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筷自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8872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筷自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毛竹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竹筷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个原木材资源极为匮乏的国家,为了限制像一次性木筷这样对资源造成极大消耗的产品盲目发展和扩张出口,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禁止用国内原木材资源生产的一次性木筷出口,但是对竹筷的生产和出口,国家是赞许和鼓励的。竹子的生长周期非常短,两三年可成材,竹筷具有无毒、无害和环保表面光滑纹理规整,不容易藏匿细菌等优点,并且毛竹筷子本身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因此将毛竹加工成竹筷子既能增加竹农的收入又能给广大居民提供保健环保的筷子,但是现有技术只能通过人工与刀具配合,经过多道工序和较长时间才能将毛竹加工成筷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竹筷自动生产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竹筷自动生产线,包括上料装置、第一传送带和打磨切割装置,所述上料装置位于第一传送带输入端旁侧并与第一传送带相配合,所述打磨切割装置位于第一传送带输出端的旁侧并与第一传送带相配合,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基座、用以承托毛竹的进料组件、将毛竹从进料组件内向第一传送带移动的推料组件和将毛竹分割成竹片状的切割件,所述进料组件、推料组件和切割件均位于基座顶部并与基座固定连接,第一传送带顶部设有将竹片码起的限位组件,第一传送带位于远离打磨切割装置的一侧设有将第一传送带顶部竹片向打磨切割装置输出的移料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料斗、限位块和调节件,所述限位块和调节件均为位于料斗下部,所述限位块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第四限位块和第五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等间距设置于料斗下部内壁一侧,第四限位块和第五限位块等间距设置于料斗下部内壁相对应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第四限位块和第五限位块交错设置并与料斗固定连接,所述料斗靠经第一传送带的一侧设有供毛竹穿过的出料孔。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结构相同,且均包括位于第五限位块正下方的承托块、连杆、调节板和调节杆,所述连杆的顶部穿过料斗的一侧与承托块固定连接,连杆的底部与调节杆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竖直设置并与基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底部贯穿调节板与连杆底部固定连接,调节杆的底部设有把手,所述调节杆与调节板螺纹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推杆和驱动推杆将料斗内的毛竹向出料孔移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齿轮,所述推杆底部设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所述推杆的一端穿过料斗的一侧并位于料斗内,推杆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板。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件位于基座顶部出料口正前方,切割件包括安装块、切割刀片、竹节破碎头和与安装块插接配合的安装座,安装块内设有供切割刀片和竹节破碎头安装的安装孔,安装块的左右两侧设有凸棱,切割刀片和竹节破碎头均位于安装孔内并与从出料孔向第一传送带推送的毛竹向配合,安装块所述安装座竖直设置,安装座内设有与安装块上凸棱相配合的插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带包括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之间设有运送竹片的带体,所述第二竖板上位于出料孔正前方设有用以防止竹片脱离带体的阻挡板,所述阻挡板竖直设置,且阻挡板底部与第二竖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安装在带体正上方位于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之间的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水平且沿第一竖板长边线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上均设有将竹片码起的弧形板,第三固定杆位于弧形板下方设有与带体顶部紧密贴合的接料板。

进一步的,所述移料组件包括推料板和安装在第二竖板上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位于第三固定杆靠近第二固定杆的一侧,推料板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竖板位于第一气缸输出端正前方设有供竹片通过的通槽,第一竖板远离第二竖板的一侧设有将从通槽内竹片进行限位的卡板,所述卡板包括上卡板和下卡板,所述上卡板底部设有第一卡块,下卡板顶部设有第二卡块,所述上卡块和下卡块均沿靠近第一竖板的一端向远离第一竖板的一端逐渐变大。

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竹筷自动生产线,将毛竹自料斗的开口处放入料斗内,料斗内的水平设置的限位块对毛竹进行限位,防止毛竹挤压在一起,承托块用以将料斗内的一个毛竹承托,推杆将一根毛竹向第一传送带推送,切割刀片将毛竹切割位长条型的竹片,竹节破碎头将竹节优先于切割刀片冲破,弧形板将竹片依次铺开防止竹片堆积在一起,第一传送带将竹片向输出端传送至第三固定杆上的接料板顶部,第一气缸驱动输出端上固定的推料板向第一竖板方向移动将一个竹片向通槽内推送,上卡板和下卡板之间的上卡块和下卡块相配合对通槽内的竹片进行限位,打磨切割装置在对竹片进行打磨切割,本发明结构简单并且通过上料装置、第一传送带和打磨切割装置实现了竹筷的半自动生产节省了人力资源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竹筷自动生产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竹筷自动生产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上料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切割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传送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打磨切割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进料通道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一;

图9为图8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进料通道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二;

图11为进料通道的仰视示意图;

