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板封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6806发布日期:2020-04-07 21:38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造板封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造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造板封边结构。



背景技术:

人造板是板式家具和板木家具的主要原材料,通过薄木贴面或者装饰贴面,可制造富有实木感的家具。目前家具构件封边用的封边条大多设置在人造板板体边沿,并通过粘合剂粘结在人造板的边沿端面上,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随着粘合剂粘结能力下降,包边会发生松动、甚至脱落的情况,且一旦松动或者局部脱落,必定会因一些人为原因在较短的时间内整体脱落。

鉴于封边条的主要功能是对板材的端面进行固封,进而达到免受环境和使用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主要为水分)对板材的破坏和阻止板材内部的甲醛挥发,同时达到装饰美观的效果。因此,常规的封边结构既不能满足美观方面的要求,也无法达到使板材的端面免受环境和不利因素影响的功能。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种人造板封边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造板封边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封边条会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下述方案:

一种新型轻便风扇叶专用纤维板,包括表层和芯层,所述表层设置在所述芯层外侧,其中,所述表层密度≥1200kg/m3,所述芯层的密度≥820kg/m3,所述表层和所述芯层的平均密度≥860kg/m3

如上所述的新型轻便风扇专用纤维板,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纤维板的弹性模量≥6000mpa。

如上所述的新型轻便风扇专用纤维板,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纤维板的静曲强度≥60mpa。

如上所述的新型轻便风扇专用纤维板,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纤维板采用热压机蒸煮热压制成。

如上所述的新型轻便风扇专用纤维板,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热压机用于制作所述纤维板的条件包括:

蒸煮压力:8.5±1bar;

蒸煮时间:5.0±0.5min;

筛分含水率:9.0±1%;

喷水量:3-5kg/m2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人造板封边结构,包括:人造板板件和封边条,所述人造板板件和所述封边条的侧边均设置有燕尾槽,且所述封边条的燕尾槽与所述人造板板件的燕尾槽的开口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封边条和所述人造板板件通过采用胶黏剂填充所述燕尾槽相互贴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人造板封边结构,进一步优选为,在两所述燕尾槽中还设置有具有吸湿作用的矩形填充条,所述矩形填充条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人造板板件和所述封边条接触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人造板封边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封边条的另一侧为平面或弧型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人造板封边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燕尾槽的开口处距所述人造板表面的距离为3-5mm。

如上所述的一种人造板封边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槽深度为2-5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造板封边结构,包括:人造板板件和封边条,所述人造板板件和所述封边条的侧边均设置有燕尾槽,且所述封边条的燕尾槽与所述人造板板件的燕尾槽的开口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封边条和所述人造板板件通过采用胶黏剂填充所述燕尾槽相互贴合。双燕尾槽的设置使得人造板板件和封边条胶粘时,胶黏剂填充到两个燕尾槽中定型,并通过定型的两个燕尾槽将人造板板件和封边条卡住,即使长时间使用时胶黏剂出现局部松动,其依然能够实现人造板板件和封边条的稳定连接,进而使人造板板件免受环境和使用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对板材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人造板封边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轻便风扇叶专用纤维板,包括表层和芯层,所述表层设置在所述芯层外侧,其中,所述表层密度≥1200kg/m3,所述芯层的密度≥820kg/m3,所述表层和所述芯层的平均密度≥860kg/m3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新型轻便风扇叶专用纤维板的弹性模量≥6000mpa;静曲强度≥60mpa。

进一步的,上述纤维板采用热压机蒸煮热压制成。且本实施例还公开制备是热压机的参数:

蒸煮压力:8.5±1bar;

蒸煮时间:5.0±0.5min;

筛分含水率:9.0±1%;

喷水量:3-5kg/m2

其中,1柱压力25±20n/cm2,3柱压力280±10n/cm2,10柱压力25±10n/cm2,15柱压力90±5n/cm2

制备过程中石蜡的用量为4.5±0.5kg/m3,其中石蜡的添加用于保证纤维板的防水性能。

通过上述工艺及参数的设置,本使用新型所公开的新型轻便风扇专用纤维板通过上述密度的设置,使得纤维板的本身坚固、韧性好,长期使用不变形、不翘曲,满足风扇扇叶的强度要求;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用于制造上述纤维板的工艺参数,使得纤维板的能够实现量产,进而使其加工简易、成本低廉。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人造板封边结构,其包括人造板板件1和封边条2,其中人造板板件1和封边条2的侧边均设置有燕尾槽,且封边条2的燕尾槽与人造板板件1的封边条2的开口一一对应设置,且封边条2和人造板板件2通过采用胶黏剂填充燕尾槽相互贴合。本实施例通过双燕尾槽的设置使得人造板板件1和封边条2胶粘时,胶黏剂3填充到两个燕尾槽中定型,并通过定型的与两个燕尾槽适配的胶黏剂3将人造板板件1和封边条2卡住,即使长时间使用时胶黏剂3出现局部松动,其依然能够实现然人造板板件1和封边条2的稳定连接,进而使人造板板件1免受环境和使用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对板材的破坏。且本实施例所公开的人造板封边结构不仅适用于直线板的封边,也同样适用于凸出或凹陷的弧型板的封边。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人造板封边结构中,在两燕尾槽中还设置有具有吸湿作用的矩形填充条4,矩形填充条4的两侧分别与人造板板件1和封边条2接触连接。矩形填充条4的设置一方面方便胶粘时人造板板件1和封边条2的定位,另一方面,还具有吸湿作用,避免环境中潮湿环境对人造板板件1的影响。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人造板封边结构中,封边条2的另一侧为平面或弧型。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结构,封边条2与人造板板件1能够实现稳固连接,因此,在考虑封边条2外侧面时,可仅考虑美观性,选择平面或弧面设计。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人造板封边结构中,燕尾槽的开口处距人造板表面的距离为3-5mm;进一步的,人造板板件1上的燕尾槽深度为3-5mm,封边条2上的所述燕尾槽深度为2-5mm。上述尺寸的设置用于保证人造板板件1与封边条2连接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人造板封边结构中,还包括堵头,堵头设置有两个相背离的梯形导轨,两个梯形导轨分别与人造板板件1、封边条2的燕尾槽配合;进一步的,堵头由柔性橡胶材料制成;堵头的程度为8-20mm。堵头的设置主要用于在注胶之前装载在人造板板件和封边条的一端并在注胶结束后堵住另一端,一方面确定了注胶厚度,还避免结构从两端被破坏,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人造板封边结构中,所述封边条2的燕尾槽深度与所述封边条2的最大厚度之间的比例为1:2。(最大厚度需要解释一下)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人造板封边结构中,所述封边条2为木质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人造板封边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双燕尾槽的设置使得人造板板件1和封边条2胶粘时,胶黏剂3填充到两个燕尾槽中定型,并通过定型的与两个燕尾槽适配的胶黏剂3将人造板板件1和封边条2卡住,即使长时间使用时胶黏剂3出现局部松动,其依然能够实现然人造板板件1和封边条2的稳定连接,进而使人造板板件1免受环境和使用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对板材的破坏;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矩形填充条4一方面方便胶粘时人造板板件1和封边条2的定位,另一方面,还具有吸湿作用,避免环境中潮湿环境对人造板板件1的影响;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封边条2的另一侧设置为平面或弧型,保证了结构的美观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