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扇子竹片刮薄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3247发布日期:2018-11-09 22:05阅读:11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团扇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扇子竹片刮薄机。



背景技术:

宫扇,又名团扇或腰扇,始于汉,盛于唐,为古代宫庭仕女的饰品,现今,已成为我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它的框架形状秀气、美观,再配上带有书画或绣花的扇面,古色古香,具有艺术、文化价值,非常适合人们观赏和收藏。

最早传统的宫扇都由扇框、扇面和扇柄构成,制作时由铁丝等材料弯曲出宫扇的框架,需要对扇的框架进行包边,再在该框架上绷紧固定上扇面,然后再在框架的部位包裹上花色的布料构成扇框,再在扇框的下部固定上一扇柄。目前在制扇过程中,需要将扇子竹片刮薄,这样扇子合拢后有厚度的问题从而增加扇子的尺寸,现有技术中,扇子的竹片都是通过手工刮薄的,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目前在制扇过程中,需要将扇子竹片刮薄,这样扇子合拢后有厚度的问题从而增加扇子的尺寸,现有技术中,扇子的竹片都是通过手工刮薄的,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扇子竹片刮薄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扇子竹片刮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架和PLC控制系统,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上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刮刀,所述第一刮刀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上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刮刀,所述支架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传动轮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支架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传动轮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支架的左侧设置有PLC控制系统。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均为2个,扇子竹片放在传动轮中间,通过传动轮的转动带动竹片进行刮薄。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支架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传动轮上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设置在第一滑动杆上,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通过第一传动轴在第一滑动杆上移动来调节第一传动轮之间的间距,适应扇子竹片在刮薄过程中厚度变化的需求。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支架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传动轮上设置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设置在第二滑动杆上,所述第二传动轴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通过第二传动轴在第二滑动杆上移动来调节第二传动轮之间的间距,适应扇子竹片在刮薄过程中厚度变化的需求。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滑动杆上设置第一传动轴移动距离感应器,所述第二滑动杆上设置有第二传动轴移动距离感应器,第一传动轴移动距离感应器和第二传动轴移动距离感应器用来感应竹片的厚度,从而通过PLC控制系统来控制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调整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之间的距离。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扇子竹片刮薄机在工作过程中,把扇子竹片放到在第一传动轮之间,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一传动轮转动,送扇子竹片经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之间进性刮薄,刮薄后进入到第二传动轮之间,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传动轴带动第二传动轮转动,第二电机转动方向与第一电机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再次把扇子竹片送入到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之间进性刮薄,重复以上动作直到把扇子刮到要求的厚度为止。第一滑动杆上设置第一传动轴移动距离感应器,第二滑动杆上设置有第二传动轴移动距离感应器,第一传动轴移动距离感应器和第二传动轴移动距离感应器用来感应竹片的厚度,从而通过PLC控制系统来控制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调整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扇子竹片刮薄机,实现自动对扇子竹片的刮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扇子竹片刮薄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PLC控制系统,2-第一传动轮,3-第一传动轴,4-第一驱动电机,5-第一传动轴移动距离感应器,6-第一横杆,7-第一伺服电机,8-第一刮刀,9-扇子竹片,10-第二刮刀,11-第二伺服电机,12-第二横杆,13-第二滑动杆,14-第二驱动电机,15-第二传动轴,16-第二传动轮,17-底座,18-支架,19-第二传动轴移动距离感应器,20-第一滑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扇子竹片刮薄机,包括底座17、支架18和PLC控制系统1,支架18上设置有第一横杆6,第一横杆6上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7,第一伺服电机7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刮刀8,第一刮刀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横杆12,第二横杆12上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11,第二伺服电机1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刮刀10,支架18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传动轮2和第一驱动电机4,支架18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传动轮16和第二驱动电机15,支架18的左侧设置有PLC控制系统1。

其中,第一传动轮2和第二传动轮16均为2个,扇子竹片放在传动轮中间,通过传动轮的转动带动竹片进行刮薄。

其中,支架18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滑动杆20,第一传动轮2上设置有第一传动轴3,第一传动轴3设置在第一滑动杆20上,第一传动轴3与第一驱动电机4连接,通过第一传动轴3在第一滑动杆20上移动来调节第一传动轮2之间的间距,适应扇子竹片在刮薄过程中厚度变化的需求。

其中,支架18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滑动杆13,第二传动轮16上设置有第二传动轴15,第二传动轴15设置在第二滑动杆13上,第二传动轴15与第二驱动电机14连接,通过第二传动轴15在第二滑动杆13上移动来调节第二传动轮16之间的间距,适应扇子竹片在刮薄过程中厚度变化的需求。

其中,第一滑动杆20上设置第一传动轴移动距离感应器5,第二滑动杆13上设置有第二传动轴移动距离感应器19,第一传动轴移动距离感应器5和第二传动轴移动距离感应器19用来感应竹片的厚度,从而通过PLC控制系统来控制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调整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之间的距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扇子竹片刮薄机,实现自动对扇子竹片的刮薄,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