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藤制品编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9027发布日期:2018-08-24 21:12阅读:19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制工艺,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藤制品编制工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比如鞋、服装、包包甚至家具都是采用人工合成的材料,往往都是采用石油为原料进行合成加工的,在石油资源日益匮乏的情况下,同时对于节能环保的理念的兴起,往往更喜欢采用天然材料进行加工。

但是木材的生长周期长,种植需要的人力物力较大,本身木材资源就匮乏的现在,不适合用来加工日常用品的原料。

藤制品即为藤条经加工处理后制成的产品。藤制品的原料为藤条,藤条的本身的植物生长周期短,易于种植。但是本身藤条在编制加工的时候会在藤条和藤条之间的摩擦,在经过多次摩擦后藤条强度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化藤条,不易摩擦损坏的藤制品编制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藤制品编制工艺,

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选取藤条,将藤条裁切成长短一致;

步骤二:将裁剪后的藤条用清水浸泡5分钟后,通过温度60℃的蒸汽对其进行软化;

步骤三:将藤条浸泡在改性液中30分钟;

步骤四:将浸泡完改性液的藤条在80℃烘箱内烘干;

步骤五:编制成藤制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步骤五中编制成藤制品的方法为:

步骤1:选取三根藤条,分别为藤条a、藤条b和藤条c;

步骤2:将藤条a和藤条b弯曲,藤条a弯折形成弯折区a,藤条b弯折形成弯折区b,将藤条a位于弯折区b中;

步骤3:将藤条c弯折,藤条c弯折形成弯折区c,并将藤条a和藤条b均置于弯折区c中;

步骤4:将藤条a的朝向下方的一端弯折形成弯折区d,且朝向上方的藤条b和藤条c均位于弯折区d中;

步骤5:将藤条b朝向下方的一端穿过弯折区a;

步骤6:将藤条c朝向下方的一端穿过弯折区a和弯折区b,且藤条c穿过的一端均位于藤条b上方;

步骤7:拉紧各处,形成六星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步骤三中的改性液包括下述重量份组成:

纳米二氧化硅溶胶:100份

甘油酯:10份

三异丙基硼:3份

7--3,7-二甲辛-1-醛:5份

丙烯酸-2-羟乙酯:10份

溶剂:1500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溶剂选用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本发明使用过程中,首先将藤条裁切成长短一致,先经过冷水浸泡主要是为了对藤条本身进行清洗,之后通过热水浸泡,主要是起到软化整个藤条的作用,使得藤条在编制过程中能够具有更好的可塑性能。之后,将经过软化的藤条再浸泡至改性液中,在改性液中主要的成分是纳米二氧化硅溶胶、甘油酯、三异丙基硼、7--3,7-二甲辛-1-醛、丙烯酸-2-羟乙酯,主要通过纳米二氧化碳溶胶渗入到藤条内部,同时甘油酯、三异丙基硼、7--3,7-二甲辛-1-醛、丙烯酸-2-羟乙酯的分子量较小,同样扔狗渗入到藤条内部,同时甘油酯、丙烯酸-2-羟乙酯的分子结构与藤条纤维素的结构相似,可以很好地渗入到藤条内部,更好地与藤条内部纤维素进行结合,同时附着的三异丙基硼、7--3,7-二甲辛-1-醛能够在后续烘干过程中,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交联,一方面上述原料可以形成交联结构,可以加强整体的耐磨性能,提高整个藤条的强度,保证的了藤条在多次折叠和磨损之后,仍然具有较好的强度。

之后,再编制成藤制品。

在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编制方法,在现有的编制方法中,其结构大多较为松散。而本发明提供的编制方法中,具有一种结构精密的可以编制成六边形的六星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步骤3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步骤4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步骤5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步骤6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步骤7示意图。

1、藤条a;2、藤条b;3、藤条c;4、弯折区a;5、弯折区b;6、弯折区c;

7、弯折区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的

一种藤制品编制工艺,

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选取藤条,将藤条裁切成长短一致;

步骤二:将裁剪后的藤条用清水浸泡5分钟后,通过温度60℃的蒸汽对其进行软化;

步骤三:将藤条浸泡在改性液中30分钟;

步骤四:将浸泡完改性液的藤条在80℃烘箱内烘干;

步骤五:编制成藤制品。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步骤1:选取三根藤条,分别为藤条a、藤条b和藤条c;

步骤2:将藤条a和藤条b弯曲,藤条a弯折形成弯折区a,藤条b弯折形成弯折区b,将藤条a位于弯折区b中;

步骤3:将藤条c弯折,藤条c弯折形成弯折区c,并将藤条a和藤条b均置于弯折区c中;

步骤4:将藤条a的朝向下方的一端弯折形成弯折区d,且朝向上方的藤条b和藤条c均位于弯折区d中;

步骤5:将藤条b朝向下方的一端穿过弯折区a;

步骤6:将藤条c朝向下方的一端穿过弯折区a和弯折区b,且藤条c穿过的一端均位于藤条b上方;

步骤7:拉紧各处,形成六星结。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步骤三中的改性液包括下述重量份组成:

纳米二氧化硅溶胶:100份

甘油酯:10份

三异丙基硼:3份

7--3,7-二甲辛-1-醛:5份

丙烯酸-2-羟乙酯:10份

溶剂:1500份。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溶剂选用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本发明使用过程中,首先将藤条裁切成长短一致,先经过冷水浸泡主要是为了对藤条本身进行清洗,之后通过热水浸泡,主要是起到软化整个藤条的作用,使得藤条在编制过程中能够具有更好的可塑性能。之后,将经过软化的藤条再浸泡至改性液中,在改性液中主要的成分是纳米二氧化硅溶胶、甘油酯、三异丙基硼、7--3,7-二甲辛-1-醛、丙烯酸-2-羟乙酯,主要通过纳米二氧化碳溶胶渗入到藤条内部,同时甘油酯、三异丙基硼、7--3,7-二甲辛-1-醛、丙烯酸-2-羟乙酯的分子量较小,同样扔狗渗入到藤条内部,同时甘油酯、丙烯酸-2-羟乙酯的分子结构与藤条纤维素的结构相似,可以很好地渗入到藤条内部,更好地与藤条内部纤维素进行结合,同时附着的三异丙基硼、7--3,7-二甲辛-1-醛能够在后续烘干过程中,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交联,一方面上述原料可以形成交联结构,可以加强整体的耐磨性能,提高整个藤条的强度,保证的了藤条在多次折叠和磨损之后,仍然具有较好的强度。

之后,再编制成藤制品。

在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编制方法,在现有的编制方法中,其结构大多较为松散。而本发明提供的编制方法中,具有一种结构精密的可以编制成六边形的六星结。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