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门加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3261发布日期:2020-05-15 16:00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门加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门加工用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木门加工平台。



背景技术:

木工机床从原木锯剖到加工成木制品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切削加工设备。主要用于建筑、家具和木模等制造部门。

在加工木门时,在切割出相应尺寸的木门后,需要对木门的边角进行挖槽,如在待安装合页处挖槽,在四个角处挖槽,目前通常采用工人手工量好尺寸划线,而后通过钻或凿子操作,效率较低,而且精度较差;也有采用机械式的,其具有一机架,在机架边上设置能够移动的锯或铣刀,木门置于机架上,为了使木门稳定,需要对木门固定,且机架的尺寸与木门相当,以避免遮挡锯或铣刀的走位,那么在对于较大尺寸和较小尺寸的木门时,其无法完成相应的加工任务,适用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根据木门的尺寸调整支撑台,使得整个木门完全搭载固定,并且不会阻碍锯或铣刀对其侧面的走位加工,适用范围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门加工平台,包括机架和锯或铣刀,所述机架包括相连的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沿机架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一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台和第一移动台,所述第一机架上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横向导轨,第一移动台与第一横向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机架上设置有第二横向导轨和第二纵向导轨,所述第二横向导轨上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一纵向导轨,所述第二机架上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一侧与第二纵向导轨滑动连接,另一侧与第一纵向导轨之间设置有滑块,滑板上设置有与滑块配合的第三横向导轨,所述滑板与第二纵向导轨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固定台,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第二移动台,第二固定台、第二移动台的上表面均高于滑板的上表面,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锯或铣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台和第二纵向导轨均连接有横移装置,所述横移装置包括横向丝杆和传动杆,第一移动台和第二纵向导轨均单独连接横向丝杆,且分别与横向丝杆螺纹连接,所有横向丝杆连接至同一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连接有第一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滑板螺纹连接有纵向丝杆,所述纵向丝杆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固定于第二机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横梁,所述锯或铣刀设置于横梁上并与其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台、第二固定台、第一移动台和第二移动台上均设置有压紧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台上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第一移动台上设置有限位推板,限位推板连接有动力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上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方设置有吸尘罩,所述吸尘罩内设置有转换电机,所述转换电机的轴连接至少两个锯或铣刀,所述吸尘罩的下方设置有与转换电机的轴连接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对应每个锯或铣刀处均开设有吸尘口,所述吸尘罩连接有吸尘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对木固定时,可根据木门的宽度调整第一移动台和第二移动台,同时根据木门的长度调整第二固定台和第二移动台,使得木门能够完整的搭载在上方并固定,而在木门的周围无额外的遮挡物,使锯或铣刀能够对木门外侧进行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木门加工平台的立体结构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木门加工平台的立体结构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木门加工平台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木门加工平台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锯或铣刀与吸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第一机架;12、第二机架;21、主搭载台;211、第一固定台;212、第一移动台;22、副搭载台;221、第二固定台;222、第二移动台;31、第一横向导轨;32、第一纵向导轨;33、第二纵向导轨;34、第三横向导轨;35、滑块;36、第二横向导轨;41、第一电机;42、第二电机;51、横向丝杆;52、传动杆;53、纵向丝杆;61、立柱;62、横梁;63、连接杆;65、铣刀;66、吸尘罩;67、挡板;675、吸尘口;68、转换电机;69、管道;7、滑板;100、转角缸;101、限位挡板;102、动力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木门加工平台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木门加工平台,包括机架和锯或铣刀65,所述机架包括相连的第一机架11和第二机架12,第一机架11和第二机架12沿机架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一机架1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台211和第一移动台212,所述第一机架11上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横向导轨31,第一移动台212与第一横向导轨3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机架12上设置有第二横向导轨36和第二纵向导轨33,所述第二横向导轨36上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一纵向导轨32,所述第二机架12上设置有滑板7,所述滑板7一侧与第二纵向导轨33滑动连接,另一侧与第一纵向导轨32之间设置有滑块52,滑板7上设置有与滑块52配合的第三横向导轨34,所述滑板7与第二纵向导轨33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固定台221,所述滑块52上设置有第二移动台222,第二固定台221、第二移动台222的上表面均高于滑板7的上表面,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锯或铣刀6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横向导轨为沿机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导轨,即图1中x轴方向,纵向导轨为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即图1中y轴方向。

