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具加工台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4262发布日期:2019-03-27 10:1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具加工台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台领域,特别是一种家具加工台床。



背景技术:

家具加工台床是家具制造过程中用到的辅助装置,通常在木材切削、木材干燥、木材胶合、木材表面装饰、雕刻等步骤中用到,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201620991861.5)中公开了一种滑动台面两端的底部钉接滑槽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台架和滑动机构,还包括多个滑动台面,滑动台面相互重叠在台架表面,滑动台面间通过滑动机构连接,滑动机构包括中空滑槽和滑块,滑块卡接在滑槽中,具有不需更换另外的操作台,节省了等待木材晾干的时间,也节省了多个操作台占用的空间的优点。

但是,现有的家具加工台床还存在着移动不方便、操作台位置不可调、操作台高度固定影响不同体格人群使用的问题。因此,发明一种适用性更广的家具加工台床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家具加工台床,所述家具加工台床至少包括操作台面和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操作台面相连;其中,所述支撑脚包括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和第四支撑脚;所述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位于所述操作台面的一端,所述第三支撑脚和第四支撑脚位于所述操作台面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分别经顶端设置的直角块与缸体两端的轴杆相连;所述第三支撑脚和第四支撑脚分别经顶端设置的直角块与缸体两端的轴杆相连;所述操作台面经连接组件与缸体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直角块与所述轴杆铰接。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和第四支撑脚中内置有电机,能实现各支撑脚独立伸缩。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家具加工台床还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和第四支撑脚的底端刚性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横梁上还设有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经数据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和第四支撑脚中内置的电机相连。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操作台面两侧壁上设有两根挂杆,所述挂杆上挂有电钻。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操作台面两侧边缘处还分别设有条形槽。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操作台面包括重叠设置的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所述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能够相对滑动,且所述第一台面上设有限位组件。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家具加工台床底部还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横梁相连。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滚轮间还设有减震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家具加工台床的结构设计,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调节缸体的角度完成操作台面的倾斜角度调整,使得用户在对操作台面上板材进行切割或雕刻时,具有更舒适的角度能够更加省力。同时,通过各支撑脚中的电机设置使得用户能够基于具体操作人员的体型完成本家具加工台床的高度调整,以使得本装置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支撑脚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支撑脚伸出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支撑脚伸出时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操作台面分离时的台面俯视图;

图中,101-操作台面,101a-第一台面,101b-第二台面,102-挂杆,103-支撑脚,103a-第一支撑脚,103b-第二支撑脚,103c-第三支撑脚,104-横梁,105-减震板,106-滚轮,103d-第四支撑脚,107-电机控制器,108-电钻,109-条形槽,110-直角块,111-缸体,112-轴杆,113-连接组件,114-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

一种家具加工台床,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家具加工台床至少包括操作台面101和支撑脚103。其中所述操作台面101用于完成家具板材加工过程的切割、钻孔以及雕刻等操作时的工作台。所述支撑脚103用于完成本家具加工台床的支撑以及操作台面101的位置调控。

优选地,所述支撑脚103与所述操作台面101相连,完成对操作台面101的支撑。

优选地,所述支撑脚103包括第一支撑脚103a、第二支撑脚103b、第三支撑脚103c和第四支撑脚103d,即是通过4条支撑脚103完成对操作台面101的支撑。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脚103a和第二支撑脚103b位于所述操作台面101的一端,所述第三支撑脚103c和第四支撑脚103d位于所述操作台面101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脚103a和第二支撑脚103b分别经顶端设置的直角块110与缸体111两端的轴杆112相连。直角块110与所述轴杆112铰接。其中轴杆112相对于缸体111能够进行伸缩移动。从而实了第一支撑脚103a和第二支撑脚103b的连接,且在第一支撑脚103a和第二支撑脚103b高度不一致时仍能实现连接,并且通过第一支撑脚103a和第二支撑脚103b的高度调节即可控制第一支撑脚103a和第二支撑脚103b间的缸体111的角度或倾斜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脚103c和第四支撑脚103d分别经顶端设置的直角块110与缸体111两端的轴杆112相连。直角块110与所述轴杆112铰接。其中轴杆112相对于缸体111能够进行伸缩移动。从而实了第三支撑脚103c和第四支撑脚103d的连接,且在第三支撑脚103c和第四支撑脚103d高度不一致时仍能实现连接,并且通过第三支撑脚103c和第四支撑脚103d的高度调节即可控制第三支撑脚103c和第四支撑脚103d间的缸体111的角度或倾斜性。

优选地,所述操作台面101经连接组件113与缸体111连接。从而用户能够通过调节缸体111的角度完成操作台面101的倾斜角度调整,使得用于在对操作台面101上板材进行切割或雕刻时,具有更舒适的角度能够更加省力。

进一步地,连接组件113可以是合叶类铰接连接件。从而使得所述操作台面101能够相对于所述缸体111发生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脚103a、第二支撑脚103b、第三支撑脚103c和第四支撑脚103d中内置有电机,能实现各支撑脚103独立伸缩。通过各支撑脚103中的电机设置使得用户能够基于具体操作人员的体型完成本家具加工台床的高度调整,以使得本装置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

优选地,所述家具加工台床还设有横梁104,所述横梁104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脚103a、第二支撑脚103b、第三支撑脚103c和第四支撑脚103d的底端刚性连接。所述横梁104设置提升了各支撑脚103间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横梁104上还设有电机控制器107,所述电机控制器107经数据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脚103a、第二支撑脚103b、第三支撑脚103c和第四支撑脚103d中内置的电机相连。

优选地,所述操作台面101两侧壁上设有两根挂杆102,所述挂杆102上挂有电钻108。进一步地,挂杆102可以用于挂放用户在进行板材加工过程所需要的各种工具,挂杆102的设置方便了用户对工具的取放。

优选地,所述操作台面101两侧边缘处还分别设有条形槽109。所述条形槽109为用于操作台面101倾斜时,用于在条形槽109中插入限位板,从而完成操作台面101上的待加工板材的限位,避免板材掉落等情形。

优选地,所述操作台面101包括重叠设置的第一台面101a和第二台面101b,所述第一台面101a和第二台面101b能够相对滑动,且所述第一台面101a上设有限位组件114。所述限位组件114用于完成第一台面101a和第二台面101b在水平位置时两台面的位置锁死。

如图4和图5所示,当加工台床一端支撑脚103升高时,操作台面101产生倾斜并相对于水平位置时长度边长,其长度变长过程即是第一台面101a和第二台面101b发生相对移动的过程。从而用户在有操作台面101倾斜的需求时,操作人员可以调节支撑脚103的高度完成操作台面边长以及台面倾斜操作。

优选地,所述家具加工台床底部还设有滚轮106,所述滚轮106与所述横梁104相连。所述滚轮106设计,用于实现本家具加工台床的移动,即是在所以支撑脚103的处于最短位置时,本加工台床有滚轮106提供支撑力,用户可以在该状态时交轻松的完成台床的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滚轮106间还设有减震板105,通过减震板105维持移动过程中台床的稳定。

通过本家具加工台床的结构设计,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调节缸体111的角度完成操作台面101的倾斜角度调整,使得用户在对操作台面101上板材进行切割或雕刻时,具有更舒适的角度能够更加省力。同时,通过各支撑脚103中的电机设置使得用户能够基于具体操作人员的体型完成本家具加工台床的高度调整,以使得本装置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