图12为第二切割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第二切割件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上料装置1,基座1a,进料组件1b,料斗1b1,第一限位块1b2,出料孔1b3,推料组件1c,推杆1c1,第一驱动电机1c2,齿轮1c3,限位板1c4,切割件1d,安装块1d1,切割刀片1d2,竹节破碎头1d3,调节件1e,第一调节件1e1,第二调节件1e2,承托块1e3,连杆1e4,调节板1e5,调节杆1e6,把手1e7,第一传送带2,限位组件2a,移料组件2b,第一气缸2b1,第一竖板2c,卡板2c1,上卡板2c2,下卡板2c3,第二竖板2d,阻挡板2d1,第三固定杆2e,弧形板2e1,接料板2e2,打磨切割装置3,过料通道3a,送料组件3b,第一辊筒3b1,第二辊筒3b2,打磨组件4,第一打磨件4a,第一打磨辊筒4a1,第二打磨辊筒4a2,第三驱动电机4a3,第二打磨件4b,第三打磨辊筒4b1,第五打磨辊筒4b2,第七打磨辊筒4b3,第四驱动电机4b4,双头气缸4b5,第一u型板4b6,第二u型板4b7,切割组件5,第一切割件5a,承接块5a1,第二气缸5a2,第一连接板5a3,第五驱动电机5a4,第一切割锯片5a5,滑板5a6,挡板5a7,第二切割件5b,第三气缸5b1,l型板5b2,第二传送带5b3,第二连接板5b4,第二切割锯片5b5,竖直限位板5b6,第二驱动电机6。第六驱动电机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14所示的一种竹筷自动生产线,包括上料装置1、第一传送带2和打磨切割装置3,所述上料装置1位于第一传送带2输入端旁侧并与第一传送带2相配合,所述打磨切割装置3位于第一传送带2输出端的旁侧并与第一传送带2相配合,所述上料装置1包括基座1a、用以承托毛竹的进料组件1b、将毛竹从进料组件1b内向第一传送带2移动的推料组件1c和将毛竹分割成竹片状的切割件1d,所述进料组件1b、推料组件1c和切割件1d均位于基座1a顶部并与基座1a固定连接,第一传送带2顶部设有将竹片码起的限位组件2a,第一传送带2位于远离打磨切割装置3的一侧设有将第一传送带2顶部竹片向打磨切割装置3输出的移料组件2b,将毛竹自料斗1b1的开口处放入料斗1b1内,料斗1b1内的水平设置的限位块对毛竹进行限位,防止毛竹挤压在一起,承托块1e3用以将料斗1b1内的一个毛竹承托,推杆1c1将一根毛竹向第一传送带2推送,切割刀片1d2将毛竹切割位长条型的竹片,竹节破碎头1d3将竹节优先于切割刀片1d2冲破,弧形板2e1将竹片依次铺开防止竹片堆积在一起,第一传送带2将竹片向输出端传送至第三固定杆2e上的接料板2e2顶部,第一气缸2b1驱动输出端上固定的推料板向第一竖板2c方向移动将一个竹片向通槽内推送,上卡板2c2和下卡板2c3之间的上卡块和下卡块相配合对通槽内的竹片进行限位。

参照图1、2和3所示的进料组件1b包括竖直设置的料斗1b1、限位块和调节件1e,所述限位块和调节件1e均为位于料斗1b1下部,所述限位块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限位块1b2、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第四限位块和第五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1b2、第二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等间距设置于料斗1b1下部内壁一侧,第四限位块和第五限位块等间距设置于料斗1b1下部内壁相对应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限位块1b2、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第四限位块和第五限位块交错设置并与料斗1b1固定连接,所述料斗1b1靠经第一传送带2的一侧设有供毛竹穿过的出料孔1b3,毛竹自料斗1b1的开口处放入进行过第一限位块1b2、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第四限位块和第五限位块对一个毛竹进行限位,防止毛竹在限位块内移动时因竹节之间相摩擦导致相互抵触。

所述调节件1e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调节件1e1和第二调节件1e2,所述第一调节件1e1和第二调节件1e2结构相同,且均包括位于第五限位块正下方的承托块1e3、连杆1e4、调节板1e5和调节杆1e6,所述连杆1e4的顶部穿过料斗1b1的一侧与承托块1e3固定连接,连杆1e4的底部与调节杆1e6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1e5竖直设置并与基座1a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1e6的底部贯穿调节板1e5与连杆1e4底部固定连接,调节杆1e6的底部设有把手1e7,所述调节杆1e6与调节板1e5螺纹配合,承托块1e3用以承托料斗1b1内的毛竹,当一批毛竹的最大直径发生变化,通过调节杆1e6和调节板1e5相配合调节两个承托块1e3之间的距离。

