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裁切及接合的机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821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兼具裁切及接合的机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揭示一种兼具裁切及接合的机具。
背景技术
社会的结构形态日新月异,人们所需求的生活品质相对提高,对事物的要求也从“能用就好”的老旧思维,变得相当细腻,唯有不断进步或创新的构想,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请参照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26800号的“双锯式框条切角机”专利案,其包括一机体10与一锯切装置20。该机体10的顶面为一床台11,床台11表面设有水平的挡条110,床台11的两侧分别架设有一与挡条110形成45度夹角的导轨12,于导轨12上穿设一锯切装置20,该锯切装置20包括有一动力源22,该动力源22可驱动锯片24旋转;其中机体10更设有一压缸14,该压缸14可控制带动锯切装置20沿导轨12滑移,而得到切割角度。
该公知结构于实用上仍有多处缺点,因其于床台11两侧分别设一动力源22驱动锯片24旋转,而一个机体10使用两个动力源22不但占用大量空间,亦消耗许多电力,徒增制造成本,且其利用压缸14来带动锯切装置20动作,不但使机体10的装设手续繁复,更于紧急情况时无法立即停止而有着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于锯切过后若欲执行接合的动作,则需另外使用打钉枪或其它方法接合,相当不方便,此种不符产业利用的设计非常的不实用,故有改良的必要。
有鉴于上述公知结构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设计人乃创作出一种兼具裁切及接合的机具,其可克服上述传统制品的所有缺点。
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公知结构缺陷的兼具裁切及接合的机具。
本实用新型兼具裁切及接合的机具,其包括有一机座,该机座内装设有一马达;一第一传动装置,装设于机座内的一侧,该第一传动装置的一端与马达相连接;
一第二传动装置,装设于机座内相反于第一传动装置的一侧,该第二传动装置的一端与马达相连接;一锯切装置,连设于第一传动装置相反于马达的一端;一打钉装置,连设于第二传动装置相反于马达的一端;二离合装置,分别装设于第一、第二传动装置上;二控制离合装置于传动装置上的离合动作的控制装置,分别连接于二离合装置上;据此,操作位于第一传动装置的控制装置,使离合装置启动第一传动装置而驱动锯切装置产生一锯切动作而达到裁切的功效,或操作位于第二传动装置的控制装置,使离合装置启动第二传动装置而驱动打钉装置产生一装钉动作而达成接合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兼具裁切及接合的机具,其中该马达可同时驱动二传动装置,以进行裁切及接合动作,该马达可采用电动马达或气动马达,搭配性多样化。
2.本实用新型兼具裁切及接合的机具,其中该传动装置可设置锯切装置或装钉装置,以达到裁切及接合的功效。
3.本实用新型兼具裁切及接合的机具,其中该离合装置的离合块可与传动装置的转轮相配合,形成一离合动作以控制工作的进行或停止。
4.本实用新型兼具裁切及接合的机具,其中该控制装置的控制片可与离合装置的离合块产生相对的滑移关系,可控制离合装置与传动装置之间的离合动作。
5.本实用新型兼具裁切及接合的机具,其中该离合块具有一斜卡部,控制片具有一锥部,两者皆设计为斜面,故可轻易地接触产生滑移动作。
其它目的、优点和本实用新型的新颖特性将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与相关的附图更加显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动作图,表示离合块插入转轮。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动作图,表示离合块完全抽离转轮。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状态图,表示传动装置未启动。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状态图,表示第一传动装置启动。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锯切动作图,表示锯片下行。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锯切动作图,表示锯片上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状态图,表示第二传动装置启动。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钉动作图,表示撞针下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钉动作图,表示撞针上行。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机座10、一装设于机座10内的第一与第二传动装置20、30,一锯切装置40、一打钉装置50、二离合装置60与二控制装置70。经由操作位于第一传动装置20的控制装置70,使离合装置60启动第一传动装置20而驱动锯切装置40产生一锯切动作而完成裁切的动作,或操作位于第二传动装置30的控制装置70,使离合装置60启动第二传动装置30而驱动打钉装置50产生一装钉动作而完成接合的动作;其中前述的机座10内形成一容置空间11,容置空间11内设有一马达12,该马达12可以是气动马达,亦可以是电动马达,该机座10利用一壳盖13而盖合于该容置空间11,其中该机座10上分别装设有一顶推装置14与一固定装置15。