第一固定台211和第一移动台212为较大尺寸的主搭载台21,第二固定台221和第二移动台222为较小尺寸的副搭载台22。

第一固定台211、第一移动台212、第二固定台221和第二移动台222的上表面齐平。

如在加工木门时,根据木门的尺寸,首先调整第一移动台212至第一固定台211的距离和第二移动台222至第二固定台221的距离,具体过程为,使第一移动台212沿第一横向导轨31滑动至合适位置停止,而后使第一纵向导轨32沿第二横向导轨36滑动至合适位置停止,此过程滑块52同步移动并与第三横向导轨34滑动,滑块52将使第二移动台222在x轴方向上移动;而后使滑板7沿第二纵向导轨33和第一纵向导轨32移动至合适位置停止,此过程滑块52同步移动并与第一纵向导轨32滑动,滑块52将使第二移动台222在y轴方向上移动,完成后木门能够完全搭载在主搭载台21和副搭载台22上并且达到覆盖的程度,此时在水平面上主搭载台21和副搭载台22均为伸出木门,铣刀65即可在木门侧面的任意位置进行加工。

当然在对木门进行切割时,也可将木门固定在主搭载台21和副搭载台22上,在主搭载台21和副搭载台22之间位置为空区,锯可由此处对木门切割,而不会被平台的部件所阻挡干扰,也不必在木门下方设置密度板用以支撑。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台212和第二纵向导轨33均连接有横移装置,所述横移装置包括横向丝杆51和传动杆52,第一移动台212和第二纵向导轨33均单独连接横向丝杆51,且分别与横向丝杆51螺纹连接,所有横向丝杆51连接至同一传动杆52,所述传动杆52连接有第一电机41。

通过第一电机41带动传动杆52转动,传动杆52同时带动所有横向丝杆51转动,横向丝杆51一端与传动杆52之间通过伞齿连接,另一端与机架转动连接,在横向丝杆51转动时第一移动台212和第二纵向导轨33将沿着x轴方向同步移动,且移动距离完全相同。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滑板7螺纹连接有纵向丝杆53,所述纵向丝杆53连接有第二电机42,第二电机42固定于第二机架12上,通过第二电机42驱动纵向丝杆53,即可使滑板7沿第二纵向导轨33和第一纵向导轨32移动,进而改变第二固定台221和第二移动台222至主搭载台21的距离。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立柱61,所述立柱61上设置有横梁62,所述锯或铣刀65设置于横梁62上并与其滑动连接,其中立柱61可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即y轴方向移动,锯或铣刀65沿横梁62的x轴方向移动,此时锯或铣刀65即可在水平面上任意位置进行加工。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台211、第二固定台221、第一移动台212和第二移动台222上均设置有压紧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压紧机构为转角缸100,当然也可采用负压方式将木门压紧在主搭载台21和副搭载台22上,只要能够固定木门而不阻碍锯或铣刀65的加工走位即可。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台211上设置有限位挡板10167,所述第一移动台212上设置有限位推板,限位推板连接有动力气缸102,在调整完主搭载台21和副搭载台22位置后,木门放好,通过动力气缸102推动限位推板,使木门抵触限位挡板10167上,对木门的位置进行定位,而后再通过转角缸100将木门压紧即可完成木门的固定,优选的在第一固定台211远离第二固定台221一端再设置一限位挡板10167,木门的边缘靠近此限位挡板10167。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横梁62上滑动连接有连接杆63,所述连接杆63下方设置有吸尘罩66,所述吸尘罩66内设置有转换电机68,所述转换电机68的轴连接至少两个锯或铣刀65,所述吸尘罩66的下方设置有与转换电机68的轴连接的挡板67,所述挡板67上对应每个锯或铣刀65处均开设有吸尘口675,所述吸尘罩66连接有吸尘器。

吸尘罩66与吸尘器之间通过管道69连接。

在加工时,根据需要选用相应的锯或铣刀65,通过转换电机68的转动即可使相应的锯或铣刀65对准木门的侧面,在加工时,产生的木屑将由吸尘口675吸入吸尘罩66内,并由吸尘器吸走,在更换锯或铣刀65时,挡板67同步转动,即使得吸尘口675始终能够对准锯或铣刀65的加工处,同时吸尘罩66保持不动,可避免管道69发生扭曲,木屑被吸走路径如图5中箭头方向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