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锯的自动注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900阅读:9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链锯的自动注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链锯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链锯的自动注油装置。
背景技术
链锯在运转时,链条在导板上作高速运转,现有的链锯其线速度一般为14米/秒左右,由于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如不及时给链条加注润滑油,链条会很容易过热,导致损坏链条及导板,因此对其注油润滑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现有链锯都具有自动注油系统,如一专利号为ZL03242021.8(公告号为CN2609699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电链锯自动加油装置》披露了这样一种电链锯自动加油装置;其在电链锯中设有一小型油泵;电链锯中设有与小型油泵进油口相连的贮油罐,小型油泵的出油管靠近电链锯的锯链;电链锯中设有与电机主轴相连动的内齿轮,该内齿轮一般为伞齿轮;内齿轮设有以轴心为中心的环形斜坡面,小型油泵的压杆与内齿轮的斜坡面相抵触,压杆和油泵的泵体之间支撑有复位弹簧。由于在与电机主轴相连动的内齿轮上设有环形斜坡面,小型油泵的压杆抵触内齿轮的斜坡面;电机带动内齿轮转动一圈,小型油泵的压杆在内齿轮斜坡面的压迫下上下运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小型油泵就出一次油,达到润滑和冷却链条与导板的作用。由于内齿轮在工作时高速运转(一般为8600-9000rpm),内齿轮与小型油泵的压杆的磨擦造成发热,磨损不可避免。复位弹簧的刚度设计首先应满足内齿轮高速运转的频率随动要求,又不能对内齿轮端面的压力过大,增加磨损,因此复位弹簧的设计复杂。由于泵从无油状态到供油,如果不加引油则出油速度较慢,且每台差异较大。压杆与油泵的直径方向的配合公差要求较高,当前大多数为0.01mm-0.02mm左右。过松,会造成漏气、漏油,而且泵容积效率很底。过小,则对其清洁的要求更高,较易出现卡死现象。加之与内齿轮接触面有一斜面升角,不可避免使柱塞在轴向位移时,还承受径向力,易磨损。
现有的油泵式自动注油装置,由于油不断从油箱内被吸出,为了防止油箱内形成负压(或真空),在油箱盖的套件中,设计进风通道。此通道非常细小,加之扁形接头利用外界大气压与油箱腔内气压差,使空气流入。而在实际使用中,灰尘总会逐渐堆积堵塞油箱盖头通气小孔,造成空气不能进入,使油箱内形成负压或真空为不可避免的。随着负压的增加,油箱内的出油逐步减弱,直至不能供油,这是该系统的致命缺陷。
针对上述现状,有一专利号为ZL200420085252.0(公告号为CN2744488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链锯气压自动注油装置》披露了一种链锯气压自动注油装置,它包括贮油容器,与贮油容器连通的注油管,所述的贮油容器上连通有气体截取管,注油管或气体截取管上设有阀门。本实用新型无机械传动,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制造成本低,便于检修,并且在截取气流时不会影响主机的正常工作。只要有气源,且无论气源大小和风量大小,即可正常工作。故适用范围广,并且同样适用于圆锯、带锯以及相近的设备等。同时,在对老式设备进行改造时,在不改变设备原貌的情况下即可将手动上油改为自动注油。该专利仅仅介绍了气压自动注油的原理,其具体结合到链锯上的结构没有公开,不清楚气体截取管和注油管布置到链锯上的具体结构,根据该专利,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过创造性劳动,不能将该专利很好应用在链锯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更适合应用且将自动注油装置内置于链锯壳体内的链锯自动注油装置,具有结构布局合理、装有该自动注油装置的链锯外观依旧能保持整洁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链锯的自动注油装置,包括链锯壳体、电机、锯链导板、储油箱、与储油箱连通的风力输送管和注油管,风力输送管出风端通过一防回流单向阀与储油箱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力输送管设置并限位在链锯壳体的内部,且风力输送管的进气端设置在邻近电机的风叶处,注油管的出油端与锯链导板上的导油孔连通。
上述的链锯壳体主要由电机壳和链锯座组成,链锯座后端连接在电机壳的前端上,电机容置在电机壳内,链锯座后端具有供电机转轴支撑并穿过的支撑架,电机的风叶位于支撑架的后端,储油箱及锯链导板则设置在链锯座的前端,链锯座内的上部具有多片向下延伸的加强筋板,风力输送管水平穿设并限位在加强筋板上,风力输送管穿过支撑架后再向下弯折使风力输送管的进气端延伸至链锯座内的下部,此时,风力输送管的进气端邻近电机上风叶前面的下方。通过该具体的限位结构,风力输送管稳定的限位在链锯座内,可有效防止链锯在使用过程中强烈抖动而使风力输送管偏移,风力输送管不能有效截取风叶吹出的风力,导致储油箱不能稳定出油的缺陷。
