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龟裂生态板组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2821发布日期:2020-09-29 09:28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龟裂生态板组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板材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龟裂生态板组坯。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功能板材在市面上崭露头角。生态板,又叫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是以浸渍氨基树脂的胶膜纸铺装在胶合板或细木工板基材上,经热压而成的装饰板材。由于生态板具有耐高温、耐酸碱、耐潮湿、防火等优点,备受消费者青睐。

浸渍纸饰面胶合板和细木工板在北方环境中使用容易表面开裂,造成无法在北方市场进行销售。国标要求生态板表面耐龟裂性能要达到4级以上,但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厂家的产品都无法达到此项性能要求。

所以耐龟裂性能一直以来都是板材制造业的较难突破的难题。比如说专利申请号201710254261.x的专利《一种抗龟裂的多功能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及其制造方法》该专利提供的方法生产繁琐,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工厂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龟裂生态板组坯,该组坯从上往下依次包括:正面浸渍胶膜纸层、正面耐龟裂层、正面木皮层、正面中板层、芯板层、背面中板层、背面木皮层、背面耐龟裂层、背面浸渍胶膜纸层;所述正面耐龟裂层与背面耐龟裂层由具有各向同性材料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正面木皮层与正面中板层之间形成第一胶层,所述的正面中板层与芯板层之间形成第二胶层,所述芯板层与背面中板层之间形成第三胶层;所述的背面中板层与背面木皮层之间形成第四胶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耐龟裂层选自浸渍牛皮纸、浸渍无纺布、浸渍玻纤布。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芯板层所用的木材为杉木、杨木、松木、桐木、白木楠、橡胶木、马六甲木材,其厚度为1.0cm~1.3cm。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中板层所用的木材为杨木、桉木,其厚度为2.4mm~3.2mm。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木皮层所用的材料为杨木皮、科技木皮,其厚度为0.5~1.0mm。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胶层、第二胶层、第三胶层与第四胶层均为无醛大豆胶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正面耐龟裂层的顶面与底面分别通过胶粘层与正面浸渍胶膜纸层粘接;所述的背面耐龟裂层的顶面与底面分别通过胶粘层与背面浸渍胶膜纸层粘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胶粘层为三聚氰胺胶粘层;优选地,所述的三聚氰胺胶粘层为改性三聚氰胺胶粘层;三聚氰胺胶黏剂韧性不足,这是导致生态板易开裂的原因之一,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人采取对耐龟裂层所用的三聚氰胺胶粘剂进行增韧改性,进一步提高生态板的抗龟裂性能,在本实用新型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三聚氰胺胶黏剂中加入聚醋酸乙烯乳液、羧基丁苯乳液、苯丙乳液、聚乙烯-醋酸乙烯酯乳液、聚乙烯醇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胶黏剂的增韧剂;这样还避免了采用对浸渍胶膜纸层所用胶黏剂进行改性的方法来提升耐龟裂性能,有益效果在于:(1)保留了表层浸渍胶膜纸层的优异性能,尤其是抗划伤、耐香烟灼烧性能;(2)避免了增韧剂对表层纹理、色泽等外观性能的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芯板纹理与正面中板层和背面中板层的纹理互相垂直。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龟裂生态板组坯,获得的耐龟裂生态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耐龟裂等级高,达到5级;(按照gb/t17657-2013中4.36检测);2.表面胶合强度达到1.4-1.8mpa;(按照gb/t17657-2013中4.15检测);3.甲醛释放量≤0.1mg/l;(按照gb/t17657-2013中4.59检测);4.耐冷热循环测试10个循环以上无裂纹、起泡、变色、起皱等缺陷;(按照gb/t17657-2013中4.31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龟裂生态板组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耐龟裂生态板组坯,该组坯从上往下依次包括:正面浸渍胶膜纸层10、正面耐龟裂层20、正面木皮层30、正面中板层40、芯板层50、背面中板层60、背面木皮层70、背面耐龟裂层80、背面浸渍胶膜纸层90;

考虑到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生态板的耐龟裂性能差,主要原因在于木皮层的各向异性,尤其是在北方干燥环境下,木皮收缩导致板面开裂;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就是在木皮层之上再增加一层各向同性的材料,解决板面开裂的问题;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正面耐龟裂层与背面耐龟裂层由具有各向同性材料构成;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正面耐龟裂层的顶面与底面分别通过胶粘层与正面浸渍胶膜纸层粘接;所述的背面耐龟裂层的顶面与底面分别通过胶粘层与背面浸渍胶膜纸层粘接;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胶粘层为三聚氰胺胶粘层;可选地,所述的耐龟裂层选自浸渍牛皮纸、浸渍无纺布、浸渍玻纤布。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正面木皮层30与正面中板层40之间形成第一胶层34,所述的正面中板层40与芯板层50之间形成第二胶层45,所述芯板层50与背面中板层60之间形成第三胶层56;所述的背面中板层60与背面木皮层70之间形成第四胶层6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胶层、第二胶层、第三胶层与第四胶层均为无醛大豆胶层。

