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制品的竹条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17407发布日期:2018-12-08 08:38阅读:2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竹制品加工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制品的竹条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竹制品是指以竹子为加工原料制造的产品,多为日用品,如竹篮、竹筛、竹笊篱、筲箕、竹蒸笼、炊帚、竹畚箕、竹畚斗、竹耙、箩筐、竹扁担、竹筷、竹扫帚、竹笠、竹匾、竹背篓、竹簟、竹席、竹床、竹凳、竹椅、竹躺椅、砧板、凉席、茶杯垫、窗帘等,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竹地板和竹家具等,还有一些价值较高的,如竹雕等民间工艺品。竹炭产品目前也很有前景。

竹制品的产品有竹篮、竹筛、竹笊篱、筲箕、竹蒸笼、炊帚、竹畚箕、竹畚斗、竹耙、箩筐、竹扁担、竹筷、竹扫帚、竹笠、竹匾、竹背篓、竹簟、竹席、竹床、竹凳、竹椅、竹躺椅、刀架、纸巾盒、沥碗架、衣帽架、微波炉架、衣架衣柜、竹托盘、沙发、遥控器架、锅盖架、垫子、竹炭制品、竹纤维制品、竹制电脑桌、竹制书架、竹制鞋架、竹制换鞋凳、竹制办公家具等等。

而竹条的具有易燃的性能,并且在加工的过程中会出现竹条内含有多余的水分而导致编织失败,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和时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方法合理、操作方便、能够良好除水和保护的一种竹制品的竹条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竹制品的竹条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粗清理:将选择好的竹子切成所需要的长条状成为竹条,然后进行冲洗、清洁,然后自然晾干;

步骤二、粗加工:将晾干后的竹条进行打磨即把竹条侧边的毛刺磨平,单个竹条的宽度为2-4cm;

步骤三、浸泡处理:将步骤二中的竹条放入-25℃中速冻10-15min,取出放进30-40℃的阻燃液中浸泡12-24h;

步骤四、干燥处理:浸泡后的竹条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恒温在60℃,干燥至含水率为30-40%时降至50℃,至含水率降低为≤10%时干燥完成;

步骤五、涂层处理:将干燥后的竹条取出,然后进行浸胶、热压处理后冷干;

步骤六、进一步处理:将冷干后的竹条进行表面的涂层处理,涂层处理完毕之后,放在70-80℃的温度下进行烘干30-40分钟至表面涂层完全干燥即可;

所述阻燃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以脲基磷酸盐gup25份、微胶囊化红磷5份、磷酸2份、、磷酸化的蓖麻油4份、多向络合中心原子锌6份、月桂醇硫酸钠3份;

所述的脲基磷酸盐gup的组分为:磷的含氧酸20-40%,二氰二胺20-40%,余量为水;

所述涂层处理的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大豆油9份、稀盐酸溶液5份、藿香1份、薄荷2份、三七4份、鱼腥草3份、血余炭粉末5份、花蕊石粉末4份、钟乳石粉末5份、硅灰石粉2份、珍珠岩粉末4份;

制备方式:ⅰ将藿香、薄荷、三七、鱼腥草在75-80℃的温度下持续烘干其中的水分,待水分含量为降低为≤5%时干燥完成,干燥后研磨成粉末状;

ⅱ将全部的材料放入金属桶中搅拌混合且持续升温,从25℃升温至70℃,每1分钟升温2-3℃,边升温边搅拌,至70℃后恒温5-9分钟且持续搅拌即可;

所述粉末均过120目筛;

所述稀盐酸溶液的浓度为20-2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竹条在适合的低温速冻中不会破坏其中的纤维素,而浸泡能够使阻燃液有效的进入其中,且逐渐降温还是能对纤维素起到一定的保护的作用;本申请的阻燃液的阻燃效果好,且无毒,对身体无伤害,且使用很少的剂量即可达到很好的阻燃效果;而涂层是生物质、矿物质原料,涂层是能够增加产品的耐磨的性能且增加了产品的韧性,能够保护产品的外部结构,且增加使用寿命,并且是无毒无害的。本发明方法合理、操作方便、能够良好除水和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竹制品的竹条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粗清理:将选择好的竹子切成所需要的长条状成为竹条,然后进行冲洗、清洁,然后自然晾干;

步骤二、粗加工:将晾干后的竹条进行打磨即把竹条侧边的毛刺磨平,单个竹条的宽度为2cm;

步骤三、浸泡处理:将步骤二中的竹条放入-25℃中速冻10min,取出放进30℃的阻燃液中浸泡12h;

步骤四、干燥处理:浸泡后的竹条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恒温在60℃,干燥至含水率为30%时降至50℃,至含水率降低为≤10%时干燥完成;

步骤五、涂层处理:将干燥后的竹条取出,然后进行浸胶、热压处理后冷干;

步骤六、进一步处理:将冷干后的竹条进行表面的涂层处理,涂层处理完毕之后,放在70℃的温度下进行烘干30分钟至表面涂层完全干燥即可;

所述阻燃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以脲基磷酸盐gup25份、微胶囊化红磷5份、磷酸2份、、磷酸化的蓖麻油4份、多向络合中心原子锌6份、月桂醇硫酸钠3份;

所述的脲基磷酸盐gup的组分为:磷的含氧酸20-40%,二氰二胺20-40%,余量为水;

