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单板生产线的裁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5967发布日期:2019-01-29 17:5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用单板生产线的裁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木工单板生产线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提供了一种实用单板生产线的裁板机。



背景技术:

细木工板、胶合板的生产,主要是以旋切或刨切的单板为原料。由于旋切或刨切的单板在干燥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翘曲变形及平面内的弯曲变形,因而在用其进行细木工板或胶合板的生产之前,一般都需要经过一道再整形和裁切边的修补工序。

现有的木工单板的裁切装置主要包括单锯片的电锯和单刀裁板机这两种设备。采用电锯裁切或是采用单刀裁板机裁切木工单板时,仅能对木工单板上实施裁切或锯切的某一边进行压紧,而不能对有翘曲状况的整幅单板实施压紧,因此在对单板的四边分别实施裁切或锯切操作之后,当整幅木工单板被再次压平做板之时,原先的裁切或锯切边往往会发生扭曲改变的情况,即在裁切或锯切之时是直边,而在单板被全幅面压平展的时候,锯切边就变得弯曲不直了。这种裁切后的单板在后续的板材组坯过程中,就会普遍发生离缝和叠层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了加工板材的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单板生产线的裁板机,以解决现有裁切设备不能将单板四边裁直,且裁切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实用单板生产线的裁板机,包括送料机构及设在送料机构后面的裁板机构,送料机构包括前板及传送装置,传送装置是以第一机架为载体设置的第一底板、盖板以及传动部,第一底板连接在前板后侧,且与前板水平,裁板机构包括以第二机架为载体设置的压板装置、驱动组及活动刀具组,第二机架以四根三角铁作支柱,四根支柱以三角铁内角相对应设置,并通过四根底衬、四根中衬及四根顶衬以分层形式相连接,在中衬上设有第二底板,在顶衬上覆盖有顶板,其中:压板装置装于第二机架中,并包括压板、支撑弹簧及连接套,压板相对第二底板为对应结构,并包括四个角部及四个角部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的抵持四支柱内角作上下滑行的滑块部,压板的四侧面相对于滑块部形成为四侧凹平面,凹平面供切刀活动时无碍通过,压板设有连接杆,连接杆通过连接套连接第一汽缸,第一汽缸固于顶板,以此驱动压板对应第二底板作上下活动;活动刀具组包括四个相同构造的活动刀具,四个活动刀具以包围形式装于第二机架中,各活动刀具由各自的第二汽缸驱动,各第二汽缸以包围第一汽缸形式固定在顶板上,各自的第二汽缸的汽缸杆连接各自的刀具,刀具包括固定在刀架上的切刀,在刀架一侧面设有连接汽缸杆的连接部,在刀架两短侧面设有卡槽部,刀架通过两端卡槽部分别卡于两相应的支柱的侧边上,以此通过支柱侧边限位刀架沿支柱作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二机架还具有横衬,横衬处于底衬与中衬之间,第二底板与第一底板处于相同高度,并包括下第二辊轴槽、第二让位孔、下让位部及下弹性件,其中:下第二辊轴槽分为前、后槽,分别设在靠近第二底板前、后侧,第二让位孔分别自下第二辊轴槽两短侧壁向外侧贯穿,下让位部在左右中衬下面对应第二让位孔延伸,并具有自让位部底端向上贯穿第二让位孔的下收容孔,下收容孔与下弹性件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压板包括上第二辊轴槽、弹簧孔及上弹性件,其中:上第二辊轴槽