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链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链锯。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链锯通常设置有用于驱动锯链的发动机。日本专利申请N0.2010-216394公开了一种这样的使用汽油作为燃料的链锯,以及一种用于将燃料供给发动机的汽化器。汽化器通过将存储在其腔室内的液体汽油作为精细喷雾喷射到空气通道而实施Bernoulli(柏努利)的原理。燃料和空气在空气腔室中混合,并且该混合物被供应给发动机。由于发动机产生热量,链锯设置有用于冷却发动机的风扇。该风扇由发动机驱动,当发动机停止时,风扇不转动。因此,风扇在发动机处于停止状态时不能冷却发动机,而发动机温度还保持在高温。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到发动机的汽化器就遭受到从所述发动机传递的热量。由于液体汽油具有在30-220摄氏度范围内的沸点,所以当汽化器由于从发动机传来的热量而达到60°或更高度数的温度时,残留在汽化器的腔室内的汽油有时就蒸发了。由于汽化器通过喷射液体汽油而工作,所以当汽油被蒸发时燃料就不能适当地供应了。因此,在这种类型的链锯中,当操作者停止发动机时,发动机是热的,而且随后尝试重启动发动机时,发动机可能不能正常启动。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以上原因,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动力的链锯,其通过防止汽化器上升到高温而维持良好的启动性能。为了达到上 述和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链锯,包括:发动机单元,配置来产生驱动力;燃料供给设备,被配置来给发动机单元供应燃料;和发动机腔室限定部分,在其内限定出发动机腔室。该发动机单元包括:汽缸单元,其内装有活塞;曲轴,配置来由活塞驱动;和曲柄箱,配置成支撑汽缸单元并在其内装有曲轴。发动机腔室在其内容纳汽缸单元,发动机腔室限定部分具有插入到汽缸单元和燃料供给设备之间的分隔部分。发动机腔室限定部分形成有与汽缸单元相邻的第一发动机腔室通气孔和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用于实现发动机腔室和大气之间的通风。利用这种结构,可以通过第一和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在发动机腔室内实现通风,从而冷却发动机单元,特别是,作为热源的汽缸单元。因此,传递到燃料供给设备的热量可以减小,从而抑制燃料供给设备的温度的升高。优选地,汽缸单元和曲柄箱以预定方向设置,第一发动机腔室通气孔和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沿基本上平行于该预定方向的方向彼此相对。优选地,汽缸单元和曲柄箱以预定方向设置,第一发动机腔室通气孔和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沿与预定方向相交的方向彼此相对。优选地,第一发动机腔室通气孔位于发动机腔室之上,所述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位于发动机腔室之下。利用这种结构,由于第一发动机腔室通气孔和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基本上线性对齐并且位于邻近汽缸单元处,所以发动机室和大气之间的通风可以有效地实现,由此可靠地冷却发动机单元。优选地,链锯还包括连接发动机单元和燃料供给设备的进气管,该进气管位于连接第一发动机腔室通气孔和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的路径上。利用这种结构,进气管作为从发动机单元到燃料供给设备的热管道能够被有效地冷却,从而减少传递给燃料供给设备的热量。燃料供给设备因此能够被避免暴露在高温中。优选地,第一发动机腔室通气孔包括多个肋条,这些肋条以交错方式排列。这种结构能够抑制木屑和类似物通过第一发动机腔室通气孔进入发动机腔室。优选地,发动机腔室限定部分还在其内限定出了用于容纳燃料供给设备的燃料供给设备腔室,分隔部分用来在发动机腔室和燃料供给设备腔室之间进行隔离。发动机腔室限定部分还形成有与燃料供给设备相邻的第一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通气孔和第二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通气孔,用于实现燃料供给设备腔室和大气之间的通风。