所述涂层处理的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大豆油9份、稀盐酸溶液5份、藿香1份、薄荷2份、三七4份、鱼腥草3份、血余炭粉末5份、花蕊石粉末4份、钟乳石粉末5份、硅灰石粉2份、珍珠岩粉末4份;

制备方式:ⅰ将藿香、薄荷、三七、鱼腥草在75℃的温度下持续烘干其中的水分,待水分含量为降低为≤5%时干燥完成,干燥后研磨成粉末状;

ⅱ将全部的材料放入金属桶中搅拌混合且持续升温,从25℃升温至70℃,每1分钟升温2℃,边升温边搅拌,至70℃后恒温5分钟且持续搅拌即可;

所述粉末均过120目筛;

所述稀盐酸溶液的浓度为20-24%。

实施例2

一种竹制品的竹条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粗清理:将选择好的竹子切成所需要的长条状成为竹条,然后进行冲洗、清洁,然后自然晾干;

步骤二、粗加工:将晾干后的竹条进行打磨即把竹条侧边的毛刺磨平,单个竹条的宽度为4cm;

步骤三、浸泡处理:将步骤二中的竹条放入-25℃中速冻15min,取出放进40℃的阻燃液中浸泡24h;

步骤四、干燥处理:浸泡后的竹条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恒温在60℃,干燥至含水率为40%时降至50℃,至含水率降低为≤10%时干燥完成;

步骤五、涂层处理:将干燥后的竹条取出,然后进行浸胶、热压处理后冷干;

步骤六、进一步处理:将冷干后的竹条进行表面的涂层处理,涂层处理完毕之后,放在80℃的温度下进行烘干40分钟至表面涂层完全干燥即可;

所述阻燃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以脲基磷酸盐gup25份、微胶囊化红磷5份、磷酸2份、、磷酸化的蓖麻油4份、多向络合中心原子锌6份、月桂醇硫酸钠3份;

所述的脲基磷酸盐gup的组分为:磷的含氧酸20-40%,二氰二胺20-40%,余量为水;

所述涂层处理的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大豆油9份、稀盐酸溶液5份、藿香1份、薄荷2份、三七4份、鱼腥草3份、血余炭粉末5份、花蕊石粉末4份、钟乳石粉末5份、硅灰石粉2份、珍珠岩粉末4份;

制备方式:ⅰ将藿香、薄荷、三七、鱼腥草在80℃的温度下持续烘干其中的水分,待水分含量为降低为≤5%时干燥完成,干燥后研磨成粉末状;

ⅱ将全部的材料放入金属桶中搅拌混合且持续升温,从25℃升温至70℃,每1分钟升温3℃,边升温边搅拌,至70℃后恒温9分钟且持续搅拌即可;

所述粉末均过120目筛;

所述稀盐酸溶液的浓度为20-24%。

实施例3

一种竹制品的竹条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粗清理:将选择好的竹子切成所需要的长条状成为竹条,然后进行冲洗、清洁,然后自然晾干;

步骤二、粗加工:将晾干后的竹条进行打磨即把竹条侧边的毛刺磨平,单个竹条的宽度为3cm;

步骤三、浸泡处理:将步骤二中的竹条放入-25℃中速冻13min,取出放进35℃的阻燃液中浸泡18h;

步骤四、干燥处理:浸泡后的竹条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恒温在60℃,干燥至含水率为35%时降至50℃,至含水率降低为≤10%时干燥完成;

步骤五、涂层处理:将干燥后的竹条取出,然后进行浸胶、热压处理后冷干;

步骤六、进一步处理:将冷干后的竹条进行表面的涂层处理,涂层处理完毕之后,放在75℃的温度下进行烘干35分钟至表面涂层完全干燥即可;

所述阻燃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以脲基磷酸盐gup25份、微胶囊化红磷5份、磷酸2份、、磷酸化的蓖麻油4份、多向络合中心原子锌6份、月桂醇硫酸钠3份;

所述的脲基磷酸盐gup的组分为:磷的含氧酸20-40%,二氰二胺20-40%,余量为水;

所述涂层处理的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大豆油9份、稀盐酸溶液5份、藿香1份、薄荷2份、三七4份、鱼腥草3份、血余炭粉末5份、花蕊石粉末4份、钟乳石粉末5份、硅灰石粉2份、珍珠岩粉末4份;

制备方式:ⅰ将藿香、薄荷、三七、鱼腥草在78℃的温度下持续烘干其中的水分,待水分含量为降低为≤5%时干燥完成,干燥后研磨成粉末状;

ⅱ将全部的材料放入金属桶中搅拌混合且持续升温,从25℃升温至70℃,每1分钟升温3℃,边升温边搅拌,至70℃后恒温7分钟且持续搅拌即可;

所述粉末均过120目筛;

所述稀盐酸溶液的浓度为20-24%。

对比例:

1)将原木锯断、开片,把原木处理为条状,竹条侧边的毛刺磨平,单个竹条宽度为6cm;

2)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竹条放入放入阻燃液中浸泡,40℃下浸泡24h;所用的阻燃液为上海煦凡生产的xf-630阻燃液。

3)将步骤2)浸泡后的竹条进行干燥处理,至含水率降低为≤10%时干燥完成;

4)将步骤3)处理后的竹条进行浸胶、热压处理后烘干处理后得到竹条。

经实验,测定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