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鼓架板的木板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3422发布日期:2018-09-29 02:4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架子鼓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构成鼓架板的木板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鼓架板是架子鼓中各种鼓的重要组成部分,鼓架板是由多片薄板粘接得到的。在粘接鼓架板前,需要将大块的木板切割成所需尺寸的薄板。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木板的切割时,一般是工人徒手将木板搬到锯台上并叠加放置。这个过程中,工人的体力劳动大,且无法统计切割的木板的数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成鼓架板的木板上料装置,用于实现木板的自动上料。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构成鼓架板的木板上料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机架、端盖、举升机构、转移机构和输送机构,在所述机架的上表面内设有安装腔,在所述机架的顶部可拆卸的安装有端盖,在端盖上设有出料口和落料口,在机架的侧壁上设有入口和出口,在安装腔的底面上设有滑槽,在滑槽中上下滑动安装有放置成摞木板的升降板,在滑槽内设有驱动升降板上下移动的举升机构,升降板与入口相对应;在安装腔内设有接料器,在接料器上设有与出口连通的下料孔,落料口和下料孔上下对正;

转移机构包括设置在端盖上方的旋转块、固定在旋转块上的拨板以及驱动旋转块做圆周运动的旋转单元,拨板的下表面与端盖的上表面平齐;

输送机构包括一对输送辊、设置在两输送辊之间的输送带以及在输送带上均匀设置的隔板,输送带倾斜设置且输送带的下端伸入到出口中并位于下料孔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举升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托板和底座、与托板固连且与底座滑动连接的丝杠、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杆和升降电机、转动安装在支撑杆上且与丝杠配合的丝杠螺母、固定在丝杠螺母上的从动齿轮、固定在升降电机输出端且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托板固定在升降板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丝杠为三根且三根丝杠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主动齿轮位于三个从动齿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单元包括固定在安装腔中的转移电机、固定在转移电机输出端的蜗杆、转动安装在安装腔中的转轴、固定在转轴上且与蜗杆啮合的蜗轮。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孔的左内壁和右内壁均为倾斜面,在下料孔的左内壁上固定有弹性的挡板。

进一步地,在端盖的顶部设有位于出料口与落料口之前的圆弧形轨道板。

进一步地,在出料口的内壁上设有板槽,在安装腔的底面上可调节的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上部置于板槽中。

进一步地,在限位板上设有耳板,在耳板与安装腔的底面之间设有螺栓,在安装腔的底面上设有与螺栓配合的多个螺纹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构成鼓架板的木板上料装置,可以实现对木板的自动上料,且在上料的过程中,可以记录木板的数目,以便于统计。整个上料过程,当工人将成摞的木板放置在机架内后便不再需要人的直接参与,进而减轻了工人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机架的三维示意图;

图3为机架的透视图;

图4为机架与端盖的三维装配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机架俯视示意图;

图7为举升机构的三维示意图之一;

图8为举升机构的三维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木板转移示意图;

图10为木板落入下料孔中的示意图;

图11为木板在下料孔中继续下落的示意图;

图12为木板落在输送机构上的示意图;

图13为支撑杆与丝杠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端盖,111出料口,112落料口,113板槽,114轨道板,12安装腔,13入口,14接料器,141下料孔,142倾斜面,15出口,16滑槽,17挡板,2升降板,21托板,22从动齿轮,221圆孔,23丝杠,24主动齿轮,25升降电机,26底座,27支撑杆,271导向孔,28丝杠螺母,3限位板,31耳板,32螺栓,4木板,5拨板,51转动块,52转轴,53蜗轮,54蜗杆,55旋转电机,6输送带,61输送辊,62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机架1、端盖11、举升机构、转移机构和输送机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机架1为本发明的基础部件,机架整体呈圆柱形,机架的顶部为圆形的安装腔12,在机架的侧壁上设有入口13,入口贯穿机架的上表面和侧壁,使用时通过入口向机架内加入木板。在机架的顶部可拆卸的安装有圆形的端盖11,在端盖上设有方形的出料口111和方形的落料口112,在出料口的内壁上设有方形的板槽113,在出料口和落料口之间设有圆弧形的轨道板114,轨道板与机架的外壁同心设置,且轨道板固定在端盖的顶部。

在机架的安装腔中固定有接料器14,在接料器上设有下料孔141,下料孔为斜孔,下料孔的左右内壁为倾斜面142。在下料孔的左内壁上固定有弹性的挡板17,自然状态下挡板处于水平面内。在机架的侧壁上设有出口15,出口与下料孔连通。在机架上设有与端盖上的出料口对应的滑槽16,将端盖安装在机架上后,出料口位于滑槽的正上方,端盖可以通过螺栓与机架连接。