可选地,所述的芯板层所用的木材为杉木、杨木、松木、桐木、白木楠、橡胶木、马六甲木材,其厚度为1.0cm~1.3cm;

另可选地,所述的中板层所用的木材为杨木、桉木,其厚度为2.4mm~3.2mm;所述的木皮层所用的材料为杨木皮、科技木皮,其厚度为0.5~1.0mm。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龟裂生态板组坯,获得的耐龟裂生态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耐龟裂等级高,达到5级;(按照gb/t17657-2013中4.36检测);2.表面胶合强度达到1.4-1.8mpa;(按照gb/t17657-2013中4.15检测);3.甲醛释放量≤0.1mg/l;(按照gb/t17657-2013中4.59检测);4.耐冷热循环测试10个循环以上无裂纹、起泡、变色、起皱等缺陷;(按照gb/t17657-2013中4.31检测)。

示例性地,以下提供多种耐龟裂生态板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1

一种耐龟裂生态板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耐龟裂生态板的生产步骤如下:

步骤1在芯板板条侧面涂布无醛大豆胶,涂布量为0.7kg/张规格板,经组坯,160℃热压180s,制得芯板;

步骤2将芯板双面涂布无醛大豆胶,布胶量为1.4±0.2kg/张,芯板正反面组坯中板各1层,芯板纹理与中板纹理互相垂直;

步骤3将组坯板材进行冷压,单位压力0.7mpa,时间40-60min,之后进行热压,单位压力0.65mpa,时间17min,温度125℃;

步骤4在步骤2基板进行刮腻、砂光处理,然后在板面上双面涂布无醛大豆胶,布胶量1.4±0.2kg/张,组坯木皮层;

步骤5将组坯板材冷压,单位压力0.6mpa,时间30min,热压单位压力0.65mpa,时间7min,温度125℃;

步骤6将步骤4半成品进行刮腻、裁边、砂光处理;

步骤7将步骤5半成品组坯浸渍牛皮纸、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进行热压工艺,单位压力0.7mpa,温度123℃,时间7min;浸渍牛皮纸浸胶量120%;

所述的浸渍牛皮纸为改性三聚氰胺浸渍牛皮纸,所述的改性三聚氰胺具体制备方法为:将4%的聚醋酸乙烯乳液加入三聚氰胺胶黏剂中搅拌均匀即可;

步骤8检验打包入库;

所述的芯板层所用的木材为杉木,其厚度为1.2cm;所述的中板层所用的木材为杨木,其厚度为2.8mm;所述的木皮层所用的材料为杨木皮,其厚度为0.8mm。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7耐龟裂层所使用的材料为浸渍无纺布。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压贴木皮层工艺不同,将步骤4基板双面布胶,布胶量加大至1.8±0.1kg/张。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压贴木皮层工艺不同,将步骤4基板双面布胶,布胶量加大至1.8±0.1kg/张;步骤7耐龟裂层所使用的材料为浸渍无纺布。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没有压贴耐龟裂层,直接在木皮基板压贴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没有压贴耐龟裂层,且在压贴木皮层时,布胶量变更为1.8±0.1kg/张。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压贴耐龟裂层时,所使用的的材料为没有浸渍三聚氰胺胶黏剂的牛皮纸。

对比例4

对比例4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压贴耐龟裂层时,所使用的的材料为没有浸渍三聚氰胺胶黏剂的无纺布。

将上述成品进行相关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1

表1实施例、对比例检测数据统计表

表1检测结果显示成品样板甲醛释放量≤0.1mg/l,属于绿色环保建材。表面胶合强度达到1.4-1.8mpa,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实施例的耐龟裂性能检测,数据和实验现象显示结果达到等级5,耐冷热循环10次以上不开裂,耐龟裂性能优异。对比例1,没有使用耐龟裂材料,故表面缺少抗应力的性能,无法为板材提供韧性,耐龟裂等级为3级,耐冷热循环测试3次就开裂;对比例2没有使用耐龟裂材料,但是加大了大皮的施胶量,通过增加胶层厚度,使得板材增加一定的韧性,但是效果提升不佳,耐龟裂等级达到4级,耐冷热循环测试5次就开裂;对比例3和4使用了没有浸渍三聚氰胺胶黏剂的牛皮纸和无纺布,通过牛皮纸和无纺布增加板材的韧性,耐龟裂能力有所提升,耐龟裂等级达到4级,但是表面胶合强度差,只有0.7-0.8mpa,,耐冷热循环测试8次就开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