该第一传动装置20装设于机座10内,并与马达12相连接,连接方式可以利用皮带连动,该第一传动装置20包括有一轴杆21、一转轮22、二固定座23与一引动件24。该轴杆21上设置一键211,轴杆21的第一端凹设一固定孔212,第二端凹设一结合孔213;该转轮22可由马达12驱动,转轮22的中心设有一通孔221,该转轮22以通孔221套设于轴杆21上并与轴杆21有相对旋转关系,转轮22的侧面设有一插孔222,该插孔222可以是贯穿的;该二固定座23分别具有一承孔231与一结合部232,二固定座23分别利用承孔231套设于轴杆21的两端,且可供轴杆21进行旋转运动,该二固定座23则以结合部232固设于机座10的容置空间11内;该引动件24的一端具有一结合部241,该结合部241与轴杆21的结合孔213相结合,而可由轴杆21带动运转,引动件24相反于结合部241的一端则设有一偏心的圆柱242。其中轴杆21相反于引动件24的一端可利用一螺栓穿过垫片而锁固于固定孔212上,可防止轴杆21转动时自固定座23的承孔231脱落。
该第二传动装置30装设于机座10内,并与马达12相连接,连接方式可以利用皮带连动,该第二传动装置30包括有一轴杆31、一轴承32、一转轮33、一飞轮34、二固定座35与一引动件36。该轴杆31上设置一键311,轴杆31的第一端凹设一固定孔312,第二端凸设一结合部313;该轴承32系套设于轴杆31上;该转轮33可由马达12驱动,转轮33的中心设有一通孔331,该转轮33以通孔331套设于轴承32上并与轴杆31有相对旋转关系,转轮33的侧面设有一插孔332,该插孔332可以是贯穿的;该飞轮34套设于轴承32上并与轴杆31有相对旋转关系;该二固定座35分别具有一承孔351与一结合部352,二固定座35分别利用承孔351套设于轴杆31的两端,且可供轴杆31进行旋转运动,该二固定座35则以结合部352固设于机座10的容置空间11内;该引动件36的中心设有一结合孔361,该结合孔361与轴杆31的结合部313相结合,而可由轴杆31带动运转,而引动件36的一侧则设有一偏心的凹槽362。其中轴杆31相反于引动件36的一端可利用一螺栓穿过垫片而锁固于固定孔312上,可防止轴杆31转动时自固定座35的承孔351脱落。
该锯切装置40包括有一锯片41,可配合顶推装置14进行锯切动作,锯切装置40装设于第一传动装置20,而与第一传动装置20的引动件24相连接,该锯切装置40可由引动件24的圆柱242带动,而引动件24旋转时使圆柱242形成往复运动,此往复运动可令锯切装置40产生一锯切动作而达到裁切的目的。
该打钉装置50包括有一撞针51,可配合固定装置15进行装钉动作,打钉装置50装设于第二传动装置30,而与第二传动装置30的引动件36相连接,该打钉装置50可由引动件36的凹槽362带动,而引动件36旋转时使凹槽362形成往复运动,此往复运动可令打钉装置50产生一装订的动作而达到接合的功效。
该二离合装置60分别装设于第一与第二传动装置20、30上,而离合装置60包括有一离合座61、一离合块62、一盖子63与一弹性件64。请参照图3,该离合座61设于转轮22与固定座23之间,而离合座61靠近转轮22的一端形成有一环状凸部611,离合座61的外周缘开设一沿轴线方向的滑槽612,可供置入离合块62,该离合座61中心设一贯穿孔613以套设于轴杆21上,而贯穿孔613具有一沟槽614可供轴杆21的键211滑设于内,如此可由轴杆21运转时驱动离合座61旋转;该离合块62具有一滑移部621与一斜卡部622,该滑移部621可于离合座61的滑槽612内行轴向的限位滑移动作,并可插入位于转轮22侧面的插孔222内,因斜卡部622较突出于离合座61的外周缘,所以正好可被离合座61的凸部611限位而不致脱出,其中该斜卡部622与离合座61的凸部611之间形成有一夹角间隙;该盖子63则盖设于离合座61相反于凸部611的一端,可保持离合块62于滑槽612内滑移时不致脱落;该弹性件64则装设于离合块62与盖子63之间,可使离合块62的滑移部621保持有一抵推于转轮22侧面的力。
该二控制装置70分别与二离合装置60相连接,而控制装置70包括有一可供使用者操作的控制杆71、一连杆72与一控制片73。该连杆72的两端分别枢接于控制杆71与控制片73之间,可供控制杆71操作连动控制片73;该控制片73呈一弧状片体,而可贴合于离合装置60的离合座61外周缘,控制片73包括有一锥部731与一抵挡离合装置而可将离合装置与传动装置分开的挡部732,该控制片73的锥部731可伸入离合座61的凸部611与离合块62斜卡部622之间所形成的夹角间隙中,而与离合块62的斜卡部622产生相对的滑移关系,当离合块62的斜卡部622落于控制片73的挡部732时,离合块62的滑移部621正好完全抽离转轮22的插孔222。
请参照图4,控制装置70连接于离合装置60,而控制片73与离合块62尚未接触,该离合块62的滑移部621插入于第一传动装置20的转轮22侧面的插孔222内,此时的转轮22若旋转可带动离合装置60旋转,而旋转的离合装置60可同时驱动轴杆21转动,因此可使引动件24跟着旋转运动。
参照图5,转轮22旋转带动离合装置60时,由于控制装置70连接于离合装置60,故当转轮22将离合装置60的离合块62转至与控制装置70的控制片73相接触时,该离合块62的斜卡部622会与控制片73的锥部731产生相对的滑移关系而落于控制片73的挡部732上,使离合块62的滑移部621完全抽离转轮22的插孔222;此时旋转中的转轮22无法带动离合装置60运转,离合装置60失去动力即停止旋转,而轴杆21与引动件24亦为停止状态。
