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工作式压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715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连续工作式压力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刨花板、纤维板或类似的木材板或塑料板的连续工作式压力机,该压力机包括传递压制压力以及将压料拉过压力机的柔性循环的钢带,这些钢带经由驱动筒和转向辊围绕至少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压力机梁被引导,并且以可调节的压制间隙抵靠于第一压力机梁和第二压力机梁处的加热板地经由随之回转的、其轴线横向于带运行方向引导的滚动支承元件来支承,其中,第一加热板面向第一压力机梁,并且第二加热板面向第二压力机梁,其中,压力机梁经由拉杆彼此连接。



背景技术:

通常,这种类型的压力机是已知的。在生产例如木材板压力机时可如前所述使用压力机。在压力机中,之前胶合好的颗粒在压力和热量的作用下形成为板,其中,热量特别是与胶水的粘结反应有关。在这种已知的装置中,压料在此经由更长的压制线路在循环的钢带之间被压制,其中,钢带沿着压制线路经由多个彼此相继设立的承受压制力的压力机机架来支撑。

这些压力机机架在此具有基本上O形构造,其中,压料随着循环钢带被引导通过压力机机架的内部自由区域。自由区域在上方和下方由压力机梁来限制,并且这些压力机梁经由侧面的拉杆彼此连接。

还已知彼此成一体地生产压力机梁和拉杆。但这具有缺点,即会产生较大的难以操纵的压力机机架。

为了避免这样而考虑分开制成压力机梁和拉杆并且随后对应地将压力机梁和拉杆彼此连接。这也可能使压力机梁和拉杆更特定地适应于其专门的布置。此外,如果可能更容易地安装这种多部件式压力机机架,则将各个部件运输到其安装之处通常更容易,并且特别是带有多部件式压力机机架的压力机的维护更简单,因为待维护的各个元件更容易进行拆装。

根据将拉杆联接到压力机梁的方式不同,在这种多部件式压力机机架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压力机机架的压力机梁能彼此平行移位。这种平行移位特别是由于在连续式压力机运行时出现的横向力而引起的,这些横向力例如由循环钢带的转向运动或者由随之回转的滚动支承元件的意外斜置造成。在此,横向力被视为横向于带运行方向出现的力。

压力机梁的彼此之间的横向运动会由于随之产生的拉杆的摆动以及压力机梁彼此之间的距离而变化,因而,被压制的物料的厚度会以不期望的方式变化。就此方面,应避免压力机梁彼此之间的横向运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改进一种如前所述的装置,以使得可避免通过拉杆连接的压力机梁彼此之间的横向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该任务通过如下方式来解决:在如前所述的构造中,第一压力机梁设有止挡件,这些止挡件用于背向第一压力机梁的第二加热板的窄边。

更具体来说,根据本实用新型,该任务通过一种用于生产刨花板、纤维板或类似的木材板或塑料板的连续工作式压力机来解决,该压力机包括传递压制压力以及将压料拉过所述压力机的柔性循环的钢带,这些钢带经由驱动筒围绕至少一个第一压力机梁和一个第二压力机梁被引导,并且以可调节的压制间隙抵靠于第一压力机梁和第二压力机梁处的加热板地经由随之回转的、其轴线横向于带运行方向引导的滚动的支承元件来支承,其中,第一加热板朝向所述第一压力机梁,并且第二加热板朝向第二压力机梁,其中,第一压力机梁和第二压力机梁经由拉杆彼此连接,其中,第一压力机梁设有用于背向第一压力机梁的第二加热板的窄边的止挡件。

为了阐释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此处讨论处于运行状态的设备的压力机机架处的各个构件的次序。

最下方为第一压力机梁。该第一压力机梁被称为下梁,并且在其上部区域内承载朝向该第一压力机梁的第一加热板,该第一加热板被称为下加热板。

在该下加热板上方运行有支承元件,这些支承元件可实施成滚动体的 形式。压料位于其中间的一对循环钢带位于其上。在其上又是呈滚动体形式的支承元件,这些支承元件在上方抵靠于第二加热板运行,第二加热板背向于第一压力机梁(下梁),并且被称为上加热板。在该第二加热板上方定位有第二压力机梁,其被称为上梁。

在本申请的框架下,只要谈及朝向或者背向的第一或第二加热板,就不是指由加热板产生的热量的输出方向而是指其在上述次序之内的位置。

关于下梁,上加热板是背向的加热板。对于上梁来说,下加热板是背向该上梁的加热板。

为了良好安排,应注意到在此描述的从下到上的顺序仅仅是示例性选择的。从上到下的相反方向的次序也能实现本实用新型,如技术人员没有问题地可遵循那样。在相反顺序的情况下,第一压力机梁是上梁,而第二压力机梁为下梁。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认识为基础:为了将横向于带运行方向的上述横向力引开,有意义的是将横向力拦截在尽可能接近横向力的发生地。

