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避免板材表面产生褶皱的板材加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4541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避免板材表面产生褶皱的板材加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材加工装置,包括底架、板材输送装置和滚压装置,板材输送装置能够使得所承载的板材在底架上沿前后方向运动,滚压装置能够在底架上沿左右方向滑动,板材输送装置包括承载架、升降装置和前后方向滑动装置,所述承载架用于承载板材,所述承载架与所述升降装置相连,升降装置能够对所述承载架进行升降,从而能够在承载板材时对板材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前后方向滑动装置相连;所述滚压装置包括上下两个悬臂滚,板材在所述板材输送装置的带动下能够伸入上下两个悬臂滚之间,并且所述两个悬臂滚能够对板材施加夹紧力,并且在所述滚压装置沿左右方向滑动时,对板材进行滚压加工。
【专利说明】一种可避免板材表面产生褶皱的板材加工装置
[0001]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发明创造名称:使用左右移动丝杠和前后移动丝杠的板材加工方法,申请号:201410055458.7,申请日:2014-02_19。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材加工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板使用左右移动丝杠和前后移动丝杠的板材加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3]目前,板材加工方式多种多样,其取决于需求的不同而改变。在需要在板材的表面进行压光或压刻细纹路的加工,是一种对于板材的精细加工。这种加工例如用于地板等对表面质量和形状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0004]但是,对于这种板材的加工,由于这种加工工序往往处于板材加工的最后工序,这使得加工对于板材的最终质量影响很大。而目前的这种末道工序加工方式,往往难以保障板材的加工形状;在保证板材加工形状(例如平整度、直线度等方面)的情况下,又难以保证表面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板材加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其加工的板材既能够按照要求得到精细的板材表面质量,又能够同时对板材的形状进行加工。
[0006]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板材加工装置,包括底架、左机架和右机架,其中,左机架设置在底架的左端,右机架设置在底架的右端,在底架的左端和右端之间设置有板材输送装置以及滚压装置,其中,板材输送装置能够使得所承载的板材在底架上沿前后方向运动,滚压装置能够在底架上沿左右方向滑动,所述前后方向是在水平面内与所述左右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板材输送装置包括承载架、升降装置和前后方向滑动装置,所述承载架用于承载板材,所述承载架与所述升降装置相连,所述升降装置能够对所述承载架进行升降,从而能够在承载板材时对板材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前后方向滑动装置相连;所述滚压装置包括上下两个悬臂滚,板材在所述板材输送装置的带动下能够伸入上下两个悬臂滚之间,并且所述两个悬臂滚能够对板材施加夹紧力,并且在所述滚压装置沿左右方向滑动时,对板材进行滚压加工;所述滚压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上下两个悬臂滚,所述支撑架中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架的螺纹孔与左右移动丝杠螺纹配合,所述左右移动丝杠的左端与左右移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左右移动丝杠的右端与所述右机架可转动地配合连接;所述左右移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左机架中;所述前后方向滑动装置包括前后移动电机、前后移动丝杠、承载座以及凸出耳部,所述凸出耳部固定在所述底架上,并且