请参照图6,当马达12运转时可同时带动第一与第二传动装置20、30的转轮22、33旋转,此时的二控制装置70皆连接于二离合装置60上,故第一与第二传动装置20、30的轴杆21、31皆不转动。
参照图7,当第一传动装置20上的控制装置70与离合装置60分开时,转轮22即可带动离合装置60旋转,因此使轴杆21亦跟着旋转。
参照图8与图9,第一传动装置20运转时,连接于引动件24上的锯切装置40即被带动而运作,由于引动件24旋转时使偏心的圆柱242形成往复运动,每旋转一圈即形成锯片41上行与下行的周期性动作,可使锯切装置40上的锯片41产生一锯切动作而得到裁切的功能。
参照图10,裁切动作结束后欲进行接合动作,可将第一传动装置20上的控制装置70连接于离合装置60上,使轴杆21停止运转;而将第二传动装置30上的控制装置70与离合装置60分开,使转轮33带动离合装置60旋转,令轴杆31跟着旋转。
参照图11与图12,第二传动装置30运转时,连接于引动件36上的打钉装置50即被带动而运作,由于引动件36旋转时使偏心的凹槽362形成往复运动,每旋转一圈即形成撞针51上行与下行的周期性动作,可使打钉装置50上的撞针51产生一装钉动作而得到接合的功能。
总之,本实用新型极具产业上利用价值;且又未见有相同或类似的创作出现于国内外刊物或公开使用,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条件,遂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其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新型专利涵盖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兼具裁切及接合的机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机座,该机座内装设有一马达;一第一传动装置,装设于机座内的一侧,该第一传动装置的一端与马达相连接;一第二传动装置,装设于机座内相反于第一传动装置的一侧,该第二传动装置的一端与马达相连接;一锯切装置,连设于第一传动装置相反于马达的一端;一打钉装置,连设于第二传动装置相反于马达的一端;二离合装置,分别装设于第一、第二传动装置上;二控制离合装置于传动装置上的离合动作的控制装置,分别连接于二离合装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裁切及接合的机具,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包括有一可与离合装置产生接触或分离的转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具裁切及接合的机具,其特征在于该转轮设有一可供离合装置插入或抽离的插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裁切及接合的机具,其特征在于该离合装置包括有一离合座与一可于离合座上动作的可与传动装置形成接触或分离状态的离合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兼具裁切及接合的机具,其特征在于该离合座上的外周缘设有一使离合块通过控制装置操作而于其中进行轴向滑移动作的轴向滑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具裁切及接合的机具,其特征在于该离合块具有一斜卡部,该斜卡部较突出于离合座的外周缘。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兼具裁切及接合的机具,其特征在于该离合装置更包括有一使离合块恒抵推于传动装置的弹性件,该弹性件装设于离合块与离合座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裁切及接合的机具,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包括有一可控制离合装置而使传动装置运作或停止的控制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兼具裁切及接合的机具,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片具有一可与离合装置产生相对滑移的锥部与一抵挡离合装置而可将离合装置与传动装置分开的挡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兼具裁切及接合的机具,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更包括有一供使用者操作控制片的控制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兼具裁切及接合的机具,其包括有一机座,其内设有一马达。一第一与第二传动装置,分别装设于机座内的两侧,且与马达相连接。一锯切装置,连设于第一传动装置。一打钉装置,连设于第二传动装置。二离合装置,分别装设于第一、第二传动装置上。二控制装置,分别连接于二离合装置,而可控制离合装置于传动装置上的离合动作。经由操作位于第一传动装置的控制装置,使离合装置启动第一传动装置而驱动锯切装置产生一锯切动作而达到裁切的功效,或操作位于第二传动装置的控制装置,使离合装置启动第二传动装置而驱动打钉装置产生一装钉动作而达成接合的功效,为一极具进步性的设计。
文档编号B27B27/00GK2710856SQ20042007277
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6日
发明者张祖立 申请人:茂纲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