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木材油漆附着力的改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1740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材改性工艺的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木材油漆附着力的表面改性工艺。
背景技术
:木材的油漆附着力很大程度影响了木材表面漆饰的质量和漆饰的效果,很多油漆装饰效果由于为达到效果而选择的油漆和油漆工艺不能满足附着力的要求而无法实施。现有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多采用对油漆进行改性,通过提高油漆的流平性能以提高油漆附着力。如中国专利号为200910112220.2公开的一种环保健康型哑光地板油漆,由甲、乙组分按1:1比例配置,其中甲组分包括:40~50%脂肪酸改性高羟基短油醇酸树脂、15~25%脂肪酸改性低黏度短油醇酸树脂、0.1~0.3%分散剂、0.3~0.5%防尘剂、0.3~0.7%耐磨助剂、1~3%消光粉、3~5%玻璃粉、0.1~0.7%消泡剂、0.1~0.5%流平剂、0.1~1%润湿剂、20~30%复合环保溶剂,乙组分包括:异氰酸酯固化剂。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改变油漆的亲水性和流平性能、从而提高了油漆的附着力,然而有不少种类的木材其油性大于水性,因而通过提高油漆的亲水性和水平性能来改变木材油漆附着力的工艺存在着局限;进一步的,这种改性的油漆仅适用于辊涂工艺,因而可选择的涂布工艺和装饰效果也收到了局限。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木材油漆附着力的改性工艺,通过对木材自身表面亲水化处理,从而改变木材表面的接触角和亲水性,以实现提高木材油漆附着力的效果,且处理后的木材可适应辊涂、淋涂、擦涂等各种漆饰工艺,亦可适应uv漆和pu漆,因而适用范围广。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提高木材油漆附着力的改性工艺,包括坯料制作的步骤及以下步骤:(a)表面预处理的步骤,将所述坯料表面浸泡在溶度为质量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从而形成厚度为1-3mm的表面预处理层;(b)表面炭化的步骤,在所述表面预处理层上形成厚度为0.5-2mm的表面炭化层;(c)表面浸渍的步骤,向所述表面炭化层浸渍亲水性改性药剂;(d)干燥的步骤,将浸渍后的所述坯料干燥至含水率10%-12%。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步骤(a)的表面预处理步骤,对表面炭化步骤进行预先处理,排出一些侵填物质并提高表面待炭化层的含水率,从而提高后续表面炭化步骤的炭化步骤和炭化效果;通过所述步骤(b)的表面炭化步骤,进一步分离木材管孔中的侵填物质、降低表面的含水率,利于后续的表面浸渍步骤;(c)通过亲水性改性药剂的浸渍,实现了对木材表面的亲水性改性,使得水性底漆在木材表面渗透效果更好,从而获得更好的附着力。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亲水性改性药剂包括固含量为50%-55%的水性丙烯酸树脂、助溶剂、引发剂和接枝单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引发剂为偶氮类或过氧化物类引发剂,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所述水性丙烯酸树脂用量的0.15%-0.3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接枝单体包括巴豆酸、不饱和二元酸单脂类、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顺丁烯二酸酐的一种、两种或多种的混合,所述接枝单体的用量为所述水性丙烯酸树脂用量的8%-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表面炭化的步骤是使用热压板对所述表面预处理层进行热压炭化处理,热压板温度为160℃-180℃,保温时间为20min-40min。在本技术方案中,热压炭化处理为接触式炭化处理,即热压板对坯料不施加压力。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表面浸渍的步骤是常压常温浸泡浸渍,浸泡时间为30min-40min。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坯料制作的步骤包括通过锯切或刨切制得设计规格的板材的子步骤、以及将所述板材干燥至含水率10%-16%制得所述坯料的子步骤。