上述的支撑架周侧具有呈放射状均布的多个支撑板,支撑板的另一端固定于链锯座内壁,在与风力输送管向下的弯折部相应的支撑板开有相应的嵌槽,所述的风力输送管向下的弯折部嵌设在嵌槽内以限位。该结构能将风力输送管向下的弯折部更稳定限位,有效保证风力输送管截取风量,增强储油箱出油的稳定性。
为能给储油箱加油,上述的储油箱上具有注油口,注油口上设有可将注油口封住的油箱盖,为便于给储油箱加油,该油箱盖外露于储油箱。
为了便于借助从风力输送管送来的气流压力将储油箱内的油从注油管排出,上述的风力输送管与储油箱上部连通,注油管与储油箱的下部连通。这样设置风力输送管和注油管,储油箱的出油可借助储油箱内油自身重力,可用较小的风量就能实现顺畅的排油。
上述的链锯壳体上设置有风量调节装置,该风量调节装置为,在链锯壳体的下方具有与电机的风叶相应的出风孔,对应,有一推板可滑移地限位在链锯壳体下方,随着推板的滑移可将出风孔部分或全部封住。通过对出风孔封堵的面积,实现对风力输送管的进气端风量的调节,出风孔被封堵越多,风力输送管输送的风量越大,反之风量越小,最终实现储油箱对外注油量的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通过风力输送管可从电机的风叶处截取气流,并将气流引到储油箱内,借助气流的压力将储油箱内的润滑油排出,以供锯链导板润滑。故其是一种无机械传动,零件少,主要是风力输送管和注油管,及它们在链锯机壳内的设置,零件少,高精度的零件没有,直接使链锯成本下降;而且装配方便,只需开机后用手感有风吹出即可,大大加快了装配的速度,减少了装配的附助设备;这种注油这种可使空置储油箱加油状态开机即出油(一般在0.5分钟内),这是用泵加油做不到的;该自动注油装置还可在油箱油供尽时,继续开机1分钟可以起到清除整个送油系统的微尘。而且我们将风力输送管合理布置在链锯壳体内,因此对链锯原有的结构没有影响,保证链锯外部的干净,风力输送管和注油管也不会因为外界的因素而受损,保证了风力输送管给储油箱送风的安全性以及储油箱出油的稳定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电机壳、制动箱箱体后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链锯座的立体示意图一(正面看);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有风力输送管的链锯座立体示意图(后面看);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链锯座立的体示意图(后面看);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链锯座后的局部立体示意图一;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电机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A-A向剖视图;图9为图7的B-B向剖视图;图10为图9的C-C向剖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链锯座后的局部立体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11所示,一种链锯的自动注油装置,包括链锯壳体1、电机2、锯链导板3、储油箱4、与储油箱4连通的风力输送管5和注油管6,电机2通过一传动机构和锯链导板3相连,以带动锯链导板3工作,该传动机构可参考现有各种链锯中的传动机构,其为现有技术,不是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要点,传动机构在图纸中没有显示。
其中,链锯壳体1主要由电机壳8和链锯座9组成,链锯座9后端连接在电机壳8的前端上,链锯座9连接在电机壳8前端的结构可采用常规技术,电机2容置在电机壳8内,链锯座9后端具有供电机转轴支撑并穿过的支撑架91,支撑架91周侧具有呈放射状均布的多个支撑板92,支撑板92的另一端固定于链锯座9内壁,风叶21位于支撑架92的后端,传动机构及链锯导板3均设置在链锯座9内,在链锯座9和锯链导板3之间还设有制动箱箱体15,制动箱箱体15固定在链锯座9上,制动箱箱体15为链锯上的常规部件。
储油箱4设置在链锯座9的前端,储油箱4上具有注油口,注油口上设有可将注油口封住的油箱盖10,该油箱盖10外露于储油箱4。
所述的风力输送管5设置并限位在链锯壳体1的内部,风力输送管5的出风端通过一防回流单向阀7与储油箱4的上部连通,防回流单向阀7为鸭嘴式单向阀,虽然采用扁嘴单向阀7存在老化问题,从整个油路系统和整机的塑料件等非金属件其老化状态近似即同寿命设计,其中一个零件再延长使用寿命也无意义了。如图2~3所示,链锯座9内的上部具有四片向下延伸的加强筋板92,每块加强筋板92上开有限位孔921,且这些限位孔921在同一直线上,风力输送管5水平穿过限位孔921后限位在加强筋板92上,风力输送管5穿过支撑架91后再向下弯折,使风力输送管5的进气端延伸至链锯座1内的下部,此时,风力输送管5的进气端邻近电机上风叶21前面的下方,在与风力输送管5向下的弯折部51相应的支撑板93开有相应的嵌槽931,所述的风力输送管5向下的弯折部51嵌设在嵌槽931内以限位,如图4、5所示。
如图6~11所示,所述注油管6通过一管接头16与储油箱4的下部连通,注油管4的出油端穿过制动箱箱体15后与锯链导板3上的导油孔31连通,此时注油管6也被限位在制动箱箱体15上。
