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趣味裂变的陀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047170阅读:来源:国知局
41,圆环座42向下延伸有卡扣脚43,轴套体37的凹腔腔壁上开设有供卡扣脚43卡接的条形扣槽,通过将卡扣脚43插接于条形扣槽中而实现圆环座42可在条形扣槽中移动,弹簧41安装于圆环座42与凹腔之间而实现圆环座42可弹性移动。该实施例的第二陀螺体2包括第二陀尖21、下螺座22、上螺座23、攻击环24和轴套25,上螺座23和下螺座22上下对接并通过螺钉固定,该攻击环24的内环面设有凸键241,下螺座22的上边缘向下设有凹位222,该攻击环24放在下螺座22上时其凸键241伸入到凹位222中,通过上螺座23与下螺座22固接而实现攻击环24套接在上螺座23和下螺座22之间的外部,且攻击环24不会相对上下螺座转动。该下螺座22底部对应设计成与上卡边61配合的下卡边225,在每个下卡边225的上表面对应半球凸点62设有两个半球凹点,该实施例的攻击环24外侧边壁上设有多个攻击部,该攻击部凸出于螺片35的边壁上,该攻击环24作为整个组合陀螺的攻击螺片。该实施例两陀螺体装配时,先将下螺座22的下卡边225与螺片35上的上卡边61错位对齐,即下卡边225对齐螺片35上两组上卡边61之间的空隙,然后靠拢,此时下螺座22的下卡边225从空隙经过并处于螺片35的上卡边61下方,此时可根据你要发射陀螺转动的方向来转动第二陀螺体2实现与第三陀螺体3相卡接,如果要使陀螺顺时针转动,那么则将第二陀螺体2相对第三陀螺体3逆时针转动,使右侧的下卡边225与左侧的上卡边61相卡接,同时将靠近里面的半球凹点与上卡边61的半球凸点62相配合;如果要使陀螺逆时针转动,那么则将第二陀螺体2相对第三陀螺体3顺时针转动,使左侧的下卡边225与右侧的上卡边61相卡接,同时将靠近里面的半球凹点与上卡边61的半球凸点62相配合。因此在玩耍过程中,当该玩具陀螺受到第一次撞击时且撞击力达到使攻击环24转动时,第二陀螺体2不会马上与第三陀螺体3分离,而是使得下螺座22上靠外的那个半球凹点与螺片35的半球凸点62配合,直至再次撞击使攻击环24转动时,此时半球凸点62滑出半球凹点,上卡边61与下卡边225也完全错位,弹性件4弹性恢复,才将第二陀螺体2弹射出去,从而形成第二陀螺体2与第三陀螺体3分离。该实施例的第二陀螺体2内的卡接件同样为上移解锁卡接件5。该实施例的上移解锁卡接件5以及对应的和上移解锁卡接件5连接的第二陀尖21的结构样式均与实施一相同,同样的对应的第一陀螺体I的结构也与实施例一的第一陀螺体I结构相同,故此不再赘述。
[0035]该组合陀螺的裂变原理如下:将组合陀螺通过发射器发射后整体进行高速旋转,当该组合陀螺与对方陀螺发生碰撞时,第二陀螺体2连同第一陀螺体会I相对第三陀螺体3错位转动,经过两次碰撞错位后,第二陀螺体2连同第一陀螺体I与第三陀螺体3分离,在第三陀螺体3的弹性件4弹力作用下弹射出来,而当第二陀螺体2的第二陀尖21着地时,会解除对第一陀螺体I的卡接,从而使第一陀螺体I在第二陀螺体2的弹性件4弹力作用下弹射出去,最终形成三个陀螺体分别单独转动,围合攻击对方陀螺,大大提高获胜率。
[0036]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趣味裂变的陀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三个陀螺体,所述陀螺体内设有卡接件和弹性件(4),所述陀螺体相互叠加并通过卡接件卡接固定后形成组合陀螺,同时使弹性件(4)处于弹性压缩状态,所述组合陀螺在旋转过程中受到撞击或通过控制使卡接件解除卡接而实现位于上方的陀螺体在弹性件(4)的弹力作用下弹射开来形成各陀螺体各自单独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趣味裂变的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为上移解锁卡接件(5 )、转动解锁卡接件(6 )或可控解锁卡接件(7 )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趣味裂变的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陀螺包括有第一陀螺体(I)、第二陀螺体(2 )和第三陀螺体(3 ),所述第二陀螺体(2 )和第三陀螺体(3 )内均设有卡接件和弹性件(4),所述第一陀螺体(I)连接于第二陀螺体(2)上端,所述第二陀螺体(2)活动连接于第三陀螺体(3)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趣味裂变的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陀螺体(2)内的卡接件为上移解锁卡接件(5),所述第二陀螺体(2)的第二陀尖(21)可弹性伸缩地连接于第二陀螺体(2)的下部,所述上移解锁卡接件(5)与所述第二陀尖(21)相连接,所述第一陀螺体(I)通过所述上移解锁卡接件(5)卡接而固定在第二陀螺体(2)上端,所述第二陀螺体(2)的第二陀尖(21)着地向上缩入时带动上移解锁卡接件(5)解除对第一陀螺体(I)的卡接,从而实现第一陀螺体(I)与第二陀螺体(2)相分离各自单独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趣味裂变的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移解锁卡接件(5)包括有卡脚(51),所述卡脚(51)位于第二陀螺体(2)内的第二陀尖(21)的上部,所述卡脚(51)的下端为倾斜面(52),所述第二陀尖(21)的上部对应设有楔形块(211)与卡脚(51)的倾斜面(52)配合而实现第二陀尖(21)着地向上缩时卡脚(51)向外移,所述卡脚(51)的外侧面连接有可使卡脚(51)向中间移动复位的复位弹簧(53),所述卡脚(51)的上端设有卡钩(54),所述第一陀螺体(I)的下部对应设有卡位(10),通过卡钩(54)与卡位(10)相卡接而实现所述上移解锁卡接件(5)将第一陀螺体(I)固定在所述第二陀螺体(2)上端。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趣味裂变的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陀螺体(3)内的卡接件为可控解锁卡接件(7),所述可控解锁卡接件(7)包括有限位固定器(71)和传感机构(8),所述第二陀螺体(2)连接于第三陀螺体(3)上端并通过所述限位固定器(71)固定,所述传感机构(8)被感应触发带动限位固定器(71)解除对第二陀螺体(2)的卡接而实现第二陀螺体(2)与第三陀螺体(3)相分离各自单独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趣味裂变的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固定器(71)为旋转卡接固定器、移动卡接固定器或插销固定器,所述传感机构(8 )包括有感应器、电机(81)和电源(82 ),所述感应器收到感应时接通电路使电源(82 )带动电机(81)工作,电机(81)工作带动所述旋转卡接固定器转动或移动卡接固定器移动或插销固定器插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趣味裂变的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为电感应器、光敏感应器、磁控感应器、热敏感应器或声控感应器。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趣味裂变的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陀螺体(3)上的卡接件为转动解锁卡接件(6),所述转动解锁卡接件(6)设置在第三陀螺体(3)的螺片(31)上,所述第二陀螺体(2)的攻击环(24)上对应设有下卡位(241),所述第二陀螺体(2)叠加到第三陀螺体(3)的上端后通过下压并转动使下卡位(241)与转动解锁卡接件(6)相卡接而固定,所述第二陀螺体(2)的攻击环(24)受到撞击时产生转动错位使转动解锁卡接件(6)解除对第二陀螺体(2)的卡接而实现第二陀螺体(2)与第三陀螺体(3)相分离各自单独转动。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趣味裂变的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包括有安装在陀螺体中间的弹簧(41),当上端的陀螺体叠加到下端的陀螺体时位于下端陀螺体内的弹簧(41)被挤压处于弹性压缩状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趣味裂变的陀螺,特点是包括有至少三个陀螺体,在这些陀螺体内设有卡接件和弹性件,这些陀螺体相互叠加并通过卡接件卡接固定后形成组合陀螺,同时使弹性件处于弹性压缩状态,该组合陀螺在旋转过程中受到撞击或通过控制使卡接件解除卡接而实现位于上方的陀螺体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弹射开来形成各陀螺体各自单独转动,各陀螺体从最下方开始逐次逐个分离开来,故使得整体的攻击性大大增加,获胜率更高,趣味性也比现有的玩具陀螺强,玩法更加新意有趣,能吸引更多玩家的喜爱。该趣味裂变的陀螺设计巧妙,结构紧凑,组合自由,操作多样化,能够获得小朋友的青睐。
【IPC分类】A63H1/00
【公开号】CN204699390
【申请号】CN201520326834
【发明人】蔡东青
【申请人】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奥迪动漫玩具有限公司, 广州奥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0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