优选地,第一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通气孔由壁部分遮盖,以防止从燃料供给设备腔室的外部看到第一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通气孔。根据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链锯包括:发动机单元,配置来产生驱动力;燃料供给设备,被配置来给发动机单元供应燃料;和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限定部分,在其内限定出燃料供给设备腔室。发动机单元包括:汽缸单元,其内装有活塞;曲轴,配置来由活塞驱动;和曲柄箱,配置成支撑汽缸单元并在其内装有曲轴。燃料供给设备腔室在其内容纳燃料供给设备。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限定部分包括插入到汽缸单元和燃料供给设备之间的分隔部分。燃料供给设备腔室 限定部分形成有与燃料供给设备相邻的第一汽化器腔室通气孔和第二汽化器腔室通气孔,用于实现燃料供给设备腔室和大气之间的通风。利用这种结构,可以通过第一和第二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通气孔进一步实现燃料供给设备内的通风,由此也冷却燃料供给设备,以防止燃料供给设备的温度升高。优选地,第一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通气孔由壁部分遮盖,以防止从燃料供给设备腔室的外部看到第一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通气孔。利用这种结构,可以防止木屑及类似物通过第一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通气孔进入燃料供给设备腔室。此外,该结构能够防止操作者触碰第一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通气孔的附近。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目标将通过下面的结合附图的说明而变得明显,其中: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链锯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该实施例的链锯的实质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根据该实施例的链锯的相关部分的截面侧视图;图4是图示根据该实施例的链锯的邻近汽油箱阀门单元的区域的局部截面图;图5是根据该实施例的链锯的发动机外壳部分的平面图;图6是根据该实施例的链锯从其后侧看的相关部分的截面图;[0029]图7根据该实施例的链锯的衬套周围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图8是根据该实施例的链锯的操作面板的平面图;图9是根据该实施例的链锯的汽缸盖子的平面图;图10是根据该实施例的链锯的清洁器盖子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10来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链锯I。图1所示的链锯I是汽油驱动的,主要包括框架部分20和发动机部分30,图2中图示的更详细。发动机部分30包括链条导轨40A,绕其安装着锯链2。如图1所示,锯链2形成了环绕链条导轨40A的环。在下文中,链条导轨40A沿着伸长的方向将被定义为链锯I的前后方向,锯链2从发动机部分30向前伸展。而且,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将在下文说明的支撑单元24(参见图2)与发动机部分30相对的方向,被定义为垂直方向,从支撑单元24到发动机部分30的方向被定义为向上;与前后方向及垂直方向都正交的方向被定义为链锯I的左右方向。图2中图示的框架部分20主要由树脂材料做成,包括主把手部分21、箱部分22和支撑部分24。主把手部分21位于框架部分20的最后端,当从其左侧或右侧看时,大致呈环形。主把手部分21包括限定出其上部的抓握部分21A、位于抓握部分21A前端上的触发器21B、和设置在抓握部分21A的·顶部上的锁杆21C。抓握部分21A构成环形框架部分20的沿前后方向伸展的部分。触发器21B用来通过机械联动装置(未图示)操作将在下文说明的节流阀61A。锁杆21C从抓握部分21A的顶部向上突出来。在这个示例中,抓握部分21A被配置来主要用操作者的右手进行操作。触发器21B只有在锁杆21C被向内按压时才能够被操作。