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滚压装置的支撑架与所述前后方向滑动装置的承载座之间,所述承载座用于承载所述升降装置,所述前后移动丝杠与所述承载座中的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前后移动丝杠的一端与所述凸出耳部可转动地配合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后移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前后移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底架上,从而使得当所述前后移动电机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承载座在底架上沿前后方向滑动。
[0007]左机架上设置有左牵拉装置、牵拉滚装置、左导向块以及右导向块,牵拉滚装置包括上牵拉滚和下牵拉滚,左导向块和右导向块分别设置在左机架的左右两侧面上,左牵拉装置包括左牵拉杆和左牵拉头,左牵拉杆和左牵拉头固定连接,其中,左牵拉杆从左到右依次穿过左导向块、上牵拉滚和下牵拉滚之间的间隙、右导向块,所述上牵拉滚和下牵拉滚的圆周面上均设置有软性摩擦材料,所述软性摩擦材料与所述左牵拉杆配合,能够使得上牵拉滚和下牵拉滚对左牵拉杆施加左右方向的驱动力,从而使得所述左牵拉头能够在上牵拉滚和下牵拉滚转动时在左右方向上水平运动,左牵拉杆的左端设置有限位部。
[0008]左牵拉头包括左外主体,在左外主体中固定设置有左夹紧电机,左双向螺杆与左夹紧电机动力连接,左双向螺杆包括旋向相反的两段螺纹,左牵拉头还包括上下设置的两块左夹紧板,每段螺纹分别与一块左夹紧板螺纹配合,所述两块左夹紧板能够在左夹紧电机的驱动之下,实现夹紧和松开,所述左外主体上设置有供两块左夹紧板在内滑动的滑槽,所述两块左夹紧板通过所述滑槽伸出于左外主体之外,从而能够对板材实现夹紧和松开;左机架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左导轨,当所述左牵拉头的左外主体在上牵拉滚和下牵拉滚的驱动下左右运动时左牵拉头的左外主体能够在所述左导轨中滑动;所述上牵拉滚和下牵拉滚对左牵拉杆所施加的左右方向的驱动力被设置成当左夹紧板没有夹紧板材时,所述驱动力能够使得所述左牵拉杆在左右方向运动,当左夹紧板夹紧有板材时,所述牵拉滚装置的上牵拉滚和下牵拉滚能够与所述左牵拉杆滑动配合,从而使得左牵拉头能够对板材施加固定大小的牵拉力。
[0009]右机架上设置有右导轨,右导轨上可滑动地设置有右夹紧头,右导轨上在右夹紧头右侧固定设置有右电机;右夹紧头包括右外主体和推拉杆,推拉杆与右外主体固定连接,在右外主体中固定设置有右夹紧电机,右双向螺杆与右夹紧电机动力连接,右双向螺杆包括旋向相反的两段螺纹,右夹紧头还包括上下设置的两块右夹紧板,每段螺纹分别与一块右夹紧板螺纹配合,所述两块右夹紧板能够在右夹紧电机的驱动之下,实现夹紧和松开,所述右外主体上设置有供两块右夹紧板在内滑动的滑槽,所述两块右夹紧板通过所述滑槽伸出于右外主体之外,从而能够对板材实现夹紧和松开;右电机与螺纹套筒动力连接,推拉杆上设置有外螺纹,螺纹套筒与推拉杆上的外螺纹螺纹配合,当所述右电机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右夹紧头的右外主体在所述右导轨中滑动。
[0010]所述板材加工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板材输送装置的两个承载架上放上板材;
2)板材输送装置带动板材在前后方向上朝着滚压装置运动,并使得板材位于两个悬臂滚之间;
3)左牵拉头向右运动,右夹紧头向左运动,从而使得左夹紧板和右夹紧板分别夹紧板材的两端;
4)板材输送装置的两个承载架下降,并且板材输送装置在前后方向上远离滚压装置运动;
5)牵拉滚装置开始转动,从而通过左牵拉头对板材持续施加牵拉力; 6)滚压装置调节两个悬臂滚的压下力,并在滚压装置从右向左运动时对板材进行滚压,在从左向右的回程运动时对板材不进行滚压;
7)当板材滚压完成时,左夹紧板和右夹紧板分别松开板材的两端,并且左牵拉头向左运动,右夹紧头向右运动;
8)利用板材输送装置将滚压完成的板材从两个悬臂滚之间取走。
