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木屑的木材切割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2813发布日期:2018-10-19 23:0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理木屑的木材切割机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清理木屑的木材切割机械。



背景技术:

切割机械在随着现代机械加工业地发展,对切割的质量、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高智能化的自动切割功能的要求也在提升。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切割机械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毛刷,不能有效的便于工作人员在加工木材后对木材表面进行清理,不能有效的减少工作人员对木屑灰尘的吸收,进而不能有效的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没有设置旋风集尘器,不能有效的便于工作人员对加工后产生的木屑进行收集,不能有效的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不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没有设置压板,不能有效的对木屑进行压缩处理,从而不能便于木屑废料的运输和再次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清理木屑的木材切割机械,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没有设置毛刷,不能有效的便于工作人员在加工木材后对木材表面进行清理,不能有效的减少工作人员对木屑灰尘的吸收,进而不能有效的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没有设置旋风集尘器,不能有效的便于工作人员对加工后产生的木屑进行收集,不能有效的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不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没有设置压板,不能有效的对木屑进行压缩处理,从而不能便于木屑废料的运输和再次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理木屑的木材切割机械,包括支架、底座、挡板、漏槽、刻度尺、控制板、滑竿、毛刷、切割机、卡扣、固定螺栓、滑板、收集盒、输料管、废料箱、旋风集尘器、压板、伺服电机、定位杆、螺纹杆、气泵、导气管、喷嘴、侧门、把手和减震装置,所述支架顶端安装有底座,所述支架底部四周均安装有减震装置,所述底座两侧均设置有挡板,所述底座顶端开设有漏槽,所述底座一端安装有刻度尺,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滑竿,所述滑竿外侧套接有切割机,所述切割机两侧均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外侧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滑竿顶端安装有毛刷,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控制板,所述底座一侧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顶端安装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一侧设置有喷嘴,所述底座底部安装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一侧设置有滑板,所述收集盒内部底端安装有旋风集尘器,所述旋风集尘器底部设置有废料箱,所述废料箱与旋风集尘器通过输料管连接,所述废料箱内部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一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侧套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底部设置有定位杆,且定位杆两端与废料箱内壁连接,所述废料箱一侧安装有侧门,所述侧门一侧安装有把手,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板、基座、减震弹簧和减震板,所述减震装置顶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外侧套接有基座,所述基座内部底端与支撑板底端通过减震弹簧连接,所述基座内部顶端安装有减震板,所述控制板输出端均电性连接切割机、旋风集尘器、气泵和伺服电机的输入端,所述控制板输入端与市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与底座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料管与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废料箱。

优选的,所述挡板外侧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支架底部设置有减震板。

优选的,所述刻度尺镶嵌于底座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毛刷,能够有效的便于工作人员在加工木材后对木材表面进行清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工作人员对木屑灰尘的吸收,进而有效的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提高了工作环境的质量,设置了旋风集尘器,能有效的便于工作人员对加工后产生的木屑进行收集,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设置了压板,能够有效的对木屑进行压缩处理,进而便于木屑废料的运输和再次利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废料盒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旋风集尘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伺服电机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泵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支架;2、底座;3、挡板;4、漏槽;5、刻度尺;6、控制板;7、滑竿;8、毛刷;9、切割机;10、卡扣;11、固定螺栓;12、滑板;13、收集盒;14、输料管;15、废料箱;16、旋风集尘器;17、压板;18、伺服电机;19、定位杆;20、螺纹杆;21、气泵;22、导气管;23、喷嘴;24、侧门;25、把手;26、减震装置;27、支撑板;28、基座;29、减震弹簧;30、减震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理木屑的木材切割机械,包括支架1、底座2、挡板3、漏槽4、刻度尺5、控制板6、滑竿7、毛刷8、切割机9、卡扣10、固定螺栓11、滑板12、收集盒13、输料管14、废料箱15、旋风集尘器16、压板17、伺服电机18、定位杆19、螺纹杆20、气泵21、导气管22、喷嘴23、侧门24、把手25和减震装置26,支架1顶端安装有底座2,支架1底部四周均安装有减震装置26,底座2两侧均设置有挡板3,底座2顶端开设有漏槽4,底座2一端安装有刻度尺5,底座2一侧设置有滑竿7,滑竿7外侧套接有切割机9,切割机9两侧均设置有卡扣10,卡扣10外侧安装有固定螺栓11,滑竿7顶端安装有毛刷8,底座2一侧设置有控制板6,底座2一侧安装有气泵21,气泵21顶端安装有导气管22,导气管22一侧设置有喷嘴23,底座2底部安装有收集盒13,收集盒13一侧设置有滑板12,收集盒13内部底端安装有旋风集尘器16,旋风集尘器16底部设置有废料箱15,废料箱15与旋风集尘器16通过输料管14连接,废料箱15内部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18,伺服电机18一端设置有螺纹杆20,螺纹杆20外侧套接有压板17,压板17底部设置有定位杆19,且定位杆19两端与废料箱15内壁连接,废料箱15一侧安装有侧门24,侧门24一侧安装有把手25,减震装置26包括支撑板27、基座28、减震弹簧29和减震板30,减震装置26顶端设置有支撑板27,支撑板27底部外侧套接有基座28,基座28内部底端与支撑板27底端通过减震弹簧29连接,基座28内部顶端安装有减震板30,控制板6输出端均电性连接切割机9、旋风集尘器16、气泵21和伺服电机18的输入端,控制板6输入端与市电连接。