所述推料组件1c包括水平设置的推杆1c1和驱动推杆1c1将料斗1b1内的毛竹向出料孔1b3移动的第一驱动电机1c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c2的输出端套设有齿轮1c3,所述推杆1c1底部设有与齿轮1c3相配合的齿条,所述推杆1c1的一端穿过料斗1b1的一侧并位于料斗1b1内,推杆1c1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板1c4,第一驱动电机1c2驱动齿轮1c3旋转,齿轮1c3与齿条相配合带动推杆1c1将两个承托块1e3之间的毛竹向切割件1d方向推送。

参照图4所示的切割件1d位于基座1a顶部出料口正前方,切割件1d包括安装块1d1、切割刀片1d2、竹节破碎头1d3和与安装块1d1插接配合的安装座,安装块1d1内设有供切割刀片1d2和竹节破碎头1d3安装的安装孔,安装块1d1的左右两侧设有凸棱,切割刀片1d2和竹节破碎头1d3均位于安装孔内并与从出料孔1b3向第一传送带2推送的毛竹向配合,安装块1d1所述安装座竖直设置,安装座内设有与安装块1d1上凸棱相配合的插槽,竹节破碎头1d3与切割刀片1d2固定连接,竹节破碎头1d3优先于切割刀片1d2接触毛竹,竹节破碎头1d3将竹节破碎切割刀片1d2将毛竹切割位于长条型竹片。

参照图1、2至5所示的第一传送带2包括第一竖板2c和第二竖板2d,第一竖板2c和第二竖板2d之间设有运送竹片的带体,所述第二竖板2d上位于出料孔1b3正前方设有用以防止竹片脱离带体的阻挡板2d1,所述阻挡板2d1竖直设置,且阻挡板2d1底部与第二竖板2d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阻挡板2d1用以防止推杆1c1将毛竹推出切割刀片1d2将毛竹分割时竹片四散脱离带体顶部。

所述限位组件2a包括安装在带体正上方位于第一竖板2c和第二竖板2d之间的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2e,所述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2e水平且沿第一竖板长边线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2e上均设有将竹片码起的弧形板2e1,第三固定杆2e位于弧形板2e1下方设有与带体顶部紧密贴合的接料板2e2,环形板用以将带体顶部的竹片一一排列,防止竹片堆积在进入接料板2e2呈堆积状,接料板2e2由金属材质制成。

所述移料组件2b包括推料板和安装在第二竖板2d上的第一气缸2b1,所述第一气缸2b1位于第三固定杆2e靠近第二固定杆的一侧,推料板与第一气缸2b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气缸2b1工作驱动推料板向第一竖板2c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竖板2c位于第一气缸2b1输出端正前方设有供竹片通过的通槽,第一竖板2c远离第二竖板2d的一侧设有将从通槽内竹片进行限位的卡板2c1,所述卡板2c1包括上卡板2c2和下卡板2c3,所述上卡板2c2底部设有第一卡块,下卡板2c3顶部设有第二卡块,所述上卡块和下卡块均沿靠近第一竖板2c的一端向远离第一竖板2c的一端逐渐变大,上卡板2c2和下卡板2c3之间的上卡块和下卡块用以对竹片进行限位。

参照图7、8、9、10、11、12、13和14所示的打磨切割装置3还包括用以输送竹片的过料通道3a和将竹片从过料通道3a的输入端向过料通道3a输出端传送的送料组件3b,对竹片进行打磨的打磨组件4和对竹片进行切割的切割组件5,所述送料组件3b、打磨组件4和切割组件5均过料通道3a的送料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并与过料通道3a固定连接,送料组件3b包括用以输送竹片的第一辊筒3b1和第二辊筒3b2,第一辊筒3b1和第二辊筒3b2位于过料通道3a输入端并与过料通道3a固定连接,打磨组件4包括对竹片顶部和底部进行打磨的第一打磨件4a和对竹片左右两侧进行打磨的第二打磨件4b,切割装置5包括用以将过料通道3a内的竹片进行粗切割的第一切割件5a和用以将过料通道3a外的竹片进行细切割的第二切割件5b,竹片通过第一辊筒3b1和第二辊筒3b2将竹片从过料通道3a的进料口向出料口移动,第三驱动电机4a3驱动第一打磨辊筒4a1和第二打磨辊筒4a2对竹条的顶部和底部同时进行打磨,第四驱动电机4b4驱动第三打磨辊筒4b1、第四打磨辊筒、第五辊筒和第六辊筒对竹条左右两侧进行初步打磨,第七打磨辊筒4b3和第八打磨辊筒通过双头气缸4b5的相向运动和相对运动对竹片进行细打磨,第二气缸5a2驱动第一连接板5a3向下移动,第五驱动电机5a4驱动第一切割锯片5a5对竹片进行切割,竹片落入滑板5a6内通过滑板5a6向第二传送带5b3顶部滑动,第二传送带5b3顶部的竖直限位板5b6对第二传送带5b3顶部的竹片进行限位,水平固定板上的第三气缸5b1驱动第二连接板5b4向下移动第二连接板5b4上固定的第六驱动电机7驱动动输出轴上的第二切割锯片5b5旋转对第二传送带5b3上的竹片进行切割。