[0011]通过上述方案,由于采用带有软性摩擦材料的牵拉滚装置,其能够以一定的牵拉力而施加在板材上,当滚压装置对板材进行滚压时,由于板材会产生长度方向的轻微伸长,上述一定牵拉力能够为所述轻微伸长提供缓解空间,而左牵拉头能够根据情况向左后退,从而在所述板材伸长的过程中时刻保证板材的平直度以及避免了产生板材表面的褶皱。并且,滚压装置只在单一方向上对地板进行滚压,这样在地板被滚压后的变形始终保持一致,避免了正反方向的反复变形,从而避免了由此导致的地板纤维结构的破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的板材加工装置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装置在右视图方向上的部分部件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现在将结合附图1-2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0014]一种使用左右移动丝杠和前后移动丝杠的板材加工方法,其使用一种板材加工装置,所述板材加工装置包括底架1、左机架50和右机架60,其中,左机架50设置在底架I的左端,右机架60设置在底架I的右端,在底架I的左端和右端之间设置有板材输送装置以及滚压装置30,其中,板材输送装置能够使得所承载的板材在底架I上沿前后方向运动,滚压装置30能够在底架I上沿左右方向滑动,所述前后方向是在水平面内与所述左右方向垂直的方向。
[0015]所述板材输送装置包括承载架43、升降装置42和前后方向滑动装置41,所述承载架43用于承载板材,所述承载架43与所述升降装置42相连,所述升降装置42能够对所述承载架43进行升降,从而能够在承载板材时对板材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所述升降装置42与所述前后方向滑动装置41相连。
[0016]所述滚压装置30包括上下两个悬臂滚31,板材在所述板材输送装置的带动下能够伸入上下两个悬臂滚31之间,并且所述两个悬臂滚31能够对板材施加夹紧力,并且在所述滚压装置30沿左右方向滑动时,对板材进行滚压加工。
[0017]所述滚压装置30包括支撑架33,所述支撑架33用于支撑所述上下两个悬臂滚31,所述支撑架33中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架33的螺纹孔与左右移动丝杠39螺纹配合,所述左右移动丝杠39的左端与左右移动电机38动力连接,所述左右移动丝杠39的右端与所述右机架60可转动地配合连接;所述左右移动电机32固定设置在所述左机架50中。
[0018]所述前后方向滑动装置41包括前后移动电机44、前后移动丝杠46、承载座45以及凸出耳部47,所述凸出耳部47固定在所述底架I上,并且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滚压装置30的支撑架33与所述前后方向滑动装置41的承载座45之间,所述承载座45用于承载所述升降装置42,所述前后移动丝杠46与所述承载座45中的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前后移动丝杠46的一端与所述凸出耳部47可转动地配合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后移动电机44动力连接,所述前后移动电机44固定在所述底架I上,从而使得当所述前后移动电机44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承载座45在底架I上沿前后方向滑动。
[0019]左机架50上设置有左牵拉装置、牵拉滚装置51、左导向块53以及右导向块54,牵拉滚装置51包括上牵拉滚和下牵拉滚,左导向块53和右导向块54分别设置在左机架50的左右两侧面上,左牵拉装置包括左牵拉杆20和左牵拉头5,左牵拉杆20和左牵拉头5固定连接,其中,左牵拉杆20从左到右依次穿过左导向块53、上牵拉滚和下牵拉滚之间的间隙、右导向块54,所述上牵拉滚和下牵拉滚的圆周面上均设置有软性摩擦材料,所述软性摩擦材料与所述左牵拉杆20配合,能够使得上牵拉滚和下牵拉滚对左牵拉杆施加左右方向的驱动力,从而使得所述左牵拉头5能够在上牵拉滚和下牵拉滚转动时在左右方向上水平运动,左牵拉杆20的左端设置有限位部26。
[0020]左牵拉头5包括左外主体3,在左外主体3中固定设置有左夹紧电机14,左双向螺杆16与左夹紧电机14动力连接,左双向螺杆16包括旋向相反的两段螺纹,左牵拉头5还包括上下设置的两块左夹紧板6,每段螺纹分别与一块左夹紧板6螺纹配合,所述两块左夹紧板6能够在左夹紧电机14的驱动之下,实现夹紧和松开,所述左外主体3上设置有供两块左夹紧板6在内滑动的滑槽,所述两块左夹紧板6通过所述滑槽伸出于左外主体3之外,从而能够对板材实现夹紧和松开。
[0021]左机架50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左导轨18,当所述左牵拉头5的左外主体3在上牵拉滚和下牵拉滚的驱动下左右运动时左牵拉头5的左外主体3能够在所述左导轨18中滑动;所述上牵拉滚和下牵拉滚对左牵拉杆所施加的左右方向的驱动力被设置成当左夹紧板6没有夹紧板材时,所述驱动力能够使得所述左牵拉杆20在左右方向运动,当左夹紧板6夹紧有板材时,所述牵拉滚装置51的上牵拉滚和下牵拉滚能够与所述左牵拉杆20滑动配合,从而使得左牵拉头5能够对板材施加固定大小的牵拉力;
