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手片编织分切组合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4554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手片编织分切组合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手片编织分切组合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编织装置、送料装置和传动装置,编织装置包括分经机构、引纬机构和靠纬机构,机架背面设有出料平台,出料平台上设有分切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分经机构交错提起和放下相邻间隔的竹经条,送料装置将竹纬条持续传送至引导器内并通过靠纬机构与竹经条平纹编织,编织好的整张脚手片可通过分切机构切分成若干所需规格的脚手片,编织过程简捷、编织质量好,工作效率高,可满足不同尺寸和厚度脚手片的编织要求。
【专利说明】一种脚手片编织分切组合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脚手片制造设备,尤其涉及到一种加工方便快捷、生产效 率高的脚手片编织分切组合机。

【背景技术】
[0002] 脚手片作为建筑工地上使用广泛的用具,主要采用钢制或竹制,由于竹制脚手片 轻巧价廉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作为垫层和挡板得到了普遍应用,脚手片采用竹条通 过平纹经纬编织方式制成,由于竹条表面粗糙、厚度较大且无法折弯,使得人工编织困难、 编织效率较低,同时,编织过程中也容易被竹片表面的竹刺刺伤或划伤。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脚手片人工编织强度较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 种加工方便快捷、生产效率较高的脚手片编织分切组合机。
[0004]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脚手片编织分切组合机,用于多张脚手片的编织,所述脚手片 由竹经条和竹纬条以平纹经纬结构编织而成,所述组合机包括机架,用于编织装置、送料装 置和控制装置的总成安装固定;
[0006] 编织装置,设于机架上部,用于竹经条和竹纬条的平纹经纬编织,包括带动竹经条 挑上压下的分经机构、用于引导竹纬条穿行的引纬机构、推动竹纬条的靠纬机构以及用于 压紧脚手片的压板机构;
[0007] 分经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由编织传动机构带动可循环交错上下移动的第一分经 板和第二分经板,所述第一分经板和第二分经板上均设有垂直于分经板且与所述竹纬条垂 直的可调式竹经条引导槽;
[0008] 引纬机构,包括若干个一字形间隔排列且头尾相对的管状引导器,一字排列的引 导器构成竹纬条的行进通道,行进通道与所述送料装置上的送纬通道相对应,引导器一侧 的侧壁上设有贯穿引导器侧壁的纵向开口,所述纵向开口朝向压板机构;
[0009] 靠纬机构,包括与传动装置连接的靠纬架,所述靠纬架上设有若干垂直朝上的靠 纬杆,所述靠纬杆与所述引导器的高度相对应;
[0010] 压板机构,设于机架背面,用于压紧编织过程中的脚手片;
[0011] 送料装置,用于竹纬条的输送,送料装置上设有压紧并输送竹纬条的送纬通道,送 纬通道的竹纬条射出口与所述引纬机构的竹纬条入口相配合;
[0012] 控制装置,用于带动分经机构、引纬机构和靠纬机构的运行,包括传动系统和控制 器;
[0013] 出料平台,设于机架背面并与机架连接,用于编织过程中的脚手片出料和搁放,所 述出料平台上设有分切机构;
[0014] 分切机构:用于整张脚手片的分切,包括可调节的多个用于切割脚手片竹纬条的 锯片和带动锯片转动的分切电机;
[0015] 分经机构分别交错提起和放下相邻间隔的竹经条,而竹纬条通过送料装置传送至 引纬机构内与多根竹经条平纹编织制成整张较大的脚手片,编织后的脚手片通过压板机构 移送至出料平台并通过分切机构进行分切,控制器可准确控制相应的送纬机构和编织机构 的运行,脚手片的编织过程简捷、编织质量较好,可同时编织多张脚手片,工作效率成倍提 高,可满足脚手片的编织要求。