通过在此在第一和/或第二加热板处抵抗横向力地进行支承,横向力可被承受,而与其是由带转向运动或者跑斜的滚动支承元件造成的无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为了接纳横向力而在第一压力机梁处设有止挡件,这些横向力在背向于第一压力机梁的第二加热板的窄边处出现。

这意味着例如在构成第一压力机梁的下梁处设有侧面的止挡件以用于上加热板的窄边。或者在上梁处设有止挡件以用于下加热板的窄边。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必须使横向力不经由第二压力机梁和拉杆来引导。更确切地说,这些力在第一压力机梁内的较短路程上被引出。此外,拉杆的尺寸也较小,且用于拉杆的接纳件不必为了接纳力矩而设计。

带有侧面的止挡件的所述构造不必实施在压力机的所有压力机机架处。用作引导机架的并且承担该任务的一定数目的压力机机架设置在没有这种止挡件的压力机机架之间就够了。

为了能将可能会导致第一和第二压力机梁彼此之间的不期望的横向运动的剩余横向力接纳到第二压力机梁上,此外建议在背向第一压力机梁的第二加热板(为该第二加热板在第一压力机梁处设有止挡件)处,在压力 机机架的区域内,设置接纳横向于带运行方向出现的横向力的引导插板,第二压力机梁与横向力相适应地支承于该引导插板处。

该引导插板较佳地横向于带运行方向大致在中间位置联接到第二加热板,以最终使得第二加热板的弹性沿两个横向运动方向均相同。

建议将引导插板、特别是经由至少一个支撑元件联接到至少一个压力缸,该压力缸在此如前所述的那样安置在第二压力机梁和朝向该第二压力机梁的第二加热板之间,以将压制力带到背向第一压力机梁的第二加热板上。较佳地,引导插板或支撑元件在此抓持在该压力缸的柱塞处。

这种构造的优点在于,由此使引导插板可构造成非常短,并且因此被认为相对较硬。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由引导插板带到压力缸的柱塞上的横向力在此被视为是不关键的,因为柱塞关于其沿轴向的运动经由对应的相对于柱塞径向布置的、接纳横向力的引导件而引导到压力缸的缸外壳内。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框架下不仅背向第一压力机梁的第二加热板设有用于如前所述地支承横向于带运行方向的力的横向力支承件,而且朝向第一压力机梁的第一加热板也设有与第一压力机梁相对的横向力支承件。

以此方式,在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加热板处出现的横向力在第一压力机梁之内被彼此抵消了。

特别是,对于面向第一压力机梁的第一加热板的横向力支承件,建议沿横向方向基本上在中间位置处布置在该加热板处,因为由此特别是不必补偿由出现的温度波动造成的该加热板的尺寸变化。

以有利的方式,横向力支承件针对面向第一压力机梁的第一加热板而包括成型板以及用于引出出现的横向力的引导板。

优选地,压力缸安置在所述第二压力机梁处,以将压制力带到所述第二加热板上。

有利地,所述柱塞在压力缸的外壳内被引导。

另外,朝向第一压力机梁的第一加热板具有与第一压力机梁相对的、用于支承横向于所述带运行方向出现的横向力的横向力支承件。

较佳的是,横向力支承件基本上在中间布置到第一加热板处。

此外,横向力支承件包括成型板和引导板。

附图说明

由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来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和特征。在此示出:

图1是连续工作式压力机的压力机机架的正视图;

图2以侧视图示出根据图1的压力机机架连同该压力机的其它压力机机架;

图3以放大的正视图示出将引导插板连接到背向第一压力机梁的第二加热板以及将引导插板连接到支承该第二加热板的柱塞。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以正视图示出压力机机架,如在用于生产刨花板、纤维板或类似的木材板或塑料板的连续工作式压力机中使用的压力机机架。沿着该压力机的压制线路采用分别相继设立的多个对应的压力机机架,如在图2中说明性地示出的那样。

在此,压力机机架可在其左上角和右上角处支承在沿压制线路延伸的所谓的顶部支座1上。这些顶部支座1在其前端部处与在此并未示出的连续工作式压力机的入口横梁相连接,并且在其后端部处与在此同样未示出的出口横梁相连接。在入口横梁和出口横梁之间,顶部支座1横向间隔开地彼此相连接。

压力机机架在其下角部处立于纵向支座2上。

在此处示出的实施例中,每个压力机机架由第一压力机梁3和第二压力机梁4构成。对应于说明书开头部分的术语,在此处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压力机梁3是下梁,而第二压力机梁4是上梁。

第一压力机梁3和第二压力机梁4本身如在图2中可看出的那样分别由两个平行的板31和32或33和34构成。

第一压力机梁3和第二压力机梁4通过拉杆5、6彼此相连接,这些拉杆在其端部处承载环形板7。与环形板对应的螺栓8延伸穿过环形板7,这 些螺栓支承于第一压力机梁3和第二压力机梁4处的对应孔内。