箱部分22设置在主把手部分21的前面,并形成有用于容纳燃料特别是汽油的中空内部。燃料入口(未图示)形成在箱部分22的左侧表面中,帽22A盖住燃料入口。如图3所示,凹槽22b形成在抓握部分21A的前侧的箱部分22的上部分中。凹槽22b在顶部开口。通孔22c形成在限定凹槽22b的底壁中,用于在箱部分22和凹槽22b之间提供连通(参见图3和4)。如图3和4所示,汽油箱阀门单元23设置在箱部分22中。汽油箱阀门单元23位于凹槽22b内部,并盖住其顶部。如图4所示,汽油箱阀门单元23主要由圆柱形部分23A、阀门构件23C和帽23F构成。圆柱形部分23A形成为中空圆柱体,其轴线定向在垂直方向,并设有垂直地将圆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个空间的分隔板23B。具体地,分隔板23B设置为略高于圆柱形部分23A的垂直中心。通孔23a形成在分隔板23B的中心,垂直地穿透分隔板23B。多个具有比通孔23a小的直径的空气孔23b形成在环绕通孔23a的外围。阀门构件23C由柔软的橡胶材料形成,并且由伞状凸缘部分23D和从凸缘部分23D的中心向下伸展的躯干部分23E构成。躯干部分23E朝向它的底端逐渐变细。阀门构件23C通过将躯干部分23E插入穿过通孔23a而安装在圆柱形部分23A上,这样凸缘部分23D就盖住了分隔板23B的顶部表面。通气孔23c形成于阀门构件23C中,从凸缘部分23D的顶部表面到躯干部分23E的底端。由于通气孔23c的底部开口形成在躯干部分23E的锥形下端,分隔板23B之上和之下的压力差决定通气孔23c的底部开口是打开还是关闭。当汽油箱阀门单元23中分隔板23B之下的压力大于分隔板23B之上的压力时,通气孔23c的底部开口关闭,防止分隔板23B之上和之下的空间之间通过通气孔23c连通。然而,当分隔板23B之下的压力小于之上的压力时,通气孔23c的底部开口打开,允许分隔板23B之上和之下之间的空间连通。凸缘部分23D配置为当阀门构件23C安装在通孔23a内时盖住空气孔23b。因此,当分隔板23B之下的压力小于之上的压力时,凸缘部分23D阻塞空气孔23b,关闭空气孔23b。然而,当分隔板23B之下的压力大于之上的压力时,凸缘部分23D向上卷曲,允许通过空气孔23b连通。当分隔板23B之下的压力等于之上的压力时,凸缘部分23D也盖住空气孔23b,关闭空气孔23b。随着阀门构件23C安装在圆柱形部分23A中,帽23F被装配在箱部分22上,从而盖住阀门构件23C的顶部。送料管(未图示)也连接到箱部分22和将在下文说明的汽化器61,用于从箱部分22给汽化器61供应汽油。如图所示2,支撑单元24主要从箱部分22向前伸展。支撑单元24包括多个用于通过弹簧25 (参见图1)支撑发动机部分30的弹簧安装单元24A,以及前部把手26 (也参见图1)。每个弹簧安装单元24A都有用于容纳相应的弹簧25的底座24B,以及螺钉孔24a,螺钉穿过它旋拧以将弹簧25安装在底座24B上。更具体地,弹簧安装单元24A包括一个位于支撑单元24的前端上的弹簧安装单元24A,这样它的底座(未图示)面朝右,以及另一个位于汽油箱阀门单元23的前侧的弹簧安装单元24A,底座24B面朝左。前部把手26在左侧的一端通过插入到支撑单元24的底部表面中的螺钉而固定到支撑单元24的前端。从这一点上,前部把手26向左,然后沿着支撑单元24的左侧向上,向右越过支撑单元24的顶部, 并沿支撑单元24的右侧向下而伸展。前部把手26在右侧的端部安装在支撑单元24的右侧表面的后端处。具有与弹簧安装单元24A相似结构的把手侧的弹簧安装单元(未图示)设置在位于支撑单元24右侧的前部把手26的部分上。这个把手侧弹簧安装单元配置有面朝左的底座(未图示)。发动机部分30主要由发动机外壳40、汽缸单元50,汽化器单元60、飞轮单元70(参见图6)、离合器单元80 (参见图6)和壳体90构成。发动机外壳40由左和右两个铸造半体形成,它们与插在其间的垫圈一体而成。在发动机外壳40中,从前到后顺序形成的是具有限定在其中的内部油室41a的油室部分41、具有限定在其中的曲柄腔室42a的曲柄箱部分42和具有限定在其中的汽化器腔室43a的汽化器容纳部分43。汽化器腔室43a向上开口,并用于在其内容纳汽化器单元60。链条导轨40A (参见图1)设置在位于油室部分41的右侧表面上的内部油室41a的外侧的发动机外壳40的部分上,并从这里向前突出。链条导轨40A通过螺钉固定到设置在发动机外壳40上的链条导轨保持部分40B (参见图5)。当螺钉松开时,链条导轨40A能够相对于发动机外壳40枢转。泵机构(未图示)设置在油室部分41的右壁上,用于从内部油室41a滴油到锯链2上。进气口 41b (参见图7)形成于油室部分41的右壁中,用于当油通过泵机构滴入时将空气引入内部油腔41a。[0052]橡胶衬套41A安装在进气口 41b内。橡胶衬套41A朝着其最靠近内部油室41a的端部逐渐变细。通孔41c形成在橡胶衬套41A内,并在其锥形端部开口,从而允许内部油室41a的内部和外部之间连通。然而,通孔41c在内部油室41a —侧的端部保持在关闭状态。