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孔后自动停止打钻且移出的木材钻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4733发布日期:2019-04-09 21:3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孔后自动停止打钻且移出的木材钻孔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材钻孔机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通孔后自动停止打钻且移出的木材钻孔机。



背景技术:

木材钻孔机是指利用比木材更坚硬、更锐利的工具通过旋转切削或旋转挤压的方式,在木材上留下圆柱形孔或洞的机械的统称,现有的木材钻孔机存在如下不足:

1、在木材已经打穿后,不能自动停止打钻,一方面会对打钻机的打钻垫板造成损坏,另一方面浪费电能,增加木材打钻的成本;

2、在完成打钻后,无法自动将钻孔针移出,需要手动移出,自动化程度较低,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通孔后自动停止打钻且移出的木材钻孔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木材钻孔机在木材已经打穿后,不能自动停止打钻,一方面会对打钻机的打钻垫板造成损坏,另一方面浪费电能,增加木材打钻的成本;且在完成打钻后,无法自动将钻孔针移出,需要手动移出,自动化程度较低,降低工作效率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通孔后自动停止打钻且移出的木材钻孔机,其结构包括电路自动切换装置、支撑柱、钻孔主机体、动力传动装置、驱动电机、电动液压装置、钻孔针、电控箱,所述支撑柱设于电路自动切换装置后上方且通过电焊呈垂直状相连接,所述钻孔主机体设于支撑柱前上方且通过电焊呈垂直状固定连接,所述动力传动装置设于钻孔主机体上方,所述驱动电机设于动力传动装置后下方,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动力传动装置与电动液压装置啮合活动连接,所述电动液压装置呈竖直状设于钻孔主机体下前方且滑动连接,所述钻孔针设于电动液压装置下方,所述电控箱设于钻孔主机体右侧方且与电路自动切换装置、钻孔主机体、驱动电机、电动液压装置电连接,所述电路自动切换装置由装置底座、集屑打钻垫板、通孔感应机构、电机通电机构、液压通电机构组成,所述装置底座呈六边形结构,所述集屑打钻垫板设于装置底座上表面且通过螺丝螺旋连接,所述通孔感应机构设于集屑打钻垫板中心且嵌入装置底座内部,所述电机通电机构设于通孔感应机构下方且与驱动电机、电控箱电连接,所述液压通电机构设于电机通电机构右下方且与电动液压装置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装置底座下方四端设有橡胶脚垫,所述橡胶脚垫与装置底座下表面通过胶水黏合连接,实现减震效果,同时减小机体与地面震动产生的噪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集屑打钻垫板由垫板块、木屑收集槽、中心通孔组成,所述垫板块呈矩形结构,所述木屑收集槽呈水平条状且均匀等距设于垫板块上部,所述木屑收集槽与垫板块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中心通孔设于垫板块的中心,所述中心通孔位于钻孔针正下方,所述通孔感应机构与中心通孔采用间隙配合,实现对打钻产生的木屑进行收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通孔感应机构由钢制板、下压杆、下压块组成,所述钢制板呈圆形设于中心通孔内部且与中心通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下压杆呈竖直状设于钢制板下方,所述下压块设于下压杆下方且通过电焊相连接,实现判断木材是否已打钻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钢制板的材质硬度比钻孔针大,所述下压杆的形状呈倒状的直角锤形,且其下端嵌入电机通电机构的缝隙中,实现下压时推动电机通电机构的活动式导电块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电机通电机构由垫块、光滑板、固定式导电块、活动式导电块、电磁铁、绝缘垫、衔铁块组成,所述垫块呈矩形结构设于装置底座内部中心,所述光滑板设于垫块上方且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式导电块设于光滑板左上方且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式导电块设于光滑板右上方且滑动连接,所述电磁铁设于固定式导电块上方且通过绝缘垫与固定式导电块相连接,所述衔铁块设于活动式导电块上方,所述固定式导电块、活动式导电块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活动式导电块与液压通电机构电连接,实现断开驱动电机的电路,停止打钻。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液压通电机构由第一接电块、第二接电块组成,所述第一接电块、第二接电块并排设于垫块右侧方且与电动液压装置电连接,实现接通电动液压装置的电路,控制电动液压装置带动钻孔针向上移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下压杆上部边长为50mm,第一接电块与第二接电块之间的距离为3-5mm,实现电机断电后,电动液压装置的电路恰好接通。