由第一压力机梁3和第二压力机梁4以及拉杆5和6构成的压力机机架因此具有带有中间自由区域9的基本上O形构造。来自柔性的循环钢带11、12的压料10以一压制间隙被引导通过该自由区域9。钢带经由滚动的支承元件13、14支承在第一加热板16和第二加热板15上。这些滚动的支承元件13、14经由在此未示出的链条对应于钢带11、12的运动在钢带和第一与第二加热板16、15之间被一起引导,这些支承元件13、14以其横向于钢带11、12的带运行方向30的轴线17定向。带运行方向30在此实施例中延伸到绘制平面内。

其内定位有压料10的压制间隙的高度可以经由液压控制的压力缸18来调节,这些压力缸在此处示出的实施例中布置在背向第一压力机梁3的第二加热板15的上方,并且在加载有液压力时将位于上方的第二加热板15向下挤压。压力缸18在此支承在第二压力机梁4、即在此为上梁上。

由于至少一个钢带11、12的转向运动或者因为滚动的支承元件13、14倾斜地延伸到钢带11、12与对应的第一和第二加热板16、15之间的间隙内,因而第一加热板16和/或第二加热板15会受到横向力,并且由于这些横向力而侧向向外移。

为了避免这种侧向向外移,在此处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压力机梁3具有平行于拉杆5、6向上延伸的突起部19、20,这些突起部从侧面经过第一和第二加热板16、15以及钢带11、12,并且然后设有向内定向的止挡件21、22,当第二加热板15对应地侧向向外移动时,在此示出的实施例中,位于上方的背向第一压力机梁3的第二加热板15以其窄边邻抵于这些止挡件。

经由止挡件21、22或突起部19、20,作用于第二加热板15上的所谓的横向力直接由第一压力机梁3所承受。

因此,第二压力机梁4免于受到对应的横向力。

在此仅为了良好的布置而提及,在第二加热板15和对应的止挡件21、22之间如有可能还设有引导块23。

此外还应注意到,止挡件21、22可一体地集成到突起部19、20内, 尽管在本发明的框架下可以为此而设有单独的构件,这些构件例如由具有特别低的摩擦系数的材料制成。这种单独的构件可在磨损时容易更换。

为了抵抗于横向力来支承面向第一压力机梁3的第一加热板16,在此示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压力机梁3处设有呈向上敞开的U形成型板24形式的横向力支承件,引导板25与该成型板对应,该引导板25在位于下方的朝向第一压力机梁3的第一加热板16的底面处横向于带运行方向30来看基本上安置在中间处。

在由第一加热板16和第二加热板15、滚动的支承元件13、14和钢带11、12以及压料10构成的组内出现的横向力可以总体上由第一压力机梁3来承受,并且确切而言经由一方面侧面的止挡件21、22以及另一方面U形的成型板24来承受。

为了避免第二压力机梁4执行相对于第一压力机梁3的横向运动,在从侧面抵靠于突起部19、20支承的位于上方的第二加热板15处、从横向于带运行方向30来看大约在中间处安置有引导插板26,该引导插板26基本上垂直向上延伸。

大约在第二加热板15上方,该引导插板26具有侧面的支撑元件27,引导插板26借助支撑元件可抵靠于压力缸18的柱塞28地支承。

柱塞28沿其轴向方向、即在本实施例中为向下方向运动,并且在此通过未示出的横向力接纳件被引导到压力缸18的缸外壳内,以使得在柱塞28和引导插板26之间起作用的横向力因此最终由压力缸18的缸外壳来接纳。

压力缸18的缸外壳固定安装到第二压力机梁4处,以使得压力缸18与第二压力机梁4之间没有横向于带运行方向30的相对运动。

由此,第二压力机梁4相对于第一压力机梁3无法进行横向运动,因为这种横向运动经由拉紧第二压力机梁4、压力缸18的缸外壳、柱塞28、支撑元件27、引导插板26、上方的第二加热板15、止挡件21、22、第一压力机梁3来避免。

还应提及,对于如上所述的连续工作式压力机来说,相继布置的压力机机架中的仅一些设有用于接纳如前所述横向于带运行方向30出现的横向力的止挡件就基本上足够了,因为这些止挡件可为前面或者后面设立的压 力机机架一起接纳横向力。这通过顶部支承件1的支承来进行。

由此,对于在此描述类型的装置来说可实现运行可靠的构造。

附图标记列表:

1 顶部支座

2 纵向支座

3 第一压力机梁

4 第二压力机梁

5 拉杆

6 拉杆

7 环形板

8 螺栓

9 自由区域

10 压料

11 钢带

12 钢带

13 支承元件

14 支承元件

15 第二加热板

16 第一加热板

17 轴线

18 压力缸

19 突起部

20 突起部

21 止挡件

22 止挡件

23 引导块

24 成型板

25 引导板

26 引导插板

27 支撑元件

28 柱塞

29

30 带运行方向

31 板

32 板

33 板

34 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