因此,空气只有在内部油室41a中的压力下降到低于大气压的时候才能够通过通孔41c流入到内部油室41a中。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盖子84安装在油室部分41的右侧表面上,用于盖住上述泵机构(未图示)。如图7所示,圆柱形挤压部分85设置在盖子84的油室部分41侧上。挤压部分85中的中空空间与进气口 41b同轴定向。当盖子84被安装在发动机外壳40上时,挤压部分85压靠着橡胶衬套41A,防止橡胶衬套41A脱离进气口 41b。多孔过滤器85A设置在按压部件85的挖空部分的内部,以防止通孔41c被灰尘和其它杂质堵塞。油填充孔41d形成在油室部分41的左壁上,用于将油填充到内部油室41a。帽41B(参见图1)设置在油填充孔41d中。如图2所示,在曲柄箱部分42的左右壁的每一个上都形成通孔,用于接纳曲轴44(参见图3)。通过将曲轴44定向在左右方向上安装在设置在通孔中的轴承上,曲轴44可旋转地支撑在曲柄箱部分42中。开口 42b形成在曲柄箱部分42的顶部(参见图5),汽缸单元50 (参见图2)安装在开口 42b的外周上。如图3所示,曲轴44连接到曲柄腔室42a内部的连杆(连接杆)44A。连杆44A被插入穿过形成在曲柄箱部分42的顶部的开口 42b,并连接到将在下文说明的活塞52。如图3和5所示,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42c形成在曲柄箱部分42内,在曲柄腔室42a的后侧垂直地穿透曲柄箱部分42。当发动机外壳40安装在框架部分20上时,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42c被定位成其底侧上的开口面对箱部分22的顶部表面。如图5所示,汽化器容纳部分43位于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42c的后部。汽化器容纳部分43包括底壁43A以 及分别从底壁43A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向上竖立并沿前后方向伸长的左壁43B和右壁43C。上述汽化器腔室43a由底壁43A、左壁43B和右壁43C,以及将在下文说明的屏蔽板45和控制面板46限定而成。如图2和5所示,前侧沟槽43b形成于靠近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42c和左壁43B和右壁43C的前端的底壁43A的顶部表面上,并位于左壁43B和右壁43C之间。如图3所示,屏蔽板45插入到前侧沟槽43b中,用于将发动机外壳40的上部空间与汽化器腔室43a隔离开。如图2所示,屏蔽板45由用树脂材料形成的板件45A和盖住板件45A的橡胶薄片45B构成。通孔45a形成于每个板件45A和橡胶薄片45B的中心处,用于接纳将在下文说明的进气管53。如图2和5所示,后侧沟槽43c形成在汽化器容纳部分43的最后边缘,在汽化器腔室43a的内侧上,每个左壁43B和右壁43C的部分中形成一个。如图3所示,控制面板46安装在一对后侧沟槽43c上。如图8所示,控制面板46包括开关46A和第二汽化器腔室通气孔46a。开关46A设置来用于控制给将在下文说明的火花塞55的供电,第二汽化器腔室通气孔46a形成在控制面板46A中,以在控制面板46安装到后侧沟槽43c中时允许汽化器腔室43a的内部和外部之间连通。[0062]如图5所示,汽化器容纳部分43也形成有垂直地贯穿汽化器腔室43a的第一汽化器腔室通气孔43d。如图3所示,第一汽化器腔室通气孔43d形成于底壁43A的位于箱部分22的顶部表面之上的区域中,并且在链锯I的外面不能直接看到。如图3所示,在形成于曲柄箱部分42中的开口 42b的外周上,汽缸单元50通过插在它们之间的垫圈固定到发动机外壳40。汽缸腔室51a形成在汽缸单元50内部。汽缸腔室51a垂直延伸并在汽缸单元50安装到发动机外壳40上时与开口 42b连通。活塞52插入到汽缸腔室51a的内部。活塞52用销钉连接到连杆44A,并且能够在汽缸腔室51a内部垂直移动。排气口 50a形成于汽缸单元50的前侧上。排气口 50a位于基本垂直汽缸腔室51a的中心的位置,允许汽缸腔室51a和汽缸单元50的外部之间连通。消声器54连接到排气口 50a。进气口 50b形成在汽缸单元50的后侧上。进气口 50b位于比排气口 50a低的位置,并在汽缸腔室51a和汽缸单元50的外部之间提供连通。进气管53连接到进气口 50b。进气管53的形状为圆柱形,并伸出穿过屏蔽板45的通孔45a进入汽化器腔室43a中。多个散热片50A环绕汽缸单元50的外周设置,特别是在汽缸单元50的顶部。火花塞55也安装在汽缸单元50的顶部。汽化器单元60主要由汽化器61和空气入口 62构成。如图3所示,汽化器61连接到进气管53,介于进气管53和空气入口 62之间。空气通道61a形成在汽化器61之内,与进气管53的内部连通。