右机架60上设置有右导轨19,右导轨19上可滑动地设置有右夹紧头4,右导轨19上在右夹紧头4右侧固定设置有右电机23 ;右夹紧头4包括右外主体2和推拉杆21,推拉杆21与右外主体2固定连接,在右外主体2中固定设置有右夹紧电机15,右双向螺杆17与右夹紧电机15动力连接,右双向螺杆17包括旋向相反的两段螺纹。
[0022]右夹紧头4还包括上下设置的两块右夹紧板7,每段螺纹分别与一块右夹紧板7螺纹配合,所述两块右夹紧板7能够在右夹紧电机15的驱动之下,实现夹紧和松开,所述右外主体2上设置有供两块右夹紧板7在内滑动的滑槽,所述两块右夹紧板7通过所述滑槽伸出于右外主体2之外,从而能够对板材实现夹紧和松开;右电机23与螺纹套筒22动力连接,推拉杆21上设置有外螺纹,螺纹套筒22与推拉杆21上的外螺纹螺纹配合,当所述右电机23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右夹紧头4的右外主体2在所述右导轨19中滑动。
[0023]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板材输送装置的两个承载架43上放上板材;
2)板材输送装置带动板材在前后方向上朝着滚压装置30运动,并使得板材位于两个悬臂滚31之间;
3)左牵拉头5向右运动,右夹紧头4向左运动,从而使得左夹紧板6和右夹紧板7分别夹紧板材的两端; 4)板材输送装置的两个承载架43下降,并且板材输送装置在前后方向上远离滚压装置30运动;
5)牵拉滚装置51开始转动,从而通过左牵拉头5对板材8持续施加牵拉力;
6)滚压装置30调节两个悬臂滚31的压下力,并在滚压装置30从右向左运动时对板材8进行滚压,在从左向右的回程运动时对板材8不进行滚压;
7)当板材滚压完成时,左夹紧板6和右夹紧板7分别松开板材的两端,并且左牵拉头5向左运动,右夹紧头4向右运动;
8)利用板材输送装置将滚压完成的板材从两个悬臂滚31之间取走。
【权利要求】
1.一种板材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I),在底架(I)的左端和右端之间设置有板材输送装置以及滚压装置(30),其中,板材输送装置能够使得所承载的板材(8)在底架(I)上沿前后方向运动,滚压装置(30)能够在底架(I)上沿左右方向滑动; 所述板材输送装置包括承载架(43)、升降装置(42)和前后方向滑动装置(41),所述承载架(43)用于承载板材(8),所述承载架(43)与所述升降装置(42)相连,所述升降装置(42 )能够对所述承载架(43 )进行升降,从而能够在承载板材(8 )时对板材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所述升降装置(42)与所述前后方向滑动装置(41)相连; 所述滚压装置(30 )包括上下两个悬臂滚(31),板材(8 )在所述板材输送装置的带动下能够伸入上下两个悬臂滚(31)之间,并且所述两个悬臂滚(31)能够对板材(8)施加夹紧力,并且在所述滚压装置(30)沿左右方向滑动时,对板材(8)进行滚压加工;所述滚压装置(30)包括支撑架(33),所述支撑架(33)用于支撑所述上下两个悬臂滚(31),所述支撑架(33)中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架(33)的螺纹孔与左右移动丝杠(39)螺纹配合,所述左右移动丝杠(39)的左端与左右移动电机(38)动力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方向滑动装置(41)包括前后移动电机(44)、前后移动丝杠(46)、承载座(45)以及凸出耳部(47),所述凸出耳部(47)固定在所述底架(I)上,并且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滚压装置(30)的支撑架(33)与所述前后方向滑动装置(41)的承载座(45)之间,所述承载座(45)用于承载所述升降装置(42),所述前后移动丝杠(46)与所述承载座(45)中的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前后移动丝杠(46)的一端与所述凸出耳部(47)可转动地配合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后移动电机(44)动力连接,所述前后移动电机(44)固定在所述底架(I)上,从而使得当所述前后移动电机(44)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承载座(45)在底架(I)上沿前后方