如图1所示,在链锯壳体1上设置有风量调节装置,该风量调节装置为,在链锯座9后端的下方具有与电机的风叶21相应的出风孔11,对应,有一推板12可滑移地限位在链锯壳体1下方,随着推板12的滑移可将出风孔11部分或全部封住。在链锯壳体1下端面设有两平行间隔相对的导向槽13,导向槽13部分位于链锯座9下端面,部分位于电机壳8的下端面,出风孔11位于两个导向槽13之间,所述的推板12两边插设在导向槽13内,在导向槽13前后两侧的链锯壳体1下端面还设有防止推板12滑出导向槽13的挡条14。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很简单,链锯工作,通过限位在链锯座9内的风力输送管5从电机的风叶21处引出气流,通过风力输送管5将气流送到储油箱4内的上部,随着风压的增加,储油箱4内的油被压出油箱,由接头16、注油管6送到锯链导板3处,达到润滑和冷却锯链导板3的目的。
而且本发明中的风力输送管5也能很方便组装到链锯座内,装配时,将弯折成形的风力输送管5从链锯座9上支撑架91的后部插入,然后穿过加强筋板92上的限位孔921,再与储油箱4连通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链锯的自动注油装置,包括链锯壳体(1)、电机(2)、锯链导板(3)、储油箱(4)、与储油箱(4)连通的风力输送管(5)和注油管(6),风力输送管(5)出风端通过一防回流单向阀(7)与储油箱(4)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力输送管(5)设置并限位在链锯壳体(1)的内部,且风力输送管(5)的进气端设置在邻近电机的风叶(21)处,注油管(6)的出油端与锯链导板(3)上的导油孔(3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锯的自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锯壳体(1)主要由电机壳(8)和链锯座(9)组成,链锯座(9)后端连接在电机壳(8)的前端上,电机(2)容置在电机壳(8)内,链锯座(9)后端具有供电机转轴支撑并穿过的支撑架(91),电机的风叶(21)位于支撑架(91)的后端,储油箱(4)及锯链导板(3)则设置在链锯座(9)的前端,链锯座(9)内的上部具有多片向下延伸的加强筋板(92),风力输送管(5)水平穿设并限位在加强筋板(92)上,风力输送管(5)穿过支撑架(91)后再向下弯折使风力输送管(5)的进气端延伸至链锯座(9)内的下部,此时,风力输送管(5)的进气端邻近电机上风叶(21)前面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锯的自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91)周侧具有呈放射状均布的多个支撑板(93),支撑板(93)的另一端固定于链锯座(9)内壁,在与风力输送管(5)向下的弯折部(51)相应的支撑板(93)开有相应的嵌槽(931),所述的风力输送管(5)向下的弯折部(51)嵌设在嵌槽(931)内以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锯的自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油箱(4)上具有注油口,注油口设有可将注油口封住的油箱盖(10),该油箱盖(10)外露于储油箱(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锯的自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力输送管(5)与储油箱(4)上部连通,注油管(6)与储油箱(4)的下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链锯的自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锯壳体(1)上设置有风量调节装置,该风量调节装置为,在链锯壳体(1)的下方具有与电机的风叶(21)相应的出风孔(11),对应,有一推板(12)可滑移地限位在链锯壳体(1)下方,随着推板(12)的滑移可将出风孔(11)部分或全部封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链锯的自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链锯壳体(1)下端面设有两平行间隔相对的导向槽(13),出风孔(11)位于两个导向槽(13)之间,所述的推板(12)两边插设在导向槽(13)内,在导向槽(13)前后两侧的链锯壳体(1)下端面还设有防止推板(12)滑出导向槽(13)的挡条(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锯的自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回流单向阀(7)为鸭嘴式单向阀。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链锯的自动注油装置,包括链锯壳体(1)、电机(2)、锯链导板(3)、储油箱(4)、与储油箱(4)连通的风力输送管(5)和注油管(6),风力输送管(5)出风端通过一防回流单向阀(7)与储油箱(4)连通,所述的风力输送管(5)设置并限位在链锯壳体(1)的内部,且风力输送管(5)的进气端设置在邻近电机的风叶(21)处,注油管(6)的出油端与锯链导板(3)上的导油孔(31)连通。由于风力输送管设置在链锯壳体的内部,具有结构布局合理、装有该自动注油装置的链锯外观依旧能保持整洁的优点。
文档编号B27B17/12GK101032819SQ20071006783
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3日
发明者肖长江 申请人:肖长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