节流阀61A和阻流阀61B位于空气通道61a之内,分别在靠近进气管53侧和空气入口 62侧的位置。节流阀61A和阻流阀61B用来控制流体(燃料-空气混合物)到进气管53中的流动。虽然附图中未图示,汽化器61也设有通过进料管连接到箱部分22的腔室,以及用于喷射贮存在空气通道61a中的节流阀61A和阻流阀61B之间的腔室内的液体汽油的喷嘴。空气入口 62设置在汽化器61之上,并在与进气管53侧相对的一侧连接到汽化器61。空气入口 62包括空气过滤器(未图示),并能够通过空气过滤器供应空气,从而将过滤过的空气供给到汽化器61的空气通道61a中。螺丝孔62a形成在空气入口 62上,用于将空气入口 62固定到将在下文说明的清洁器盖子92上。如图6所示,飞轮单元70位于发动机外壳40的左侧,主要包括风扇71和盖子72。风扇71是金属离心式风扇,连接到曲轴44的左端,从而与曲轴44同轴地一体旋转。由于风扇71由重金属材料做成,风扇71也起用于曲轴44的飞轮的作用。磁铁(未图不)位于风扇71的径向外周表面上。线圈(未图示)位于与风扇71的外周表面相邻的位置处,并连接到火花塞55 (参见图3)。因此,风扇71的每次旋转都将电流供给火花塞55,使火花塞55点燃。用于起动发动机的点火线圈(未图示)也设置在飞轮单元70中。如图1所示,起动器手柄73设置在盖子72,用于起动点火线圈。如图6所示,离合器单元80主要由离心式离合器81和链轮82构成。离心式离合器81位于曲轴44的右端。离心式离合器81主要由安装在曲轴44以与其同心地旋转的滚筒81A,以及设置在滚筒8IA内用于与曲轴44 一起并同心地旋转的离合器重块(未图示)构成。当曲轴44以高速旋转 时,离心式离合器81中的重块由于离心力而沿径向向外偏移并接触滚筒81A,使滚筒8IA与曲轴44 一起并同心地转动。[0071]链轮82安装在滚筒81A上以与其一起并同心地转动。锯链2 (参见图1)缠绕着链轮82并与其啮合。链轮82的转动驱动锯链2。制动机构(未图示)安装在离合器单元80上。如图1所示,制动机构连接到设置在前部把手26的前侧上的护手件83。当护手件83向前按压时(即,当链锯I的前部绕着握在操作者的右手中的抓握部分21A向上旋转直到护手件83接触握持前部把手26的操作者的左手时),制动机构动作以停止滚筒81A的旋转。如图1所不,壳体90主要由汽缸盖子91和清洁器盖子92构成。如图3所不,汽缸盖子91具有位于消声器54之上的前端和接触控制面板46的顶部边缘的后端。汽缸盖子91配置为容纳汽缸单元50和汽化器单元60。如图3所示,汽缸盖子91在其下部表面形成有向下延伸到屏蔽板45的分隔板91A。分隔板91A从其向上与屏蔽板45接触,并与屏蔽板45 —起用来限定屏蔽板45的前部和后部的空间。具体地,前部空间用作用于在其内容纳汽缸单兀50的发动机腔室90a,它是由汽缸盖子91 (分隔板91A)、发动机外壳40和屏蔽板45限定的。限定发动机腔室90a的汽缸盖子91 (分隔板91A)、发动机外壳40和屏蔽板45对应于要求保护的发动机腔室限定部分。另外,后部空间用作汽化器腔室43a,其由底壁43A、左壁43B和右壁43C、汽缸盖子91 (分隔板91A)、屏蔽板45和控制面板46限定。底壁43A、左壁43B、右壁43C、汽缸盖子91 (分隔板91A)、屏蔽板45和控制面板46对应于要求保护的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限定部分。如图9所示,汽缸盖子91还形成有位于火花塞55上方用于接纳火花塞55的孔91a。火花塞55 穿过孔91a并从汽缸盖子91突出出来。开口 91b形成在汽缸盖子91中汽化器腔室43a之上的位置处。空气入口 62通过开口 91b暴露于汽缸盖子91的外侧。细长孔91c形成在汽缸盖子91的孔91a的后部、分隔板91A的前部以及进气管53之上的区域内。两个细长孔91c沿左右方向并置并且沿相同的方向伸长。在孔91a的右侧,多个狭缝91d形成在汽缸盖子91中。一对固定孔91e形成在孔91a的前侧上。固定孔91e沿左右方向对齐并用于接纳将在下文说明的棘爪92A的插入。清洁器盖子92设置在汽缸盖子91上,主要配置为盖住从汽缸盖子91突出出来的火花塞55,以及暴露在汽缸盖子91中的空气入口 62。如图10所示,一对棘爪92A形成在清洁器盖子92的前部边缘上,螺钉孔92a形成在其后部边缘的附近。螺钉92B (参见图3)插入到螺钉孔92a中。在将棘爪92A插入到固定孔91e (参见图9)中之后,清洁器盖子92通过将螺钉92B插入穿过螺钉孔92a并将螺钉92B旋拧入螺钉孔62a而固定到汽缸盖子91上,如图3所示。同样如图3所示,通气孔92b形成在清洁器盖子92上,在火花塞55和细长孔91c之上。通气孔92b由多个肋条构成,这些肋条侧视时是交错的。通过提供这种交错布置的通气孔92b,从清洁器盖子92的外部不能看到发动机腔室90a的内部,而且木屑和类似物被阻止通过通气孔92b进入到发动机腔室90a。此外,使构成通气孔92b的肋条交错在不同水平处减少了由风扇71产生的通过汽缸盖子91之上的通气孔92b而流出的气流量,使得风扇71能够更可靠地冷却汽缸单元50。