参照图7、8和10所示的所述第一辊筒3b1和第二辊筒3b2旁侧位于过料通道3a外壁设有与第一辊筒3b1和第二辊筒3b2相配合的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第一辊筒3b1和第二辊筒3b2的同一端穿过过料通道3a与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固定连接,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旁侧设有第二驱动电机6,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相配合的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上套设有第一皮带,第二驱动电机6驱动第三皮带轮旋转,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旋转,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轮旋转带动第一辊筒3b1和第二辊筒3b2旋转,第一辊筒3b1和第二辊筒3b2外壁上设有橡胶套。

第一打磨件4a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打磨辊筒4a1、第二打磨辊筒4a2和驱动第一打磨辊筒4a1以及第二打磨辊筒4a2的第三驱动电机4a3,所述第一打磨辊筒4a1、第二打磨辊筒4a2同一端穿过过料通道3a设有第四皮带轮和第五皮带,第三驱动电机4a3的输出轴上套设有第六皮带轮,所述第四皮带轮、第五皮带和第六皮带轮上套设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一打磨辊筒4a1和第二打磨辊筒4a2通通第三驱动电机4a3驱动第六皮带轮带动第四皮带轮和第五皮带轮旋转,第四皮带轮和第五皮带轮旋转带动第一打磨辊筒4a1和第二打磨辊筒4a2对竹条的顶部和底部进行打磨。

所述第二打磨件4b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三打磨辊筒4b1、第四打磨辊筒、第五打磨辊筒4b2、第六打磨辊筒、第七打磨辊筒4b3、第八打磨辊筒、第四驱动电机4b4和双头气缸4b5,所述第三打磨辊筒4b1、第四打磨辊筒、第五打磨辊筒4b2、第六打磨辊筒底部穿过过料通道3a设有第七皮带轮,第四驱动电机4b4的输出轴设有与第七皮带轮相配合的第八皮带轮,第七皮带轮和第八皮带轮上套设有第三皮带,双头气缸4b5的两个伸缩杆上分别设有第一u型板4b6和第二u型板4b7,所述第一u型板4b6的一端穿过过料通道3a与第七辊筒固定连接,第二u型板4b7穿过过料通道3a的另一端与第八辊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七辊筒和第八辊筒底部均设有第四驱动电机4b4,第三打磨辊筒4b1、第四打磨辊筒、第五打磨辊筒4b2和第六打磨辊筒用以对竹片两侧进行粗打磨,使竹片左右两侧变的光滑,第七打磨辊筒4b3和第八打磨辊筒通过双头气缸4b5对竹片左右两端进行细打磨。

参照图8、9和10所示的第一切割件5a包括用以承托竹片的承接块5a1和固定在过料通道3a上的第二气缸5a2,所述第二气缸5a2位于承接块5a1正上方,第二气缸5a2的输出端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连接板5a3,第一连接板5a3的一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五驱动电机5a4,第五驱动电机5a4的输出轴贯穿第一连接板5a3套设有第一切割锯片5a5,承接块5a1顶部设有容纳第一切割锯片5a5的第一凹槽,第二气缸5a2驱动第一连接板5a3向下移动,第五驱动电机5a4驱动输出上第一切割锯片5a5旋转对竹片进行切割。

所述承接块5a1远离第二打磨件4b的一端设有用以将粗切割的竹片向第二切割件5b传送的滑板5a6,所述滑板5a6倾斜向下设置,滑板5a6的顶部设有用以对分割后的竹片进行限位的挡板5a7。

参照图12、13和14所示的第二切割件5b包括l型板5b2、第三气缸5b1和竖直设置的第二传送带5b3,所述l型板5b2包括竖直固定板和水平固定板,水平固定板位于竖直固定板顶部并与竖直固定板固定连接,竖直固定板与第二传送带5b3固定连接,第三气缸5b1固定连接与水平固定板顶部,第三气缸5b1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连接板5b4,第二连接板5b4靠近竖直挡板5a7的一侧设有第六驱动电机7,第六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上贯穿第二连接板5b4套设有第二切割锯片5b5,第三气缸5b1第二连接板5b4动,第六驱动电机7驱动输出轴上的第二切割锯片5b5旋转,用以将第二传送带5b3上的竹片进行切割。

所述第二传送带5b3顶部设有用以对竹片进行限位的竖直限位板5b6竖直限位板5b6用以对第二传送带5b3顶部的竹片进行限位,防止竹片在第二传送带5b3移动时发生偏移。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