在安装腔的底面上可调节的安装有限位板3,如图6所示,在限位板上固定有耳板31,耳板与机架之间通过螺栓32固连。限位板的设置,可以挡住木板防止下层木板在拨板的带动下发生移动。当需要调节限位板的位置时,沿左右方向移动限位板至合适位置,然后通过螺栓再次锁紧即可。在安装腔的底面上设有与螺栓配合的多个螺纹孔。在滑槽中设有升降板2,如图6至图8所示,在升降板的底部固定有托板21,自托板的下表面竖直向下延伸有三根丝杠23,在托板的下方设有支座26,支座固定在滑槽的底面上,如图13所示,在支座上设有三个支撑杆,在支撑杆上设有与丝杠滑动连接的导向孔271,在支撑杆顶部设有盲孔,在盲孔中转动安装有丝杠螺母28,在丝杠螺母上固定有从动齿轮22,在从动齿轮的中心设有避让丝杠的圆孔221。在支座上固定有升降电机25,在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24,主动齿轮位于三个从动齿轮之间且主动齿轮与每一从动齿轮均啮合。升降电机工作时,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和丝杠螺母的转动,进而带动丝杠的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升降板的升降。主动齿轮每转动一圈,升降板上下移动的距离为一个木板的厚度。丝杠、丝杠螺母、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支撑杆、支座和升降电机构成了驱动升降板上下移动的举升机构。

使用时,将成摞的木板通过入口放入机架内的升降板上,然后通过举升机构驱使升降板上移或下移,直至最上方的木板的下表面与端盖的上表面平齐。随后每取用一个木板后,升降电机动作一次,使得升降板上升的距离为一个木板的厚度。

在机架上设有转移机构,如图5、图6所示,转移机构包括设置在端盖上方的拨板5、固定在拨板上的转动块51、与转动块固连的转轴52、固定在转轴上的蜗轮53、固定在安装腔内的转移电机55、与蜗轮啮合且在转移电机的驱动下转动的蜗杆54。转移电机、蜗杆、蜗轮和转轴构成了驱动旋转块转动的旋转单元,转移机构每动作一次,转移机构中的升降板上移一个木板的厚度。拨板的下表面与端盖的上表面平齐,在木板的上料过程中,举升机构每动作一次,转移机构动作一次,进而当端盖上方的木板被转移后,其余的木板均上移一个木板的厚度。在端盖上设有避让转轴的轴孔。

工作时,当有且仅有一个木板置于端盖上方时,通过转移电机驱动拨板的逆时针转动,如图9所示,在拨板转动的过程中,拨板推动木板运动。当拨板转动90度后,位于最上方的木板被拨动至落料口112上方,此后,木板落入落料口112中,然后进入下料孔中。如图10所示,刚进入下料孔中的木板的左端与挡板接触。如图11所示,在木板重力的作用下,挡板弯曲,木板的右端沿下料孔的右内壁下滑。如图12所示,直至木板越过挡板后,木板自然下落。端盖上轨道板的设置,对木板的运动轨迹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进而保证拨板转动90度后,木板能够位于落料口内。拨板的转动圈数,与落在输送带上的木板个数是相同的,所以根据拨板转动的圈数,就可以知道加入到锯台上的木板个数。为便于记录拨板转动的圈数,在安装腔内设有计数器,通过计数器记录轴类零件转过的圈数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机架的外部设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外部的一对输送辊61、设置在两输送辊之间的输送带6、设置在输送带上的隔板62。如图12所示,经下料孔落下的木板落在输送带上的相邻的两个隔板62之间。输送带间歇动作,每动作一次,相邻两隔板之间的区域位于下料孔的正下方,以保证木板落入在两隔板之间的输送带上。输送带倾斜设置,输送带的下端伸入到出口中,这样经下料孔落在输送带上的木板在输送带的作用下由低处被输送至高处的锯台上。

下面对本发明的木板的输送过程进行描述:

(1)、将成摞的木板经入口放入机架内的升降板上,驱动升降电机动作,使得最上方的木板下表面与端盖的上表面平齐;

(2)驱动转移电机动作,使得拨板转动,拨板每次转动的起点和终点均为出料口处;拨板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将木板从升降板上方推出,且当拨板转动至落料口处时,木板落入落料口内;拨板继续转动直至回到起点;转移电机动作一次使得拨板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升降电机动作一次使得升降板上移一个木板的厚度;

(3)、木板经下落口进入下料孔中后,木板的左端与挡板接触后,使得木板发生顺时针方向的翻转,进而使得木板的右端低于木板的左端,这样,木板的右端先与输送带接触;

(4)木板不断的落在两隔板之间的输送带上,且当两隔板之间落入一定数目的木板后,输送辊动作一次,使得输送带运动将木板向上输送一段距离,直至后面相邻的两个隔板之间的区域位于下料孔的正下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