[0016] 作为优选,所述引导器呈方形锥管状,所述锥管的大口朝向送纬通道的竹纬条射 出口,引导器的纵向开口处设有可开闭的活动门,引导器内设有竹纬条止退器,防止竹纬条 移送时被限位板挡停时因碰撞回弹而引起位置偏离,锥管状的引导器可正确引导竹纬条的 行进线路,不会跑偏,同时,可开启的活动门在靠纬时可打开并完成竹经条的靠纬编织工 序。
[0017] 作为优选,所述引纬机构的竹纬条行进通道上设有可调节编织长度的限位板,所 述限位板上设有竹纬条定位开关,限位板作为竹纬条编织行进时的定位阻挡,可根据需编 织的整张脚手片宽度灵活调节限位板的位置,而竹纬条定位开关则可控制竹纬条的靠纬工 序。
[0018] 作为优选,所述最靠近送料装置的引导器与所述送纬通道的竹纬条射出口之间设 有辅助推料器,所述辅助推料器包括由编织传动机构带动的转轴和套装于转轴上的圆刷, 所述圆刷的外缘压触在所述行进通道内的竹纬条表面,竹纬条在完全进入行进通道失去推 动力后也能通过辅助推料器推动继续前行直至限位板,铜质圆刷在保证推动力的前提下可 防止卡死竹纬条引发故障。
[0019] 作为优选,所述压板机构包括与所述脚手片相吻合的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压板和 下压板之间的间距与脚手片厚度相吻合,上压板为活动式压板,上压板上设有推动上压板 上下移动的压板气缸和调节上压板下压力的压簧,可根据不同的竹条规格,灵活调节压簧, 相应调节上压板的向下压力,满足脚手片的压紧要求,在上压板上还设有向上倾斜且与上 压板一体结构的上导向板,下压板上设有向下倾斜且与下压板一体结构的下导向板,所述 上导向板和下导向板构成喇叭口状的脚手片引导槽,可正确引导脚手片的移动,压板机构 在编织过程中压紧脚手片,防止纬条间隔不均且偏移,提高脚手片的编织质量。
[0020] 作为优选,所述压板机构还包括竹经条定位挡板和推动所述定位挡板的推板气 缸,在开始编织时定位板与上压板同时抬起,既可阻挡插入竹经条引导槽且穿过压板机构 的竹经条并对竹经条定位,防止竹经条初始插入过深而影响编织质量,又能在最初三根竹 纬条靠续编织时固定脚手片的移动,防止脚手片边缘的竹续条松脱,提高编织质量。
[0021]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装置上的送纬通道内还设有打节机构,所述打节机构包括设 在送纬通道内的上转刀和下转刀,所述上转刀的刀刃与送纬通道内的竹纬条上表面设有间 隙,所述下转刀的刀刃与送纬通道内的竹纬条下表面设有间隙,表面粗糙不平的竹纬条在 穿过送纬通道时利用上下转刀作用将上下表面的竹刺和节疤削去,使编织完成的脚手片表 面平整光洁,减少了脚手片的厚度,降低存贮和运输成本,也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0022] 作为优选,所述分切机构还包括若干水平状且前后排列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 过轴座固定于所述出料平台上,传动轴的一侧端部与所述分切电机皮带传动连接,所述锯 片套设于传动轴的另一端且与传动轴固接,整张较大的脚手片可通过多个锯片的分切加工 成多张较小规格尺寸的脚手片,使生产效率成倍提高,位置可调的锯片可满足不同的产品 要求。
[0023] 所述锯片为两片,其中位于所述出料平台中部的锯片对应脚手片的中部且用于脚 手片的分切,其中靠近所述送料装置的锯片对应脚手片的尾部且用于脚手片尾部的修整, 中间的锯片可将整张脚手片分切开来,尾部的锯片则可修整因竹纬条尺寸不等形成的毛 边,使加工完成的脚手片尺寸精确、规格统一,当然,在锯片的上方还可设置挡板,用于遮挡 脚手片分切时可能产生的飞溅物对操作人员的伤害,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0024] 所述传动轴位于锯片端的一侧设有螺纹,所述锯片套装于传动轴的锯片端,锯片 外侧的传动轴上设有与传动轴螺纹连接且用于固定锯片的压帽,锯片内侧的传动轴上套装 有用于调节锯片位置的套管,锯片通过不同长度的套管来调节相对的位置,并通过压帽将 锯片贴靠于套管上并固定于传动轴上,调节方便可靠。
[002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编织机的分经机构分经机构分别交错提起和放下相邻 间隔的竹经条,而竹纬条通过送料装置传送至引纬机构内与多根竹经条平纹编织制成整张 较大的脚手片,编织后的脚手片通过压板机构移送至出料平台并进行分切,控制器可准确 控制相应的送纬传动机构和编织传动机构的运行,脚手片的编织过程简捷、编织质量较好, 工作效率成倍提高,可满足不同尺寸和规格脚手片的编织要求,同时,在送料时可对竹纬条 进行打节作业,更提高了脚手片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正视示意图。