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I)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机架(50)和右机架(60);左机架(50)上设置有左牵拉装置、牵拉滚装置(51)、左导向块(53)以及右导向块(54),牵拉滚装置(51)包括上牵拉滚和下牵拉滚,左导向块(53)和右导向块(54)分别设置在左机架(50)的左右两侧面上,左牵拉装置包括左牵拉杆(20)和左牵拉头(5),左牵拉杆(20)和左牵拉头(5)固定连接,其中,左牵拉杆(20)从左到右依次穿过左导向块(53)、上牵拉滚和下牵拉滚之间的间隙、右导向块(5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材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牵拉头(5)包括左外主体(3),在左外主体(3)中固定设置有左夹紧电机(14),左双向螺杆(16)与左夹紧电机(14)动力连接,左双向螺杆(16)包括旋向相反的两段螺纹,左牵拉头(5)还包括上下设置的两块左夹紧板(6),每段螺纹分别与一块左夹紧板(6)螺纹配合,所述两块左夹紧板(6)能够在左夹紧电机(14)的驱动之下,实现夹紧和松开,所述左外主体(3)上设置有供两块左夹紧板(6)在内滑动的滑槽,所述两块左夹紧板(6)通过所述滑槽伸出于左外主体(3)之外,从而能够对板材(8)实现夹紧和松开;左机架(50)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左导轨(18),当左外主体(3)在上牵拉滚和下牵拉滚的驱动下左右运动时所述左外主体(3)能够在所述左导轨(18)中滑动;所述上、下牵拉滚对左牵拉杆(20)所施加的左右方向的驱动力被设置成当左夹紧板(6)夹紧有板材(8)时,所述上、下牵拉滚能够与所述左牵拉杆(20)滑动配合,从而使得左牵拉头(5)能够对板材(8)施加固定大小的牵拉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材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机架(60)上设置有右导轨(19),右导轨(19)上可滑动地设置有右夹紧头(4),右导轨(19)上在右夹紧头(4)右侧固定设置有右电机(23);右夹紧头(4)包括右外主体(2)和推拉杆(21),推拉杆(21)与右外主体(2)固定连接,在右外主体(2)中固定设置有右夹紧电机(15),右双向螺杆(17)与右夹紧电机(15)动力连接,右双向螺杆(17)包括旋向相反的两段螺纹,右夹紧头(4)还包括上下设置的两块右夹紧板(7),每段螺纹分别与一块右夹紧板(7)螺纹配合,所述两块右夹紧板(7)能够在右夹紧电机(15)的驱动之下,实现夹紧和松开,所述右外主体(2)上设置有供两块右夹紧板(7)在内滑动的滑槽,所述两块右夹紧板(7)通过所述滑槽伸出于右外主体(2)之外,从而能够对板材实现夹紧和松开;右电机(23)与螺纹套筒(22)动力连接,螺纹套筒(22)与推拉杆(21)螺纹配合,当所述右电机(23)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右外主体(2)在所述右导轨(19)中滑动。
6.一种板材加工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I)在板材输送装置的两个承载架(43)上放上板材(8); 2 )板材输送装置带动板材(8 )在前后方向上朝着滚压装置(30 )运动,并使得板材位于两个悬臂滚(31)之间; 3)左牵拉头(5)向右运动,右夹紧头(4)向左运动,从而使得左夹紧板(6)和右夹紧板(7)分别夹紧板材(8)的两端; 4)板材输送装置的两个承载架(43)下降,并且板材输送装置在前后方向上远离滚压装置(30 )运动; 5)牵拉滚装置(51)开始转动,从而通过左牵拉头(5)对板材(8)持续施加牵拉力; 6 )滚压装置(30 )调节两个悬臂滚(31)的压下力,并在滚压装置(30 )从右向左运动时对板材(8)进行滚压,在从左向右的回程运动时对板材(8)不进行滚压; 7)当板材滚压完成时,左夹紧板(6)和右夹紧板(7)分别松开板材的两端,并且左牵拉头(5)向左运动,右夹紧头(4)向右运动; 8)利用板材输送装置将滚压完成的板材从两个悬臂滚(31)之间取走。
【文档编号】B27M3/04GK104476651SQ201410738308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9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朱保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