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作吉他调弦距凹槽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9527发布日期:2019-03-02 03:36阅读:8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作吉他调弦距凹槽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吉他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制作吉他调弦距凹槽的装置。



背景技术:

吉他作为一种易学乐器,广泛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很多青少年接触乐器也是从吉他开始,现有的吉他一般都包括琴身以及柄头两大部分,在柄头的琴头处会设置有六根延伸到琴身处的琴弦,同时为了使得不同的用户可以有不同的需求,在琴身和柄头的连接处会设置一个调弦距孔,使用者可以从音孔处将扳手嵌入到调弦距孔进行逆时针旋转或顺时针旋转,从而将弦距调高或者调低,调弦距孔的设置可以适应不同人的使用需求,而目前吉他的制作过程中,调弦距孔只有从音孔处才能看到,所以部分厂家对于调弦距孔只是简单的钻出一个孔槽,再将调弦距的钢筋嵌入到孔槽中,其所制作的孔槽不规范,会影响到后续琴颈的制作,从而影响吉他的音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作吉他调弦距凹槽的装置,通过专用的部件来制作调弦距孔,所制作的调弦距孔较为规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制作吉他调弦距凹槽的装置,包括用于固定住吉他的固定装置、对琴身和琴颈连接处进行开槽的第一开槽装置、对琴颈进行开槽的第二开槽装置以及带动固定装置移动使第一开槽装置、第二开槽装置对吉他进行开槽的传送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传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开槽装置、第二开槽装置正下方,所述第一开槽装置、第二开槽装置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开槽装置、第二开槽装置向下移动至固定装置上的吉他进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装置从第一开槽装置所钻的孔槽内向琴颈的顶部方向进行开槽。

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琴身的第一夹紧装置、用于固定琴颈头部的第二夹紧装置以及用于支撑琴颈中部的支撑柱,所述第一夹紧装置、支撑柱、第二夹紧装置依次设置。固定装置可以固定住吉他,防止在开槽的过程中吉他发生移动导致开槽出现误差,支撑柱可以支撑住琴颈的中部,防止在开槽过程中,琴颈中部没有东西支撑而发生断裂等现象。

进一步,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用于为琴颈提供缓冲的海绵垫。海绵垫可以给琴颈提供缓冲,防止开槽过程中琴颈发生损坏。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对琴颈的高度以及角度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位于固定装置正上方,所述检测装置、第二开槽装置、第一开槽装置依次设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吉他的倾斜角度以及吉他高度,检测的数据作为后续的打磨装置、第一开槽装置、第二开槽装置的工作依据。

进一步,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角度编码器、距离传感器。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对琴颈表面进行打磨的打磨装置,所述打磨装置位于固定装置正上方,所述检测装置、打磨装置、第二开槽装置、第一开槽装置依次设置。打磨装置可以将琴颈表面进行打磨。

进一步,还包括电机组,所述电机组控制检测装置、打磨装置、第一开槽装置、第二开槽装置上下移动。

进一步,所述打磨装置设置有用于进行旋转打磨的锉刀,所述锉刀设置于打磨装置的底部。锉刀可以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将琴颈打磨平滑。