[0027] 图2是图1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28] 图中1.脚手片,11.竹经条,12.竹纬条,2.机架,21.第一分经板,22.第二分经 板,211.竹经条引导槽,23.引导器,231.活动门,24.靠纬架,241.靠纬杆,25.限位板, 26.辅助推料器,261.转轴,262.圆刷,27.压板机构,28.竹经条定位挡板,3.送料装置, 4.传动系统,5.分切机构,51.锯片,52.分切电机,53.传动轴,54.轴座,55.压帽,56.套 管,6.出料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30]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脚手片编织分切组合机,用于脚手片的编织,如图1和图 2所示,脚手片1由竹经条11和竹纬条12以平纹经纬结构编织而成,脚手片编织机包括 :
[0031] 机架,用于编织装置、送料装置3和传动装置的总成安装固定;
[0032] 编织装置,设于机架上部,用于竹经条和竹纬条的平纹经纬编织,包括带动竹经条 挑上压下的分经机构、用于引导竹纬条穿行的引纬机构、推动竹纬条的靠纬机构以及用于 压紧脚手片的压板机构27 ;
[0033] 分经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由编织传动机构带动可上下循环交错移动的第一分经 板21和第二分经板22,第一分经板和第二分经板上均设计有垂直于分经板且与竹纬条相 垂直的可调式竹经条引导槽211 ;
[0034] 引纬机构,包括7个一字间隔排列且头尾相对的管状引导器23, 一字排列的引导 器构成竹纬条的行进通道,行进通道与送料装置上的送纬通道相吻合,竹纬条可通过送纬 通道移送至行进通道内进行编织,引导器呈方形锥管状,锥管的大口朝向送纬通道的竹纬 条射出口,引导器一侧侧壁上开有贯穿引导器侧壁的纵向开口,纵向开口朝向压板机构,纵 向开口处设计有可开闭的活动门231,在中间的引导器内还安装有竹纬条止退器,在行进通 道的最前端安装有可调节的限位板25和竹纬条到位开关,在最靠近送料装置的引导器与 送纬通道的竹纬条射出口之间安装有两台对称设置于竹纬条上下表面的辅助推料器26,辅 助推料器包括由编织传动机构带动的转轴261和套装于转轴上的圆刷262,圆刷的外缘压 触在行进通道内的竹纬条表面;
[0035] 靠纬机构,包括与传动装置连接的靠纬架24,在靠纬架上设计有三个垂直朝上的 靠纬杆241,靠纬杆与引导器的高度相对应,靠纬杆可随靠纬架往复循环运动,推动引纬机 构行进通道内的竹纬条靠纬作业;
[0036] 压板机构,安装于机架背面,用于编织过程中的脚手片出料,包括与脚手片相吻合 的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的间距与脚手片厚度相吻合,上压板为活动式压 板,上压板上安装有推动上压板上下移动的压板气缸,在上压板上还安装有可调节上压板 下压力的压簧,上压板上焊接有向上倾斜且与上压板一体结构的上导向板,下压板上焊接 有向下倾斜且与下压板一体结构的下导向板,上导向板和下导向板构成喇叭口状的脚手片 引导槽,压板机构背面还安装定位挡板28和推动定位挡板上下移动的推板气缸;
[0037] 控制装置,用于带动分经机构、引纬机构和靠纬机构的运行,包括传动系统4和控 制器;
[0038] 送料装置,用于竹纬条的输送,送料装置上设计有压紧并输送竹纬条的送纬通道, 送纬通道的竹纬条射出口与引纬机构的竹纬条入口相配合,在送纬通道内还安装有打节机 构,打节机构包括设在送纬通道内的上转刀和下转刀,上转刀的刀刃与送纬通道内的竹纬 条上表面设有间隙,下转刀的刀刃与送纬通道内的竹纬条下表面设有间隙;
[0039] 出料平台6,设于机架背面并与机架连接,用于编织过程中的脚手片出料和搁放, 出料平台上安装有分切机构5,分切机构包括两根水平状且前后排列的传动轴53,传动轴 通过轴座54固定在出料平台上,传动轴的一侧端部与分切电机52皮带传动连接,传动轴的 另一侧端部设计有螺纹并套装有锯片51,其中位于出料平台中部的锯片对应脚手片的中部 且用于脚手片的分切,靠近送料装置的锯片对应脚手片的尾部且用于脚手片尾部的修整在 锯片外侧安装有与传动轴螺纹连接且用于压紧锯片的压帽55,在锯片内侧的传动轴上安装 有套管56,根据所需脚手片规格,并结合整张脚手片的编织尺寸,挑选不同长度的套管并套 入传动轴中,使锯片的位置达到要求。
