点是对应鞋靴的鞋跟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含有一开关装置,是装设于该轮架与该鞋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轮架具有相隔且并列的二侧板,各该滑轮是枢接于各该侧板上,该鞋架亦具有相隔且并列的二侧板,以及位于各该侧板上端用以将二者连接在一起的一前、后支撑板;该鞋架各该侧板间的距离稍大于该轮架的二侧板,用以使该鞋架可套设于该轮架外侧,该前支撑板是与鞋靴的底部前端固接,该后支撑板是与鞋靴的跟部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轮架与该鞋架的各侧板后端是藉一第一轴梢枢接在一起形成该固定支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轮架的二侧板前端相对位置上分别设有一条形孔,一第二轴梢穿经该鞋架的各侧板前端与各该条形孔用以形成该活动支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制动机构包含有一煞车块,是藉一固定梢固设于该鞋架二侧板后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煞车块具有二煞车斜面分别对应二相邻滑轮的轮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偏压机构具有一偏压弹簧以及一卡笋,该卡笋是固设该轮架的其中一侧板内侧,该偏压弹簧具有一螺旋状身部心及二开放支臂,该螺旋状身部是套穿该第一轴梢,各该支臂其中的一是抵靠于该卡笋上,另一支臂是抵靠于该鞋架的后支撑板底面。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轮架具有相隔且并列的二侧板,各该滑轮是枢接于各该侧板上,该鞋架亦具有相隔且并列的二侧板,以及位于各该侧板上端用以将二者连接在一起的一前、后支撑板,该鞋架各该侧板间的距离稍大于该轮架的二侧板,用以使该鞋架可套设于该轮架外侧,该前支撑板用与鞋靴的底部前端固接,该后支撑板用与鞋靴的跟部固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轮架与该鞋架的各侧板后端是藉一第一轴梢枢接在一起形成该固定支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轮架的二侧板前端相对位置上分别设有一条形孔,一第二轴梢穿经该鞋架的各侧板前端与各该条形孔用以形成该活动支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制动机构包含有一煞车块,是藉一固定梢固设于该鞋架二侧板后端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煞车块具有二煞车斜面分别对应二相邻滑轮的轮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偏压机构具有一偏压弹簧以及一卡笋,该卡笋是固设该轮架的其中一侧板内侧,该偏压弹簧具有一螺旋状身部以及二开放支臂,该螺旋状身部是套穿该第一轴梢,各该支臂其中之一是抵靠于该卡笋上,另一支臂是抵靠于该鞋架的后支撑板底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开关装置包含有一扳耳,以可在一第三及第四位置间位移的方式固于该鞋架一侧板外侧;一长杆,以其一端与该扳耳固接,另一端往该鞋架侧板内侧延伸;一卡接部设于该轮架的一侧板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鞋架侧板对应于该扳耳的位置上设有一弧形透孔,该卡接部为一开口弯槽,该扳耳的一端枢接于该侧板上,另一端与该长杆的一端固接,该长杆的自由端是穿经该透孔往该侧板内侧延伸。
专利摘要一种直排滑轮鞋滑轮总成,包含有一轮架,一以一转动支点与轮架枢接的鞋架,鞋架平常维持于一第一位置,当鞋架的后端被下压时,鞋架位移至第二位置;轮架是供多数的滑轮固接,鞋架上固接有一鞋靴,以及一制动机构;另外,滑轮总成更包含一设于轮架与鞋架间的开关装置,该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无论有无外力作用,鞋架将常保持于该第一位置,当该装置位于开启状态时,鞋架可随外力于第一及第二位置间移动。
文档编号A63C17/04GK2430196SQ9921383
公开日2001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16日
发明者周天球 申请人:周天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