在压板背面以对应或平行下第二辊轴槽的形式向上凹进而形成,上第二辊轴槽中的两短侧壁分别向相应的凹平面贯穿,并形成向下拉伸的第三让位孔,弹簧孔在压板上面以贯穿第三让位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驱动组包括上、下第二辊轴和传动带以及第二马达,其中:前、后下第二辊轴槽分别设有一个下第二辊轴,各下第二辊轴具有下第二同心轴及第二皮带盘,下第二同心轴从下第二辊轴的两端分别向远离的方向延伸,两端下第二同心轴分别贯穿两侧第二让位孔后容第二皮带盘设置,其中一第二皮带盘通过传动带搭接于第二马达,并藉由第二马达驱动运转,在相对于第二皮带盘的另一侧的前、后下第二同心轴上的第二皮带盘之间,通过另一传动带连接,以此使得前、后下第二辊轴在第二马达的驱动下执行同步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上第二辊轴设于上第二辊轴槽,上第二辊轴两端相对于下第二辊轴两端的下第二同心轴设有上第二同心轴,两端的上第二同心轴分别贯穿第三让位孔,以此当下第二辊轴通过第二马达驱动转动时,被下第二辊轴与上第二辊轴夹持的加工料板会随着下第二辊轴驱动而带动上第二辊轴同时作相对应的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连接套设有第一、第二定位销孔,支撑弹簧套置连接杆,在靠近连接杆自由端位置设有移位销孔,其中:支撑弹簧下端抵持压板,而上端则抵持连接在连接杆上的连接套的端面;在连接套上第一定位销孔靠近其下端设置,第二定位销孔在靠近其上端设置,当连接杆套上连接套时,第一定位销孔与移位销孔形成穿透,并藉由固定销与第一定位销孔干涉固定,以此使定位销在移位销孔中可以上下移位。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上弹性件包括上弹簧及上盖,上弹簧置于弹簧孔并通过上盖封装,封装在弹簧孔上弹簧下端抵持上第二同心轴,而上端抵持上盖背面;下弹性件包括下弹簧及底盖,当下弹簧置于收容孔,并通过底盖封装,封装在收容孔的下弹簧上端抵持下第二同心轴,而下端抵持底盖。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盖板具有滑齿部,第一底板具有滑槽部,盖板盖于第一底板时通过滑齿部与滑槽部相互齿合,以此使盖板盖于第一底板上时能够向上移位;盖板及第一底板分别具有第一辊轴槽,其中:盖板具有上第一辊轴槽,上第一辊轴槽的数量以应对盖板上两侧的滑齿部数量而定,且上第一辊轴槽相对称的两短侧壁分别对应两侧滑齿部,在上第一辊轴槽对应两短侧壁分别向盖板左、右侧面贯穿有第一让位孔,第一让位孔向滑齿部根部形成让位;第一底板具有下第一辊轴槽,下第一辊轴槽的两短侧壁分别向第一底板左、右侧面贯穿并形成转轴孔,当盖板盖于第一底板时,上、下第一辊轴槽处于相对应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盖板具有上第一辊轴,第一底板具有下第一辊轴,其中:上第一辊轴两端分别延伸有上第一同心轴,当上第一辊轴装于上第一辊轴槽时,两端的上第一同心轴分别贯穿第一让位孔;当上第一同心轴移位于第一让位孔下方时,上第一辊轴凸出于盖板背面;当上第一同心轴移位于第一让位孔上方时,上第一辊轴缩进于上第一辊轴槽中;下第一辊轴两端分别延伸有下第一同心轴,当下第一同心轴限位于转轴孔时,下第一辊轴相对于上第一辊轴而落入下第一辊轴槽,在上、下第一同心轴上均装有第一皮带盘及让位拉紧机构,其中:让位拉紧机构包括上、下拉紧轴承及拉紧弹簧,上拉紧轴承为符合上第一同心轴数量,并分别以抵靠各自轴的第一皮带盘外侧设置,下拉紧轴承为符合下第一同心轴数量,并分别以抵靠各自轴的第一皮带盘外侧时对应上拉紧轴承设置,拉紧弹簧分别以拉紧形式连接在上、下拉紧轴承之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单板生产线的裁板机的裁切方法,以相应提高后续板材生产的成品质量。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实用单板生产线的裁板机的裁切方法,包括:

一、利用送料机构向裁板机构传送待加工料板,传送中,送料机构通过上、下第一辊轴将待加工料板夹持,并在第一马达带动下使上、下第一辊轴执行对滚,以此将待加工料板送入第二底板上;

二、裁板机构在未执行裁切时,压板及刀具相对于第二底板静止在大于待加工料板的高度位置,当第一汽缸执行下压驱动时,压板抵压在待加工料板上,随后第二汽缸执行下压驱动,驱使切刀执行切边,切边完成后第二汽缸驱动切刀回位,随后第一汽缸驱动压板上升至压板脱离料板,却上、下第二辊轴仍然夹持料板的状态时,第二马达执行驱动,并带动上、下第二辊轴执行对滚,将料板送出裁板机构,至此的重复运作,实现了单板生产线的裁板机的自动化作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四边裁板机的自动化程度高,切板量每分钟可达到15~20张,是原有锯切设备工作效率的3~5倍,且裁边尺寸统一,质量有保证;

2.通过本实用新型四边裁板机裁切后的木工单板的尺寸统一、规整,且裁切边属真实的直边,因而使得后续板材加工的组坯环节的工作效率可以大幅提高,预压后的修补工作时间大大降低,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板材的成品率;

3.裁切的矩形木工单板,由于尺寸统一、规整,因此能够满足更先进的板材组坯工艺的实施要求,并且可以降低板材加工过程中施胶工序的用胶量,减少木工单板的无效消耗,实现了节约原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送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送料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2中裁板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它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并结合参阅图3及图4,图中提供了一种实用单板生产线的裁板机,该裁板机包括送料机构10及裁板机构20,其中:

送料机构10包括前板11及传送装置12,其中:前板11 呈矩形,在靠近一侧(如左侧)向中间延伸有贯穿前板11正反两面的滑槽111,靠尺112具有立脚,立脚通过滑槽111与前板 11反面设有的调谐装置(未标注)连接,以此手动旋转调谐装置的手柄113时,驱动靠尺112在前板11上左右移位,以此使得靠尺112移位于符合(未图示)大小的刻度114;传送装置 12是以第一机架121为(支撑)载体而设置的第一底板122、盖板123以及传动部(未标注),其中第一底板122连接在前板 11后侧且与前板11处于同一水平面,盖板123盖于第一底板 122并分别具有相互齿合的滑齿部1233和滑槽部1223。在本实施例中,至少有两对滑齿部1233分别以对称形式设在靠近盖板 123两侧边的背面,在两对滑齿部1233中,一对滑齿部1233 靠近盖板123前侧,另一对滑齿部1233靠近盖板123后侧,其中滑槽部1223以符合滑齿部1233的数量对应滑齿部1233设于第一底板122上面,当各滑齿部1233与对应的滑槽部1223齿合时,滑齿部1233与滑槽部1223齿合后的高度即为盖板123 盖于第一底板122所形成的进料空间(未标注)的高度。由于滑齿部1233齿合于滑槽部1223时可以上下滑动,因此进料空间可依待加工料板(未图示)厚度而自动伸缩高度,也就是说:当各滑齿部1233分别齿合于对应的滑槽部1223时,盖板123 在第一底板122上只能作限位的上下移动,而不能作前后左右移动,以此使得执行不同厚度的待加工料板(未图示)时均能经过进料空间传送。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23及第一底板122 分别具有容纳第一辊轴124的第一辊轴槽(未标注),其中:盖板123上的第一辊轴槽为上第一辊轴槽1231,上第一辊轴槽 1231的数量以应对盖板123上两侧的滑齿部1233的数量而定,且上第一辊轴槽1231相对称的两短侧壁(未标注)分别对应(并靠近)相对称的两侧滑齿部1233,在上第一辊轴槽1231的对应两短侧壁分别向外(即盖板123的左右两侧)贯穿有第一让位孔1232,第一让位孔1232向滑齿部1233根部让位而形成长形孔;盖板123上的第一辊轴124为上第一辊轴1241,在上第一辊轴1241两端延伸有第一同心轴12411,当上第一辊轴1241 组装于上第一辊轴槽1231时,两端的第一同心轴12411分别贯穿第一让位孔1232,以此使得安装于上第一辊轴槽1231的上第一辊轴1241通过两端的第一同心轴12411分别限位于两侧第一让位孔1232中,同时可在外力下能够旋转和上下移位,当上第一辊轴1241的第一同心轴12411移位于第一让位孔1232下方时,上第一辊轴1241的辊压面(未标注)会凸于盖板123背面的水平面,当上第一辊轴1241第一同心轴12411移位于第一让位孔1232上方时,上第一辊轴1241的辊压面会缩进于上第一辊轴槽1231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底板122的第一辊轴槽为下第一辊轴槽1221,下第一辊轴槽1221的两短侧壁向外(即第一底板123两侧)分别贯穿有转轴孔1222,当盖板123盖于第一底板122时,上、下第一辊轴槽1231、1221处于相对应;当下第一辊轴1242通过两端延伸的第一同心轴12421分别限位于两侧转轴孔1222时,下第一辊轴1242相对于上第一辊轴1241 形成为对辊,本实施例的每个第一同心轴12411、12421安装有第一皮带盘15,第一皮带盘15的直径大小基本一致。在本实施例中,传动部包括让位拉紧机构126及通过带127传动的第一马达128,其中:让位拉紧机构126包括上、下拉紧轴承1261、 1262及拉紧弹簧1263,上拉紧轴承1261为符合上第一辊轴第一同心轴12411数量,并分别以抵靠各自轴的第一皮带盘15外侧设置,下拉紧轴承1262为符合下第一辊轴第一同心轴12421 数量,并分别以抵靠各自轴的第一皮带盘15外侧时对应上拉紧轴承1261设置,拉紧弹簧1263分别以拉紧形式连接在上、下拉紧轴承1261、1262之间,使得上、下第一辊轴1241、1242 在没有待加工的料板通过时(即形成的“对辊”状态下)的二者之间为处于最近间距。同时,让位拉紧机构126在本实施例中的功能是:当待加工料板通过进料空间时,让位拉紧机构126 会通过拉紧弹簧加大上、下第一辊轴1241、1242的对夹力和与待加工料板之间的摩擦力。在本实施例中,同一板(包括指盖板及第一底板)上同一侧的第一皮带盘15之间通过带129连接 (如图3所示)而实现传动。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并结合参阅图5、图6及图7,图5 中呈现了裁板机构20的分解示意图。其中:裁板机构20在单板生产线中连接在送料机构10后方,是本实施例中的主要作业机构,其包括第二机架21及以第二机架21为(支撑)载体的压板装置22、驱动组23及活动刀具组24,其中:

第二机架21包括框架部211、第二底板212及顶板213,框架部211采用4条等长的三角铁作为支柱(未标注),并以等长的4底衬2111、4中衬2112及4顶衬2113(分下、中、上层级)以分层包围4支柱的连接形式形成框架体,具体说来:4 条支柱组装排列形式是4支柱内角(未标注)相对应,并通过四周底衬2111、中衬2112及顶衬2113两端分别以“口”字形形式连接4支柱2111而形成框架架构,其中底衬2111、中衬 2112及顶衬2113在4支柱上处于不同高度且相互平行,在底衬 2111与中衬2112之间还设有稳固第二马达214的横衬;第二底板212设于中衬2112位置且第二底板正面与中衬2112上面呈水平,同时与第一底板122正面处于等高,以此便于待加工料板自第一底板122直接传送于第二底板212上。本实施例中,在靠近第二底板212的前、后侧分别设有平行于该前、后侧的下第二辊轴槽2121,相对于下第二辊轴槽2121两短侧壁分别向外侧(即左右中衬2112)贯穿有第二转轴孔2122,对应第二转轴孔2122下方的左右中衬2112向下延伸有下让位部21121(请结合参见图7),第二转轴孔2122通过向下让位部21121根部拉伸而形成向下让位的第二让位孔2122,在让位部21121底端(未标注)向上贯穿有第二转轴孔2122(也贯穿中衬2112)的下收容孔(未标注),下收容孔与下弹性件216匹配,本实施例中,下弹性件216包括下弹簧2161及底盖2162,当下弹簧2161置于收容孔时,通过底盖2162封装其中,此时的下弹簧2161的上端抵于下第二同心轴2124,而下端抵于底盖2162;顶板213 固定于框架部211顶部,即覆盖在顶衬2113上方并通过螺丝与顶衬2113拧紧,使之形成为框架部211盖面,其包括中心孔2131 及四边侧(相对于中心孔2131以等距形式)分别设有的边孔 2132,边孔2132在靠近各侧边缘的相对中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顶板213需在安装压板装置22后固定于顶衬2113上,由于这些结构及其作用并非设计要点,在此不作更多赘述;

压板装置22安装于第二机架21中,包括压板221、支撑弹簧222及连接套223,其中:压板221相对于第二底板212为对应的方形结构,较第二底板212厚重(至少是第二底板212厚度的一倍),并包括在四角部分别向外边延伸形成的可沿支柱内角上下滑行的滑块部2211,在压板221的四侧面,因为各滑块部2211的相对凸起而形成凹平面22111,凹平面22111供切刀 2332上下活动时无碍通过。在压板221背面对应(或平行)下第二辊轴槽2121向上凹进有上第二辊轴槽(未图示),上第二辊轴槽两侧向外(即相对的凹平面22111)贯穿有第三转轴孔 2213,第三转轴孔2213为向下拉伸形成的第三让位孔2213,以此使设于第三让位孔2213的上第二同心轴2216在弹簧的作用下能够上下活动让位。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阅图6中的压板221上还具有配套上弹性件224的弹簧孔2214,其中上弹性件224包括上弹簧2241及上盖2242,当上弹簧2241置于弹簧孔2214时,通过上盖2242将其封装其中,此时的上弹簧2241 的下端抵于下上第二同心轴2216,而上端抵于上盖222背面;本实施例中,压板221中心位置具有连接杆2211,在靠近连接杆2211自由端位置设有移位销孔2212,支撑弹簧222套置连接杆2211,使之下端抵持压板221正面,而支撑弹簧222上端则抵持于安装于连接杆2211上的连接套223,由于连接套223靠近下端设有第一定位销孔2231,连接杆2211套上连接套223 时,第一定位销孔2231与移位销孔2212形成穿透,此时固定销(未图示)与第一定位销孔2231干涉固定,使之定位销贯穿移位销孔2212段在移位销孔2212中可以上下移位,通俗讲:支撑弹簧222及移位销孔2212就是为了缓冲压板221与待加工料板(或第二底板212)硬碰硬接触,也就是说,连接套223 向下施力而驱使压板221与待加工料板(或第二底板212)接触,此时支撑弹簧222在连接杆2211上所形成的柔性效应缓解了压板221向下冲击的应力,以此避免损坏器械及被作业的材料。在本实施例中,压板221的驱动源是第一汽缸224,第一汽缸 224固于顶板213上,其第一汽缸224的驱动轴2241透过中心孔2131并经连接套223与置于框架部211中的连接杆2211,本实施例中,驱动轴2241具有连接销孔2242,在靠近连接套223 上端具有第二定位销孔2232,驱动轴2241插入连接套223时通过固定销(未图示)贯穿第二定位销孔2232与连接销孔2242 固定,以此使压板221与第一汽缸224连接为一体。