通气孔92b和细长孔91c对应于要求保护的第一发动机腔室通气孔。为了用具有上述结构的链锯I切割木材或类似物,操作者启动发动机部分30,其旋转曲轴44并通过离心式离合器81驱动锯链2。此时,风扇71与曲轴44 一起旋转,旋转风扇71所产生的气流冷却发动机腔室90a内的汽缸单元50。这种冷却作用抑制了由汽缸单元50所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汽化器61。然而,一旦切割操作完成且发动机部分30停止,风扇71就不再旋转。由于汽缸单元50所产生的热量还聚集在发动机腔室90a内,就存在热量可以通过进气管53而被传递给汽化器61的某种危险。此外,由于液体汽油已经在汽化器61的腔室(未图示)内累积,就有腔室中的汽油能够达到沸点并蒸发的可能。由于汽化器61通过将液体汽油从喷嘴(未图示)作为雾喷射而产生了燃料混合物,所以当汽油被蒸发时就不能产生适当的混合物,并且因此,当操作者试图启动时,发动机部分30可能不启动。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发动机腔室通气孔(S卩,细长孔91c和通气孔92b)和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42c分别形成在发动机腔室90a的上方和下方,更具体地是在进气管53的上方和下方。相应地,发动机腔室90a中的加热的空气通过第一发动机腔室通气孔释放到大气中,同时冷空气通过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42c流入到发动机腔室90a中,从而冷却了用作汽缸单元50和汽化器61之间的热管道的进气管53,并因此冷却了汽缸单元50。这种配置能够降低传送到汽化器61的热量,从而抑制汽化器61的腔室中的汽油蒸发。此外,由于第一发动机腔室通气·孔(细长孔91c和通气孔92b)和所述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42c基本上沿着垂直方向(设置汽缸单元50和曲柄箱部分42的方向)对齐,所以通过产生从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42c到第一发动机腔室通气孔的连续(线性)气流(通过发动机腔室90a),冷却效果能够进一步提高。此外,由于第一汽化器腔室通气孔43d和第二汽化器腔室通气孔46a形成在汽化器腔室43a内,所以汽化器腔·室43a中的空气能够与外部空气循环,抑制了汽化器腔室43a内的温度的升高,并抑制了汽化器61内的温度的增加。此外,通过将汽化器61定位在邻近从第一汽化器腔室通气孔43d到第二汽化器腔室通气孔46a的路径之处,冷却空气从汽化器61的表面上通过,通过自然散热冷却汽化器61。各种变形都是可想到的。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发动机部分30被垂直配置,即从汽缸单元50到曲柄箱部分42的方向与垂直方向对齐。相应地,第一发动机腔室通气孔和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42c也是垂直对齐的。然而,如果发动机部分30水平设置,使得从汽缸单元50到曲柄箱部分42的方向与垂直方向相交,则第一和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不需要对齐从汽缸单元50到曲柄箱部分42的方向,而是可以在最适合允许热量逃逸的方向上对齐,这通常是垂直方向。此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曲柄箱部分42 —体地设置在发动机外壳40上,但是曲柄箱和发动机外壳也可以独立地配置。虽然已经参照实施例详细地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各种改变和改进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被制造。
权利要求1.一种链锯,包括: 发动机单元,其配置来产生驱动力,该发动机单元包括: 汽缸单元,其内装有活塞; 曲轴,其配置来由活塞驱动;和 曲柄箱,其配置成支撑汽缸单元并在其内装有曲轴; 燃料供给设备,其被配置来给发动机单元供应燃料;和 发动机腔室限定部分,在其内限定出用于容纳汽缸单元的发动机腔室,该发动机腔室限定部分具有插入到汽缸单元和燃料供给设备之间的分隔部分, 其特征在于: 