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中密度纤维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05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增强中密度纤维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强中密度纤维板,尤其涉及以竹丝或棕丝增强中密度纤维板。
背景技术
木质纤维板是对木纤维施胶并经热压而制成的木质板材制品,尤其是密度在0.45~0.88g/cm3之间的增强中密度纤维板(MDF)以其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性能而被广泛用于家具和地板的基材。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刺激着家具和强化地板制造业的不断壮大,对MDF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我国是森林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木材原料供应紧张,尤其是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实行禁伐。因此,许多MDF生产企业已经或即将面临因原料短缺而造成半停产、停产或转产的威胁,迫切地需要寻找替代原料。CN 1108903C公开了一种以玉米秆制造MDF的工艺方法,CN 1535802A公开了一种用废旧纸制品生产MDF的方法,CN 1144153A公开了一种油棕丝生产MDF的技术,CN 1004433B公开了一种棉秆MDF及其生产工艺,CN 1073497C公开了一种麦秆稻草MDF及其制造方法。但是,以这些材料制备的MDF都存在内结合强度和弹性模量低的缺点,难以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
测试结果表明,竹材的抗拉强度高达200MPa,是普通木材的2倍左右,竹材的弹性模量高达12500MPa,比普通木材高30%左右。
我国竹资源非常丰富,有竹种40多属500多种,其中毛竹占60%,其它杂竹(丛生竹、散生小径竹等)占40%,主要分布在南方17个省(区),竹林面积、蓄积量和年砍伐量均居世界首位。竹子生长于山地和坡地,对土壤要求低,投入和维护成本少,种植成活率高,生长周期短,3~5年即可成林成材,是速生丰产的纤维素原料。
MDF的主要应用之一是作为强化木地板的基材。近年来市场上一种仿实木强化木地板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其特征在于在地板上表面的边缘形成一个倒角,从而使强化木地板具有类似实木地板的拼装效果。CN 1484184A公开了一种具有V型槽结构的强化木地板(图1),由于浸渍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并经过预固化的耐磨纸和装饰纸是脆性的,根据其公开的制造方法,采用具有V型凸筋的钢板直接对耐磨纸、装饰纸、MDF和平衡纸进行压制容易造成耐磨纸或装饰纸脆裂,产品的成品率低。实际生产中虽然先用具有V型凸筋的钢板对MDF基材进行热压,然后再对耐磨纸、装饰纸、MDF和平衡纸进行二次热压复合成型,可提高成品率,但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而且由于对MDF基材进行多次加热会导致其力学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达标、防霉防水性能好,制造过程不污染环境,便于二次加工成仿实木地板的增强增强中密度纤维板。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增强中密度纤维板,是对植物纤维施胶并经热压而制成的竹质板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中设置有增强材料。
所述的增强材料为竹丝或棕丝。
竹丝或棕丝可以先织成网状后使用。
板的表面有平行等距的凹槽,凹槽的截面为V型或圆弧型或梯型或矩型。
将添加了防霉剂、固化剂及石蜡乳液的脲醛胶喷涂在经过干燥处理的植物纤维1上,加入已喷涂或浸渍了脲醛胶的增强材料2组坯,使用具有平行凸筋的上模板热压而成,在制成的纤维板上表面有凹槽。
本发明的植物纤维为竹纤维、麦秆、稻秆或棉秆纤维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增强增强中密度纤维板上表面凹槽的截面为V型或圆弧型或梯型或矩型图5、图6。
本发明所述固化剂是氯化铵、硫酸铵、尿素、氨水、六次甲基四胺、酒石酸、草酸、柠檬酸、有机酸盐等以及微胶囊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本发明所述防霉剂是季胺盐类、双胍类、醇类、酚类、有机金属类、吡啶类、咪唑类、噻吩类等有机防霉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其作用机理主要是与细菌和霉菌的细胞膜表面阴离子结合,或与硫基反应,破坏蛋白质细胞膜的合成系统,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繁殖。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缓解木材资源压力,降低原料成本;2)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植物增强中密度纤维板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防霉性能和防水性能;3)在MDF成型过程中,同步在具上表面预压制V型、圆弧型或其它造型凹槽,以降低后续用于生产仿实木强化木地板的成本。