驱动组24包括上、下第二辊轴2215、2123和传动带215、 217以及第二马达214,其中:前述第二辊轴槽2121为靠近第二底板212前、后侧分别设置的两个第二辊轴槽2121,即前、后第二辊轴槽2121,前、后第二辊轴槽2121分别设有一个下第二辊轴2123,各下第二辊轴2123两端分别延伸有下第二同心轴 2124,各端下第二同心轴2124分别贯穿左右第二让位孔2122 后,并容第二皮带盘2125装置,其中一个第二皮带盘2125通过传动带215搭接于第二马达214,并藉由第二马达214驱动运转,在相对于第二皮带盘2125一侧的另一侧的前、后下第二同心轴2124上的两个第二皮带盘2125之间,也通过传动带217 连接,以此使得前、后下第二辊轴2123在马达的驱动下执行同步运动。本实施例中,上第二辊轴2215设于上第二辊轴槽(未图示),上第二辊轴2215两端相对于下第二辊轴2123两端的下第二同心轴具有上第二同心轴2216,两端的上第二同心轴2216 分别贯穿第三让位孔2213,以此当下第二辊轴2123通过第二马达214驱动转动时,被下第二辊轴2123与上第二辊轴2215夹持的加工料板会因下第二辊轴2123驱动而带动上第二辊轴 2215同时(作相对应的)转动,以此便于切边后的料板移出裁板机构20;

活动刀具组23包括4例相同构造的活动刀具以包围形式安装于第二机架21中,其中:各活动刀具分别由第二汽缸231驱动,各第二汽缸231通过各自的汽缸杆232连接刀具233,刀具包括固定在刀架2331上的切刀2332,在刀架2331一侧面设有连接汽缸杆232的连接部2333,而在刀架2331两短侧面设有卡槽部2334。组装时,第二汽缸231固定在顶板213上,汽缸杆 232穿过边孔2132与刀具233固为一体,此时刀架2331通过两端卡槽部2334分别卡于两相应的支柱的侧边上,以此通过支柱的侧边限位刀架2331只能沿着支柱侧边作上下移动。

实施例二:

请再参阅图1及图2,图中提供了一种实用单板生产线的裁板机,该裁板机的裁切方法包括:

一、利用送料机构10向裁板机构20传送待加工料板,在传送中,送料机构10通过上、下第一辊轴1241、1242将待加工料板夹持,并在第一马达128带动下使上、下第一辊轴1241、 1242执行对滚,以此将待加工料板送入裁板机构20的第二底板 212上;第二底板212设有电子感应装置(未图示),电子感应装置识别至待加工料板到位时,将信号传递给裁板机的电子控制装置(未图示),电子控制装置通过运算后,指令送料机构10 关停第一马达128运作;

二、裁板机构20在未执行裁切时,压板装置22的压板221 及活动刀具组24的刀具233相对于第二底板212静止在大于待加工料板的高度位置,当电子感应装置识别待加工料板到位时,将信号传递给电子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通过运算后,指令第一汽缸224执行下压驱动,以此使得压板221抵压在待加工料板上,随后电子控制装置指令各第二汽缸231同时(但不限于)执行下压驱动,以此驱使各自的切刀2332执行切边,切边完成后各第二汽缸231驱动各自的刀具233回位,随后第一汽缸224驱动压板221上升至上第二辊轴2215可抵持已切边的加工料板时(即压板221上升至刚好离开料板)而静止,通过讲:静止是指第一汽缸224驱动压板221上升至压板221恰好离开料板,却上、下第二辊轴2215、2123还能夹持料板的状态时;

三、承上,当上、下第二辊轴2215、2123处于夹持料板状态时,电子控制装置指令第二马达214执行驱动,此时上、下第二辊轴2215、2123在第二马达214的带动下执行对滚,并将料板送出裁板机构20,至此的重复运作,实现了单板生产线的裁板机的自动化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器,以及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及其相应的配置电源、电路并非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设计要点,恕在此不作详细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