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孔后自动停止打钻且移出的木材钻孔机,在连接好电源的条件下,将木材放置于集屑打钻垫板上方,对准要钻孔的位置,再通过电控箱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动力传动装置带动钻孔针向下移动对木材进行打钻,根据木材的材质种类及厚度,通孔需要不同时间;当钻孔针已经打穿木材时,其会嵌入中心通孔内并对钢制板进行打钻下压,因钢制板的材质硬度比钻孔针大,钢制板不会被钻孔,仅会被下压,钢制板下移并通过下压杆带动下压块下移,因下压块呈倒状的直角锤形,在下移过程中其会推动活动式导电块沿着光滑板、向右滑动,活动式导电块与固定式导电块分离,驱动电机的电路被断开,停止工作,而钻孔针也停止打钻,同时活动式导电块右移架在第一接电块、第二接电块之间,使其形成闭合回路,此时电动液压装置通电开始伸缩,带动钻孔针向上移动,从木材通孔中拔出,完成此次钻孔;当要进行下一次打钻时,通过电控箱控制电磁铁的电路通电,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吸引衔铁块向左移动,同时衔铁块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活动式导电块向左移动,活动式导电块与固定式导电块再次接触,接通驱动电机的电路,开始工作,如此循环。

相对比较于传统的木材钻孔机,本实用新型通过集屑打钻垫板设有的木屑收集槽,在实现垫板功能的同时,利用凹槽将打钻产生的木屑进行收集,在便于工作结束后,统一清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可以滑动的活动式导电块,在木材已打穿后,自动断开电机的电路,停止打钻,且接通电动液压装置的电路,将钻孔针移出,无需人工手动操作,增强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磁铁通电具有磁性的特性,可采用简便的方式再次启动电机,进行下一次的钻孔工作,增强木材钻孔机的操控便捷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孔后自动停止打钻且移出的木材钻孔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孔后自动停止打钻且移出的木材钻孔机的结构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路自动切换装置的结构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路自动切换装置的工作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孔后自动停止打钻且移出的木材钻孔机的工作电路图。

图中:电路自动切换装置-1、支撑柱-2、钻孔主机体-3、动力传动装置-4、驱动电机-5、电动液压装置-6、钻孔针-7、电控箱-8、装置底座-11、集屑打钻垫板-12、通孔感应机构-13、电机通电机构-14、液压通电机构-15、垫板块-121、木屑收集槽-122、中心通孔-123、钢制板-131、下压杆-132、下压块-133、垫块-141、光滑板-142、固定式导电块-143、活动式导电块-144、电磁铁-145、绝缘垫-146、衔铁块-147、第一接电块-151、第二接电块-1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孔后自动停止打钻且移出的木材钻孔机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通孔后自动停止打钻且移出的木材钻孔机,其结构包括电路自动切换装置1、支撑柱2、钻孔主机体3、动力传动装置4、驱动电机5、电动液压装置6、钻孔针7、电控箱8,所述支撑柱2设于电路自动切换装置1后上方且通过电焊呈垂直状相连接,所述钻孔主机体3设于支撑柱2前上方且通过电焊呈垂直状固定连接,所述动力传动装置4设于钻孔主机体3上方,所述驱动电机5设于动力传动装置4后下方,所述驱动电机5通过动力传动装置4与电动液压装置6啮合活动连接,所述电动液压装置6呈竖直状设于钻孔主机体3下前方且滑动连接,所述钻孔针7设于电动液压装置6下方,所述电控箱8设于钻孔主机体3右侧方且与电路自动切换装置1、钻孔主机体3、驱动电机5、电动液压装置6电连接,所述电路自动切换装置1由装置底座11、集屑打钻垫板12、通孔感应机构13、电机通电机构14、液压通电机构15组成,所述装置底座11呈六边形结构,所述集屑打钻垫板12设于装置底座11上表面且通过螺丝螺旋连接,所述通孔感应机构13设于集屑打钻垫板12中心且嵌入装置底座11内部,所述电机通电机构14设于通孔感应机构13下方且与驱动电机5、电控箱8电连接,所述液压通电机构15设于电机通电机构14右下方且与电动液压装置6电连接。