[0040] 作业时,根据需编织的整张脚手片尺寸大小调节限位板位置,开始编织,上压板和 竹经条定位挡板抬起,7根竹经条分别插入分经板上的竹经条引导槽并在上下导向板引导 下穿过上下压板形成的喇叭口,直至竹经条头部抵住竹经条定位挡板完成定位;开启编织 机使第一分经板上移而第二分经板下沉,使第一分经板上的4根竹经条上挑而第二分经板 上的3根竹经条下压,7根竹经条间隔叉开,此时将竹纬条送入送料装置的送纬通道,送纬 通道内的打节机构对竹纬条上下表面进行打节处理,处理后的光滑竹纬条快速移送至引纬 机构内锥形引导器引导竹纬条持续前行,同时,两台辅助推料器对称安装于竹纬条的上下 表面并推动竹纬条继续前行至限位板定位,引导器内的防退器可防止竹纬条的回弹,到达 位置后,竹纬条到位开关控制靠纬机构动作,引导器内的活动门打开,靠纬杆将竹纬条推入 交叉的竹经条之间完成第一根竹纬条的编织;继续,第一分经板下沉而第二分经板上移, 使第一分经板上的4根竹经条下压而第二分经板上的3根竹经条上挑,送入第二根竹纬条 并在靠纬杆推动下进入交叉的竹经条之间完成第二根竹纬条的编织,以此类推,当第三根 竹纬条编织完成后,上压板和竹经条定位挡板均复位下降,此时,上压板在压簧的作用下将 脚手片压紧,当第四根竹纬条靠纬编织完成后,靠纬杆继续推动使脚手片后移,腾出编织空 间,如此循环反复,完成整张脚手片的编织并送入出料平台上,此后,出料平台上的分切机 构动作,分切电机皮带传动拖动前后两根传动轴旋转,传动轴上的锯片高速转动,对应脚手 片中部的锯片开始对整张脚手片中部进行分切,位于脚手片尾部的锯片对不平整的尾部竹 纬条进行修整作业,将整张脚手片分切成较小的两张脚手片并进行修整,脚手片的尺寸精 确,外表光洁,编织效率提高了一倍,降低了加工成本。
[004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上"、"下"、"前"、"后"、"头"、"尾"、"内"、"外" 等表示方向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上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了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说 明的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增 添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脚手片编织分切组合机,用于多张脚手片的编织,所述脚手片(1)由竹经条 (11)和竹纬条(12)以平纹经纬结构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机包括 机架(2),用于编织装置、送料装置(3)和控制装置的总成安装固定; 编织装置,设于机架上部,用于竹经条和竹纬条的平纹经纬编织,包括带动竹经条挑上 压下的分经机构、用于引导竹纬条穿行的引纬机构、推动竹纬条的靠纬机构以及用于压紧 脚手片的压板机构(27); 分经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由编织传动机构带动可循环交错上下移动的第一分经板 (21)和第二分经板(22 ),所述第一分经板和第二分经板上均设有垂直于分经板且与所述竹 纬条垂直的可调式竹经条引导槽(211); 引纬机构,包括若干个一字形间隔排列且头尾相对的管状引导器(23),一字排列的引 导器构成竹纬条的行进通道,行进通道与所述送料装置上的送纬通道相对应,引导器一侧 的侧壁上设有贯穿引导器侧壁的纵向开口,所述纵向开口朝向压板机构; 靠纬机构,包括与传动装置连接的靠纬架(24),所述靠纬架上设有若干垂直朝上的靠 纬杆(241),所述靠纬杆与所述引导器的高度相对应; 压板机构,设于机架背面,用于压紧编织过程中的脚手片; 送料装置,用于竹纬条的输送,送料装置上设有压紧并输送竹纬条的送纬通道,送纬通 道的竹纬条射出口与引纬机构的竹纬条入口相配合; 控制装置,用于带动分经机构、引纬机构和靠纬机构的运行,包括传动系统(4)和控制 器。 