为了更好的将支架1与底座2紧密结合,以及便于拆卸和安装,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架1与底座2通过螺栓连接。

为了更好的密封连接的作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输料管14与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废料箱15。

为了更好的保护挡板3,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挡板3外侧设置有加强筋。

为了更好的使支架1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架1底部设置有减震板。

为了有效的防止刻度尺5影响切割机械的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刻度尺5镶嵌于底座2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支架1顶端安装有底座2,底座2两侧均设置有挡板3,挡板3有效的防止木材在进行切割加工时,加工的碎屑飞溅出来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底座2一端安装有刻度尺5,且刻度尺5镶嵌于底座2表面内部,刻度尺5有效的便于工作人员在进行切割加工时更加精确,底座2一侧设置有滑竿7,滑竿7外侧套接有切割机9,切割机9两侧均设置有卡扣10,卡扣10外侧安装有固定螺栓11,通过滑竿7能够有效的便于工作人员调节切割机9的位置,便于加工不同尺寸的木材,调节切割机9位置后可通过调节固定螺栓11对卡扣10进行锁死,进而对切割机9进行固定,防止切割机9在工作时出现滑动现象,底座2顶端开设有漏槽4,底座2底部安装有收集盒13,收集盒13一侧设置有滑板12,收集盒13内部底端安装有旋风集尘器16,在进行木材切割加工时,通过控制控制板6使切割机9进行工作,木材通过切割机9切割后木屑会残留在木材表面,滑竿7顶端安装有毛刷8,毛刷8有效的对木材表面进行清理,清理后的木屑经滑板12落入到收集盒13中,其余少部分木屑会通过漏槽4落入收集盒13中,通过控制控制板6使旋风集尘器16工作,旋风集尘器16底部设置有废料箱15,废料箱15与旋风集尘器16通过输料管14连接,旋风集尘器16对收集盒13中的木屑进行收集,底座2一侧安装有气泵21,气泵21顶端安装有导气管22,导气管22一侧设置有喷嘴23,通过控制控制板6使气泵21工作,气泵21对空气进行压缩,压缩后的空气通过导气管22由喷嘴23喷出,对底座2表面残留的木屑进行清理,通过输料管14输送至废料箱15中,废料箱15内部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18,伺服电机18一端设置有螺纹杆20,螺纹杆20外侧套接有压板17,压板17底部设置有定位杆19,且定位杆19两端与废料箱15内壁连接,通过控制控制板6使伺服电机18工作,伺服电机18工作带动螺纹杆20转动,由于定位杆19对压板17进行固定,螺纹杆20转动使压板17进行移动,有效的对木屑进行压缩处理,通过把手25将侧门24打开,便于工作人员取出木屑,压缩后的木屑便于工作人员的运输和处理,支架1底部四周均安装有减震装置26,通过减震弹簧29压缩后产生的弹力对支架1进行减震处理,降低切割机械工作时产生的震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