所述装置底座11下方四端设有橡胶脚垫,所述橡胶脚垫与装置底座11下表面通过胶水黏合连接,实现减震效果,同时减小机体与地面震动产生的噪音。

如图3-图5所示,所述集屑打钻垫板12由垫板块121、木屑收集槽122、中心通孔123组成,所述垫板块121呈矩形结构,所述木屑收集槽122呈水平条状且均匀等距设于垫板块121上部,所述木屑收集槽122与垫板块121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中心通孔123设于垫板块121的中心,所述中心通孔123位于钻孔针7正下方,所述通孔感应机构13与中心通孔123采用间隙配合,实现对打钻产生的木屑进行收集。

所述通孔感应机构13由钢制板131、下压杆132、下压块133组成,所述钢制板131呈圆形设于中心通孔123内部且与中心通孔123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下压杆132呈竖直状设于钢制板131下方,所述下压块133设于下压杆132下方且通过电焊相连接,实现判断木材是否已打钻完成。

所述钢制板131的材质硬度比钻孔针7大,所述下压杆132的形状呈倒状的直角锤形,且其下端嵌入电机通电机构14的缝隙中,实现下压时推动电机通电机构14的活动式导电块滑动。

所述电机通电机构14由垫块141、光滑板142、固定式导电块143、活动式导电块144、电磁铁145、绝缘垫146、衔铁块147组成,所述垫块141呈矩形结构设于装置底座11内部中心,所述光滑板142设于垫块141上方且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式导电块143设于光滑板142左上方且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式导电块144设于光滑板142右上方且滑动连接,所述电磁铁145设于固定式导电块143上方且通过绝缘垫146与固定式导电块143相连接,所述衔铁块147设于活动式导电块144上方,所述固定式导电块143、活动式导电块144与驱动电机5电连接,所述活动式导电块144与液压通电机构15电连接,实现断开驱动电机的电路,停止打钻。

所述液压通电机构15由第一接电块151、第二接电块152组成,所述第一接电块151、第二接电块152并排设于垫块141右侧方且与电动液压装置6电连接,实现接通电动液压装置的电路,控制电动液压装置带动钻孔针向上移出。

所述下压杆132上部边长为50mm,第一接电块151与第二接电块152之间的距离为3-5mm,实现电机断电后,电动液压装置的电路恰好接通。

综上所述,实现在木材已经完成钻孔后,钻孔针会触到通孔感应机构,控制活动式导电块向右滑动,断开驱动电机的电路,同时接通电动液压装置的电路,实现木材通孔后自动停止打钻及移出的目的,其具体实现原理如下:

为打钻机连接好电源,再将木材放置于集屑打钻垫板12上方,对准要钻孔的位置,通过电控箱8启动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通过动力传动装置4带动钻孔针7向下移动对木材进行打钻,根据木材的材质种类及厚度,通孔需要不同时间;当钻孔针7已经打穿木材时,其会嵌入中心通孔123内并对钢制板131进行打钻下压,因钢制板131的材质硬度比钻孔针7大,钢制板131不会被钻孔,仅会被下压,钢制板131下移并通过下压杆132带动下压块133下移,因下压块133呈倒状的直角锤形,在下移过程中其会推动活动式导电块144沿着光滑板142、向右滑动,活动式导电块144与固定式导电块143分离,驱动电机5的电路被断开,停止工作,而钻孔针7也停止打钻,同时活动式导电块144右移架在第一接电块151、第二接电块152之间,使其形成闭合回路,此时电动液压装置6通电开始伸缩,带动钻孔针7向上移动,从木材通孔中拔出,完成此次钻孔;当要进行下一次打钻时,通过电控箱8控制电磁铁145的电路通电,电磁铁145通电产生磁性吸引衔铁块147向左移动,同时衔铁块147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活动式导电块144向左移动,活动式导电块144与固定式导电块143再次接触,接通驱动电机5的电路,开始工作,如此循环。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木材钻孔机在木材已经打穿后,不能自动停止打钻,一方面会对打钻机的打钻垫板造成损坏,另一方面浪费电能,增加木材打钻的成本;且在完成打钻后,无法自动将钻孔针移出,需要手动移出,自动化程度较低,降低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集屑打钻垫板设有的木屑收集槽,在实现垫板功能的同时,利用凹槽将打钻产生的木屑进行收集,在便于工作结束后,统一清理;且通过可滑动的活动式导电块,在木材已打穿后,自动断开电机的电路,停止打钻,且接通电动液压装置的电路,将钻孔针移出,无需人工手动操作,增强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电磁铁通电具有磁性的特性,可采用简便的方式再次启动电机,进行下一次的钻孔工作,增强木材钻孔机的操控便捷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