出料平台,设于机架背面并与机架连接,用于编织过程中的脚手片出料和搁放,所述出 料平台上设有分切机构(5); 分切机构:用于整张脚手片的分切,包括可调节的多个用于切割脚手片竹纬条的锯片 (51)和带动锯片转动的分切电机(5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片编织分切组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器(23) 呈方形锥管状,所述锥管的大口朝向送纬通道的竹纬条射出口,引导器的纵向开口处设有 可开闭的活动门(231),引导器(23)内设有竹纬条止退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脚手片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纬机构的竹纬 条行进通道上设有可调节编织长度的限位板(25),所述限位板上设有竹纬条定位开关。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片编织分切组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最靠近送料 装置的引导器(23)与所述送纬通道的竹纬条射出口之间设有辅助推料器(26),所述辅助 推料器包括由传动机构带动的转轴(261)和套装于转轴上的圆刷(262),所述圆刷的外缘 压触在所述行进通道内的竹纬条上表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片编织分切组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机构 (27)包括与所述脚手片(1)相吻合的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的间距与脚手 片厚度相吻合,上压板为活动式压板,上压板上设有推动上压板上下移动的压板气缸和调 节上压板下压力的压簧,上压板上设有向上倾斜且与上压板一体结构的上导向板,下压板 上设有向下倾斜且与下压板一体结构的下导向板,所述上导向板和下导向板构成喇叭口 状的脚手片引导槽。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脚手片编织分切组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机构 (27)还包括竹经条定位挡板(28)和推动所述定位挡板的推板气缸。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片编织分切组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上 的送纬通道内设有打节机构,所述打节机构包括设在送纬通道内的上转刀和下转刀,所述 上转刀的刀刃与送纬通道内竹纬条上表面设有间隙,所述下转刀的刀刃与送纬通道内竹纬 条下表面设有间隙。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片编织分切组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机构(5) 还包括若干水平状且前后排列的传动轴(53),所述传动轴通过轴座(54)固定于所述出料 平台上,传动轴的一侧端部与所述分切电机皮带传动连接,所述锯片(51)套设于传动轴的 另一端且与传动轴固接。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脚手片编织分切组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锯片 (51)为两片,其中位于所述出料平台中部的锯片对应脚手片(1)的中部且用于脚手片的分 切,其中靠近所述送料装置的锯片对应脚手片的尾部且用于脚手片尾部的修整。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脚手片编织分切组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53) 位于锯片端一侧设有螺纹,所述锯片(51)套装于传动轴的锯片端,锯片外侧的传动轴上设 有与传动轴螺纹连接且用于固定锯片的压帽(55),锯片内侧传动轴上套装有用于调节锯片 位置的套管(56)。
【文档编号】B27J1/02GK203831533SQ201420051323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7日
【发明者】孔祥乐 申请人:孔祥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