发动机腔室限定部分形成有与汽缸单元相邻的第一发动机腔室通气孔和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用于实现发动机腔室和大气之间的通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锯,其特征在于:汽缸单元和曲柄箱以预定方向设置,第一发动机腔室通气孔和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沿基本上平行于该预定方向的方向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锯,其特征在于:汽缸单元和曲柄箱以预定方向设置,第一发动机腔室通气孔和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沿与预定方向相交的方向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动机腔室通气孔位于发动机腔室之上,所述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位于发动机腔室之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发动机单元和燃料供给设备的进气管,该进气管位于连接第一发动机腔室通气孔和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的路径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锯,其特征在于:第一发动机腔室通气孔包括多个肋条,这些肋条以交错方式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锯,其特征在于:发动机腔室限定部分还在其内限定出了用于容纳燃料供给设备的燃料供给设备腔室,分隔部分用来在发动机腔室和燃料供给设备腔室之间进行隔离,以及 其中发动机腔室限定部分还形成有与燃料供给设备相邻的第一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通气孔和第二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通气孔,用于实现燃料供给设备腔室和大气之间的通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链锯,其特征在于:第一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通气孔由壁部分遮盖,以防止从燃料供给设备腔室的外部看到第一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通气孔。
9.一种链锯,包括: 发动机单元,其配置来产生驱动力,该发动机单元包括: 汽缸单元,其内装有活塞; 曲轴,其配置来由活塞驱动;和 曲柄箱,其配置成支撑汽缸单元并在其内装有曲轴; 燃料供给设备,其被配置来给发动机单元供应燃料;和 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限定部分,在其内限定出用于容纳燃料供给设备的燃料供给设备腔室,该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限定部分包括插入到汽缸单元和燃料供给设备之间的分隔部分,其特征在于: 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限定部分形成有与燃料供给设备相邻的第一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通气孔和第二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通气孔,用于实现燃料供给设备腔室和大气之间的通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链锯,其特征在于:第一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通气孔由壁部分遮盖,以防止从燃料供 给设备腔室的外部看到燃料供给设备腔室通气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链锯,其包括发动机单元;被配置来给发动机单元供应燃料的燃料供给设备;和在其内限定出发动机腔室的发动机腔室限定部分。该发动机单元包括汽缸单元,其内装有活塞;曲轴,配置来由活塞驱动;和曲柄箱,配置成支撑汽缸单元并在其内装有曲轴。该汽缸单元被容纳在发动机腔室内。该发动机腔室限定部分具有插入到汽缸单元和燃料供给设备之间的分隔部分,并形成有与汽缸单元相邻的、用于实现发动机腔室和大气之间的通风的第一发动机腔室通气孔和第二发动机腔室通气孔。
文档编号B27B13/00GK203125627SQ20132001669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3日
发明者长沼贤二 申请人:日立工机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