将高效无毒或低毒的防霉剂添加到脲醛胶和石蜡乳液防水剂中混合使用,可方便地显著提高植物MDF的防霉性能,拓宽其使用范围。采用上模板具有V型、圆弧型或其它造型的凸筋进行热压成板,可同步在所成型的杂竹MDF的上表面预置V型、圆弧型或其它造型凹槽,减少后续用于生产仿实木强化地板的过程中对杂竹MDF的二次热压过程,降低工艺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增强增强中密度纤维板,不仅拓展了增强中密度纤维板的原料来源,缓解了原料供应紧张的矛盾,而且起到了节约木材、保护森林资源的作用,同时为其它植物纤维的有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并可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较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图1本发明生产的仿实木强化木地板拼装效果示意2为增强中密度纤维板结构示意3为连续长度的竹丝或棕丝增强层示意4为竹丝或棕丝编织网增强层示意5为表面具有V型凹槽的增强中密度纤维板的剖面6为表面具有圆弧形凹槽的增强中密度纤维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实施例1对经过干燥处理的100重量份的竹纤维喷涂21.5重量份的由5重量份防霉剂、1.5重量份固化剂、3重量份石蜡乳液防水剂和12重量份脲醛胶所组成的混合胶液;将毛竹剖成直径为0.6mm±0.20的竹丝后编织成网状,铺装成型时,将竹丝网置于竹纤维中,预压,使用上模板具有V型凸筋的钢模板进行热压,控制厚度8mm±0.20左右,热压温度160-165℃,热压周期270s;再经过养生、砂光后,制得成品增强中密度纤维板。
实施例2对经过干燥处理的100重量份的麦秆纤维喷涂21.5重量份的由5重量份防霉剂、1.5重量份固化剂、3重量份石蜡乳液防水剂和12重量份脲醛胶所组成的混合胶液,铺装成型后预压,将毛竹剖成直径为0.6mm±0.20的竹丝后编织成网状,将竹丝网置于坯体的上下表面,使用上模板具有V型凸筋的钢模板进行热压,控制厚度8mm±0.20左右,热压温度160-165℃,热压周期270s;再经过养生、砂光后,制得成品增强中密度纤维板。
实施例3对经过干燥处理的由70重量份的麦秆纤维和30重量份的竹纤维组成的混合纤维喷涂21.5重量份的由5重量份防霉剂、1.5重量份固化剂、3重量份石蜡乳液防水剂和12重量份脲醛胶所组成的混合胶液,铺装成型后预压,将毛竹剖成直径为0.6mm±0.20的竹丝后编织成网状,将竹丝网置于坯体的上下表面,使用上模板具有V型凸筋的钢模板进行热压,控制厚度8mm±0.20左右,热压温度160-165℃,热压周期270s;再经过养生、砂光后,制得成品增强中密度纤维板。
对经过于燥处理的100重量份的麦秆纤维喷涂1.5重量份固化剂和12重量份脲醛胶所组成的混合胶液,铺装成型后预压,使用上模板具有V型凸筋的钢模板进行热压,控制厚度8mm±0.20左右,热压温度160-165℃,热压周期270s;再经过养生、砂光后,制得对照例。
经质量检验,均符合国家标准GB/T11718-1999《增强中密度纤维板》中优等品的要求,检测结果如下

*按ASTM G21-96方法检测。
权利要求
1.一种增强中密度纤维板,是对植物纤维施胶并经热压而制成的竹质板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中设置有增强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中密度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材料为竹丝或棕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中密度纤维板,其特征在于竹丝或棕丝可以先织成网状后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增强中密度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板的表面有平行等距的凹槽,凹槽的截面为V型或圆弧型或梯型或矩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增强中密度纤维板,其制备方法为将添加了防霉剂、固化剂及石蜡乳液的脲醛胶喷涂在经过干燥处理的植物纤维(1)上,加入已喷涂或浸渍了脲醛胶的增强材料(2)组坯,使用具有平行凸筋的上模板热压而成,在制成的纤维板上表面有凹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增强中密度纤维板,是在替代木纤维的其它植物纤维中设置有增强材料后施胶并经热压而制成的板材制品,其上表面可预置V型、圆弧型或其它造型的凹槽,解决替代纤维热压板内结合强度与弹性模量低、防霉性差、制造过程复杂、污染环境、不便于二次加工成仿实木强化地板的问题。本发明能缓解木材资源压力,降低原料成本;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植物增强中密度纤维板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防霉性能和防水性能;在MDF成型过程中,同步在其上表面预压制V型、圆弧型或其它造型凹槽,以降低后续用于生产仿实木强化木地板的成本。将高效无毒或低毒的防霉剂添加到脲醛胶和石蜡乳液防水剂中混合使用,可方便地显著提高植物MDF的防霉性能,拓宽其使用范围。
文档编号B27N3/08GK1994701SQ20061002271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30日
发明者向中华, 余钢, 易树, 孙晗 申请人:四川升达林产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