进一步,所述第一开槽装置、第二开槽装置均设置有用于进行开槽的钻头,所述钻头设置于第一开槽装置、第二开槽装置的底部。

进一步,还包括钻孔装置,所述钻孔装置从吉他音孔处进行钻孔并连通到第一开槽装置、第二开槽装置所钻的孔槽。钻孔装置用于钻孔,其钻的孔会连通到第一开槽装置、第二开槽装置所钻的孔槽,然后在这些孔槽中放入一根调弦距用的钢筋,吉他制作完成后,使用者可以从音孔处旋转钢筋来调弦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用于制作吉他调弦距凹槽的装置,通过传送装置移动固定装置,使得吉他也移动起来,由第一开槽装置先对移动的吉他进行开槽,然后再由第二开槽装置对移动的吉他进行第二次开槽,第二开槽装置的起点是从第一开槽装置所钻的槽内开始的,第一开槽装置和第二开槽装置可以在琴身以及琴颈上钻出一条调弦用的凹槽,整个过程全自动,所钻的凹槽较为规范,不会影响到吉他的音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作吉他调弦距凹槽的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制作吉他调弦距凹槽的装置,包括固定装置1、第一开槽装置2、第二开槽装置3、传送装置4、检测装置5、打磨装置6以及钻孔装置,传送装置4位于固定装置1下方,并且传送装置4可以带动固定装置1移动,检测装置5、第一开槽装置2、第二开槽装置3、打磨装置6均位于固定装置1上方,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是检测装置5、打磨装置6、第二开槽装置3、第一开槽装置2,由于第一开槽装置2和第二开槽装置3只能上下移动,不能左右移动,所以在第一开槽装置2和第二开槽装置3工作时,传送装置4可以移动吉他使得第一开槽装置2和第二开槽装置3在吉他上钻出一根长条形的凹槽,最后在通过钻孔装置将音孔处的琴身与凹槽连通即完成,在该凹槽内放入钢筋,使用者便可以从音孔处旋转钢筋进行琴弦的距离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整个工作流程为:首先将吉他置于固定装置1上进行固定,然后开启检测装置5,检测装置5下降对吉他琴颈的角度以及高度进行检测,检测的数据用于后续的打磨以及开槽处理,然后检测装置5收回停止工作,接着传送装置4控制固定装置1向右移动,此时打磨装置6已经接收到控制命令下降,在吉他移动到打磨装置6处时,打磨装置6对吉他琴颈表面进行打磨,打磨完毕后,打磨装置6向上移动收起并停止工作,然后传送装置4将吉他移动到整个装置的最右边,在移动完成后,第一开槽装置2向下移动并与吉他琴身音孔的前面一部分接触,然后传送装置4开始往回移动吉他,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开槽装置2在琴身已经琴颈上钻出一条凹槽,然后第一开槽装置2停止工作并上升,移动装置继续将吉他往回移动,在往回一小段距离后,第一开槽装置2所钻的凹槽处于琴颈的那一部分位于第二开槽装置3的正下方,此时传送装置4停止移动,第二开槽装置3开始工作并向下移动伸入到凹槽内,传送装置4再次启动将吉他往回移动,从而第二开槽装置3在琴颈上钻出一条长长的凹槽,再通过钻孔装置从吉他音孔处钻一个孔连通到琴颈上的凹槽即完成整个工作,最后往得到的凹槽中放入一根钢筋,钢筋的头部为一个六角螺丝,带有六角螺丝的一头朝向吉他音孔一端,吉他制作完成后,使用者可以通过音孔处的六角螺丝旋动钢筋来调弦距。

上述过程中,除了钻孔装置需要将吉他转移过去以外,其他装置的工作过程均是全自动进行的,所以所钻出的凹槽较为规范,不会影响到吉他的音质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应包括电机组,用于控制检测装置5、打磨装置6、第一开槽装置2、第二开槽装置3的上下移动,并且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会接收检测装置5检测的信息,并相应的发出控制命令到电机组中,由电机组来控制打磨装置6、第一开槽装置2、第二开槽装置3的移动距离,由于生产的吉他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设置的检测装置5可以检测吉他的参数,控制器可以根据检测装置5检测的参数来控制打磨装置6、第一开槽装置2、第二开槽装置3的移动距离,以达到对不同吉他的开槽工作,而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5包括了角度编码器以及距离传感器,分别用来检测吉他琴颈处的倾斜角度以及琴颈自身的高度。

具体地,固定装置1包括用于固定琴身的第一夹紧装置11、用于固定琴颈头部的第二夹紧装置12以及用于支撑琴颈中部的支撑柱13,第一夹紧装置11、支撑柱13、第二夹紧装置12依次设置,第一夹紧装置11和第二夹紧装置12可以防止在开槽的过程中吉他发生移动导致开槽出现误差,支撑柱13可以支撑住琴颈的中部,防止在开槽过程中,琴颈中部没有东西支撑而发生断裂等现象,并且在支撑柱13上设置有海绵垫131,吉他通过海绵垫131与支撑柱13接触,可以给琴颈提供缓冲,防止开槽过程中琴颈发生损坏。

第一夹紧装置11和第二夹紧装置12均为可调式,可以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吉他。

具体地,打磨装置6用来进行打磨的部分为一个锉刀,锉刀设置于打磨装置6的底部,可以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将琴颈打磨平滑,而第一开槽装置2、第二开槽装置3用来开槽的部分为一个钻头,第一开槽装置2、第二开槽装置3的钻头垂直于琴颈表面,并且钻头设置在第一开槽装置2、第二开槽装置3的底部,而钻孔装置也包括一个钻头,但是这个钻头是平行于琴颈表面的,也设置在底部,钻孔装置在工作时,其底部伸入到吉他音孔内,钻孔开始旋转将琴身钻出一个孔并连通到第一开槽装置2、第二开槽装置3所钻的凹槽。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传送装置4为一个气压式传送带,固定装置1位于气压式传送带上,气压式传送带可以左右移动固定装置1。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