综上所述,表面处理后的木材亲水性好、漆膜附着力高,可适应辊涂、淋涂、擦涂等各种漆饰工艺,亦可适应uv漆和pu漆,适用范围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提高木材油漆附着力的改性工艺,用于处理木材坯料,本实施例中,以栎木为例,首先通过锯切或刨切制得规格为910mm*120mm*19mm的板材,通过干燥窑干燥将板材含水率调整至12%-14%,从而获得坯料。改性处理包括以下步骤:(a)表面预处理的步骤,将坯料表面浸泡在质量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深度控制在2.5-3mm,从而在坯料的表面形成厚度为3±0.5mm的表面预处理层,表面预处理层经氢氧化钠溶液处理;(b)表面炭化的步骤,将经过表面预处理的坯料放置在热压机中,保持表面预处理层朝上(即表面预处理层指向上压板),将上压板加热至170±2℃,匀速闭合至上压板接触表面预处理层的表面,无压力保持30min,在表面预处理层上形成厚度为1.5±0.2mm的表面炭化层;(c)表面浸渍的步骤,向表面炭化层常压浸渍亲水性改性药剂,浸渍时间为35min;其中亲水性改性药剂包括固含量为50%-55%的水性丙烯酸树脂、助溶剂、引发剂和接枝单体;其中引发剂为偶氮类或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引发剂的用量为水性丙烯酸树脂用量的0.20%;其中接枝单体包括由等量的巴豆酸、不饱和二元酸单脂类、和苯乙烯组成的混合物,接枝单体的用量为水性丙烯酸树脂用量的9%;(d)干燥的步骤,将浸渍后的坯料干燥至含水率10%-12%。将处理后的栎木处理材进行砂光、辊涂uv漆。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以亚花梨为例,首先通过锯切或刨切制得规格为910mm*120mm*19mm的板材,通过干燥窑干燥将板材含水率调整至10%-12%,从而获得坯料。改性处理包括以下步骤:(a)表面预处理的步骤,将坯料表面浸泡在质量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深度控制在2-2.5mm,从而在坯料的表面形成厚度为2±0.5mm的表面预处理层,表面预处理层经氢氧化钠溶液处理;(b)表面炭化的步骤,将经过表面预处理的坯料放置在热压机中,保持表面预处理层朝上(即表面预处理层指向上压板),将上压板加热至160±2℃,匀速闭合至上压板接触表面预处理层的表面,无压力保持20min,在表面预处理层上形成厚度为1.8±0.2mm的表面炭化层;(c)表面浸渍的步骤,向表面炭化层常压浸渍亲水性改性药剂,浸渍时间为30min;其中亲水性改性药剂包括固含量为50%-55%的水性丙烯酸树脂、助溶剂、引发剂和接枝单体;其中引发剂为偶氮类或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引发剂的用量为水性丙烯酸树脂用量的0.15%;其中接枝单体包括巴豆酸、不饱和二元酸单脂类、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顺丁烯二酸酐组成的混合物,它们可以是等量,也可以不等量;接枝单体的用量为水性丙烯酸树脂用量的8%,;(d)干燥的步骤,将浸渍后的坯料干燥至含水率10%-12%。将处理后的亚花梨处理材进行砂光、喷涂pu底漆后辊涂uv面漆。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以番龙眼为例,首先通过锯切或刨切制得规格为910mm*120mm*19mm的板材,通过干燥窑干燥将板材含水率调整至14%-16%,从而获得坯料。改性处理包括以下步骤:(a)表面预处理的步骤,将坯料表面浸泡在质量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深度控制在0.8-1.5mm,从而在坯料的表面形成厚度为1±0.5mm的表面预处理层,表面预处理层经氢氧化钠溶液处理;(b)表面炭化的步骤,将经过表面预处理的坯料放置在热压机中,保持表面预处理层朝上(即表面预处理层指向上压板),将上压板加热至180±2℃,匀速闭合至上压板接触表面预处理层的表面,无压力保持40min,在表面预处理层上形成厚度为0.7±0.2mm的表面炭化层;(c)表面浸渍的步骤,向表面炭化层常压浸渍亲水性改性药剂,浸渍时间为40min;其中亲水性改性药剂包括固含量为50%-55%的水性丙烯酸树脂、助溶剂、引发剂和接枝单体;其中引发剂为偶氮类或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引发剂的用量为水性丙烯酸树脂用量的0.30%;其中接枝单体包括巴豆酸、顺丁烯二酸、顺丁烯二酸酐组成的混合物,接枝单体的用量为水性丙烯酸树脂用量的10%,巴豆酸、顺丁烯二酸、顺丁烯二酸酐通常取等量,当然它们也可以不等量;(d)干燥的步骤,将浸渍后的坯料干燥至含水率10%-12%。将处理后的番龙眼处理材进行砂光、辊涂uv漆。下表显示了经过实施例1-3的工艺处理的材料与未处理材料的漆膜附着力实验对比结果,漆膜附着力实验按照gb/t15306(第二部分)检测。序号实验组漆膜附着力结果1实施例1≤12未处理栎木板材≤23实施例2≤14未处理亚花梨板材≤25实施例3≤16未处理番龙眼板材≤2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